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龙海 《内陆水产》2003,28(11):23-23
近年来,许多养殖户蟹池套养鳜鱼取得较好效益,但也有不少养殖户盲目效仿,导致失败。笔者认为,蟹池套养鳜鱼要想获得成功,应注意以下事项。1 注意蟹池条件 蟹池要严格清塘消毒,特别是上1年蟹病发生较重的塘口,除用生石灰消毒外,还要用杀虫药物消毒。蟹池内种水草,水草覆盖面积占蟹池总面积的30%~50%。水草对河蟹有保护作用,并有利于鳜鱼捕食饵料鱼。  相似文献   

2.
陈永祥 《内陆水产》2005,30(4):42-42
蟹池套养鳜鱼,作为河蟹养殖提质增效的新亮点,己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投入少量的鳜鱼苗种成本,可提高养殖效益300~500元/667m^2。但近几年蟹池套养鳜鱼成活率偏低,有的甚至“全军覆没”。笔者根据对养殖户的调查和长期推广的经验,将其原因和对策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谢理伟 《中国水产》2009,409(12):41-42
为提高养殖综合经济效益,充分利用饵料资源与水域空间,在河蟹池中套养鳜鱼可以起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蟹池套养鳜鱼与单养河蟹相比:在河蟹养殖池中套养鳜鱼,两者互不相残,而且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养殖综合经济效益,促进河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2000年~2001年,我们采取示范推广与生产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和推广应用了蟹池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与单养河蟹池塘相比,不但增加了鳜鱼产品,而且河蟹产量非但未减却略有提高,同时,品质也有所提升,取得了明显的养殖效果,并通过有关专家的验收和鉴定.现将蟹池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养蟹池塘套养鳜鱼技术,充分开发水体资源,我们于2002-2003年进行了蟹池套养鳜鱼试验。试验塘口在项目实施后其河蟹单产水平仍维持在50kg左右,但套养鳜鱼后增效明显。现将其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利用蟹池有效水体,提高河蟹养殖综合经济效益,我们根据河蟹、鳜鱼、异育银鲫、青虾等养殖品种共生互利、优势互补的生态学原理,在组装嫁接"河蟹健康养殖技术"、"伊乐藻在蟹池中的应用"、"蟹池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等河蟹养殖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经过3年时间(2002年~2004年)的反复试验,成功探讨了蟹池"631"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7.
我区蟹池套养鳜鱼始于2005年,至今推广面积2000余亩,取得了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蟹池每亩套养鳜鱼15—20尾,亩产5—8kg,净利润达到150—200元,与单养河蟹的池塘相比,不但增加了鳜鱼产量和收入,河蟹规格、产量也得到了提高,平均规格可达到150g左右,单产提高5kg。  相似文献   

8.
为充分利用蟹池有效水体,提高河蟹养殖综合经济效益,我们根据河蟹、鳜鱼、异育银鲫、青虾等养殖品种共生互利、优势互补的生态学原理,在组装嫁接“河蟹健康养殖技术”“、伊乐藻在蟹池中的应用”“、蟹池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等河蟹养殖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经过3年时间(2002年~  相似文献   

9.
王宝云 《科学养鱼》2002,(12):10-10
具有10万多亩养蟹水面的盐都县,在科技部门的指导下,通过试验、示范和总结,今年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了蟹池套养其它水产品的养殖模式,使养殖水面的纯效益提高了30%左右,仅套养的水产品产值可达1500多万元,为微利时期养蟹找到了一条新路子。该县的养蟹水面套养,分套养单一品种和多品种套养等方式。所谓套养单一品种,就是在蟹种放养后,套放一定数量的与河蟹习性没有矛盾的某一肉食性鱼种,如每亩蟹池套放3~5厘米的鳜鱼夏花50~60尾或尾重50~100克的鳜鱼种10~20尾,经过5~6个月的饲养,每亩可捕获尾重40…  相似文献   

10.
1988年龚关在10亩成鱼池中套养鳜鱼种350尾,规格12~18cm,重28公斤。年底收鳜鱼260尾,重127公斤,平均亩净产9.9公斤。成鱼亩净产870公斤,比1987年增产87.5公斤。在此基础上,1989年套养鳜鱼种增至500尾,规格则降至7.5~11.4cm,重15公斤。年终收鳜鱼410尾,重153.5公斤,亩净产13.85公斤。成鱼亩净产901.5公斤。两年套养结果表明,成鱼池套养鳜鱼具有增产增收效果,主要经验如下: 1.合理套养1988年池塘干池起捕中发现,池中仍然有少量野杂鱼,但是夏季套养下池的小草鱼种几乎没有了,而当时出池鳜鱼87%条重超过0.5公斤。分析原因主要是投放鳜鱼种尾数少规格大,池中野杂鱼多,其饵料充足生长快,鳜鱼个体越大摄食对象也大一些,夏季套养的小草鱼种(9~12cm)相对野杂鱼又要易捕食些,从而降低了鳜鱼对野杂鱼的利用率。针对上述情况,1989年套养的鳜鱼在数量、规格上作了相应变动,草鱼套养规格则都在12cm以上。结果年底起鱼时草鱼种出塘率达76%(18cm),鳜鱼条重多在0.35公斤以下,只有14%达0.5公斤,从而提高了其对野杂鱼的利用。2.设食场诱野杂鱼集中  相似文献   

11.
蟹池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提高养殖综合经济效益,促进河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2000年至2001年,我们采取示范推广与生产相结合的方法,试验探讨和推广应用了蟹池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取得了明显效果。2001年,推广应用面积达31936亩,平均亩产商品蟹42.7公斤,规格141克,鳜鱼5.1公斤,规格0.62公斤,亩毛利1328.293元,鳜鱼占毛利的11.3%。与单养河蟹池塘相比,推广应用面积亩均增收260元,不但增加了鳜鱼产品,而且河蟹产量非但未减却略有提高,同时品质也有所提升。现将蟹池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英  张兴国 《科学养鱼》2003,(12):21-21
一、池塘条件套养鳜鱼的池塘一般面积在10亩以上,进排水方便,溶氧丰富,池塘中种植部分水草。养殖池塘每年都应干池消毒。二、鳜鱼种培育为了提高鳜鱼苗种的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当年育成商品鳜,鳜鱼的苗种最好是选择南方产的早繁鳜鱼苗,经专池培育后放入养成池。一般5月份从广东引进3厘米左右的鳜鱼夏花专池培育,至6月中旬育成5~7厘米的鳜鱼种放养到成蟹养殖池塘中。1.苗种运输苗种运输时要尽量缩短运输时间,选择较为阴凉的天气运输。一般用氧气袋充氧运输,每袋放苗300~500尾,运输时间控制在8小时以内,如果超过8小时,中途应换水充氧。短途…  相似文献   

13.
<正>为分散蟹池年底鳜鱼集中上市带来的市场风险,当涂县苦菜圩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开展了在蟹池中套养大鳞副泥鳅和鳜鱼的对比试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地点及设计1.试验地点试验于2014年1-12月在当涂县苦菜圩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河蟹养殖基地进行。大鳞副泥鳅苗种由怀远县渔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提供。2.试验设计用于试验的蟹池4个,其中两个蟹池放养大鳞副泥鳅苗种,不放养鳜鱼苗种,另外两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江苏省金湖县在渔业科技入户"强渔惠民"工程项目实施中,推出五种蟹池"套餐"。所谓蟹池"套餐",是指在不影响河蟹养殖的情况下,科学套养部分鳜鱼、黄颡鱼、沙塘鳢、青虾、小龙虾等,形成蟹、鱼、虾资源共享、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和平共处"、同池共生的高效生态套养模式。现将相关技术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一、河蟹池套养鳜鱼主要特点1.可以提高水体利用率。在水产养殖产品价格下跌、市场竞争较激烈的情况下,提高水体复养指数,充分挖掘水体生产潜力,是水产养殖结构调整的一种可行的模式。2.能够增加产量和效益。鳜鱼套养主要是利用蟹池内与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在几年前就大力推广蟹池套养鳜鱼技术,然而直到今天还有养殖户反映其所套放的鳜鱼成活率比较低。根据对多个养殖户的具体情况调查后,现将鳜鱼成活率低的原因总结如下,同时给出一点对策,仅供参  相似文献   

17.
蟹池套养优质鳜鱼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平 《内陆水产》2008,33(4):21-22
近几年,河蟹养殖大都采用生态养殖的方法.为了充分利用饵料资源与水域空间,提高养殖综合经济效益。在河蟹养殖池中套养优质鳜鱼,蟹池中野杂鱼类利用河蟹残饵,鳜鱼捕食野杂鱼类,以低值鱼类养殖优质鳜鱼,同时,解决了野杂鱼类与河蟹争食、争溶氧的问题,更有利于河蟹生长。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每667m2蟹池套养4cm的鳜鱼种20尾左右,成活率普遍80%左右,出池规格0.75kg左右,每667m2增加净利润300元左右。与单养河蟹的池塘相比,不但增加了鳜鱼产量和收入,河蟹规格产量也得到了提高。现将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蟹池中套养鳜鱼,两者互不相残,且具有互惠关系:鳜鱼捕食池中野杂鱼,以低价值鱼换来高价值鱼,同时解决了野杂鱼与河蟹争食、争溶氧的矛盾。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鳜鱼养殖的深入,苗种放养密度逐步加大,养殖风险逐步增高,病害频发已成为制约鳜鱼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鳜鱼池套养罗氏沼虾作为一项新的混套养模式,利用鳜鱼和罗氏沼虾的不同生物学习性,在鳜鱼池塘中套养罗氏沼虾,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增加单位养殖水体的经济效益,同时实现鳜鱼养殖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净化养殖水体环境、减少鳜鱼病害发生、降低鳜鱼的养殖风险、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但目前鳜鱼池套养罗氏沼虾对鳜鱼池塘养殖环境的影响尚未有过科学评估。本试验旨在通过对比试验研究分析鳜鱼池套养罗氏沼虾模式对鳜鱼塘水质、底质的影响,为鳜鱼池套养罗氏沼虾模式扩大推广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胡本龙 《水产养殖》2009,30(12):23-24
近年来,高淳县蟹塘套养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和应用。高淳县螃蟹生态养殖技术走在全国的前列,并积极探索出一条既能与螃蟹养殖相得益彰又能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的养殖方式——蟹塘套养项目。套养品种主要有青虾、鳜鱼和少量其他苗种。2008年,高淳县螃蟹养殖面积1.5×10^4hm^2,套养面积达到98%以上。通过套养每667m^2可增加收入800~1500元。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