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水稻-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i)、水稻-青虾(Macrobranchium nipponense)、水稻-甲鱼(Amyda Sincnsis)三种种养模式和水稻单种模式下有机肥、化肥、农药、生物农药的使用情况和经济效益等。结果显示:稻-小龙虾种养模式使用了400 kg/667 m~2有机肥、15 kg/667 m~2尿素、100 mL苏云菌,收获了506.8 kg/667 m~2水稻、106.7 kg/667 m~2小龙虾,效益为4 468.4元/667 m~2;稻-青虾种养模式使用了400 kg/667 m~2有机肥、15 kg/667 m~2尿素、15 kg/667 m~2复合肥、100 mL短隐杆菌,收获了514.2 kg/667 m~2水稻、56.4 kg/667 m~2青虾,效益为3 235.3元/667 m~2;稻-甲鱼种养模式使用了400 kg/667 m~2有机肥、10 kg/667 m~2微生物菌肥,收获了402.5 kg/667 m~2水稻、52.8 kg/667 m~2甲鱼,年均效益为4 309.2元/667 m~2。以水稻单种模式为对照,稻-小龙虾种养模式化肥施用量减少了50 kg/667 m~2,减少76.9%的化肥使用量;稻-青虾种养模式化肥施用量减少了35 kg/667 m~2,减少了53.8%的化肥使用量;在水稻病害管理上,稻渔种养模式并未选择使用传统农药,尽量选择微生物型生物农药,但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等常见病害均有效,且持续保护时间长达25 d以上。结果表明,稻渔种养模式有效增加了有机肥、生物农药的使用,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而且水稻产量比较稳定,经济效益显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属于一种绿色、可持续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在渔业科技示范户中大力推广莲藕、小龙虾生态种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淤溪镇渔业科技示范户陈玉兴2016年养殖的25×667 m~2池塘,亩产鲜藕1 650 kg/667 m~2,小龙虾50 kg/667 m~2,比单纯长藕增效1 000元kg/667 m~2,现将其实用技术介绍如下。1塘口改造该池塘原先是养殖四大家鱼的老塘口,塘内淤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小龙虾需求市场的日渐火热,小龙虾的养殖水平也逐年提高,安徽省庐江县通过近5年的养殖探索,成功摸索出了一条稻虾连作成功养殖模式,全县养殖面积达2万多亩,平均纯收入2 000多元/667 m~2,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在全省交流推广,现将此养殖模式介绍如下。1技术概述庐江稻虾连作模式主要是一虾一稻,是利用龙虾和水稻的不同生长季节开展种养结合,通过水稻吸收龙虾粪便和剩余的残饵,水稻秸秆还田肥水促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福建山区稻田生态种养技术,发展山区生态渔业,2013年将南平的邵武市、武夷山市、松溪县、光泽县及浦城县等五地分别作为稻鱼共作、稻鳖共作、稻鳅共作以及稻虾轮作等4种模式的稻田生态种养技术的示范,示范面积共73.33 hm2.结果表明,各示范点由于充分利用了稻田的生态效应,在不施用农药和渔药、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和稻谷产量不减的基础上,均产出了生态、健康的稻米与水产品.水稻单作模式的稻谷产量为495.7 kg/667m2,利润为439元/667 m2;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的稻谷平均产量为517.2kg/667 m2,水产品平均产量为60.6 kg/667m2,平均利润2 183元/667 m2,增加了利润1744元/667 m2,是水稻单作模式的5.0倍.稻鳖共作、稻鱼共作、稻虾轮作以及稻鳅共作四种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分别是水稻单作模式单位利润的34.7倍、5.0倍、3.4倍和1.7倍.稻鱼共作模式中武夷山示范点稻谷产量比水稻单种模式增加18.7%,平均利润是水稻单种模式的10.2倍.实践证明,新形势下的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发展生态高效的水产养殖业和种植业,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2017年,在面积为1200m~2的单季稻田中进行了稻鳅共作种养试验,经实地测产,共计收获台湾泥鳅649.2kg,平均规格20.3g/尾,成活率78%,单产360.7kg/667m~2;水稻收获984.6kg,单产为547.3kg/667m~2;按水稻和泥鳅产量及销售价格计算,每667m~2产值、效益分别为10184元、6281元,稻鳅共作种养效益是种植单季水稻的6.9倍。试验结果表明稻鳅共作种养可以发挥水稻、泥鳅共生互利的生态效应,减少化肥及农药用量,生产出绿色优质的农产品,并可显著的提高种养效益。  相似文献   

6.
研究和示范表明,与平作种稻比较,在稻鱼菜、鸭多元复合生态模式中,水稻可平均增产10%以上,同时每667m^2平均增收鲜鱼55.8kg,成鸭14.6kg,蔬菜等经济作物47.3kg(按稻田面积计算);稻田肥力提高,水稻土壤全N、P、K和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20.1%、57.3%、17.3%和18.9%;水稻植株虫口量最少。稻鱼菜、鸭多元复合生态模式的总收入达到1000元/667m^2以上,大大提高了稻田的产出和效益;其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在O.5以上,属良性循环的高效多元复合生态农业模式.文章最后介绍了稻鱼菜、鸭多元复合生态模式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以其"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优势,逐渐成为农渔业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的重要抓手。2017年起张家港市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80.7×667m~2种植区域首次开展虾稻综合种养试验,实现了小龙虾养殖产量89.5kg/667m~2,水稻种植产量587kg/667m~2的成果。在此基础上2018年继续探索性开展种养试验,现将  相似文献   

8.
<正>实施小龙虾与水稻轮作,可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与传统的"一麦一稻"相比,可实现亩均增效2 000元以上,是一种比较切实可行的综合种养模式,近年来,洪泽地区稻虾轮作种养模式发展迅猛,目前,全区稻虾轮作面积已超过80 000×667 m~2亩。现将近年来在推广小龙虾与水稻轮作过程中总结的一些技术要点总结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鱼池养鸭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  史金河 《齐鲁渔业》2006,23(11):14-14
鱼池养鸭,在不增加饲料、肥料的条件下,每667 m~2水面可多产鱼180~250kg,其饲养管理技术如下:1选择水面选用水面000m~2以上、水深1m以上的成鱼池和2龄鱼种池,条件适宜的河沟、小型湖泊、水库也可。对  相似文献   

10.
2016—2018年开展了美洲鲥商品鱼池塘养殖试验,2018年养殖成活率达到80%以上。根据3年的生长情况、成活率分析,放养密度控制在1 000~1 200尾/667 m~2为宜,规格要求100 g/尾以上。  相似文献   

11.
稻鱼菜、稻鱼鸭复合生态模式综合效益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和示范表明 ,与平作种稻比较 ,在稻鱼菜、鸭多元复合生态模式中 :水稻产量可平均增产 10 %以上 ,同时每亩平均增收鲜鱼 5 5 8kg ,成鸭 14 6kg ,蔬菜等经济作物 4 7 3kg (按稻田面积计算 ) ;提高了稻田的肥力 ,水稻土壤全N、P、K和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 2 0 1%、 5 7 3%、 17 3%和 18 9% ;水稻植株虫口量最少。稻鱼菜、鸭多元复合生态模式的总收入达到 10 0 0元 /亩以上 ,大大提高了稻田的产出和效益 ;其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在 0 5以上 ,属良性循环的高效多元复合生态农业模式。最后介绍了稻鱼菜、鸭多元复合生态模式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稻、鱼、蛙共生就是在田中种稻,水里养鱼,浅水区和田间空隙地养蛙。鱼蛙在田中活动能够起到松土、除草、除虫作用,使水稻少用或不用农药。鱼、蛙的粪便和残饵可为水稻提供养料。因而这种模式节约农药、化肥成本,生产出的粮食无污染,可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需求。我中心3年来开展了稻、鱼、蛙生态养殖试验,稻、鱼、蛙生态养殖,每667米2产水稻500~600千克,鱼100~200千克,美蛙400~600千克,每667米2利润约为6 000元。具体技术介绍如下。1 田块标准这种模式要求稻田保水性好,水源充足。稻田内开挖的鱼沟、鱼池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0%…  相似文献   

13.
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池塘进行赤眼鳟一年三茬高产养殖试验,分别在6月30日、8月30日、4月20日投放夏花或小规格鱼种15000尾/667m2,经过近两个月的培育,每批次收获规格20~30尾/kg的商品鱼485.0~561.2kg/667m~2,合计总产量1560.3kg/667m~2,纯收入12213.3元/667m~2,投入产出比1∶1.96。  相似文献   

14.
正辽宁省铁岭市马家寨水库位于开原市南沙河中游,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型水库。水库养鱼水面570×667 m~2,水深平均6 m,最深10 m以上,水库鱼类品种包括鲢鱼、鳙鱼、鲫鱼、鲤鱼、小白鱼、马口鱼、沙丁鱼、嘎鱼等。该市目前小型水库一般单产水平在105 kg/667 m~2,近年来马家寨水库通过科学健康养殖,年平均产量12万kg,单产210 kg/667 m~2,在该市小型水库渔  相似文献   

15.
2004~2005年进行了翘嘴红鲌人工繁殖、夏花与冬片鱼种培育、成鱼池塘与网箱养殖试验,取得较好效果。2004年:催产亲鱼25组,出苗340万尾;3口发花池经25天饲养共产夏花鱼种24.91万尾,平均体长3.0~3.3 cm;3口育种池经140天培育共产冬片鱼种6.38万尾,平均体长12.4~14.3 cm,利润2660~2937元/667m~2,投产比1:2.64~2.82。2005年:3口成鱼池共产商品鱼7445 kg,平均单产413.6 kg/667m~2,利润4546~6333元/667m~2,投产比1:2.15~2.53;4口网箱共产商品鱼2558kg,平均单产32.0 kg/m~2,利润352~413元/m~2,投产比1:2.01~1:2.03。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射阳县农牧渔业总公司位于黄海滩涂,拥有1 000余亩的天然土池扣蟹养殖基地,经过广大蟹农20多年来对土池扣蟹的养殖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平均产量达175 kg/667 m~2(最高产量达300kg/667 m~2)以上的高产养殖模式,培育的扣蟹规格整齐,体格健壮,深受成蟹养殖户的喜爱,现将该高产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的建造1.1选址选择水源无污染,交通便捷,环境较安静的地  相似文献   

17.
2002年6月15日至9月14日在山东省东平县城关镇渔场进行了投喂配合饲料池塘养殖乌鳢试验。每667m~2放乌鳢鱼种2750尾,平均规格156g/尾,经过3个月的饲养,每667m~2获商品鱼1848kg,平均规格0.87kg/尾,每667m~2效益3914元。  相似文献   

18.
稻、鱼、鸭、菜复合生态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1999年在贵州省石阡县进行了稻、鱼、鸭、菜复 生态模式示范,示范面积12hm^2,获得了平均产鲜鱼750kg/hm^2、瓜果1650kg/hm^2、成鸭225只/hm^2,增产水稻750kg/hm^2的良好效益。本文阐述了“稻、鱼、鸭、菜”多元复合系统的生态学原理及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杨翠平 《齐鲁渔业》2010,(11):35-35
<正>1南方大口鲶的养殖在秧苗返青后,每667 m~2放规格10 cm的大口鲶鱼种50尾,搭配其他家鱼200尾,按常规的稻田养殖方法管理,每667 m~2可获大口鲶成鱼30 kg以上,其他成鱼100~150kg。  相似文献   

20.
系统介绍了“稻田+塑膜池”稻鳅综合种养试验的稻田工程、水稻种植、泥鳅放养和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并探讨了该模式的优点、不足和发展前景。试验结束,收获水稻600 kg、泥鳅125 kg,折合667 m2产稻谷461.5 kg、泥鳅96.15 kg,两项收益合计为5080元/667 m2,投入产出比为1∶3.55,种养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