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9~1993年高粱种质资源交换G.A.White等美国高粱研究机构在过去的几年里,积极地引进并研究了许多高粱种质。植物引进局(PIO)已成为美国与其他国家高粱种质双向交流的主要渠道。对一些引进的材料进行抗病和抗虫的快速筛选鉴定,只保留那些具有期...  相似文献   

2.
世界高粱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高粱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一)卢庆善宋仁本卢峰李志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沈阳110161)1世界高粱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非洲是高粱的起源地,又是主要种植地区,因此非洲是世界上高粱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印度和中国是较早种植高粱的国家,栽...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粱部分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高粱部分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的分析研究阎淑华(辽宁省农科院测试分析中心)高粱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主要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经过长期不同生态条件卜栽培,形成了种类繁多的生态类型,因而高粱种质资源非常丰富,用途广泛。除食用外,还是酿造和饲料工业的原料...  相似文献   

4.
高粱杂交种选育与种质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已走过了46年的历程。杂交种选育经历了从低产向高产、从劣质向优质、从高秆向矮秆、从不抗向多抗、从单用向多用的发展过程。高粱杂交种主要经济性状的选育提高,重要性状的改良和获得都与高粱种质资源的引进创新分不开的,包括高产杂种优势群种质材料的创新,中矮秆种质材料的创新、优良籽粒品质材料的创新、抗性种质材料的创新、不同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创新等。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高粱主产区之一,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但我国地域辽阔,各高粱产区的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差异很大,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逐渐形成了适应各种自然条件,类型丰富的中国高粱种质资源。这些资源材料在世界高粱种质库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推动高粱育种和生产的  相似文献   

6.
国外粒用高粱种质资源品质分析研究刘玉萍,杨立国(辽宁省农科院测试分析中心)(辽宁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高粱是世界上重要的谷类作物之一,其中粒用高粱种植面积最大,粒用高粱在各地区用途不同(食用、饲料、酿制等),因而对籽粒品质的要求也各异。以食用为主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高粱籽粒营养品质优质资源的筛选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籽粒营养品质优质资源的筛选与利用阎树华,孟淑洁(辽宁省农科院测试分析中心110161)高粱是兼食用、饲用、酿造于一体的作物,在我国高粱品种资源极为丰富。高粱籽粒的粗蛋白、赖氨酸、单宁含量是决定高粱用途的重要品质指标。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高粱资源,促...  相似文献   

8.
国外高粱种质资源抗高粱蚜、玉米螟、黑穗病鉴定与评价研究何富刚(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110161)徐秀德(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110161)高粱丝黑穗病[Sphacelothecareiliana(Kuhu)Clinton]、高粱蚜[Melanaphiss...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外高粱资源的抗病性,耐瘠性,多抗性等鉴定,筛选优良的种质资源,利用这些抗源对中国类型恢复系和常用保持系进行改良,获得一批单抗,多抗性基础材料,拓宽了中国高粱资源的利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国外西瓜种质资源在我国的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了我国引进国外西瓜种质资源及利用的概况,分析了表现优良的110份西瓜品种的血缘关系,从而说明引种的重要性,并对引进国外西瓜种质资源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80年代黑色食品在我国盛行以来.不少黑色粮食在我国相继问世,但适合于商品化生产和利用的黑色高粱食品鲜见报道。随着商品化生产的发展,人们对粮食子粒的专用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高粱子粒中蛋白质、淀粉、赖氨酸、单宁等主要品质性状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高粱种质资源的用途。  相似文献   

12.
高粱种质资源抗高粱靶斑病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1999年在田间人工接种诱导发病的条件下,对1476份高粱种质资源和40个高粱杂交种或杂交组合进行了抗高粱靶搬病抗性鉴定。从中鉴定筛选出419份抗高粱靶搬病的种质资源,9个高抗和7个抗高粱靶搬病的高粱杂交种或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高粱育种和生产上应用的主要恢复系和不育系,反映了我国40多年来高粱亲本的利用及杂交种的生产情况,为高粱亲本的利用,种质创新及杂交种的选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给大麦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以甘肃省育成大麦品种陇啤1号(XYL-601)为对照,利用内部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来自匈牙利的30份大麦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在31份大麦种质资源中,12条ISSR引物扩增出112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82.14%,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在0.2~1.5kb之间。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大麦种质资源分为2大类。本研究结果表明,匈牙利大麦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可以引进利用,为甘肃大麦育种提供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5.
2001~2003年,在田间采用人工接菌法进行高粱抗病性鉴定和利用田间自然发生的害虫种群与人工辅助接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高粱抗虫性鉴定,对328份高粱种质资源进行了高粱丝黑穗病、高粱靶斑病、高粱蚜虫和玉米螟等4种病虫害的抗性同步鉴定.划清了供鉴定资源对不同病虫害的抗性等级,并筛选出单抗一种病虫资源22份,其中兼抗2种病害的双抗性资源5份, 而抗虫性资源较少.加强高粱抗病虫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评价对于高粱育种和病虫害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1996~2000年,在田间采用人工接菌法进行高粱抗病性鉴定和利用田间自然发生的害虫种群与人工辅助接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高粱抗虫性鉴定,对l282份高粱种质资源进行了高粱丝黑穗病、高粱靶斑病、高粱蚜虫和玉米螟等4种病虫害的抗性同步鉴定。划清了被鉴定资源对不同病虫害的抗性等级,筛选出兼抗2种病虫害的双抗性资源93份,兼抗3种病虫害的多抗性资源9份。这些抗病虫特性优异高粱资源,对于我国高粱抗病虫育种和选育多抗性品种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96202高粱褐色中脉性状的等位关系和遗传─—(S.C.Gupta),JournalofHeredity,1995,Vol.86,No.1,72~74(英文)本研究试材有7个,其中4、个是1989年从马拉维(非洲)种质资源鉴定出的自然发生的褐色中脉突...  相似文献   

18.
种质资源是培育棉花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安徽省植棉历史悠久,生产上种植的棉花品种经历了从引进到自主选育的漫长过程。贯穿安徽省棉花新品种选育全过程的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从艰难起步到繁荣发展,经历了7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种质创新的目标也不断发展变化。品种引进时期,种质资源创新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引进和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丰富棉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自主选育品种时期,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主要针对育种目标,创制具有丰产、抗病、抗虫、优质、高配合力等优良性状的新种质,满足本省棉花生产不同发展阶段对新品种的需求。种质创新技术方法的不断改进与应用,促进了种质创新水平逐渐提升。对安徽省近70年(1953―2022年)棉花种质资源创新研究进行了回顾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内蒙古玉米种质资源利用中的存在的问题,认为应积极引进种质资源,加强群体改良,拓宽种质基础,突破固定杂种优势模式,创造玉米新种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国外稻种资源在福建省的引进情况,并对引进水稻种质资源进行60多个农艺性状以及抗病虫性、抗逆境等特征特性鉴定评价,筛选出一批农艺性状特异(如大穗大粒品种)、抗病虫害、耐低磷、耐低钾和耐寒性强的种质资源。同时介绍了福建在水稻育种中利用国外稻种资源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