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福州三坊七巷私家园林建筑在传承中国江南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明显地融入了福州本土的民俗、信仰等文化要素,也因应了福州本土的自然环境要素,形成了具有鲜明福州地方特色的园林建筑形制。除了福州本土文化,因福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近代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下,三坊七巷私家园林建筑也留下了西式园林建筑元素的痕迹,构成三坊七巷私家园林建筑地域性特点的另一面。文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与文献调查相结合,通过分析研究,揭示福州三坊七巷私家园林建筑语汇的结构脉络及构成要素,为福州三坊七巷私家园林建筑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杨桥路作为福州城市线性空间景观脉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承福州古城坊巷文脉,连接福州现代城市景观与维系城市运转的多重功能。过去的杨桥巷已被分解、拆除、改造、废弃;现与三坊七巷处于半脱离状态,缺少内涵和地方特色,与福州城市景观空间环境缺乏联系及整体性。通过对杨桥路显性到隐性线性元素的提取分析,从基因提取、基因移植、基因重组三个方面,提出与当代福州城市景观环境协调的理性营造策略,为福州城市景观的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水榭戏台是福州三坊七巷中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私家园林之一,既有江南私家园林的特征又具有福州地方特色。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建立水榭戏台宅园空间二维平面模型,通过Depthmap软件分别从凸空间分析以及可视层和可行层两个层面计算空间的连接度、深度值、整合度等指标,对其可视图解进行量化描述与分析,以期明晰水榭戏台宅园的空间组织序列、形态、视线等园林空间营造特点。  相似文献   

4.
清代是天津历史上私家园林发展的高峰期。造园活动从清初逐渐盛行,到清中叶达到建设高潮。出现很多极具地方特色的名园景胜,并对天津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大量历史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天津城市历史背景探析清代天津私家园林的发展历程和选址、空间布置、建筑风格、花木造景等具体造园手法,并对清代天津私家园林的风格特征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博大精深,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私家园林都有其独特性。山东作为早期中国古典园林的发源地之一,不论造园水平、文化内涵还是地域风貌都有其鲜明特色,是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是私家园林建造的兴盛时期,留下大量的可供考证史迹文献,然而大量传统的山东园林现今都已经荒废,少数幸存的私家园林被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的声誉所掩,山东地区私家园林渐渐销声在历史的长河,研究工作刻不容缓。本文通过研究明清时期的古籍文献和实地调研,对明清时期山东私家园林进行分析,总结其造园要素、选址布局等特点,挖掘造园艺术上的文化特色、建筑特色、石水特色和植物特色,为保护山东私家园林的地域性特征提供理论依据,对山东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基本类型之一,它历经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清中期演化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地方流派——江南私家园林、北方私家园林以及岭南私家园林。不同类型的地方流派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造园特征。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同属于江南私家园林,它们都体现了江南私家园林的基本造园特色,同时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本文通过对两者等方面的具体分析来论述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造园艺术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城市纪念性风景源于地方独特的山水环境与文化基因,是地方城市重要的文化标识。文章从史学和人居科学的视角,通过对城市风景的地方性文化基因的产生与文化脉络演化的研究,阐述城市纪念性风景与城市人文空间秩序、人文精神传承的关系,进而倡导在继承传统风景营造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城市纪念性风景的保护与营建树立地方文化坐标,传承地方传统精神与文化脉络,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当代山水城市。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人居文化的活标本——朱家花园,是云南建水县古建筑文化和民居建筑文化的艺术珍品。对朱家花园建筑布局、整体景观特色及空间环境进行了实地调研,总结了朱家花园整体布局、各功能分区景观艺术特色、环境空间艺术特点,并运用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分析与评价了朱家花园实景以及其他南方私家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9.
园林的表意与符号有着紧密的联系。文章借助符号学相关理论对岭南传统私家园林装饰图案及其文化意义进行了系统分类研究,并总结与江南私家园林的差异及形成机制。对岭南传统私家园林表意手法的解读,一方面是为了加强人们对岭南私家园林的认识;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能为当代园林设计的传统文化传承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重庆涪陵地区滨江景观设计项目是位于涪陵地区沿长江地带,是涪陵地区主要的景观带,沿线共1700余米,设计的概念主要基于地方特色、休闲和市民文化、商业氛围的塑造等几个方面展开。水资源对于一个城市是十分宝贵的生态资源,也是城市发展休闲和旅游业的重要空间,重庆涪陵地区滨江景观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倡导生态、休闲和市民文化,并且希望通过有限的材质与丰富的设计手法,营造一个体现地方特色和文化的休闲亲水空间。  相似文献   

11.
伍晓华  王文华  佟超 《绿色大世界》2012,(5):104-104,107
指出了城市的景观建设应该对地方文化予以保护和继承,利用地方文化的渗入而使城市的景观更具特色,对凤河案观的重塑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廊坊现代景观与地方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城市是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物质载体。通过深入探讨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以东莞沙田疍家文化体验园为例,具体分析了以疍家文化为特色的体验园的设计思路、景观脉络、设计定位及内容,并总结出城市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地域文化传承和创新途径,为今后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从城市文化内涵及构成要素出发,分析城市文化对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从城市文化在绿地系统中表达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出发,阐述了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文化特色的实践策略.即:研究城市本土文化,挖掘城市地域性自然地理特征,架构以城市地方文化为特征的城市空间结构,将城市文化融入绿地建设,实现人工环境的地方特色化.  相似文献   

14.
张贲 《内蒙古林业》2014,(12):26-27
一、龟山蛇山景区规划设计 1.武汉城市发展的需要 本文主要针对武汉市长江两岸龟山蛇山区域园林景观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设计方案,综合提出以下几点: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总结区域景观优劣势,深入了解市民需求;生态发展可持续性,城市和景观有机结合,提高城市的绿化率;景观配合旅游景点,规划符合本土特色,发展地方文化特色;根据武汉区域特征,因地制宜,丰富植物种类与色彩,古迹与生活相结合;促进当地园林发展,降低植被改造费用,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园林景观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总体形象.  相似文献   

15.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森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源头,森林音乐文化也源于其中。湖湘文化作为一支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文化,对当地人民的思想文化、性格特点和生产、生活方式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湖湘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湖湘音乐文化,也具备浓郁的地域森林特色。湖南森林文化与湖湘音乐文化的融合,产生了一系列独具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音乐艺术经典。  相似文献   

16.
福州林聪彝宅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琦 《广东园林》2012,34(3):78-80
林聪彝宅园位于福州鼓楼区三坊七巷历史街区内宫巷24号,宅园始建于明代。明末清初,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攻占南京,明朝皇族、唐王朱聿键入闽在福州称帝,年号隆武,改福州为天兴府,号福京。此处当时为大理寺衙门。清道光间林聪彝为官后购置了该房  相似文献   

17.
一个城市广场,不仅是城市的名片和标志,更是这个城市的文化和特色。针对当前许多城市发展中,面临着众多传统广场的改造问题,以中卫市黄河文化广场构思为例,立足中卫沙坡头旅游城市的实际,紧扣"黄河文化"与治沙主题,探索城市广场的地域文化与自然生态相融合的有效途径,以充分认识文化意蕴对自然式城市广场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之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晋中是山西私家园林的集中分布区,明清时期晋商迅速崛起广修宅园,并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但长期以来未受重视,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私家园林不断遭受到拆毁和破坏,现存数量已经不多,研究工作刻不容缓。文章通过大量的现场调查和文献考证,对晋中明清时期12处私家园林历史背景、保存现状进行记述,作进一步的价值分析,并参照《佛罗伦萨宪章》对其保护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推进我国古典私家园林地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岭南私家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独特流派,有其显著的风格特点.选取岭南私家园林的代表佛山梁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顺德清晖园,对其造园历史、园主思想、园景特点和造园特色进行梳理探讨,总结精髓,以启发更深研究和借鉴运用.  相似文献   

20.
黄璇 《林业勘察设计》2019,39(2):51-53,57
城市滨水区绿地景观设计应紧密围绕"水"的特性,使其得到更大的延伸及发展。江滨公园在景观建设中将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古建筑及历史名人等地方文化特色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中,以保持城市文化的连续性与地域性,并通过绿化树种的搭配和绿道将原本相对封闭、独立的城区绿地开放出来,增加空间绿量,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生态,保留并体现出这一自然景观带最美的一面,提升公园的景观品质和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