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伤性股动脉瘤并感染的诊治。方法:对我医院近5年来所收住的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例均行股动脉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或人造血管移植术,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后,其中l例由于病变血管未完全切除,术后残留病变的股动脉破裂出血,需再次手术;人造血管移植术后,其中l例移植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移植血管阻塞,但动脉血管造影提示股深动脉穿交通畅,患肢远端血运好,未再次手术治疗。其余7例移植的血管通畅。结论:在腹股沟区血管不洁注射毒品可引起外伤性股动脉瘤并局部感染,治疗上可采取股动脉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移植术。股动脉瘤在股深动脉以下者,穿支与腺动脉网侧枝循环代偿好.即使血管移植失败,也不需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2.
海洛因注射致感染性股动脉瘤破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治疗注射海洛因致感染性股动脉瘤破裂行血管移植保持患肢的方法。方法:对6例注射海洛因导致感染性股动脉瘤破裂病例行自体大隐静脉或人造血管移植术。结果:6例均痊愈。随访1 ̄3a,移植血管通畅。结论:在患者不能提供合适的自体血管移植时,人造血管移植术仍是治疗感染性股动脉瘤破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压缩瘤腔及压迫瘤颈联合凝血注射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17例假性动脉瘤患者均采用压迫瘤腔及瘤颈部的同时进行瘤内凝血酶注射,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观察瘤体内血栓形成情况,血栓充分形成后现察载瘤动脉及其远端动脉,确定其通畅。结果 17例假性动脉瘤在超声引导下压迫联合凝血酶注射治疗均获成功,所有患者均一次注射闭合,成功率100%,凝血酶用量200~400 IU,平均240 IU,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压缩瘤腔及压迫瘤颈联合凝血酶注射治疗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安全、实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毒瘾者假性股动脉瘤常继发感染和极易破裂危及患者生命 ,故及时正确的治疗和良好的护理极为重要 ,现将我科因注射海洛因致假性股动脉瘤并感染 6例的护理体会作一报道。1 临床资料本组 6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4~ 37岁 ,毒瘾史 3~ 9a,经股静脉注射海洛因达 4月~ 3 a。因误伤股动脉形成假性股动脉瘤并感染于瘤体濒临破裂或已破裂大出血入院。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急性缺血表现 ,经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股动脉瘤。6例均成功地进行了假性股动脉瘤切除、血管重建术。2 护理2 .1 术前护理(1 )防护假性股动脉瘤破裂出血 :床旁备好无菌纱布、急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85例脑动脉瘤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5例脑动脉瘤行MSCTA、DSA诊断与治疗。结果85例中MSCTA共诊断出脑动脉瘤95个,DSA诊断出脑动脉瘤96个,术后确诊为脑动脉瘤96个。MSCTA漏诊1例,诊断符合率为99.0%(95/96)。43例行血管内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栓塞术治疗,42例行开颅脑动脉瘤夹闭术。84例临床治愈出院,1例行开颅脑动脉瘤夹闭术者术后3d因脑水肿而死亡。结论MSC- TA是无创伤、安全、快速、简便的脑动脉瘤检查方法,以其诊断结果为依据选择治疗方案效果好,可作为颅内动脉瘤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MRA)与CT动脉血管成像(CTA)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确诊脑血管病患者先行MRA和CTA检查,在一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检测脑血管病变的差异。结果①MRA与CTA在脑动脉狭窄中的敏感性分别为90.9%、100%,特异性分别为98.2%、90.2%;②MRA与CTA在烟雾病中的敏感性分别为100%、100%,特异性分别为95%、90%;③MRA与CTA在脑动脉瘤中的敏感性分别为100%、84.69%,特异性分别为86.44%、85.15%。结论 MRA在脑动脉瘤诊断中优于CTA。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游离组织移植和断肢(指)再植术后出现血管危象患者,采用小动脉吻合口血栓介入性尿激酶局部溶栓的效果。方法对游离组织移植和断肢(指)再植术后符合条件患者10例,均在血管吻合术后出现血管危象,采用介入疗法局部应用尿激酶进行局部溶栓。均于溶栓术前、术后进行血管造影拍X线片,术后随访。结果术前动脉血管造影X线片可见动脉痉挛6例,血管栓塞4例,术后的血管造影X线片可见动脉均再通。术后随访3~48月,平均6个月,9例组织全部成活,1例皮肤部分坏死,经手术植皮后痊愈。结论介入疗法局部进行冲击给药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溶栓方法,为成功地进行游离组织移植和断肢(指)再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通过对6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进行常规全脑血管造影和旋转DSA检查;对经旋转DSA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56例进行栓塞治疗,术后行旋转DSA复查,获得一系列图像,评价诊断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结果:65例SAH患者经旋转DSA诊断为颅内动脉瘤56例,常规全脑血管造影发现48例。全部确诊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术后行旋转DSA复查,其中43例完全栓塞.9例80%~90%栓塞.4例失败。结论:旋转DSA可更好地显示颅内动脉瘤.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形态、大小、瘤颈及其与载瘤动脉的关系,为手术提供更准确的参考数据及评价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我院1994年以来收治的注射吸毒致腹股沟深部摩染伴股动静脉破裂出血16例临床资料,探讨保肢治疗的方法。方法:通过对16例注射吸毒致腹股沟深部摩染伴股动静脉破裂出血患者的手术探查,行股静脉结扎9例,股动脉修补、静脉结扎3例,股动、静脉同时结扎3例,股动脉移植、静脉结扎l例。结果:16例的忠肢血运均恢复正常,随访l~12个月,全部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注射吸毒致腹股沟深部摩染伴股动静脉破裂出血,行股动静脉修补、移植能保肢,且结扎股动静脉仍可成功保肢。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脑出血并全身多发性对称性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特征,以期早期诊断,并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全身多发对称性动脉瘤1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血管B超示所有患者均可见髂动脉动脉瘤样扩张,颈动脉血管内径增宽3例,肾动脉瘤样扩张3例。全脑血管造影:10位患者有44个动脉瘤,基本对称分布。后交通动脉瘤10个,颈内动脉4个,椎动脉6个,髂动脉20个,肾动脉6个,前交通动脉瘤4个。结论:行血管超声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多发对称性动脉瘤,明确病情,但血管造影才能确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防止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以及促进骨折愈合。方法:本组17例患者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再移植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到股骨颈处。结果:5例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移植旋额深血管血液循环通畅。所有患者3个月后摄X线片显示骨折部位有骨痂生长,1a后骨折愈合。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可防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2.
提高腹主动脉瘤外科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报道了31例肾动脉水平以及腹主动脉瘤治疗经验。手术组26例24例行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结果手术切除率92.3%,病死率为3.8%。择期手术者无1例死亡。随访1-8a非手术组5例已有3例瘤体破裂死亡,而手术组后无1例死于与手术相的疾患。  相似文献   

13.
为弄清血管搭桥术后移植静脉的导水率变化,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方法,以兔面前静脉重建了颈总动脉试验。结果表明:搭桥术后3d,移植静脉离体血管导水率在40mmHg和60mmHg下均比对照组静脉相应跨壁压低,差异显著(P<0.05);搭桥术后6d,移植静脉离体血管导水率虽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搭桥术后9d,移植静脉离体血管导水率在各跨壁压下均比对照组小,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搭桥术后时间的延长,各搭桥组移植静脉离体血管导水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临床应用基础。方法 :用乳胶灌注成人尸体 34侧下肢并解剖 ,对股后皮神经及血管进行详细的应用解剖学观测。结果 :股后皮神经在距离坐骨结节 (7.4± 1 .0 ) cm处的臀大肌下缘离开臀部进入股后区 ,沿深筋膜深面下行至月国窝上角附近分为若干终支 ,干长为 (2 2 .5± 2 .8) cm,沿途分支至股后区皮肤 ,下达月国窝横纹附近。其横径在臀大肌下缘、神经干的上中 1 / 3交点及中下 1 / 3交点分别为 (4.4± 0 .8) mm、(3.4± 0 .7) mm、(2 .2± 0 .8) mm。股后皮神经的血供为多源性 ,臀下动脉、月国动脉及股深动脉第四穿动脉组成轴型血管 ,股深动脉穿支作为节段性动脉。两组动脉沿神经干互相吻合成网 ,并与皮下及深筋膜下的血管网相交通。结论 :带股后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顺行或逆行筋膜皮瓣可用于转位或移值修复四肢等处创伤与皮肤肿瘤切除后所致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滑膜切除术联合带血管蒂筋膜移植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的效果。方法:类风湿性膝关节炎42例,切除膝关节病变的滑膜,然后采用膝降动脉筋膜瓣移植于所切除的滑膜组织创面及膝关节周围。结果:42例中,优30例,良9例,优良率达92.9%;Ⅰ~Ⅲ期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滑膜切除联合带血管蒂筋膜移植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宫内胎儿插管术是一种难度大、无菌条件要求严格、手术操作精细的外科手术。本研究共进行了8头妊娠绵羊中8例胎儿插管手术,其中脐动脉插管两例,胫前动脉插管6例。结果表明:胫前动脉插管较脐动脉插管容易,且子宫切口小,胎儿暴露少,羊水损耗少,插管固定可靠。本文对导管的制作,绵羊的麻醉和剖腹术,胎儿血管插管及术后观察,术后胎儿成活率等均作了一一论述。  相似文献   

17.
温国贤  何萍 《湛江医学院学报》1996,14(2):119-120,135
用自体静脉液压扩张移植修复中型动脉缺损23例结果均获成功,效果良好。液压扩张后扩大了静脉移植范围,移植血管远端的器官组织远期没有缺血现象,应用双套式吻接法修复肿瘤切除所致的血管缺损,解决了以往因肿瘤侵犯较大血管而放弃手术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用自体静脉液压扩张移植修复中型动脉缺损23例(条)结果均获成功,效果良好。液压扩张后扩大了静脉移植范围,移植血管远端的器官组织远期没有缺血现象。应用双套式吻接法修复肿瘤切除所致的血管缺损,解决了以往因肿瘤侵犯较大血管而放弃手术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带血管蒂或吻合血管掌骨瓣治疗手指再植(造)术后骨不连的效果。方法11例手指再植(造)术后骨不连患者采用带血管蒂或吻合血管掌骨瓣移植治疗。结果11例骨折均愈合,骨性愈合平均时间为11周。结论带血管蒂或吻合血管掌骨瓣治疗手指再植(造)术后骨不连,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好,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方法:28例脑动脉瘤经股动脉穿刺,在徽导管引导下于脑动脉瘤瘤腔内置入GDC栓塞脑动脉瘤。结果:26例治愈.1例未愈.1例死亡。结论:GDC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疗效好,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