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5 毫秒
1.
一、特征特性 广良的“碧绿翡翠”节瓜、冬瓜兼用型新品种;品质佳,鲜炒脆甜,无酸味;瓜肉独具翡翠绿色;瓜肉厚、致密、无瓜腔;耐贮运,货架期长,1公斤的嫩瓜货架期20天以上,3公斤以上小冬瓜货架期4个月以上;适合高档酒楼和大众超市消费,是出口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2.
正冬瓜是葫芦科冬瓜属中的栽培种,较耐热、产量高,贮运性好,货架期长。栽培冬瓜的品种类型很多,生产上主要分为大型冬瓜和小型冬瓜(节瓜),其中大型冬瓜又分为青皮冬瓜和粉皮冬瓜。青皮冬瓜1.湘潭撑棚冬瓜该品种为湘潭地方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果实长,呈圆柱形,长约120厘米,横径16~20厘米,产量高,适合搭架栽培。  相似文献   

3.
何婷 《今日农村》2004,(2):23-23
冬瓜、双季玉米、菠菜、芫荽立体种植可五种五收,一般每亩(1亩=1/15公顷)可收冬瓜3000公斤以上,鲜玉米棒2500穗左右,夏玉米500公斤,菠菜1500公斤,芫荽3000~4000公斤,亩效益在6000元左右,而且投资少,易管理,是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的好模式。 冬瓜、早玉米栽培 冬瓜要选用早熟或极早熟的小型冬瓜品种(如北京一串铃冬瓜等),2月中下旬浸种催芽后播种,采用营养钵或营养土块育苗,3月中下旬当幼苗长到2叶1心时定植到大田。定植前施足基肥整地做畦,一般每亩施优质有机肥4000公斤、磷酸二铵4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深翻整地后做高低畦,高畦高15…  相似文献   

4.
为适宜开阳地区露地搭架栽培的冬瓜品种选择提供参考,引进10个冬瓜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冬瓜的产量与大小果型来看,绿优铁柱黑皮-大冬瓜、早生碧绿翡翠-小冬瓜2个冬瓜品种较适合作为当地露地种植储备品种。绿优铁柱黑皮-大冬瓜、早生碧绿翡翠-小冬瓜植株长势中或强、抗病性评价为良,且分别表现为无果皮蜡粉、有果皮蜡粉,果色分别为青黑色、白色;其生育期均为150 d,单株结瓜数均为3个,瓜长分别为58.00 cm、35.68 cm,瓜横径分别为16.00 cm、14.00 cm,单瓜重分别为13.73 kg、7.67 kg,产量分别为18 817.07 kg/667m2、9 568.00 kg/667m2。  相似文献   

5.
佛山市三水区碧绿翡翠节瓜高效种植技术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碧绿翡翠节瓜是广东省良种引进公司引进推广的杂交一代品种,为嫩瓜、老瓜兼用型新品种。该品种座果性强,产量高,瓜肉厚,肉质致密,口感好,品质优良,耐贮运,货架期长,是出口和内销的上佳品种。对佛山市三水区碧绿翡翠节瓜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种植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6.
麦茬冬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茬冬瓜是赵县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小麦—冬瓜连作的一种种植模式,在不影响小麦生产的前提下,发展无公害冬瓜生产。冬瓜面积逐年扩大,发展成为“万亩冬瓜生产基地”,冬瓜产品注册使用“赵青牌”商标。冬瓜一般亩产5 000公斤左右,高产可达7 500公斤。前茬小麦采用常规种植管理办法,冬瓜采用低密度粗放管理,省时、省力。1品种选择采用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50天以上,我县以广东青皮为主栽品种。2育苗2.1 育苗时间。一般5月5日前后育苗,亩用种50克,需苗床2平方米。2.2 苗床准备。苗床可选在庭院内或地头,将苗床挖成深15厘米的阳畦,畦底铲平,四…  相似文献   

7.
<正>"华枕"冬瓜是由日本八江种苗株式会社选育的迷你圆形冬瓜品种。该品种瓜皮淡绿色,口感糯,产量高,耐储运,早熟性好。"华枕"迷你冬瓜果实生长到1.5公斤左右时采收,去皮后一切为二做汤盅,亦可做海鲜、冰淇淋盅食用,口感独特,深受广东、福建等地消费者的喜爱。种植"华枕"冬瓜,可根据市场需求采收嫩瓜和老熟瓜,嫩瓜可在开花后25~30天采收,平均单瓜重1.5公斤,瓜长16厘米左右,直径13厘米左右,肉厚  相似文献   

8.
冬暖式大棚冬瓜栽培山东省寿光市农业局王新文为增加冬春蔬菜的花色品种,调节市场供应,我们于1993年试验成功了冬暖式大棚冬瓜栽培,亩产量在5000公斤以上,纯收入2万元以上。主要栽培技术如下:一、品种选择通过试验,北京一串铃、节瓜等品种属中早熟,播后1...  相似文献   

9.
冬瓜适应性强,栽培普遍,产量高,耐贮藏,是夏秋淡季主要蔬菜之一。如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增产40%,效益显著,也易被群众接受。 一、选用优良品种 小型品种有一串铃3号、一串铃4号、早熟米等,667平方米产4000~4500公斤;大型品种有巨丰一号、车头冬瓜、粉杂一号等,667平方米产5000~6000公斤。以上品种部具有生长势强、肉质致密、纤维少、耐热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冬瓜嫁接苗露地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地冬瓜已在长泰县栽培多年,1年种植2季,常年供应,是华南市场不可或缺的蔬菜品种。但连作时间长,枯萎病逐年加重,有的发病率高达67%以上,制约着冬瓜生产的发展。通过实施栽培冬瓜嫁接苗,枯萎病发病率控制在2.1%以内。现将冬瓜嫁接苗露地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蜀剑1号冬瓜是四川省剑阁县特种作物繁育场采用爬地冬瓜作母本、粉皮冬瓜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定向系选而成。该品种具有个大体重、皮薄肉厚、品质优良、高产稳产、抗病力强等优点,单瓜重45~60公斤,最重可达75.8公斤,一般亩产1300~1500公斤,最高可达18429公斤。1992年全国23个省、市308个引种栽培试验点结果证明,其丰产性和适应性均表现  相似文献   

12.
酱制冬瓜.选择肉厚、绿嫩、成熟适度、大而长的冬瓜,削皮洗净,破半掏掉瓜瓤,放入大桶或缸内.第一次加盐,按100公斤冬瓜,10公斤食盐的比例,放一层冬瓜撒一层盐,每天倒缸1次,腌2天,沥去水分.第二次加盐,每100公斤冬瓜,加38公斤盐,仍放一层冬瓜撒一层盐,每天倒缸1次,腌10天,捞出后切成长3.5厘米、宽2厘米的长条,放入大桶或缸内用清水浸泡3天,每天换水1次.然后将浸泡好的瓜条捞出,沥去水分,装入布袋.再放入甜面酱中酱制.每天翻动1次,7天即成.成品有柔软味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黑皮冬瓜是海南种植面积较大的蔬菜品种。农民较喜欢的黑皮冬瓜类型一般为:瓜长圆柱形,长约60厘米,横径约25厘米,皮色墨绿,肉厚约6.5厘米,白色,肉质致密,味清淡,品质优,耐贮运,单果重13~15千克,单造亩产5000千克左右。目前海南省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黑皮冬瓜已成为华南地区主要栽培的蔬菜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4.
节瓜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瓜别名毛瓜,是冬瓜属的一个变种,但瓜果比冬瓜小(长仅20厘米左右,直径5—7厘米),表面有毛,瓜肉比冬瓜结实柔嫩,口感好,生育期比冬瓜早而短。节瓜原产于台湾、广东等地,是喜温作物,在南方适合春夏秋三季栽培,目前已大量出口。古田县洋头村等地2002年试种获得高产高效,一般亩产4000公斤以上,售价每公斤1.5—2.0元,每亩每季产值高达6000—  相似文献   

15.
<正> 超抗2号是地方冬瓜品种的一个变异新品系,经三年来的系选改良,其综合性状优于其它同类品种,在我地表现出优质、抗病、丰产的特点,适宜春夏季栽培,值得推广。 1 特征特性 该品种生长势强,叶片偏大,叶色深绿,宽28厘米,长19厘米,蔓长1.8~2.5米左右,不用支架,抗逆性强,连续坐瓜率高,易管理;属于中早熟品种,春播生育期为150~180天,单株结瓜2~3个,单瓜重10~20公斤,最大瓜重40公斤,亩(1亩=667平方米)产1.5万公斤,较对照品种增  相似文献   

16.
冬瓜、双季玉米、菠菜、芜荽立体种植可五种五收,一般每亩可收冬瓜3000公斤以上,鲜玉米棒2500穗左右,夏玉米500公斤,菠菜1500公斤,芫荽3000~4000公斤,亩效益在6000元左右,而且投资少、易管理,足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的好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小麦、菠菜、冬瓜、玉米、芹菜周年五作高效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一年多茬种植,边行优势明显,经济效益显著。该模式可亩产小麦400公斤左右、菠菜750~900公斤、冬瓜3500~4000公斤、玉米500~550公斤、芹菜4500~5000公斤,亩效益8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8.
梨不同品种果实货架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41个梨品种果实在常温下的货架期,结果表明,梨不同品种果实在常温条件下的货架期不同,大多数品种的果实货架期为10~20 d,货架期短的仅为5 d,长的可达30 d。影响梨果实货架期的主要因子是失水、感病和腐烂。果面蜡质较多的品种果实货架期相对较长,晚熟品种果实货架期一般也较长。  相似文献   

19.
<正> 冬瓜产量很高,销售旺季价格较低。所以将冬瓜加工成蜜饯冬瓜糖,是一条提高效益的好途径。 1、原料选择和处理 冬瓜要求老熟肉厚,重量5公斤以上,形态完整,无病虫斑,用刨皮刀刨皮现肉质,切  相似文献   

20.
正"铁柱2号"为优质、高产、耐储中熟杂交冬瓜新品种,2016年9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中熟,生长势强,茎蔓生,分枝性中强。瓜长圆柱形,瓜形一致,匀称,皮色墨绿,浅棱沟,平均瓜长82.4厘米、横径19厘米,肉厚6.6厘米。肉质致密,囊腔小,平均单瓜重14.8公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