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枣树产量结构及密植栽培树形的探讨为使枣树从稀植大冠栽培向密植集约化生产发展,我们对盛果期的枣树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对其产量结构和密植栽培树形提出如下看法。1枣树的产量结构枣树的产量是由枣果的重量和数量所决定的,而枣果的数量则和二次枝、枣股、枣吊、枣花...  相似文献   

2.
于洋 《北方果树》2018,(2):35-36
枣树病虫害分布广、为害重,是造成枣树产量低、质量差的主要原因。据天津市蓟州虫情测报站调查,当前危害较重的病虫害有10余种。多数病虫害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又各不相同,增加了防治难度。1主要病害1.1枣炭疽病俗称"烧茄子"病,主要危害枣果,也侵染枣吊、叶片、枣头和枣股。最初出现褐色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大成近圆形的凹陷病斑,密生灰色至黑色的小粒点,引起落果,病果味苦,不堪食用。  相似文献   

3.
<正> 湖南省淑浦县低庄镇连山村是枣重点生产基地,土壤适宜,家家户户有种植枣树的经验,具有发展枣树生产的优势。全村1174亩旱地中有1080亩枣园,结果枣树达800多亩,主栽品种有鸡蛋枣、牛奶枣、糖枣等14个。近几年由于狠抓了枣树的科学管理,使产量不断上升,鲜枣总产量由1981年的125,000公斤,上升到1985年的450,000公斤,结果  相似文献   

4.
三个品种枣树果实生长、产量和品质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8a生盛果期矮化密植的梨枣树、骏枣树和赞皇枣树为试材,对3个枣树品种的生长、产量和品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枣树品种果实的生长发育类型均属于较为典型的"双S"型。果实纵径以骏枣最大,赞皇枣最小;果实横径以梨枣最大,骏枣最小;单果重以梨枣最大,赞皇枣最小;单株产量以梨枣最大为8.427kg/株,骏枣最小为4.368kg/株。梨枣的含糖量最高;骏枣的含糖量最低。经过综合比较发现梨枣的果实产量、品质最好,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5.
从土肥水管理、树形修剪2个方面介绍了蓟县枣树的栽培和管理,并简要介绍了枣疯病、枣锈病2种病害和枣尺蠖、枣黏虫、枣桃小食心虫、枣食芽象甲4种常见虫害的防治技术,对稳定蓟县枣树产量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五莲县枣树栽培历史悠久,但由于枣园土壤脊薄,投入少,管理粗放,枣树生产普遍存在重栽轻管、产量低,病虫果多,质量差的问题。2000年7—9月雨量较多,果农在防治中抓不住关键时期,造成防治效果很差,致使枣树病虫果率高达61.8%。为此从2001年开始,我们对全县枣树的主要病虫害,进行了调查和多点的药剂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1枣树主要病害1.1为害枣果的病害为害枣果实的病害本地区主要有枣缩果病、枣炭疽病和枣裂果病等,其中为害最严重的病害是枣缩果病,此病主要导致枣树大量落果甚至绝产。枣炭疽病俗称“烧茄子病”,在本地区枣园的发…  相似文献   

7.
枣树病虫害的发生程度与树体结果量有相关性,要控制合适的结果量。沧州金丝小枣单个枣吊平均坐果数0.7~1.0个时裂果和浆烂果轻,产量高,质量好。在1.5个以上时,发病严重。绿盲蝽是枣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以若虫和成虫刺吸枣嫩芽、嫩叶、花蕾和幼果汁液,使枣树不能正常发芽展叶,花蕾停止发育,果实畸形,严重影响枣果产量  相似文献   

8.
枣树以其结果早、收益快、销售畅和栽培容易等特点深受广大果树栽培者的青睐。近几年来,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同时也存在着品种选择和栽培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枣果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给栽培者造成损失。为此,在发展枣树生产的同时必须注意品种优化组合和栽培管理水平的提高。1、枣树品种调整优化的主要原则1.1在调整优化枣树品种结构时,首先要充分利用本地有特色、有市场的优良品种,如临猗梨枣、稷山板枣、襄汾官滩枣、运城相枣、交城骏枣、太谷壶瓶枣、柳林木枣等都是地方名枣,品质很好。1.2从外地引进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枣产业现状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枣树原产于陕西、山西两省交界的黄河流域,世界上只有中国和韩国有规模化商品栽培。但韩国生产的枣果不能满足本国的需要,国际枣果市场由中国独家占领。我国枣树生产主要集中在陕西、山西、山东、河北和河南5个省份,陕西是主产省之一,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三。1、陕西省发展枣产业的优势1.1栽培历史悠久,枣资源丰富我省枣的栽培历史大约2000~3000年,佳县、绥德、蒲城一带至今保存有树龄达800~1000年的枣树。据资源调查,我省枣树有5个变种,138个品种。有名的如鲜食品种七月鲜、牛奶脆枣、彬县晋枣、油福水枣;制干品种方木枣、大荔圆…  相似文献   

10.
枣树水分供需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树是我国特色优势果树和第一大干果树种,长期以来为提高枣果的产量和品质,很多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水作为决定枣果收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关枣树供水、需水及水分利用方面的研究一直以来受到重视,特别是在水资源短缺的干旱、丰子旱枣区更是作为研究的重点内容.现就近年来有关枣树水分供需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并提出了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我国枣果生产中用水管理及枣树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枣树规范化栽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枣是我国的特产果品之一,在我国栽培广泛。近年来,随着枣树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枣的产量正稳步上升,1986年全国总产鲜枣545298吨,比1985年增加26.2%,栽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近年干旱缺水,枣树栽植成活率很低。河北省南皮县常庄乡1986~1987年发展枣树6079亩,92890余株,1986年栽植成活率仅30%左右,1987年也未达到60%。栽植成活率低使栽培者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影响了栽种枣树的积极性,严  相似文献   

12.
正枣树病虫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重,是造成枣树产量低,质量差的重要原因。1枣树病害及防治主要病害有缩果病、枣疯病、枣锈病及枣褐斑病、枣炭疽病等。郭勒布依乡主要发生的有缩果病、枣疯病、枣锈病。1.1枣缩果病的危害及防治1.1.1危害症状。枣缩果病又称枣萎蔫果病、枣雾蔫病。病果先在果肩或胴部出现黄褐色不规则变色斑,进而  相似文献   

13.
试验比较了盛果期灰枣树对不同修剪方法的反应。结果表明,枣树连年修剪,根的数量、冠幅、干周均大于(牙刂)枣处理树。萌发枣头的数量、质量和抽生有效枣拐的数量等也表现出相似的结果。修剪树有效枣股数多于(牙刂)枣树,差异显著;百果鲜重较(牙刂)枣处理多40.1g,单株产量提高15.3%。叶片总糖和全氮测定结果:修剪处理在6月下旬含量较高,此时正值枣吊、枣头生长,花芽分化,开花和幼果发育的关键时期,这对树体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都起到良好的作用;其次,修剪与环切结合的效果优于修剪+(牙刂)枣,但次于修剪处理。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五莲县枣树栽培历史悠久,但由于枣园土壤瘠薄,投入少,管理粗放,枣树生产普遍存在重栽轻管、产量低、病虫果多、质量差的问题。为此从2001年开始,进行了枣树病虫害的调查和防治试验。1主要病害1.1果实病害本地区主要有枣缩果病、枣炭疽病和枣裂果病等。当地危害最严重的病  相似文献   

15.
我社种植枣树有悠久的历史。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英明领导下,发挥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全社枣树由五万株发展到八万株,枣粮间作面积达到一万八千亩,鲜枣的产量达到150万斤。但在前几年,由于受刘少奇一类骗子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枣树发展的步子慢了,产量下降到40万斤。 随着批修整风运动的深入进行,公社革委认真总结了枣树生产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前几年枣树发展缓慢的原因是思想上的路线偏了,误认为“粮棉不上纲,其他顾不上”,没有把发展枣树当作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的重要措施来统筹安排。通过算帐对比,我们进一步…  相似文献   

16.
《花卉》2017,(22)
枣是人们补充多种维生素的名贵品种之一,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枣以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优势,成为我市果树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热点,为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枣树虫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重,是造成枣树产量低,质量差的重要原因,本文在主要介绍了吕梁市枣产区发生严重,危害大的几种和虫害,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1危害状食芽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又名小灰象甲、枣飞象、食芽象鼻虫、尖嘴猴、土猴。枣树萌芽期,以成虫啃食嫩芽,发生量大时可将全树嫩芽吃光,被害枣树被迫重新长出枣吊和叶片,削弱树势,受害树只能结少量晚枣,严重降低枣果的产量和品质。枣树展叶后,将叶片吃成半圆形或锯齿状缺刻。  相似文献   

18.
枣树栽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鲜枣在我国果品消费市场上销售前景看好,从而推动了北方果树主产区枣树生产的快速发展.以往枣树沿用的大冠稀植栽培方式投产晚、产量低、收效慢,不适应当前枣树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长武县为了调整产业结构,山地大力发展枣树,枣树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又一骨干产业。但是,随着枣树面积的不断增大,枣树的病虫害种类越来越多,危害越来越严重,造成枣树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严重影响农民的务枣积极性。为了使我县枣树生产健康发展,充分调动农民务果积极性,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的枣产品,提高经济效益,病虫害防治要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病虫害的危害,减轻  相似文献   

20.
枣树原产我国。它是我国栽培历史最久,分布最广的果树树种之一。枣的果实不仅可供生食和加工,而且具有医疗功效,所以它在我国人民生活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果树。但在以往,枣树的产量是很低的。例如河北省,枣的平均单株产量只有1—2斤;丰产之年也不过10斤左右。这就严重的影响了枣的充分供应和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尤其是在枣的重点产区,枣的收入往往占农业总收入的很大比重,枣的产量直接影响公社的收入,因此提高枣的产量,争取年年大丰收,是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的。1958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随着工农业生产大跃进,枣的生产也获得了空前未有的大丰收。各地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