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7年,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对南涧县本地黄牛进行改良,截至2006年底,已产西杂牛20442头,西杂牛初生重、6月龄重、12月龄重、18月龄重分别为20.95kg、76kg、148kg、188kg,比南涧本地黄牛分别提高120.5%、76.25%、65.45%、61.6%。特别是推进肉牛产业向肉乳兼用方向转型发展以来,使"两头牛"的利润集中在1头牛身上体现。母牛可以挤奶,公牛和淘汰母牛作为肉用,把肉牛和乳牛变为1头牛,有效促进养殖户的增收,饲养1头西杂牛比饲养1头本地黄牛多收入1000余元。  相似文献   

2.
肉乳兼用牛,母牛可以产犊、挤奶、耕地和肉用,公牛作为肉牛。近年来,南涧县的肉牛冻精改良一直排在云南省前列,但就全县畜牧业整体而言,光重视肉牛生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思考在现有肉牛冻精改良成果的基础上,能不能进一步提升,得到更好的效益。因此,南涧必须走发展肉乳兼用牛之路,建立奶源示范基地,提升传统产业创新能力,推动肉牛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选择健康无病、发育正常、膘情中等的西门塔尔×利木赞×本地牛(西利本)、夏洛莱×利木赞×本地牛(夏利本)、利木赞×西门塔尔×本地牛(利西本)、利木赞×利木赞×本地牛(利杂二代)6月龄肉用公牛各10头,研究其生长发育及其12、18、24、30月龄的屠宰性能。结果表明:三元杂交牛的生长发育较快,以西利本的体形最大,夏利本增长速度最快。由于18月龄后生长减慢,使各组试验牛的饲料消耗增大。三元杂交肉牛在高档肉生产上比利杂二代表现出更强的杂交优势,其中以利西本的屠宰成绩最高,产肉能力最强,其次为西利本。24月龄以前为适宜屠宰期。  相似文献   

4.
西门塔尔肉乳兼用牛是南涧县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南涧县自1977年引进西门塔尔牛至2006年,都只以肉牛发展,没有体现出西门塔尔牛肉乳兼用的双重特色.为充分发挥该品种牛生产性能,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自2006年开始,南涧县抓住开展国家肉牛良种补贴、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优质肉牛、优质奶源基地建设等项目的机遇,在全县范围内建立肉乳兼用牛养殖挤奶示范区、示范户,将西门塔尔牛肉乳兼用的双重特色加以发挥.现就西门塔尔肉乳兼用牛挤奶建设进行了调研做出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5.
三元杂交肉牛的肉用性能及适宜屠宰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健康无病、发育正常、膘情中等的西门塔尔×利木赞×本地牛(西利本)、夏洛莱×利木赞×本地牛(夏利本)、利木赞×西门塔尔×本地牛(利西本)、利木赞×利木赞×本地牛(利杂二代)6月龄肉用公牛各10头,研究其生长发育及其12、18、24、30月龄的屠宰性能.结果表明三元杂交牛的生长发育较快,以西利本的体形最大,夏利本增长速度最快.由于18月龄后生长减慢,使各组试验牛的饲料消耗增大.三元杂交肉牛在高档肉生产上比利杂二代表现出更强的杂交优势,其中以利西本的屠宰成绩最高,产肉能力最强,其次为西利本.24月龄以前为适宜屠宰期.  相似文献   

6.
<正>肉乳兼用牛所产的牛奶口感、牛奶浓度、乳脂率、乳蛋白等质量指标均优于黑白花牛奶,开展肉乳兼用牛饲养前景看好,它不仅可进一步促进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延伸肉牛产业链,充分发挥西门塔尔牛的乳用生产性能,并促进肉牛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笔者从2007年至今从事对肉乳兼用牛挤奶户的饲养管理技术指导,积累了经验。在肉乳兼用牛饲养管理中,要按照不同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索弗莱维赫牛冻精三元杂交模式研究。我市引进弗莱维赫世界著名乳肉兼用新品种牛细管冻精,对西本F1代杂种母牛,进行三元杂交改良试验,以期为弗莱维赫牛杂交改良利用和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测定并对比弗♂×(西♂×本♀)三元杂交牛和(西♂×本♀)二元杂交牛和本地黄牛的初生、3月龄、12月龄、24月龄的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弗莱维赫三元杂交牛各月龄体重明显高于本地牛和西♂×本♀牛,12月年公母体重达355.3±35.3kg、359.4±39.3kg,比西♂×本♀二元杂交公母牛242.6±51.2kg、237.3±44.3kg,分别提高了46.69%和51.15%。体尺变化12月龄弗♂×(西♂×本♀)一代公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分别比西♂×本♀牛一代公牛提高16.7%、14.8%、16.2%和20.7%。[结论]以上结果表明弗西本元杂交牛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均高于西本牛和本地黄牛,改良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法国的奶牛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是一个奶牛、肉牛品种十分丰富的国家.牛的存栏数量在欧洲是第一位的,现存栏母牛800万头,其中奶牛(包括乳肉兼用牛)449万头占562%.数量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肉牛3506万头,占438%.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西门答尔牛是世界著名乳肉兼用牛品种之一。我区于1977年引入,在区畜牧研究所饲养,1980年以来利用本品种与本地黄牛杂交,以提高我区黄牛生产性能,培养成乳肉兼用型新品种,据不完全统计全区繁殖西黄杂1、2代和三品杂(指西门答尔×圣格鲁迪斯×本地黄牛)共约500头。我们对其外貌特征、生长发育、各项生产性能等方面作了初步观察,现将记录材料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西杂牛是西门塔尔公牛和当地黄牛杂交改良后代的总称。我国从上世纪初开始引进西门塔尔牛,七十年代农业部组织批量引进,推广应用人工授精技术(AI)改良我国黄牛。经过三十多年持续努力,黄牛改良取得了显著成效,西杂牛在生长发育肉用性能等方面明显优于本地黄牛,是我国肉牛产业牛源的重要保障。目前全国饲养西杂牛1200万头,随着牛改进程加快,数量将不断扩增。为了充分发挥西杂牛乳肉兼用特征,全面体现其经济价值,开发利用乳用性能意义凸显。  相似文献   

11.
大理州发展乳肉兼用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基础。这体现在:杂交母牛群体优势大、具有较好的社会环境条件、发达而优越的乳业加工条件、当前市场行情较好、符合当前肉牛业的发展,思考未来乳肉兼用牛的养殖发展前景,文章自推广大理州乳肉兼用牛养殖的意义、大理州发展乳肉兼用牛的优势和潜力、推广大理州乳肉兼用牛养殖的措施等三个层面,分层次分重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前言山西地区奶牛以黑白花奶牛和西门塔尔杂交改良牛(以下简称西杂牛)为主。黑白花奶牛主要分布在太原以北的城郊和农牧场,1987年底存栏数已达6.89万头。乳役肉兼用的西杂牛至1987年底已达10万头。  相似文献   

13.
1992年初在丹麦红牛改良示范区农村选购无乳房疾病、体重接近、营养中等、胎次和预产期基本一致的健康怀孕母牛7头,其中丹麦红×本地牛F_1母牛4头(1胎2头,2胎2头),本地母牛3头(1胎2头,2胎1头)。两组母牛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日挤奶2次,直至干乳,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牛平均泌乳期,丹本F_1牛为292±3.06天,本地牛287±2.83天;泌乳期平均产奶量分别为1481.43kg和752.85kg;产奶+犊牛收入,扣除饲养、人工成本,试验组比对照组多收入966元/头。  相似文献   

14.
<正> 本地黄牛属宣汉黄牛类型。中等成母牛平均重250公斤,公牛290公斤。1978~83年用肉牛冻精配种,获杂一代6200头,其中西门塔尔杂一代约占60%。西×杂和夏洛杂交牛都能适应当地山区饲养条件,初生重一般比本地牛多30%。24月龄杂交牛各体尺和体重都比本地牛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合贵州省的三元杂交肉牛组合,选用安格斯牛、利木赞牛和夏洛莱牛冻精对西本杂母牛进行三元杂交肉牛生产试验,对其生长性能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种三元杂交肉牛均显示出良好的生产性能,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考虑到当地养殖户对肉牛品种的偏爱,建议在贵州省推广安西本、利西本两种三元杂交肉牛。  相似文献   

16.
 基于牛的饲料转化率分析了发展兼用牛的意义,论文从牛奶收集条件和基础母牛资源的角度论述了平原农区发展兼用牛的可行性,提出了平原农区兼用牛的杂交育种模式,建立西门塔尔牛地方类群配套系,低代西杂牛以乳肉兼用型牛杂交,以及乳肉用交替杂交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肉乳兼用型和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与河北省本地西杂牛杂交的改良效果,为河北省培育优质肉牛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肉乳兼用型西门塔尔牛(MD)冻精与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DM)冻精与河北省本地西杂母牛进行杂交,测定其后代的生长发育指标,对两种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D杂交后代的初生、3月龄、6月龄及12月龄体重均大于DM杂交后代,但结果差异不显著;日增重随着月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其中除4~6月龄时DM杂交后代母牛日增重大于MD杂交后代母牛外,其余时期MD杂交后代的日增重均大于DM杂交后代;MD杂交后代胸围和腹围大于DM杂交后代,体高、十字部高及体斜长小于DM杂交后代。[结论]本研究中肉乳兼用型杂交后代较乳肉兼用型杂交后代具有更好的生长发育性能,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皮尔蒙特牛原产于意大利,为肉乳兼用品种,属高瘦肉型肉牛,体格中等,皮薄肉细,身躯肌肉丰满,屠宰率高达67%~70%,净肉率为60%,瘦肉率达82%,同时该牛适应性和繁殖力强,公牛常作经济杂交的父本.青海省乐都县于2006年实施了省牧业科技推广站推广的皮尔蒙特肉牛品种改良项目,引进皮尔蒙特肉牛细管冻精2000枚对本地584头黄牛进行了杂交改良,在当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杂一代牛的生产性能和发育状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经过20年的努力,凉州区黄牛改良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黄牛冻配点由最初的10个发展到现在的145个,年授配母牛3万头。为建立适合凉州区的最佳肉牛生产模式,进一步提高该区肉牛生产水平,凉州区从1998年开始,引入夏洛莱、利木辛、德国黄牛、皮埃蒙特等著名肉牛品种与当地西杂母牛进行三元经济杂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于2000年9月20日至2001年1月6日,在凉州区新华乡开展了应用夏洛莱、利木辛肉牛分别与当地西杂牛三元杂交效果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择健康无病、发育正常、膘情中等、12月龄的夏利本、西利本、利西本和西杂二代肉杂牛各10头,研究相同营养水平日粮对不同杂交肉牛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4个肉牛品种中以西利本肉牛的育肥效果和屠宰性能为最好,18月龄时屠宰率达59.04%,净肉率达49.96%;其次为利西本,屠宰率为58.68%,净肉率为48.93%;而以西杂二代肉杂牛的育肥效果和屠宰性能为最差,18月龄时屠宰率为55.44%,净肉率为42.41%;夏利本次差,屠宰率为56.47%,净肉率为43.73%。综合分析结果发现,各供试肉牛之间的相关测定指标,西利本和利西本肉牛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其他组别之间均达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