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为进一步掌握旅游对黄山景区的生态影响,本试验采用样方和室内分析方法,对黄山主要景点的植被和土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对灌木层的高度没有明显影响,但对盖度影响很大,尤其是游径附近的盖度变化较大。游径0 m处的草本层的高度降低明显,10 m以外距离没有变化,同时旅游干扰增加了草本层的物种数量。此外,旅游活动显著降低了游径附近0~5 m的含水量及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PH值,但对10 m以外的距离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黄石寨景区选择4种典型群落类型,研究不同旅游干扰程度对黄石寨景区不同群落类型、不同层次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植被盖度降低率(CR)、植相变异度(FD)及植群高度减少率(HR)3个指标,组成植物群落干扰指数(IVI)。结果表明:旅游活动对4种不同群落类型乔木层的影响均不明显,对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灌木层的盖度指标影响显著;对4种不同植被类型草本层3个指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草本层的盖度、物种种类变化在游径10 m之内表现明显,植物高度变化在游径5 m之内最为明显;游客量比例与植物群落干扰指数呈正相关,相关性由近游径向远游径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西藏林芝不同植被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水平,采用陷阱法对西藏农牧学院农场3种不同植物(油菜、杨柳、青稞)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功能群结构进行研究。共捕获节肢动物1221头,隶属6纲11目28科。3种不同植被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相似,油菜、杨柳和青稞的优势种群同为鞘翅目步甲科,但数量分布有所不同,青稞地群落明显高于油菜、杨柳地。通过3种种植地多样性特征指数、功能群分布及相似性比较可知:杨柳地4项指数均高于油菜地和青稞地;3种种植地均是杂食性群落占比最大、寄生性群落占比最少;不同植被下种植地地表节肢动物类群相似性有差异。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在不同植被间存在显著差异,植被变化和人为干扰是影响其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认识沙区农田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演变规律,在相近种植制度与施肥灌溉管理措施条件下,选择科尔沁沙地免耕翻、耕作3 a、耕作10 a和耕作20 a 4种类型农田为研究样地,采集了不同类型农田生境中土壤节肢动物,研究了沙区农田长期耕作对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20 a农田土壤含水量、pH、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高,免耕农田与耕作3 a和10 a农田土壤性质相近,沙区农田耕作时间对土壤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4种农田共采集216只土壤节肢动物,隶属3纲10目,其中蜱螨目和弹尾目为优势类群,啮虫目、蜘蛛目、鞘翅目和膜翅目为常见类群。免耕农田土壤节肢动物密度最高,其次是耕作10 a和20 a农田,耕作3 a农田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数最少。耕作20 a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和多样性较高,其次是耕作10 a和免耕农田,耕作3 a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和多样性最低。相关分析表明,不同耕作年限土壤pH可能是影响不同耕作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分布的重要因素。初步研究表明,沙区农田免耕有利于土壤节肢动物个体存活,短期耕作活动(<10 a)不利于土壤节肢动物定居,但长期耕作(>20 a)有利于提高和维持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从而有利于沙区农田土壤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农田生态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5.
单个蚁巢红火蚁对不同距离蚂蚁类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定殖单个蚁巢红火蚁入侵荒草地后对距蚁巢不同距离蚂蚁类群的影响。【方法】采用陷阱法和诱饵诱集法调查距红火蚁蚁巢不同距离的蚂蚁类群种类及其数量变化,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群落多样性指数探讨新定殖红火蚁对距蚁巢不同距离蚂蚁类群数量动态变化及其多样性的影响。【结果】红火蚁入侵后与本地蚂蚁竞争激烈,红火蚁对距小蚁巢1 m、大蚁巢1和3 m处蚂蚁类群多样性的影响较大。在距红火蚁小蚁 巢1m处,红火蚁工蚁数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少,在红火蚁占较大比例的6月(45.02%)及占较小比例的8月(16.01%),蚂蚁个体数和优势度指数增加,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下降。在距红火蚁大蚁巢1、3 m处,红火蚁工蚁数量随时间推移呈现先降而后逐渐上升趋势,在红火蚁占较小比例的6月(48.36%,1 m)、7月(34.06%,3 m)和红火蚁占较大比例的9月(89.94%,1 m;59.52%,3 m),蚂蚁优势度指数增加,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下降。主成分分析结果还揭示了引起荒草地单个蚁巢不同距离蚂蚁类群数量变动的主要蚂蚁种类及其变化情况。【结论】两种入侵荒草地的红火蚁种群对距其蚁巢较近距离蚂蚁类群多样性的影响较大。在小蚁巢和大蚁巢近距离处,红火蚁工蚁占比例较大,本地蚂蚁物种数、个体数、蚂蚁类群优势度指数增加,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太姥山风景名胜区不同距离带上植物群落特征进行分析,揭示旅游干扰对研究区植物群落的影响规律。【方法】用敏感水平、群落景观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和旅游影响系数等综合指标,分析旅游干扰对研究区植物落景观的影响特征。【结果】不同距离带上各植被层的敏感水平基本上是近景区>中景区>远景区,说明近景区游览频率高;群落景观重要值差异显著,基本上呈现出中>远>近的变化趋势,说明中景区植被群落的旅游价值大,生态环境质量好于近景区。水平距离与信息指数存在密切联系,距游径的水平距离愈近,信息指数愈小,随着距离的增加,信息指数增大。根据旅游影响系数评价分级可知,整个风景区管理水平呈良级。【结论】结果阐明了旅游干扰对太姥山风景名胜区植物群落的影响,进而为景区的优化管理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样带法对河北北部,内蒙古东部林牧过渡带不同生境中大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过渡带大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共获得大型土壤节肢动物2 134只,隶属6纲18目,其中优势类群为膜翅目和蜘蛛目,常见类群为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成虫、鞘翅目幼虫、双翅目幼虫、石蜈蚣目和地蜈蚣目,其余类群为稀有类群。大型土壤节肢动物在3个地带中的森林带的种类最高(17类),且对土壤环境响应敏感的稀有类群数最多的出现在植被丰富、土壤疏松和枯枝落叶层厚度最高的森林带(8类),初步认为这些稀有类群对指示土壤肥力质量变化具有巨大潜力。在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中,DG指数比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更能体现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群落聚类及排序结果显示,9种不同生境的大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可以分为3大类:森林类、森林-草甸类和草甸-草原类,同时土壤pH值对土壤节肢动物的类群数影响较大,而土壤温度对土壤节肢动物的个体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延吉市城市绿地植被类型和土壤因子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团的影响,该研究采用巴氏罐诱法诱捕地表节肢动物,运用多样性指数分析、冗余分析对不同类型绿地地表节肢动物的多样性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绿地类型中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存在显著差异(P<0.05),草+乔绿地类型中地表节肢动物数量显著高于其...  相似文献   

9.
对10种农作物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作物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均表现出较大差异。调查并研究了农田生态系中不同作物构成水平对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农田生态系中节肢动物群落丰富度、多样性与作物构成呈显著正相关,而均匀度与作物构成则无显著相关。在某一作物构成水平上,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大小的顺序为H′中>H′害>H′天。  相似文献   

10.
北京绿化隔离地区鸟类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于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采用样线或样方法对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3种绿地体系中21个样地内鸟类群落、节肢动物种类多样性与绿地植被组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31种、节肢动物278种、植物269种. 通过对不同绿地体系内鸟类群落与节肢动物种类多样性、植被结构关系的分析,探讨了城市绿地植被与节肢动物群落对城市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鸟类种类及其多样性与栖息地多样性、植物种类、绿化面积或绿化宽度以及节肢动物种类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 鸟类密度与公园水域面积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由于植被组成、绿化面积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功能的绿地体系内鸟类群落与栖息地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松墨天牛对马尾松林节肢动物群落数量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Hope)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林分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松墨天牛危害程度加重,马尾松林分中节肢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数明显下降,其捕食性、植食性功能群种类和个体数及寄生性天敌个体数明显减少;松墨天牛危害对灌木草本层节肢动物...  相似文献   

12.
2016年4月12-18日调查了陕西省渭南市果园节肢动物多样性,结果显示,果园节肢动物504头,隶属4纲、12目、34科、54种。果园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3.49、Shannon均匀度指数(J)为13.93、Berger-Parker(D)优势度指数为0.083。优势类群是鞘翅目、半翅目、膜翅目,这三个目占总捕获量的比例最大,物种数量比例分别为38.29%、18.65%和18.45%。植食性节肢动物28种,共343头;捕食性节肢动物18种,共120头;腐食性及中性节肢动物6种,共31头,它们的物种数量占总捕获量的比例依次为53.85%、34.62%和11.54%。调查结果可为开展关中经济地区果园节肢动物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油茶林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基于Tullgren干漏斗法和罐诱法对八大公山亮叶水青冈林、枫香林、光皮桦林、栲树林和耒阳市南京乡半垦复油茶幼林、全垦复油茶幼林、全垦复油茶成林、未垦复油茶成林8种生境的土壤跳虫和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Tullgren干漏斗法共分离出土壤跳虫1 830头,隶属4目10科19属;罐诱地表节肢动物12目24科34属1 136头。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土壤跳虫的多样性显著高于人工油茶林,多样化的地表植被和凋落物有利于提高土壤跳虫的多样性,但对地表节肢动物没有显著影响;而油茶人工林不同垦复方式对跳虫群落和地表节肢动物结构及多样性均影响显著,适当垦复对于增加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树冠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冠是动物栖息的理想场所之一。该文综述了树冠节肢动物的种群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树冠附生植物和树干皮等节肢动物区系,同时对日本红雪松、美国水青冈、北美黄杉和异叶铁杉等代表树种树冠的节肢动物种类组成进行报道。树冠分布的主要节肢动物有蜘蛛、昆虫和螨类,其中绝大多数为昆虫,其食性主要为植食性、腐食性、捕食性和寄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花菜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方法] 以花菜品种雪宝1号F1代为试材,在田间系统调查基础上,分析合肥市西北郊花菜试验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各种群数量动态,计算群落均匀度和多样性。[结果] 调查共记录节肢动物25种,其中害虫12种,天敌13种。害虫主要优势种为菜蚜和斜纹夜蛾;捕食性天敌主要优势种为八斑球腹蛛和草间小黑蛛。害虫和天敌的优势种主要分布于花菜外层叶反面。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在10月上旬前较高,此后较低,在时间过程中呈稳定下降趋势。影响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是群落均匀度。 [结论] 调控花菜田节肢动物主要害虫优势种的种群数量,并保护天敌以提高群落的均匀度,是提高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旅游开发时间和年游客量为旅游干扰强度设置标准,选择干扰强度大的荔波小七孔风景名胜区和干扰强度小的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无干扰的原始森林3种群落,调查植被的种类、数量,分析计算多样性指标.结果表明,在较强旅游干扰下,乔木层和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降低,草本植物层的丰富度指数增加,均匀度指数降低;一般旅游干扰下,乔木层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降低而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增加,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增加,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降低,草本植物层的多样性各指数均增加.  相似文献   

17.
利用地面活动的节肢动物进行农田生态环境监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10月至1995年3月在湖北省潜江市郊,用陷井法进行了地面活动的节肢动物作为农田生态环境监测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①用陷井法监测地面活动的节肢动物,全年的调查频率以4~9月每月1次为好.②该地区用于监测的关键节肢肢动物可以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来选择.③在一个地区,多样化农田景观元素的合理镶嵌是保护有益节肢动物,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自控功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典型群落样地调查法,对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喀纳斯旅游区森林群落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森林群落乔木层具有不同的物种多样性.处于演替前期和后期的阔叶林和针叶混交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均较低.以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混交的森林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均较高,基本上处于演替的中期,是喀纳斯旅游区分布较为广泛的森林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