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瞿佳铭 《当代畜牧》2013,(24):52-53
笔者介绍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危害,阐述了综合防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又称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在家畜中的发病率最高。该病毒不会对人产生感染,是常见传染病的一种,容易继发其它病原体的感染,对猪等家畜会造成生命威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产生,对猪养殖业的发展产生了制约,经济损失惨重,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工作具有必要性。本文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进行了分析与探究,能有效减小疾病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相似文献   

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解剖病变和组织病理学变化,为病理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材料。方法:对经血清学诊断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患仔猪进行临床症状及解剖病变观察,对多个组织器官包埋、切片和HE染色后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患猪多系统器官发生充血、出血、炎性细胞浸润、变性和坏死等病变。结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造成仔猪多器官功能衰竭,这可能是其死亡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病情发展加快,而且传染性极高,对于养殖业中猪的养殖影响较大,需要及时的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主要探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预防与控制,全文在具体论述中首先分析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病学以及临床症状,其次分析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病理变化,最后重点分析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5.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具有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对养猪业的危害较大。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生及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毒株引起的,以繁殖障碍、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并常常继发感染,造成更大的危害,目前已进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高发季节,猪蓝耳病虽然不是人畜共患病,但它对养猪业的危害非常严重,不但影响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产积极性,而且影响猪肉市场的稳定。今年以来猪肉价格的节节攀升,原因之一是去年夏季以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生和流行,造成我国不少省市的猪场部分猪的淘汰、死亡。因此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毒株引起的,以繁殖障碍、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并常常继发感染,造成更大的危害,目前已进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高发季节,猪蓝耳病虽然不是人畜共患病,但它对养猪业的危害非常严重,不但影响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产积极性,而且影响猪肉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又被称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危害巨大。本文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介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解剖变化,并提出相应的预防与治疗措施,以指导该病的防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以下简称猪蓝耳病)主要表现为母猪体温升高,食欲不振,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部分猪双耳、体表及乳房皮肤发绀,新生仔猪呼吸困难,死亡率高,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常常继发其他病原感染。此病传播快,在饲养条件差的散养户和小型猪场较多发,对养猪业的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9.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现代养猪生产中危害严重的疫病,它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俗称猪蓝耳病)。以母猪繁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仔猪及育成猪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特征。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致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感染后,可致急性死亡。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组胺H1、H2受体拮抗剂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临床症状的影响,探讨内源性组胺在患病仔猪发热、呼吸困难、耳尖发绀等典型临床症状中的作用机理.选择20头30日龄的公仔猪,通过人工感染使仔猪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并随机分为扑尔敏组、西咪替丁组、阳性组、阴性组.每日测量仔猪直肠体温,称量仔猪日采食量,观察仔猪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高致病性蓝耳病具有传染性强、治疗效果差、发病急以及死亡率高的特征,对母猪、仔猪以及育肥猪等具有较大的危害.在本文中,将就高致病性蓝耳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进行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NVDC-JXA1株)引发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患这种烈性传染病的养殖猪会表现出体温高热不退、皮肤大面积发红、呼吸困难、死亡率高的发病症状。这种病传染性强、危害性大,已被列为我国的一类疫病,因此,必须采用有效防治办法加以防范。1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断1.1临床症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菌侵袭猪的繁殖和呼  相似文献   

1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因患猪耳部等处发绀变蓝而得名。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胎盘传播。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猪均可感染,  相似文献   

14.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RRS)是由猪蓝耳病病毒(PRRSV)变异株引起的一种猪的高热性传染病。是以猪发烧、厌食或不食、结膜炎、咳嗽、喘气等呼吸道症状,以及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摇摆、抽搐等神经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猪传染性疾病。高致病性蓝耳病目前是养猪场重要的流行疾病之一,也是危害相对比较严重的疾病。它是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不但引起母猪流产、产弱仔、死胎和木乃伊胎等严重的  相似文献   

15.
应用猪蓝耳病、猪瘟RT-PCR检测试剂盒对疑似猪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混合感染野猪病料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材料进行病原特征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送检病料存在猪蓝耳病病毒感染,但不存在猪瘟病毒感染;对猪蓝耳病病毒流行株NPS2基因分析表明,野猪源蓝耳病病毒NPS2基因与家猪源同源性达95.2%以上,是存在基因缺失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研究结果说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可引起野猪发病,应采取相应疫苗免疫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6.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以高热、发病急、死亡快为主要特征,对养猪生产的危害极大。为防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金华婺城区琅琊地区的传染与危害,该区有关部门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中南、华东地区自2006年夏季开始发生大范围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然后向全国范围延伸,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呼吸急促、皮肤发红并且体温升高,解剖病猪可以发现病猪有内脏出血或者肺炎等症状。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且很难治愈,给我国的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猪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治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养猪场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要摸清本猪场及周边猪场的疫病史,有针对性地制定免疫方案。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使得猪的疫情变得更为复杂。据研究证实,猪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主要侵害猪的免疫系统,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同时抑制猪瘟抗体的水平。当发生高致病性蓝耳病时,多呈现混合感染,主要是附红细胞体、圆环病毒、猪链球菌、猪瘟病毒等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一起混合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9.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目前危害养猪业的主要动物疫病,也是当前国家强制免疫的猪病之一。为了合理制定我县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程序和提高我县防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技术水平,探索吉林和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的抗体消长情况。我们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4日,在元朔腾达养猪场进行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免疫抗体监测试验,现就其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价中药超微粉蓝耳康对自然感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治疗效果,试验选取新乡市、开封市的2个猪场自然发病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患猪210头,随机分成中药超微粉蓝耳康高、中剂量组及中、低剂量与10%替米考星联合应用的4个试验组,并设药物对照组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中药各组治愈率、有效率与药物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中药超微粉蓝耳康单独使用,或与10%替米考星配合使用均有较好的疗效,其中以中剂量组单独使用及配合10%替米考星对自然感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育肥猪疗效最好。说明中药超微粉蓝耳康对猪自然感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具有一定疗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