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养蜂与治螨     
连安水 《中国蜂业》2004,55(4):15-15
养蜂治螨顺理成章,只有治螨彻底才能保证蜂群强壮.本人每年放蜂在外,结识不少蜂友,其中有部分人叫苦连天.螨害成灾,究其原因有以下4种: 一、文盲养蜂人螨害成灾的多.蜂农这支队伍与其它行业相似,同样由老中青三种人组成,其中60岁以上的人文盲相对较多,这些蜂农由于受传统的饲养方法影响较深,他们不重视治螨,不吸收治螨先进经验,墨守成规,最终螨害成灾.  相似文献   

2.
我养蜂5年,每年秋后断子治螨两次,第二年开繁前再治一次,蜂群未受螨害。2004年,听蜂友说:秋后治螨,来年开繁就不用治了。于是,当年开繁没治螨。新蜂出房后,我发现卷翅的幼蜂,觉得不妙,立即挂螨扑治螨。挂螨扑后确实有落螨,又治了几次但不彻底,蜂群发展缓慢。秋繁前断子用绝螨5号治螨,落螨很多。我认为秋后断子治螨,第二年春繁时必须再治螨,才能控制住螨害。  相似文献   

3.
想要把蜂繁殖好,必须断子21天,待蜂群无子后再去治螨,才能达到彻底治螨目的。断子21天再经过数日治螨,差不多接近一个月时间,这种治螨方法有利有弊。好处是断子能彻底防治螨害,坏处是断子期长达21天,很多蜂未参加哺育工作就衰老死亡。长期断子群势变弱,放王产卵后还需21天新蜂才能出房,这21天又要死一批蜂,使得群势更弱。我采用直接断子法避免了上述缺点。具体做法:把全场一半蜂群的子脾提出抖蜂,加到另一半蜂群里,原群放空脾,使其成为无子群,然后治螨3次,这样全场一半蜂群治过螨。蜂王直接在空脾上产卵,蜂群繁殖速度快。  相似文献   

4.
治螨不当谈     
近几年来,我发现不少蜂友因治螨不当而引发不少问题,从而出现轻者蜂群群势变弱,重者垮场的现象,就此我谈几点看法。1对螨害的轻视目前,很多科研工作者正深入地研究蜂螨(主要是小蜂螨)的越冬方式。即使隔离再好的蜂场,无论怎么治螨,蜂螨都不能根除,第二年又会复发。同时,蜂螨往往也是很多病毒、细菌的携带者。因此螨害不是简单的寄生危害。2擅自加大用药量我们知道绝大多数蜂药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厂家在生产时就了解这一点,因此在说明书中就标明了用药量,有些蜂友在治螨时擅自成倍或几倍地加大用药量,而最终结果是螨治得差不多了,但蜂也治没…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 7月以后 ,由于外界气候条件的影响 ,大部分蜂群都自然停产。我趁蜂群断子之机 ,于 7月 2 5日下午用“杀螨一号”对 5个大螨危害较严重的蜂群进行治螨 ,按说明书的要求 5 0 0克水兑 1支药剂。用药后发现 ,除 2 6号群外 ,其它 4群箱前出现大量爬蜂。令我不解的是 ,尽管伤蜂不少 ,却很少见到落螨。在这之前 ,有不少蜂友谈到过这种现象 ,他们说 :买到的蜂药只伤蜂 ,却治不落蜂螨。当时我一直认为这是用药量过大 ,且箱内蜂螨少的原因。我养蜂多年 ,还是第一次发现杀螨剂只伤蜂不落螨。起初我认为是治螨药有问题 ,后来对用药的 5群蜂观察…  相似文献   

6.
蜂群遭螨害后轻者群势下降,产量减少;重者甚至“全军覆没”。因此,蜂螨为老生常谈,治螨已成了蜜蜂饲养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工序。如何才能达到既省工又高效,污染度轻,负面影响小的治螨效果,是每位蜂业工作者,特别是生产一线的蜂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我使用“螨药汽化器”的体会,认为它是目前治螨的良方之一。其具体表现如下:1省工以前治螨多选水剂喷治,10群上下的蜂场蜂农勉强可以应付,拥有100群以上蜂的蜂农则是累得腰酸腿软。自“螨扑”问世以后,蜂农治螨无论在体力、时间和防治效果上均有明显改善。“螨药汽化器”的使用方法:只需蛇形…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域辽阔 ,从南到北养蜂同行在治螨方面各有高招。但是也有因治螨不得法 ,造成螨害成灾 ,轻者经济效益下滑 ,重者全军覆没。本人养蜂 30余年 ,通过不断学习、实践 ,总结出一些治螨方法 ,供参考。养蜂是“一年之际在于秋”。为此治螨也应从秋繁越冬蜂开始。我地繁殖越冬蜂最佳时间为 8月下旬。那么治螨应从 2 1天前开始 ,这时已是荆条流蜜后期 ,蜂群发展到最高峰 ,有部分强群产生分蜂苗头 ,要借移虫育王和扣王断子相结合的机会 ,使蜂螨全部暴露在蜂体上 ,再用任何一种水剂螨药 ,喷杀 2至 3次 ,3天 1次较为妥当 ,挂“螨扑”同样可以收到满…  相似文献   

8.
治螨的经验与教训 我养蜂5年,每年秋后断子治螨两次,第二年开繁前再治一次,蜂群未受螨害.2004年,听蜂友说:秋后治螨,来年开繁就不用治了.于是,当年开繁没治螨.新蜂出房后,我发现卷翅的幼蜂,觉得不妙,立即挂螨扑治螨.挂螨扑后确实有落螨,又治了几次但不彻底,蜂群发展缓慢.秋繁前断子用绝螨5号治螨,落螨很多.我认为秋后断子治螨,第二年春繁时必须再治螨,才能控制住螨害.  相似文献   

9.
2003年无螨害     
刘华兴 《中国蜂业》2004,55(4):16-16
20 0 3年我的蜂群只在越冬前和春繁前治了几次螨,实现全年无螨害的理想。蜂群健康,蜜浆丰产,效益倍增。现总结如下,与蜂友交流。一、治螨要治断“螨根”。利用关王断子的越冬前和春繁前,用普通水剂杀螨药隔3至5日喷杀2次,再隔几日用长效杀螨药喷杀1次,全场治螨。还要联系临近蜂  相似文献   

10.
正想要把蜂繁殖好,必须断子21天,待蜂群无子后再去治螨,才能达到彻底治螨目的。断子21天再经过数日治螨,差不多接近一个月时间,这种治螨方法有利有弊。好处是断子能彻底防治螨害,坏处是断子期长达21天,很多蜂未参加哺育工作就衰老死亡。长期断子群势变弱,放王产卵后还需21天新蜂才能出房,这21天又要死一批蜂,使得群势更弱。我采用直接断子法避免了上述缺点。具体做法:把全场一半蜂群的子脾提出抖蜂,加到另一半蜂群里,  相似文献   

11.
刘华兴 《中国蜂业》2003,54(2):21-21
去年治螨 ,有几次用药后 ,引起盗蜂致使本场蜜蜂自相残杀 ,访问一些蜂友 ,谈起此事 ,亦发现过同样现象 ,在缺少蜜源的早春和晚秋尤为严重。引起盗蜂的主要原因是 :一些杀螨药在瞬间改变了蜂群的群味 ,外勤蜂没沾上杀螨药 ,保持了原群的气味 ,当它们采集归巢时 ,被误认为是外来的盗蜂 ,便群起而攻之 ,没沾上杀螨药的蜜蜂 ,当然要进行自卫 ,就相互咬杀起来 ,或者弱者死伤 ,或者两败俱伤 ,这种咬杀 ,有时持续到第 2天 ,给蜂群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为确保安全治螨 ,使蜂群健康发展 ,治螨时必须注意 :一是时间应选择早上蜜蜂出巢前 ,或傍晚蜜蜂归巢…  相似文献   

12.
南方繁殖的蜂群在5月份,北方繁殖的蜂群在8月份如果因治螨工作失误或治螨药质量不好造成蜂螨寄生严重,新蜂发育不良,病蜂在地上乱爬,这时用常规治螨方法或挂螨扑效果都不好,直接影响越冬蜂的繁殖.  相似文献   

13.
治螨施药器     
<正>螨害是西方蜜蜂常见的虫害,目前大多采用挂螨扑药片或向箱底撒升华硫,往往需要打开蜂箱。这样做,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费工费时,而且频繁的开箱对蜜蜂也容易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不利于蜜蜂的规模化饲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北屯镇朝友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梁朝友理事长通过多年从事原生态成熟蜜生产,发明了一种用于防治蜂螨的"治螨施药器",此工具操作简便,两人合作,一天可治1000多群蜂,工作效率极高,为蜜蜂规模化饲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众所周知,中蜂由于具有特强的抗螨性,全年无须治螨,而西蜂则抗螨能力很弱,必须经常治螨,有时尽管蜂友们使出浑身解数,但还是螨害严重,束手无策,造成了群势锐减而导致了蜂产品减产,甚至灭群的损失。为此,有的蜂友除了使用中西药治螨以外,也在做一些新的尝试,如利用中蜂的抗螨"特异功能",为西蜂群治理螨害。春、夏季节,我也曾做过试验,确实有效,获得的蜂产品绿色环保无污染,但缺点是,这种"中西结合的治螨法"成本太大。我试验后总结为:如果少数几群西蜂利用中蜂作  相似文献   

15.
滑石粉在治螨中的妙用“螨扑”以它的方便、高效而著称,然而,1995年很多厂家的“螨扑”扑不了螨,不少蜂场因此而造成了减产,还有不少蜂场危及越冬蜂,影响来年收入。一蜂友来蜂场交流经验时对我说,他用滑石粉加常用治螨的水喷剂撒蜂路几年,从未发生过螨害,19...  相似文献   

16.
冯会仁 《中国蜂业》2003,54(5):22-22
去年小螨在周边好几个县危害严重 ,给当地养蜂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之所以损失惨重 ,是因为大多数蜂友缺乏对小螨的防治意识 ,思想大意 ,盲目用药。小螨对蜂群的危害要比大螨严重、迅速。一般在 6月中下旬开始危害蜂群 ;7月份寄生数量急剧上升 ;9月份达到最高峰 ,对蜂群危害非常明显。有的蜂友在防治小螨时 ,对治螨药物不加筛选 ,不先在小群做试验 ,而是盲目用药 ,随意加大用药量 ,每群撒升华硫 1 0g以上 ,连续 3~ 4次 ,结果是见卵不见虫 ,群势严重削弱。有的蜂友认为挂了螨扑 ,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可是他们不知道螨扑对小螨几乎无效。进入 6…  相似文献   

17.
我的治螨法     
养蜂人都知道治螨的重要性,但因疏忽大意或用药不当,年年都会有不少蜂友受螨害困扰,发现时为时已晚。  相似文献   

18.
我的治螨法     
刘长林 《中国蜂业》2006,57(8):23-23
我养蜂20年,曾用过多种方法治螨。常用的方法是蜂群繁殖周期治螨,即在蜜源后3天喷一次药,连续5次,除去卵和幼虫期,一个周期需要15-16天时间。设想一个50群的蜂场,这样提脾喷药显然是费时费力的。囚王断子治螨是彻底干净的治螨方法,但是囚王不能低于15天,放王后3天产卵,21天新蜂出房,前后将近40天没有新蜂。可想此时一个强群还能剩多少蜂,蜂少了如何保证秋繁。挂螨扑片省力省时,但一旦螨扑效果不好,就将错过最佳治螨时机,我曾有过教训。用升华硫兑杀螨剂治螨也比较省事,但时机和剂量不好掌握,一旦过量影响蜂群的繁殖。换王时结合治螨,新王10天左右交尾,但巢内子脾尚未出净,依然不能彻底治螨。断子治螨是养蜂人的共识,但断子治螨必然影响蜂群的正常繁殖,其他方法治螨弊端多。能否有一种方法既能做到蜂群内没子治螨又不影响蜂王正常产卵呢?我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贾玉瑞 《中国蜂业》2004,55(1):14-14
养蜂人都认识到:"养蜂不治螨,蜂群休想发展".螨害不仅影响蜂群的正常发展,还会造成群势急剧下降,甚至导致全场覆没.  相似文献   

20.
单王多箱体治螨与常规蜂群治螨差别不大,但单王多箱体蜂群的群势大蜂数多,防治上更加严格,难度和工作量也更大。单王多箱体蜂螨的防治是和蜂群的发展同步进行的,在早春和晚秋无蜂子期多采用水剂、粉剂治螨;在有子期多采取螨扑、烟熏剂进行控螨。秋繁期前为防治大、小螨为害采取甲酸刷脾进行防治。如果蜂群螨害严重,可采取人为断子的方法。在防治蜂螨的过程要注意掌握好剂量和防治的细节,才能有效地防治蜂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