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3):253-255
十三五规划期间,强调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各大高校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的工作之中,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以湘潭大学定点帮扶龙山县补洲村为例,探析高校扶贫模式,应文化扶贫先行,改变农民思想观念;科学长远规划,实行产业脱贫致富;集结多方力量,开通多种扶贫渠道。以期为高校扶贫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等院校科技扶贫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科技在扶贫中的作用,增强科技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总结了科技扶贫的强调自我发展、引入竞争机制、注重技术、治愚与治穷结合、实行合力扶贫等特点;归纳了输出科技人才、传播科技知识、教育扶贫、选配科技副职、师生社会实践、现代远程教育、公司+农户+高校+政府和高校科研机构+小额信贷共8个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3.
科技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科技人才的支撑作用是科技扶贫的关键,地方高校科技人员是地方科技扶贫的中坚力量。文章分析了地方高校科技人员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现状、服务优势和现实困境,并提出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科技人员精准扶贫服务能力,应该为地方高校科技人员提供有效实现途径。为此提出,政府应厘清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科技需求,提升科技服务对象的精准性;以政策吸引劳动力回流,强化贫困村生产建设主体和组织体系建设;校地联动,协同搭建精准扶贫工作平台;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和提升科技人员精准扶贫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教育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贵州省贫困人口现状、职业教育在脱贫工作中起到的作用以及贵州省相关扶贫政策出发,以贵州省某高校为例,分析该所高校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现状,探讨现有扶贫新举措,并提出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275-276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采取的重要措施。精准扶贫的关键是精准识别,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需要以精准度为抓手,从提高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精准度出发,寻求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探究精准扶贫下的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农业高校科教扶贫工作的实施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校科教扶贫工作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认为农业高校科技扶贫工作的主要措施应是:扶贫先扶志;重在教育扶贫、技术扶贫;注意科技扶贫,以农业技术推广带动当地人民脱贫;坚持互惠互利原则,把扶贫工作与学校的教学、科研紧密结合起来,推进产、学、研结合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如今要从原先的“输血式扶贫”迈向“造血式扶贫”,扶贫方式向着持久、稳定转变。高校作为科学、人才、技术的储备高地在其中探索出了多种有效的产业扶贫模式,南京农业大学定点扶贫麻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通过科技助力下的双线共推模式成功帮助当地产业做好顶层设计、推动当地农业供给侧改革、拓展延长产业链、实现特色产业转型增值。以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为目标,在帮扶过程中探索多元参与和牵引保障产业模式,助力麻江地区构建起产业帮扶联盟,充分发挥高校参与产业帮扶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从实践层面查阅和梳理国内典型地区的扶贫模式,发现依托当地特色优势资源而探索出的扶贫模式已经呈现出多样性,但在各种扶贫模式中,以农业产业和生态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企业为龙头,以政府为后盾的产业链扶贫模式,是农户参与程度最高和最具可持续性的一种扶贫模式。因此,各地政府应大力打造特色产业链,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贫困人口的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9.
农业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涉农信息资源,与中国现阶段精准扶贫工作中旺盛的农业信息需求形成良好的供需互补。为充分发挥农业高校图书馆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结合自身特点,以综合农业信息需求服务为导向,通过构建综合服务平台进行信息推送及跟踪服务实践,为精准扶贫过程中"造血"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信息资源保障,提升了精准扶贫工作效果,也为中国农业高校图书馆拓展新的社会服务功能与作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参与旅游扶贫工作有利于旅游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而且,以国家相关文件为例,是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国家扶贫工作中的,针对大学生参与旅游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等问题,应从社会舆论、高校老师、学生梯队三方面给出一定的策略来促进大学生参与旅游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11.
农村产业扶贫及其瞄准研究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秋菊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1):2148-2152
对国外有关农村减贫策略的研究概况进行阐述,然后以中国知网CNKI的期刊文献为来源,以"产业扶贫""产业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精准扶贫"分别作为主题、篇名和关键词进行索引,综述文献数量分布、产业扶贫阶段划分和研究主要关注内容,并提出产业扶贫研究有待深化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国家扶贫总体思路和战略导向为基础,对改革开发以来甘肃省的扶贫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概括,认为,在"十三五"规划时期,甘肃省的精准扶贫一定要坚持以产业扶贫为主导方向,实施多极突破式扶贫措施。  相似文献   

13.
传统意义上对农村扶贫问题的研究.多是以物质贫困为切入点.而忽视了精神贫困和政治扶贫的重要性。对此.本文概括性地提出了扶贫的多种具体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以国家级旅游扶贫试点村余粮村为研究对象,以精准扶贫为背景,通过实地调查了解余粮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现状、当地村民对旅游扶贫工作开展的期望和需求,并分析该村当前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优劣势和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的提出解决该村旅游扶贫中存在问题的建议和今后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251-252
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艰巨的任务,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高校也不例外。建设高素质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开展农村教育培训;借力优势学科,学以致用;健全农村"三留守"人员的关爱服务体系,实行"五方联动",形成帮扶合力,积极探索高校参与农村扶贫的方法,为高校扶贫工作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师生深度参与留坝县旅游精准扶贫的探索与实践为案例,全面分析了留坝县旅游资源优势和开发现状,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师生服务基层、精准扶贫工作的可行性路径进行了探讨和梳理。  相似文献   

17.
产业扶贫是高校精准扶贫地方的主要途径。武汉轻工大学基于传统的三螺旋模式,在六李村进行产业精准扶贫,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现存的问题,对三螺旋模型进行了拓展和完善,构建了以产业为核心的农户、企业、高校、政府的四体良性互动的高校产业精准扶贫新模式,即,高校与政府联动,做好产业规划;高校与企业联动,抓好产业建设;高校与农户联动,提升产业发展,从而为其他地区的高校产业提供可以借鉴可复制的行之有效的模板。  相似文献   

18.
2020 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年,是确保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进入小康社会的实现 之年,在全面推进精准脱贫中,产业扶贫是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因此,我们在精准扶贫中,要立足于实 际,探索一条以产业带动扶贫开发、以产业推动脱贫致富、以产业巩固扶贫成效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精 准产业扶贫道路。文章从产业扶贫概念和意义为切入点,剖析了当前农业产业扶贫的现状,并基于精 准扶贫视角下探究了农业产业扶贫的新路子,以期通过产业扶贫,实现“输血”到“造血”的转变,缪力 同心打好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19.
高校是定点扶贫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教育部通过压实帮扶责任、发挥高校特色、构建长效机制等,促进形成了扶贫开发的“高校模式”。南京农业大学作为定点扶贫高校之一,在帮扶贵州省麻江县的实践中立足学校和帮扶地区特点,打造了以产业扶贫为核心的多元帮扶模式,形成了下好“一盘棋”,汇聚扶贫合力;牵好“牛鼻子”,把握产业核心;打好“组合拳”,促进全面发展;建好“根据地”,构建长效机制的可鉴经验,有效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这一生动实践,启示高校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要实施动态监测,深化防止返贫工作;强化科技赋能,全面促进产业升级;发挥教育优势,持续激发内生动力;构建长效机制,推进衔接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以吉林省永吉县农村产业项目扶贫为研究对象,评价其农村产业扶贫取得的成效并总结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提高扶贫成效的途径和方法。分析认为,永吉县产业扶贫项目在促进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效果明显,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产业趋同效应、抵抗风险机制不健全、科技投入不足、农户参与度较小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