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定时对防控示范点的牛蠕虫病开展病原学监测,进行了望江县放牧牛蠕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掌握了望江县草山草坡地区放牧牛蠕虫病流行病学特点。结果表明,望江县放牧牛感染的优势蠕虫为片形吸虫、莫尼兹绦虫和肺丝虫;优势虫种感染具有季节动态。调查结果可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养猪是我省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猪的寄生蠕虫病经常阻碍着养猪事业的发展,对这一综合性疾病的调查,我所1963年和新乡师院生物系在开封、郑州曾进行过局部调查,均难以反映区系全貌。致使对猪寄生蠕虫病的防治工作处于盲目状态。为了基本摸清河南省猪寄生蠕虫的情况,为今后防治猪寄生蠕虫病提供依据,我们对全省猪寄生蠕虫的种类、分布与流行概况进行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寄生虫病是兽医临床常见疾病,以原虫类、蠕虫类和节肢动物类寄生虫最为常见,防控该类病需对环境和动物体同时进行寄生虫驱除;防控过程中应注意驱虫要有针对性,掌握好用药剂量,注重轮换用药,大批驱虫时要谨慎,药物拌料使用时要均匀,饮水时应注意防止堵水线,临出栏的畜禽和处于产蛋期的家禽尽量使用中药防治,以免发生药残超标而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寄生虫病对动物危害很大,且目前几乎无成熟疫苗可供防控,生产过程中需提升管理水平来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根据近年来有关蠕虫对宿主的耐受性的研究结果,综合评述了蠕虫逃避宿主防御攻击的机制,它包括:对宿主独特信号的接收机制、降解宿主抗体机制、消灭反应性氧中介物机制。指出蠕虫在宿主中的防御机制及其功能性成分对畜禽蠕虫病预防和治疗新方法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户养鸡得蠕虫病很普遍,常见的有鸡蛔虫病,鸡绦虫病、鸡异刺线虫病、感染量少时,症状不明显,只有严重时才引起消瘦死亡,因而不被养鸡户重视.雏鸡、青年鸡易感染蠕虫病,可造成鸡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成年鸡带虫,使饲料回报率低,严重危害养鸡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乌审旗地区绵羊主要蠕虫病流行病学,以及进一步筛选对优势虫种具有较强驱虫效果的药物,本研究以乌审旗不同苏木镇为试验点,随机采集绵羊新鲜粪便,采用漂浮法、沉淀法和改良麦克马斯特计数法对消化道蠕虫虫卵进行定性与定量检查,从而掌握本地区绵羊蠕虫病流行情况和优势虫种.在此基础上,选取一定数量的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率较严重(EP...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介绍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在阐述寄生虫病的发病原因基础上,对蠕虫病、焦虫病、疥癣病及羊鼻蝇病这几种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陈莉萍 《农技服务》2003,(12):34-35
<正> (一)牛羊的寄生虫病 1、蠕虫病 包括吸虫、绦虫、线虫病。蠕虫病是寄生虫病中最普遍、危害最大的疾病。吸虫病主要有片形吸虫(尤以肝片吸虫为主),其次为阔盘吸虫、双腔吸虫(重点是矛形吸虫)等。绦虫幼虫病主要有羊囊尾蚴、包虫病、脑多头蚴、细颈囊尾蚴(俗称水铃铛),这些病是绦虫幼虫寄生于牛羊肌肉、肝、肺等处引起的。应以积极预防为主,辅之必要的治疗。常见绦虫成虫病有莫尼茨绦虫病、曲子宫绦  相似文献   

9.
孙朝阳 《吉林农业》2011,(6):258-258
生猪高热病的防控问题一直是养猪专业户夏季生猪传染病控制的关键,如何从养猪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夏季生猪高热病的防控需求开展有特色的生猪科学饲养,综合防控生猪高热病的流行,是摆在每一个生猪饲养及传染病防控人员面前的艰巨任务,本文针对生猪高热病的的特点,从生猪高热病的综合防控入手,对生猪高热病的防控措施进行了研究,目的是为我国生猪饲养业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调查了攀枝花地区山羊消化道蠕虫感染情况。[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攀枝花不同地区屠宰后山羊消化道分离到的蠕虫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从而确定种类。[结果]共鉴定出山羊消化道蠕虫6种,其中线虫5种,分别是粗纹食道口线虫(Oesophagotsomuma sperum)、羊仰口线虫(Bunostomum trigonocephalum)、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羊毛尾线虫(Trichuris ovis)以及绵羊夏伯特线虫(Chabertia ovina);吸虫1种胰阔盘吸虫(Eurytrema paucreaticum)。吸虫与线虫之间存在混合感染,以2和3种蠕虫混合感染为主。进化分析显示:攀枝花地区捻转血矛线虫的COI基因差异较大,在2.4%~5.1%之间。[结论]综上所述,攀枝花山羊消化道蠕虫感染多为混合感染,需进一步加强山羊寄生虫病的监测及防控。  相似文献   

11.
<正> 为了解河南省牛寄生蠕虫的情况,给今后防治牛寄生蠕虫病提供资料,我们曾在开封、郑州、洛阳、南阳、信阳、漯河、安阳、焦作等地,对耕牛寄生蠕虫的种类、分布与危害程度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研究结果加以整理,并修订了虫种名称。根据对近百头牛的剖检,共发现牛寄生蠕虫23种,其中:吸虫5种,绦虫与绦虫蚴3种,线虫15种。现将各虫种名录于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遵照毛主席“教育要革命”的教导,牧医系72级一班工农兵学员和疫病学课程的革命教师走出校门来到某地军马二场进行开门办学,根据生产需要,先由实践开始,根据1974年5月17日至6月3日同五队兽医同志对二场五队育成驹群的两群马驹用蠕虫学粪检法分别进行了蠕虫病调查,并对由于特殊原因死亡的三匹马驹进行了全身性蠕虫学剖  相似文献   

13.
在养羊业的快速发展之下,羊的寄生虫病危害也日益严重,其中肝片吸虫是对羊群危害较大的一种蠕虫病,国内外广泛流行,部分地区感染率高达90%以上,不仅影响羊只的正常生长,还会在寄生过程中产生毒素引发宿主出现全身性中毒和营养代谢紊乱等现象,防控不及时会造成群体发病和死亡,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该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诊断、治疗及防治进行具体介绍,旨在提升羊养殖的质量,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试验结果,探讨环境因素、疫苗免疫、药物预防等对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效果,为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分析如何更好地对猪大肠杆菌病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养羊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科学养羊蔚然成风,对羊病综合防控提出更加迫切的要求。目前临沭县羊病流行特点:经年多发的疫病依旧散在可见;新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多种疾病混合感染的比率不低,混感所表现出的综合征给诊断带来很大难度;疫苗能防住的病有限。提出当前羊病防控的重点:平常注意羊呼吸道病综合征病的防控;秋末春初夏季注意羊寄生虫病的防控;防疫季节要做好羊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等病的综合防控;应激时要注意羊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与其他病的混合感染。目前羊病防控的策略:认真搞好基础防疫;加强饲管,健全卫生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不同防控措施的防效及效益,为生产上提供经济有效的防控技术参考。[方法]通过大田试验比较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不同防控措施的防效及效益。[结果]不同防控措施试验表明,秧田期全程覆盖防虫网育秧,本田关键期及时防控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高达94.13%,防控效果和稻谷产量与其他防控措施相比差异显著,可提高种粮效益,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农田生态,是有效防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危害经济有效的防控措施组合。[结论]在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措施上要秧田和本田防控并重,应采取"治虫防病,防前控后,治秧田保大田"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7.
猪大肠杆菌病对仔猪正常生长发育影响很大,事关仔猪成活率和养猪的经济效益。就如何更好地对猪大肠杆菌病进行防控,于2005~2007年就环境因素、疫苗免疫、药物预防等方面对猪大肠杆菌病进行了防控专题观察试验。主要探讨环境因素、疫苗免疫、药物预防等对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效果,为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布鲁氏杆菌病对人畜均有较大危害,通过对布鲁氏杆菌病检测分析,便于做好早期有效防控,降低人畜患病率以及由此造成的不良影响。本文主要探讨布鲁氏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控问题,全文主要从布鲁氏杆菌病检测现状、布鲁氏杆菌病检测方法以及布鲁氏杆菌病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农家顾问》2012,(4):9
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制定的《2012年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2012年全国玉米病虫害偏重发生,发生程度重于2011年,玉米螟全国发生面积3.5亿亩次。不同区域防控重点:北方春播玉米区重点防控地下害虫、玉米螟、玉米矮化病、茎腐病和大斑病;黄淮海夏播玉米区重点防控苗期害虫、玉米螟、二点委夜蛾、茎腐病和褐斑病,兼顾防控玉米粗缩病毒病;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重点防控玉米螟、纹枯病、大斑病和灰斑病;西北地区重点防控玉米蚜和玉米叶螨。不同生育期防控重点:播种期做好药剂拌种,预防病虫发生;  相似文献   

20.
随着贵州省畜牧业的蓬勃发展,猪病的发生对贵州省畜牧业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非洲猪瘟等外来病原的传入和基因突变等多方面的因素下,导致贵州省猪病的防控压力日渐增长。为了更好的对贵州省猪病进行防控,该文分析讨论了近几年贵州省猪病的发生流行情况,并从提高免疫力、合理消毒、谨慎引种、科学用药及完善防控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贵州省猪病的防控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