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为确保库区养殖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帮助渔农选择经济适用的饲料,特在剥隘库区罗非鱼养殖基地6口网箱内开展浮、沉性饲料水库网箱养殖罗非鱼的效果对比试验,试验持续了30天。试验结果表明:浮性饲料投喂罗非鱼具有饲料系数小、养殖饲料成本低的优势,浮性饲料投喂罗非鱼值得推广。一、材料与方法1.水库条件剥隘库区是云南省富宁县境内驮娘江流域形成的约6.7万亩(228米正常蓄水位)的大型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云南省内江河大量水利工程的兴建,形成了巨大的电站库区,云南省罗非鱼养殖也由以池塘养殖为主向以库区网箱养殖为主进行转变,并保持了产量的高速增长。省内罗平县万峰湖库区发展较早,产业链最为完整,目前已发展到年产商品罗非鱼2万吨的规模。但是库区网箱养殖罗非鱼品种复杂,来源多样,给养殖户的生产带来困扰。为了筛选性能优良的罗非鱼苗种推荐给养殖户,2013年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昆明综合试验站在罗平县水产站万峰湖网箱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开展网箱集约化养殖罗非鱼试验,旨在通过对比试验,掌握电站库区罗非鱼网箱养殖的相关技术及品种选择,促进库区失地移民转为专业渔民,推进电站库区罗非鱼产业结构调整,朝着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一、材料与方法1.水库条件百色水利枢纽工程为面积约6.7万亩(228米正常蓄水位)的大型水域。库区地处低热河谷区,库区风浪较小,水质良好,肥度一般,透明度  相似文献   

4.
<正>草鱼是云南富宁县电站库区网箱养殖的主导品种。但近年来,在网箱养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病毒性出血病等疾病,死亡率高达30%。为打破草鱼病害牢笼,推动草鱼网箱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在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剥隘库区开展了网箱养殖草鱼人工免疫技术的应用试验,旨在通过人工免疫技术防控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和细菌性疾病。本次试验中经过注射的草鱼苗种,明显降低了死亡率,缩短了养殖周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养殖户经济效益,最为关键的是减少渔药使用量,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罗非鱼具有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力强、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养殖前景广阔。为配合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实施,优化和完善罗非鱼养殖配套技术,建立商品鱼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北京综合试验站于2009年在小汤山良种繁育中心进行了吉富罗非鱼养殖试验,现  相似文献   

6.
云南罗非鱼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云南具有发展罗非鱼产业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有适宜养殖罗非鱼的电站库区水域150万亩。近十年来罗非鱼产量年均增长率超过20%,2014年总产量达14.3万吨,升至全国第4位,产值超过20亿元,吸纳就业6.5万人,已成为云南第一大优势特色渔业产业。然而随着云南罗非鱼产业的快速发展,制约因素也不断突显,因此立足云南实际和产业现状,针对性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以期促进云南罗非鱼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罗非鱼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养殖鱼类之一,也是我国养殖和出口产业化最成功的外来引进种,我国罗非鱼养殖稳步发展.2016年我国罗非鱼养殖受到恶劣天气和疾病的影响程度与往年基本相似,但罗非鱼仍然是水产养殖者的重要选择.其中广东罗非鱼养殖产量和出口量仍将占全国的40%以上,在中国和世界罗非鱼产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虽然广东罗非鱼发展较快,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种苗市场混乱、投机行为严重、病害制约、用药不规范、药物残留问题仍然存在等.笔者分析了2016年广东罗非鱼产业发展概况,为罗非鱼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云南气候类型多样,水域资源丰富,滇西、滇南一带平均气温在21℃左右,具备罗非鱼养殖的适宜环境和温度,是省内传统养殖区,养殖的商品罗非鱼保证了昆明市场80%以上的需求。自2005年以来,随着云南省主要江河大量水电站的修建,新增了大量的宜渔水面。罗非鱼的网箱养殖成为解决电站库区移民生活的重要方式,养殖规模日益增大,特别是滇南众多水电站库区地处低海拔温热河谷,水体交换量大,水温较高,适合罗非鱼全年生长,是省内网箱养殖罗非鱼的主要产区之一。据统计,2013年云南网箱养殖罗非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市罗非鱼养殖发展较快,特别是吉富罗非鱼产业化生产技术、红罗非及吉奥罗非鱼养殖技术等在生产上的应用,大大提高其养殖经济效益,推动了我市罗非鱼产业发展。2008年,罗非鱼养殖面积4765公顷,产量2.46万吨,占全市养殖产量的33%。但是,罗非鱼在养殖生产中仍会出现这些或那些质量安全管理上的问题,给我市在罗非鱼养殖生产源头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解决罗非鱼池塘养殖过程中出现罗非鱼苗繁殖过剩、造成成品鱼上市时间延长和规格小等问题,提高罗非鱼池塘养殖经济效益,本文主要探索了罗非鱼和斑点叉尾的混养模式。一方面可以降低罗非鱼养殖的风险,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池塘的养殖密度,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对罗非鱼健康高效养殖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提高罗非鱼养殖效益和促进广西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一、试验地点和设计1.试验地点试验于2014年4-10月在广西水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降低罗非鱼出口风险,达到罗非鱼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现将在笔者技术指导与养殖专业户的精心管理下由加工企业收购、经检验达到出口标准的罗非鱼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与广大养殖者交流。  相似文献   

12.
<正>为探索水库网箱养鱼技术,服务库区移民,由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牵头,州、县渔业技术推广站配合实施了对网箱养殖不同密度的单性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简介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养殖水域点的选择试验点选择在剥隘库区一河湾处,此处水位变化不明显,水位高程220 m,交通便利,水深20 m左右,p H值6.8~7.5,为中性水。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降低罗非鱼出品风险,达到罗非鱼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现将在笔者技术指导与养殖专业户精心管理下由加工企业收购、经检验达到出口标准的罗非鱼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与广大养殖者交流。  相似文献   

14.
罗非鱼产业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罗非鱼养殖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我国主要养殖水产品和出口创汇水产品之一,其生产、加工、贸易产业均趋于稳定。本文综述了罗非鱼产业发展现状,并提出产业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以期为进一步发展罗非鱼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罗非鱼咸水养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么宗利  王慧 《海洋渔业》2006,28(3):251-256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从罗非鱼咸水养殖现状、罗非鱼咸水养殖生物学、罗非鱼咸水养殖驯化及养成模式三个方面对罗非鱼咸水养殖技术进行了论述,望为我国罗非鱼在咸水及盐碱水中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罗非鱼是我国推广的名优水产品之一,随着该品种的推广,各地养殖面积逐渐增大,为农民增收致富开创了新途径。但是,在部分养殖户的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技术没有过关,经济效益始终处于低下状态。对此,笔者结合当地养殖罗非鱼实际经验体会,谈谈罗非鱼养殖效益不高的原因及应对技术,以供养殖户参考。一、罗非鱼养殖效益不高的原因1.养殖池塘选择不正确很多养殖户认为: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能养鱼。这种观念却忽视了罗非鱼的生活习性,没有  相似文献   

17.
日前,为促进罗非鱼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高广大养殖户的健康养殖意识和养殖业科技含量,逐步推广罗非鱼健康养殖模式,结合国家罗非鱼产业  相似文献   

18.
日前,广东省副省长到水科院珠江水产研究所高要基地考察。珠江所党委副书记吴锐全、成果与开发处处长陈永乐、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养殖与病害研究室主任卢迈新研究员介绍了相关情况并现场回答了询问。吴锐全简要介绍了珠江所近年在罗非鱼选育、健康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控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对当地罗非鱼产业发展起到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云南省富宁县境内水电站库区均为山区峡谷型水库,养殖区域缺少地势平坦的土地,没有池塘进行苗种标粗,这一直是制约该库区渔业养殖发展的难题。近年在剥隘库区进行小网箱(2 m×2 m×3m)苗种标粗试验,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苗种成活率不高,后考虑到小网箱受风浪影响较大,而苗种游泳能力差,容易造成机械损伤、挂网死亡,因此改进了网箱结构,更换为大网箱(5 m×5 m×3 m),结果成活率、出箱规格、饵料系数、日平均增长率均有明显  相似文献   

20.
以前人们普遍认为,罗非鱼的抵抗力强,很少有病害发生,但这种概念是显然不正确的。随着罗非鱼养殖密度增大、养殖环境恶化,在流行季节出现较长时间的高水温的情况下,罗非鱼的链球菌病极其容易爆发,该病一旦爆发,将大面积扩散,给罗非鱼的养殖业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威胁到罗非鱼养殖产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