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品种展示是种子工作的基础,是新品种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也是加快新品种推广和规范种子市场的有效途径。开展新品种展示工作,可以为科研育种单位了解自己的育种水平,为种子经销者确定经营品种,为农民选择适宜的种植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充分发挥优良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增产增效作用。黑龙江省农作物引种鉴定展示中心作为国家区试点和省农业良种化工程展示园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水稻新品种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科研院校、种子企业等单位育种工作力度的加大,农作物新品种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特别是水稻新品种(新组合)更是丰富多彩。大量新品种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品种单一的现象得到了有效解决。但是,种子有其特殊性,任何单位选育的水稻新品种,都有其较为鲜明的特性,生产上只能在一定的适宜范围内推广种植,才能将其优良的综合性状充分发挥出来。根据工作中的实践和体会,对当前水稻新品种推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安全有效地推广水稻新品种提出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王强 《中国种业》2009,(10):89-89
黑龙江省是我国种植小豆最适宜的区域之一.目前黑龙江省可利用于生产的小豆品种较少.为了拓宽小豆种质资源和为生产提供优良新品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选育了适宜春播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小豆新品种龙小豆3号。  相似文献   

4.
<正>宛麦18系河南省南阳市农科所采用常规育种法,于2001年培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8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8018号。1育种目标选育适宜豫南及邻近省区种植的优质、高  相似文献   

5.
2008-2009年度开封市小麦新品种展示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佩 《种业导刊》2009,(9):28-31
农作物新品种的示范展示是品种推广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给农业部门和广大群众提供一个了解、选择新品种的机会,也为了给育种单位和种子企业宣传品种、推广品种提供便利条件。开封市种子管理站征集的展示品种为近几年审定和即将审定的小麦新品种,主要鉴定其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及特殊特性,从中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6.
试论植物新品种权益(2)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8植物新品种权益的权利人依据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和其实施细则在申请程序中享有广泛的程序和实体权利8.1植物新品种权益人包括完成者、合作者、委托完成者或者植物新品种权益的合法继承者、受让者、享有者、持有者等涉及对植物新品种权益有实体权利的单位或者个人依据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规定,申请品种权的单位或者个人统称为品种权申请人:获得品种权的单位或者个人统称为品种权人。基于前述规定和法律的其他规定。可以说,植物育种智力活动成果的权利人、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人和植物新品种权人,并非只有植物育种智力活动成果的完成人或其单位一种可能,还应包括植物育种智力活动成果的部分完成者即合作者、植物育种智力活动成果的委托完成者或者植物育种智力活动成果的合法继承者、受让者、享有者、持有者等涉及对植物育种智力活动成果有实体权利的个人和组织。  相似文献   

7.
为了鉴定育种单位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在宁南山区不同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筛选出适合宁南山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玉米新品种。隆德县种子管理站引进了6个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8.
随着蓝莓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外育种学家一直在致力于蓝莓新品种的开发工作,2016年美国农业部(USDA-ARS)推出58个蓝莓新品种,本研究对这些新品种的总体特征进行了全面介绍,并对国外近年来的育种趋势加以剖析。此次公布的蓝莓新品种共58个,其中包括北高丛蓝莓7个,南高丛蓝莓40个,兔眼蓝莓2个,半高丛蓝莓1个,观赏类蓝莓3个,未知类别的蓝莓4个,并且还有1个5倍体蓝莓新品种。通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近年来的育种趋势加大了南高丛蓝莓的育种比例,且改良的新品种具有果个大、成熟期早、风味好、耐贮运、树势旺盛以及土壤适应性强等特点;北高丛蓝莓新品种的开发则侧重于提高果实品质、土壤的适应能力以及增强树势等方面,并将其与南高丛蓝莓品种杂交,以改变其遗传基础狭窄的现状。另外,数据分析也表明鲜食品种多于加工品种,并且具有特殊性状的观赏类蓝莓和5倍体无籽蓝莓的开发也开始受到重视。国外蓝莓新品种的开发趋势对于中国蓝莓育种工作有很多启示,利用本土丰富的野生越桔属资源开发出更加适宜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蓝莓新品种已迫在眉睫,而且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蓝莓新品种对于促进中国蓝莓产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蔡岳 《种子科技》2023,(17):57-59
当前关于小麦的育种方法较多,高产高效育种技术的应用范围最广、成效最大。为了有效提升小麦种植的经济效益,需要深入探究新品种培育方法,切实保证小麦种子的质量。文章通过对小麦高产高效育种技术及新品种培育方法进行探究,能够为实现小麦优质高产的目标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培育适宜滨海地区盐碱农田氮磷高效、节水抗旱农作物新品种,有助于滨海盐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文献调研和长期工作经验,着重探讨滨海盐碱地区"低投高效"农作物育种策略,以期为该地区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从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性出发,结合兵团育种工作现状,阐述新品种选育在农业科研中的重要地位,并针对当前兵团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现有条件下加强育种工作的思路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品种的区试是农作物育种的中间试验,是将育种结果肯定为成果的方法之一,是新品种审定、认定的重要依据,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确定新品种主要推广区域和推广方式的重要手段。它对农作物优良品种区域化种植、更新换代、推广速度和范围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最终将关系到农业增产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是从水稻育种研究到生产应用必须经过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评定新育成品种和引进品种在不同生态地区的丰产性、适应性、产量稳定性、抗逆性、品质以及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以确定新品种推广价值和适应的区域以及适宜的栽培条件等,为新品种审定、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我市及相邻地区育种单位选育的优质水稻新品种在一定区域的生长表现、产量水平和利用价值,2006年我们征集了一批近年培育的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进行了适应性区域试验,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油大豆新品种新大豆3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新疆大豆需求量快速增长,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在乌伊公路沿线气候冷凉的近山区和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区开始大面积种植,因此选育早熟、高油、高产、抗病、优质大豆新品种,提供相应的栽培技术已成为育种单位的迫切任务.新疆农垦科学院育成的中早熟大豆新品种新大豆3号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对新疆大豆生产必将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玉米区域性试验(以下简称区试)是育种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一个关键性中间试验环节,其基本任务就是在大田生产条件下,鉴定参试品种的特征特性,筛选出适宜不同区域种植的新品种,区试结果是进行品种审定、推广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工业大麻育种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工业大麻的种植状况、品种状况、育种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系统分析了黑龙江省工业大麻的育种状况,明确了黑龙江省工业大麻的育种目标及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今后工业大麻应采用传统育种与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方法,利用黑龙江独特的资源和地域优势,培育出适宜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抗、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工业大麻新品种。同时加快选育优质专用型工业大麻品种,以满足工业大麻多元化的产业发展。这对黑龙江省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及提高农民的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产玉米新品种洛单248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结合传统的育种方法,积极引进外源种质进行改良、利用,同时创新拓宽国内优良种质遗传材料,按不同类群划分,根据育种目标,利用双列杂交大量组配组合,进行异地多点鉴定试验,育出高产玉米新杂交种洛单248,其突出特点是高产、多抗、优质、适应性强.于2008年3月通过河南省审定(豫审玉2008003),适宜在河南省各地推广种植.植物新品种保护已进入实审阶段.  相似文献   

19.
《作物育种信息》2005,(5):13-13
贯彻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5年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逐步由法律意识淡薄的无序状态走上了保护意识较强的规范化路子,有效地维护了单位和育种者个人的合法权益,有力地推动了科技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植物育种的持续创新,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高,极大地鼓舞了科技人员申请品种权的热情。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1999~2005年7年间,国家黄淮海夏玉米区和河北省夏玉米区审定玉米新品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通过总结,作者分析了在黄淮海区域各省育种单位当前差距及河北省夏玉米新品种特点,为对欲在该区域有所建树的育种工作者提供参考,为欲在该区域参与种子市场竞争的种子企业在选择玉米新品种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