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母猪产后综合征是母猪产后因生殖系统物理性损伤及感染、内脏器官收缩复位变化、心理及生理性突变应激等导致其产生的一系列的病理性变化,如产后不食、产后高热、产后便秘、产后出血、三炎症、产后急性脱钙等是较为常见的症状表现。养殖者、管理人员争取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置上述产后产科疾病,对促进母猪产后尽快恢复健康体况、保障新生仔猪壮仔率和成活率有积极意义。称其为"母猪产后综合征"是因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普遍存在多重感染、混合感染现  相似文献   

2.
在分娩期或产后期,由于子宫颈口张开、子宫或产道的损伤、消毒不严格助产器械的使用、产后恶露及瘀血的残留、胎衣不下等,致使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侵入和生长繁殖而引起子宫感染的炎症过程,称为产后热,临床上又叫产后子宫感染。产后热会引发产后败血症、乳房炎、呼吸系统疾病等,  相似文献   

3.
乳牛产后急性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牛产后生殖道感染,尤期是产后子宫内膜炎,是乳牛的常见疾病。许多生产性能良好的乳牛就因患该病后治疗无效而遭淘汰。十多年来我们在乳牛产后子宫内膜炎的诊治工作中,尤其是产后早期急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和预防中采用了许多方法和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1病因及感染途径1.1本病是由病原菌通过子宫颈口、伤口或血源感染所引起。常见的病原菌有:化脓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化脓性棒状杆菌以及败血性双球菌或其它病菌等。其感染途径有外源性感染或内源性感染。1.2产后早期恶露排放阶段发生的急性…  相似文献   

4.
母猪产后疾病以乳房炎、子宫内膜炎以及无乳综合征发病率为最高,产后感染是疾病发生的直接原因,诱发感染的主要因素为产道损伤、母猪体质下降、环境卫生条件差、猪场管理水平低以及滥用药物等。要想将母猪产后疾病发生率降至最低,必须提升猪场的管理水平,注重产后的保健和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5.
(一)发病机制母猪产后生殖器官发生急剧变化,面临多种应激性因素,如失血、机体营养透支、继发生殖系统炎性感染等,所以机体免疫屏障处于最脆弱阶段,加之饲养管理不善,则极易患产后不食、产后缺乳、产后脱钙、产后发热、产后便秘、子宫及泌尿系统感染等。(二)常见产后病诊治1.产后不食。主要应激因素:  相似文献   

6.
母猪产后感染是指母猪分娩后致病菌感染生殖系统的现象,母猪围产期免疫力下降,助产过程污染和产后宫体内存在异物等都能导致产后感染的发生;该病可导致菌血症,还能引发子宫器质性病变,对母乳的质量也会产生影响;预防该病必须加强围产期管理,助产时务必做到无菌操作,对于分娩障碍或免疫力低的母猪一定做好产后抗感染措施;抗生素是治疗母猪产后感染最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养猪场的核心就是母猪的饲养,母猪饲养的好坏和养猪场的效益紧密相连。母猪产后很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本文根据养殖生产情况,详细阐述一下产后缺乳、产后热、产后尿闭、产后瘫痪等疾病的防治措施,给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缺钙、饲养方式不合理、产道损伤、产后感染、体内钙磷的比例失调均可引起奶牛产后瘫痪,分析了引起奶牛产后瘫痪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治疗和预防奶牛产后瘫痪的措施,以期为广大奶牛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病因牛产后败血症是由难产,胎儿腐败或助产不当引起子宫、产道损伤感染、以及胎衣不下、子宫脱出等引起的局部感染,因母牛产后虚弱,抵抗力较差,加之局部感染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扩散发展成的全身感染。  相似文献   

10.
摘要:引起牛产后败血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难产、助产不当和产道感染.导致牛在产后体质虚弱并且抗病能力降低而感染疾病。要根据牛的症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产后败血症是局部炎症感染扩散使细菌进入血液并产生毒素的严重全身性感染疾病。感染的病原菌通常是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化脓性棒状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而且在临床上常为混合感染。当奶牛分娩后抵抗力降低时,此类病原菌入侵引发奶牛急性败血症。奶牛产后一经发生急性败血症,治疗不及时,治疗方案不佳,往往在2~4天内死亡。治疗奶牛产后急性败血症关键在于及时消灭侵入患畜体内  相似文献   

12.
正产后奶牛子宫炎极为常见,最好是用生物学钟形曲线来描绘其疾病谱。子宫炎和子宫外膜炎最严重的后果是子宫壁全层感染继发浆液渗出,进而导致腹膜和骨盆的并发症。子宫外膜炎很少见,有致命的危险,多数继发于严重的难产。脓毒性子宫炎(急性产褥期、产后子宫炎或毒性子宫炎)表明有产褥期子宫内膜及更深层的子宫严重感染,引发全身毒血症状。脓毒性子宫炎通常发生在产后1~10d。子宫炎是用于产后子宫内膜感染,或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13.
一、病因 牛产后败血症是由难产、胎儿腐败或助产不当引起子宫、产道损伤感染,以及胎衣不下、子宫脱出等引起的局部感染,因母牛产后虚弱,抵抗力较差,加之局部感染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扩散发展成的全身感染.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介绍某散养户饲养的母猪发生产后感染的原因、临床症状和治疗措施,根据临床表现的症状,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母猪产后感染成功治愈,既减少了损失,又提高了母猪使用率。  相似文献   

15.
母猪产后感染是猪产科常见病之一。病因是产后致病菌侵袭母猪的生殖道创面,感染并扩散到盆腔等其它部位而引起的病症。如不及时治疗引起并发症,会造成母猪产后不食无乳,有的甚至“回奶”。不仅影响仔猪哺乳、生长发育和成活,还会造成母猪以后发情配种、受孕困难,重者也会引起母猪死亡。  相似文献   

16.
产后败血症是由于母牛产后受到病菌感染,或因饲养管理存在严重缺陷或某种应激以致抵抗力降低而发生的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本病是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后产生大量毒素和组织分解产物所引起的全身性病理过程,常以神经系统、实质器官和组织发生一系列的机能和形态方面的变化。奶牛产后败血症,是由多种杆菌和客观原因引起的急性、  相似文献   

17.
母猪妊娠前后管理不善、生产期间感染疾病、产后便秘等都可导致产后无乳。作者针对病因,提出了治疗建议,供读者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奶牛产后瘫痪综合症是奶牛的常见多发病,病因复杂,本文从营养缺乏、产道损伤、心包创伤、产后感染、产后出血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产后瘫痪综合征的致病原因,并阐述了其临床症状,提出了详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从而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防治效果,最后举例进一步论证了奶牛产后瘫痪综合症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兽医学报》2017,(11):2211-2214
研究牛至精油对奶牛产后子宫感染预防、子宫复旧的作用及对产后发情的影响,为奶牛产后护理和合理安排配种提供依据。将新产犊后的荷斯坦奶牛分为试验A组(子宫投放牛至精油)和B组(对照组),测定其部分繁殖及血液生理指标。结果显示:A组奶牛的宫颈黏液、直肠检查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血液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显著低于B组,其产后15和30d时血液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均显著低于产后0d的水平(P<0.05)。结果表明:牛至精油可杀灭一定数量的病原菌并可预防持续感染,有利于奶牛产后子宫复旧及提早发情,建议在奶牛生产中酌量使用。  相似文献   

20.
1母源带毒型发病原因为母猪产后感染(如患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乳房炎等)和母猪隐性带毒,使致病因子通过乳汁和接触传染给乳猪。乳猪病后表现为红、黄、白痢和水样腹泻。防治主要针对母猪:母猪产前、产后8h各肌肉注射一次长效抗菌剂(磺胺类),剂量10mL/次,或产前24h喂服“子母康”1袋,产后连喂3d,每1d喂服1袋;根据母猪产后感染发病症状,应用抗生素对症治疗。2乳猪感染型乳猪自身感染了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毒(如流感、猪瘟、细小病毒、冠状病毒等)、寄生虫等。乳猪主要表现为不食、体温升高,红、黄、白痢及水样腹泻等症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