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琴叶风吹楠2年生苗木叶片为试验材料,比较叶面积法和称重法,95%乙醇、80%丙酮、丙酮-乙醇(2∶1)、试剂盒等4种提取液,和叶样研磨、不研磨处理对提取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叶面积法得到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与SPAD值的相关系数远大于称重法;在直接浸提条件下,叶面积法4种提取液得到叶绿素总含量均值分别为3.9686、5.9621、6.0023、6.5956 mg/dm2,称重法得到叶绿素总含量分别为1.7353、2.4773、2.6695、2.7669 mg/g,提取效果排序为试剂盒丙酮-乙醇(2∶1)80%丙酮95%乙醇;混合提取液的提取效果均显著高于单一乙醇提取液,而混合提取液之间无显著差异;4种提取液提取研磨处理叶样的叶绿素总含量均值分别为6.088、6.513、6.429、7.278 mg/dm2,不研磨处理提取的叶绿素总含量分别为2.698、5.969、5.627、5.751 mg/dm2,研磨法提取效果较好。试验表明,用叶面积法,叶样研磨处理,以丙酮-乙醇(2∶1)为提取液的方法是较好的琴叶风吹楠叶绿素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60℃条件下,分别采用水、不同浓度的醇和丙酮提取败酱中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比较提取液中黄酮的含量,得出最好提取方法是丙酮法。对丙酮法设计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条件。考虑乙醇法和丙酮法黄酮得率差异不大,且乙醇成本低、易操作,比丙酮安全,故对乙醇提取法亦做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丙酮法的最佳条件:丙酮浓度为80%、固液比1∶60、水浴温度80℃;乙醇法的最佳条件:乙醇浓度为70%、固液比1∶40、水浴温度70℃。  相似文献   

3.
以5年生岑溪软枝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肥料养分配比对油茶叶片营养和叶绿素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对比,不同肥料养分配比油茶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均有所提高,按大小排列依次为F3(N∶P2O5∶K2O为16∶6∶8)F2(N∶P2O5∶K2O为15∶7∶8)F1(N∶P2O5∶K2O为14∶7∶9);就生理指标而言,与对照相比,不同肥料养分配比处理油茶叶片叶绿素a+b、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幅度分别为1.19%~11.90%、9.92%~43.65%、-8.05%~42.95%;处理F3(N∶P2O5∶K2O为16∶6∶8)在提高叶片营养和生理特性方面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金樱子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60℃条件下,分别用水、不同浓度的丙酮和乙醇作溶剂来提取金樱子黄酮,通过比较提取液中金樱子黄酮含量,得出丙酮法是3种提取法中的最优方法。对丙酮法做正交实验,得到金樱子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优化条件。虽然乙醇法不及丙酮法效果好,但考虑到乙醇成本低、易操作,故对乙醇法也做了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丙酮法提取金樱子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丙酮浓度为70%、水浴温度为50℃、固液比为1∶100、提取液中黄酮含量为0.7570mg/ml;而乙醇法最佳提取条件:乙醇浓度为60%、水浴温度为70℃、固液比为1∶150、提取液中黄酮含量为0.7030mg/ml。  相似文献   

5.
滴灌配方施肥对盛果期油茶春梢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盛果期油茶生产实际中滴灌施肥的研制及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在盛果期油茶林滴灌设施中施用不同配方的液态肥料,并调查其对油茶结果枝春梢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滴灌施肥可以明显促进油茶春梢的生长,且在不同施肥处理下的效果差异显著,其中对油茶结果枝顶梢生长促进效果最好的滴灌施肥配方为原液3(N、P、K、B、Zn、Mg质量比为2∶2∶1∶0.02∶0.03∶0.01)稀释5%,与对照相比,可使顶梢的抽梢生长量增长32.38%,抽梢粗度提高22.58%,花芽数增多17.95%,叶面积增大4.07%,叶片叶绿度提高14.60%;而对油茶结果枝侧梢生长促进效果最好的滴灌施肥配方为原液2(N、P、K、B、Zn、Mg质量比为5∶3∶2∶0.02∶0.03∶0.01)稀释10%;相比对照可使侧梢的抽梢长增长58.40%,抽梢粗度提高57.34%,花芽数增多3.52%,叶面积增加6.05%,叶片叶绿度提高7.46%。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新造油茶林营养的及时补充,促进树体生长,对油茶新造林进行了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促进新造林植株生长,提高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施肥处理的抽新梢率和平均新梢数分别为83.3%和3.8,分别比对照高31.6%和47.0%;施肥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分别达5.43 mg/g和39.98 mg/g;不同品种油茶苗造林后施肥效果不同,其中‘湘林67’的施肥生长效果最好;施肥有利于促进容器苗新梢的生长,增加新梢叶片叶绿素及内含物的含量,但对裸根苗造林植株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以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作为溶剂在相同的条件下对茜草果实色素进行提取研究 ,选最佳溶剂。然后在最佳溶剂不同条件下进行对比实验 ,结果表明 :以水作提取溶剂最好。并且在料比为 1∶3、提取温度为 60℃ ,提取时间为 75mins,提取次数为 2次时最佳。  相似文献   

8.
苦楝素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比研究了从苦楝树皮中提取苦楝素的几种方法,通过实验,得出了不同提取方法的最佳条件。超临界CO2萃取在萃取温度45℃、压力20MPa、夹带剂为60%乙醇的情况下萃取2h,苦楝素的萃取率为0.850%;微波辅助提取法,以6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9(g∶mL,下同),微波功率340W,辐射时间40s×3次,苦楝素的提取率为0.693%;超声波提取法,以6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9,超声波作用时间为30min,超声波功率为200W,苦楝素的提取率为0.715%。将上述3种提取方法与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法进行详细的比较,结果表明:对于苦楝素提取,超声波提取法最好。  相似文献   

9.
树木叶片叶绿素含量三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酮浸提法测定油松和杨树叶片叶绿素含量比丙酮研磨提取法和二甲基亚砜-丙酮两步快速提取法偏低10%~30%;叶绿素a/b比也存在一定差异。而对于小麦和油菜三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树木叶片叶绿素含量结果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丙酮浸提后的叶片材料中仍有少量褐色(杨树)或浅黄色物质(油松)。上述残余材料中的色素在65℃下用二甲基亚砜再次浸提,或者常温下用二甲基亚砜进行研磨提取,测定吸光度发现上述残余材料中的色素对叶绿素a和b的吸光度具有显著干扰,导致吸光度增大,测定结果偏高。丙酮浸提法不会将干扰物质溶出,或者溶出较少,叶绿素含量测定最为准确,适合含有次生有色物质的树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对油茶苗叶片解剖结构与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油茶苗生长发育的氮素形态。以‘长林4号’油茶2年生扦插苗为研究材料,设置全铵(以T1表示)、铵硝混合(以T2表示)、全硝(以T3表示)3个处理组和对照组(以CK表示),测定油茶苗生长、叶片解剖结构、叶绿素和光合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油茶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呈现T2>T1>T3>CK,且T1、T2、T3与CK差异性显著。T2处理油茶苗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栅海比、上下表皮厚度等叶片解剖特性值均为最大。T1、T2、T3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与CK相比分别显著增加了6.69%、10.41%、3.71%。与CK相比,T1、T2、T3处理的油茶苗的苗高、地径、叶片数增量、叶面积以及总干重显著提高,且T2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重、总干重、根冠比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相关性分析发现,净光合速率与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叶片厚度呈现出极显著相关性(P<0.01),叶绿素总量与油茶苗生长量、净光合速率、叶片厚度、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均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因此叶片结构的变化影响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