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城市绿地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功能单元之一,城市土壤入渗能力的提升将对海绵城市的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该研究从城市绿地土壤结构改良、入渗功能提升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借助人工措施、动物资源以及植物根系,构建土壤大孔隙优先流网络体系,促进降雨高效入渗、减少地表径流、补给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可行性,为城市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作用的发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刘海涛 《花卉》2008,(12):12-12
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分为大孔隙和小孔隙。如果下雨或灌溉,水经过大孔隙向下移动太快,不能为根系利用。水经过小孔隙,由于其容量小,移动缓慢,在大孔隙排出水分之后,小孔隙还能继续保持水分。砂土类含大孔隙多,排水迅速,而贮水能力低;而粘土类则排水缓慢,持水能力高。水在土壤中的移动取决于土壤中大孔隙和小孔隙的比例,这种比例主要受土壤质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农田土壤质地太黏,耕作层浅黏土中的粘粒含量较多,中毛细管孔隙较少,通气、透水、增温性较差,下雨或灌水以后,容易堵塞孔隙,造成土壤表层结皮。有机肥严重不足、秸秆还田量减少土壤中有机物质补充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结构变差,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造成土壤酸碱性过大或过小,导致土壤板结。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化肥施用量的增加以及不合理的耕作、灌溉措施,导致我国耕地土壤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影响作物出苗、发育和产量。土壤容重是土壤主要结构特性之一,与土壤孔隙度、土壤通透性以及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密切相关,对作物地上部和根系生长有重要作用。该研究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进展,从耕地土壤容重对作物生长的作用机理、土壤容重的影响因素、土壤容重的调控途径等3个方面分析阐述了人工调控改良耕地质量的可行性,最后对改良土壤容重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应用做出展望,以期为耕地土壤容重调控途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土壤理化性质与果树生长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理化性质与干周、当年生根的关系研究表明,干周、当年生根与土壤孔隙度、土壤容重、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速效K含量与干周呈线形正相关,与当年生根呈线形负相关。表土层中理化性质对果树生长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以30年前进行过带状皆伐带的保留带对采伐带内栽植形成的红松纯林、落叶松纯林、水曲柳纯林、云杉纯林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皆伐带中间和边缘及保留带中间的土壤进行的分析,研究人工林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水曲柳中间的容重比天然林的高外,其余林下土壤的容重有所降低,降低幅度最大的是红松,影响最小的是云杉;红松人工林对于土壤孔隙的改良情况最佳,云杉的改良情况最差。  相似文献   

7.
大棚土壤土质变差原因及防治一、大棚内土壤盐渍化的原因1.由于长期不受降雨条件影响,土壤中的盐分不能随雨水流失或淋溶到土壤深层中去,而残留在土壤耕层内。2.大棚栽培由于灌水次数增多,使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形成板结层,大孔隙减少,透通性变差,盐分不能渗...  相似文献   

8.
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为了预防葡萄伤流的发生,研究了不同冬剪时期、土壤和空气湿度对伤流发生率、伤流量和葡萄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伤流发生率和伤流量随着冬剪时期的延迟、土壤和空气湿度的提高而提高.不同冬剪时期、土壤和空气湿度处理中,葡萄完全落叶后1月15日冬剪,冬灌后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40%,空气相对湿度调控在...  相似文献   

9.
土壤结构改良剂在盆栽花卉土壤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CMC(羧甲基纤维素钠盐,Carboxyl-methyl cellulose)和PVA(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两种高分子聚合物,制备成土壤结构改良剂,从胶结性能、团聚体的稳定性、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花卉生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认为PVA是目前盆栽花卉较为优良的土壤结构改良剂。 施用0.2%PVA可使粘壤土水稳性团聚体从25%左右提高到90%以上,团聚体的有效性超过两年,显著地改善了土壤孔隙性状,提高了土壤保水透水性和土壤温度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为花卉种子萌发、插条成活和以后的生育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冀西北森林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的能力,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林场选择油松、华北落叶松、山杨、白桦4种林分类型,以撂荒地作为对照,进行了土壤入渗和贮水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饱和贮水量排序为:白桦林(373.24 mm)>油松林(352.72 mm)>山杨林(325.20 mm)>华北落叶松林(306.28 mm)>撂荒地(286.30 mm)。土壤容重均值排序为:白桦林(0.90 g/cm3)<油松林(0.95 g/cm3)<山杨林(0.99 g/cm3)<华北落叶松林(1.00 g/cm3)<撂荒地(1.27 g/cm3)。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现明显幂函数关系,林分的土壤渗透性能均高于撂荒地,其中白桦林稳渗速率最大(5.21 mm/min),水土保持能力最好。土壤容重与土壤孔隙度、贮水量呈负相关关系。森林对非毛管孔隙(滞留贮水)的改善作用要大于毛管孔隙(吸持贮水)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桉树是推动国内林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树种,随着人工种植面积持续增长,各种植林土壤因桉树树龄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理化性质变化。相关研究指出,桉树生长周期的延长将改变土壤孔隙度、容重、含水量等物理性质,同时也会影响土壤中N、P、K等元素及有机质的含量,还会导致土壤p H值发生较大变化。本研究概述了桉树树龄变化引发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情况,通过调查研究方式,对桉树树龄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分析验证,提出了桉树的种植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猕猴桃是浅根性果树,要达到其优质丰产,土壤应具备3个特点:①土层深厚:在较粘的土壤中,根系多集中在20—40cm土层内。在土层深厚土壤中,根系发达,可深达4m,大多根系集中在30—60cm土层内,可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和矿质营养;深厚的土层温度变化幅度小,能避免根系遭受冬季低温或夏季高温的危害。②固、液、气三相组成合理:对植物生长最适宜的土壤固、液、气三相组成是土壤孔隙占50%-60%,孔隙中水和空气各占50%左右,根系呼吸正常,有利于对养分的吸收,生长发育良好。③有机质含量高:猕猴桃生长发育的理想土壤有机质含量5%-7%。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利康生物有机肥对黄瓜主要性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施利康生物有机肥的黄瓜产量比空白对照和常规对照分别提高23.8%和9.7%;施利康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土壤pH、土壤孔隙度、土壤含水量分别比试验前提高0.5%、4.69%、8.64%。可见,施用施利康生物有机肥具有改良土壤,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内蒙古地区设施甜瓜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病虫害发生严重、植株死亡率高、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等问题,本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战略,以改善土壤环境、缓解设施土壤连作障碍发生为目的,集成设施甜瓜抗连作障碍技术:设施内空气和土壤消毒处理技术;设施土壤深耕技术;嫁接育苗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改良设施土壤技术;设施土壤科学施肥...  相似文献   

15.
病原菌是大姜生产上的土壤障碍因子之一,对大姜癞皮病、姜瘟、根茎腐烂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起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对昌邑大姜田土壤中真菌、放线菌的数量进行研究,旨在了解昌邑大姜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情况,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土壤障碍因子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我市果树多建园于丘陵山地,多系棕壤性土壤,土质差,结构松,孔隙大,有机质含量低,分解快,pH值为5~6,呈酸性或弱酸性。土壤的供肥特点是:作物前期供肥强,中后期弱,潜在养分含量低,易导致作物生长后期脱肥。土壤条件很适宜钙镁磷肥推广应用,它不仅可以缓  相似文献   

17.
病原菌是大姜生产上的土壤障碍因子之一,对大姜癞皮病、姜瘟、根茎腐烂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起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对昌邑大姜田土壤中真菌、放线菌的数量进行研究,旨在了解昌邑大姜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情况,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土壤障碍因子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可能有不少人以为,积水的果园,树是被涝死的.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事情恰恰相反,因果园积水而致死的果树是被旱死的。当土壤浸泡在水中时,土壤颗粒间孔隙也被水充满,孔隙中的空气被挤出土壤,减少了土壤中空气的含量.由于水分隔绝了植物根系与空气的联系,根系发生严重缺氧,呼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便开始积累。同时积累的还有一些硫化  相似文献   

19.
盐碱胁迫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及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明龙  王平  孙吉康  周韬 《北方园艺》2015,(10):176-179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非生物因素,也是目前制约着我国农业增产的两大土壤因素之一,土壤盐渍化由于其高盐且高碱环境对包括种子萌发在内的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现总结了盐胁迫和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规律,并初步分析了盐碱胁迫对种子萌发影响的生理生化机制,用以指导生产和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艳芝 《河北果树》2009,(4):21-21,25
一般大棚桃种植2~3年后开始出现土壤障碍现象,主要表现为土壤的理化性质恶化,土壤孔隙堵塞,土壤团粒结构破坏,造成土壤营养元素失衡、板结、污染和肥力下降,土壤酸化、盐化,严重时土壤表层出现白色盐花(“白霜”)、铜青绿色斑纹斑点,甚至棕褐色(“红化”),对桃树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