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泉花646是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用泉花114-8为母本,粤油92为父本杂产选育而成.1994~1995年参加福建省花生新品种区试,1998~1999年分别进行多点试种示范和省级生产示范,200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Ⅰ特优3381系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用Ⅰ特A与该所选育的龙恢3381配组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引进尤溪县进行试种、示范,2007年分别在单季晚稻、双季晚稻、烟后作推广种植226 hm2,总体表现适应性、丰产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陈美忠 《福建农业》2008,(10):15-15
中薯3号系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农科所用京丰l号和EB77—4杂交育成,由福建省种子总站2004年引进。龙海市种子站于2004年冬季开始试种,2005至2006年进行小面积推广试种,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迟熟品种,与当地种植品种“克新3号”熟期相当,  相似文献   

4.
特优968系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龙特甫A与自育恢复系南恢968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福建省区试及多点试种,表现熟期适中、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福建省做中稻种植。介绍了其在南平市多点试种表现,总结了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Ⅱ优131系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Ⅱ-32A×泉恢131组配的杂交水稻三系籼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县2004年开始引进试种,表现突出,高产稳产。2005年继续引进我乡上春、古春、  相似文献   

6.
籼粳杂交晚稻甬优6号由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中南部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2007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福建省作晚稻种植。2004年甬优6号引入台州市的温岭,温州市的苍南、乐清、龙湾等地作连晚试种,  相似文献   

7.
超级稻D优527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高配合力的优质不育系D62A与自育的强优恢复系蜀恢527配组选育而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0年和2001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组区试,2002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被农业部评为超级杂交稻,列入全国重点推广新品种,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于2001年引进试种,2002~2004年推广示范种植面积达80 hm2以上,2005~2006年种植推广面积继续扩大,表现出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逆性强、米质优等特点,适合福建省三明市作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8.
郑阿敏 《福建农业》2013,(6):9-9,11
两优616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广占63—4S与福恢616配组育成的中、晚籼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2012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年新罗区引进试种,安排在江山镇作中稻、白沙镇作晚稻试种示范,表现产量高、生育期适宜、适应性广、米质优,适宜在新罗区作中、晚稻种植。一、产量表现2009年福建省水稻新品种区试,平均亩产630.87公斤,比对照Ⅱ优明83增产  相似文献   

9.
Ⅱ优辐819系南平市农科所用生物杂交结合辐照诱变手段选育的恢复系辐819与Ⅱ-32A配组育成的优质、超高产、重穗型中、晚稻杂交新组合,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2001年武夷山市兴田、武夷、吴屯等南北乡镇相继引进试种,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Ⅱ优131"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Ⅱ优131系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用Ⅱ-32A×泉恢131组配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县2004年引进试种,表现突出,高产稳产;2005年示范推广312 hm2,经县科技局和农业局组织有关科技人员实地验收,平均每667 m2产量612.5 kg.该品种大田表现为高产、增产潜力大、抗病性较强、适宜我县海拔1 000 m以下地区做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1.
优Ⅰ028系南平市农科所用优IA与南恢028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安溪县于2006年引进,由县农科所牵头进行为期两年的多点试种、示范,表现出高产稳产、抗性好、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户欢迎.其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2.
闽丰优3301是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用闽丰1A与闽恢3301配组育成的三系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10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引进上杭县作双晚试种。经2年试种示范,表现综合性状好、优质高产、中抗稻瘟病,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适宜在上杭县中低海拔地区作双晚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金山2号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与福建省种子总站共同用坝薯9号与费乌瑞杂交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2005年在我市连续试种、示范,其品种的抗逆性、丰产性和薯块品质等表现良好,深受农民群众喜欢。  相似文献   

14.
"华优桂99"是广西藤县种子公司1998年早季利用优质不育系"华农A"与优质恢复系"桂99"杂交配组而成,属优质杂交稻新组合.2000年通过广西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200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同年通过国家审定.该组合1999年由龙海市种子站引进、试验试种,2002年、2003年参加漳州市早稻新品种(组合)区试和生产试验,2003年底作为区域性品种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Ⅱ优936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Ⅱ-32A与恢复系福恢936配制而成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周宁县于2003年引进,2003年、2004年参加中稻区域试验,2005年进行较大面积的试种。经3a试验、试种表现丰产稳产性好,熟期适中,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特点。现将试验、试种情况及栽培技术要点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圣丰1优319是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晚稻新品种,201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年在南平市延平区半高山区作烟后稻试种示范。介绍了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以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Ⅱ优536是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Ⅱ—32A与新选育的恢复系南恢536配组育成的中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武夷山市吴屯乡引进试种,2004年扩大试种,2005年进行高产示范,2006年大面积推广种植,现将4a来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戴继红 《福建农业》2007,(11):14-14
泉薯11系泉州市农科所用金山1255为母本,泉薯21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丰泽区开始引进试种。一、产量表现2005年试种,平均亩产鲜薯2365.3公斤,薯干653.8公斤,均比对照金山57显著增产,增产幅度分别为8.9%和7.5%。2006年续种,平  相似文献   

19.
特优716系用南平市农科所翻行选育的恢复系南恢716与不育系龙特浦A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6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从南平市农科所引进在我镇试种,经3年多点试种结果,该组合表现生育期理想、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深受农户欢迎。  相似文献   

20.
泉薯11系泉州市农科所1996年以金山1255为母本,泉薯21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优良新品种,2003年2月通过福建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镇于2003年引进试种,经两年试种表现丰产、稳产、抗病好、食用品质较佳等优点,已在我镇大面积推广种植,现将其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