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松嫩平原西部是我国苏打盐碱化草地的主要分布区,地表植被常呈斑块化分布,不同植被下土壤盐碱化程度迥异。通过植被进行土壤盐碱化诊断分级具有快速、直观的优点,但首先必须建立植被与土壤指标间的量化关系。采用田间取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不同草地类型下土壤盐分、养分及微生物的差异,并利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阐明了采用植被进行土壤盐碱化分级的科学性。结果表明:不同盐碱化草地土壤盐分、养分、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羊草草地土壤盐分最低,养分、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最高;盐碱裸地土壤盐分最高,养分、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最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羊草草地属于轻度盐碱化,芦苇和虎尾草草地为中度盐碱化,碱茅、碱蓬草地和盐碱裸地为重度盐碱化。  相似文献   

2.
为探求NH4+在不同盐碱化土壤中吸附特性的变化规律,采用平衡吸附法分别从吸附行为与影响因素探究氮素在轻度、中度、重度盐碱化土壤中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 3种供试土壤对NH4+的吸附量随盐碱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大,平衡吸附量为:重度盐碱化土壤 > 中度盐碱化土壤 > 轻度盐碱化土壤,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描述不同盐碱化程度土壤对铵态氮吸附过程,吸附平衡时间为720 min;3种供试土壤对铵态氮的吸附反应均是自发、放热及混乱度增加的过程;背景液pH(3.0~9.0)范围内,3种供试土壤对铵态氮的吸附量随pH值上升而增大;添加不同浓度的Na+、Ca2+、Al3+溶液,3种供试土壤对铵态氮的吸附量随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研究表明,提高溶液pH值能增强盐碱土对铵态氮的吸附能力;温度、离子价态增加则不利于吸附,土壤盐碱化程度提高,对铵态氮的吸附能力有所增强,限制了铵态氮的迁移,污染风险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明确盐碱土对重金属的吸附累积规律,本研究以盐碱化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盐碱化程度土壤对重金属铅的吸附行为,以及施用水稻秸秆、堆肥后盐碱化土壤对铅的吸附特征变化。结果表明:施用水稻秸秆、堆肥前后的盐碱化土壤样品,对铅的等温吸附曲线更符合Freundlich方程,且决定系数均大于0.9;盐碱化土壤对铅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其强弱顺序为:轻度盐碱化土壤重度盐碱化土壤中度盐碱化土壤;在盐碱化土壤中施用一定量水稻秸秆能促进其对铅的吸附,而施用一定量污泥堆肥能抑制盐碱化土壤对铅的吸附。  相似文献   

4.
对松嫩平原盐碱化土壤的成因和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在该区进行植树绿化过程中培土抑盐的应对策略,并据此列举了盐碱化土壤的各种改良方法和适用条件,以及林木栽培管理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土壤盐碱化的危害及改良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碱化土壤由于其高含盐碱量使得土地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盐碱地改良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严峻考验。本文分析了土壤盐碱化的危害,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良盐碱化土壤的各种技术方法,以期为我国盐碱化土地治理和土壤改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盐碱化土壤由于其高浓度含盐碱量使得土地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盐碱地改良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严峻考验。本文通过对盐碱化土壤造成的危害,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良盐碱化土壤的各种技术方法,为我国盐碱化土地治理和土壤改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塔里木河流域土壤盐碱化的现状,重点论述了目前对流域盐碱化治理较为有效的几项措施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盐碱化土壤治理和改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一、保护地土壤盐碱化的治理 保护地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原因是保护地长期被薄膜及其他覆盖物遮盖,很少受到雨水冲淋,土壤积盐较多。尤其是在施肥过程中,重氮肥轻磷钾肥,造成土壤中硝酸根离子的大量积累,提高了土壤溶液的浓度。另外,多年的连茬种植,导致土壤酸碱度受到影响,使微生物活动受阻,影响了肥料的分解。  相似文献   

9.
遏制土壤盐碱化、荒漠化的必要性及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遏制土壤盐碱化、荒漠化的必要性,并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土壤盐碱化、荒漠化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黄淮海平原地区,分布着大片的盐碱化土地,是农业的低产区,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的发展。1983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盐碱化土地面积达63048.8 hm~2,占全县可利用土地面积的48.58%。多年来,无棣人民一直致力于盐碱化土壤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新形势下,继续开发无棣盐碱化土壤的潜力对耕地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无棣县盐碱化土壤的基本情况及采取的改良措施,在综合治理下取得了一定成效,探讨了盐碱化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新疆由于受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高,土壤盐碱化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分析了新疆玛纳斯新湖灌区土壤盐碱化成因、改良治理措施以及改良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盐碱的的改良可以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盐碱化程度草地土壤肥力质量的季节动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盐碱化程度不同的草地(非盐碱化、轻度盐碱化、中度盐碱化和重度盐碱化)为研究对象,分析松嫩盐碱草地土壤肥力质量季节变化,并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与5月份的相比,其它月份的轻度盐碱化草地土壤全氮和有机质质量分数,以及重度盐碱化草地土壤的全盐质量分数、Na+和Cl-质量分数明显减少;而非盐碱化草地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中度盐碱化草地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以及重度盐碱化草地土壤的Ca2+质量分数却出现增加的情况.中度盐碱化草地7、8月份时土壤pH值、全盐质量分数、Na+、K+、Mg2+质量分数及总碱度明显高于其它3个月份的.9月份的全磷质量分数为整个生长季内最低的.6、9月份的全钾质量分数和6、7月份的含水量较其它月份明显减少.松嫩盐碱草地土壤肥力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依次为K+、速效磷、总碱度、全盐、碱化度、pH值、SO42-和Na+.随着时间推移,非盐碱化、轻度盐碱化和重度盐碱化草地的土壤肥力质量呈改善的趋势,而中度盐碱化草地土壤6月份时土壤肥力质量状况最好,9月份的次之,而8月份的最恶劣.  相似文献   

13.
盐碱地水稻开发及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全世界盐碱地面积为9.54亿hm^2。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制约因素。中国盐碱地面广量大,类型多样,  相似文献   

14.
秦治中  姜辉  陶传江  林荣华  吴学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929-1930,1933
通过室内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10%草甘膦水剂在5种浓度下对土壤盐碱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药后,土壤的盐碱度(用电导率表示),钠碱化度(ESP),钠吸附比(SAR),总碱度及pH值都明显增大,且随施药次数的增加,上述各项盐碱化指标都不断的增大。虽然土壤各项盐碱化指标的变化还在非盐渍土范围内,但有盐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分析盐城市大棚土壤快速盐碱化的原因及其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为解决盐城市大棚土壤盐碱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上植被的光谱特征,为基于典型植被冠层光谱特征估测宁夏银北地区植被生长状况和土壤盐碱化程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年7月中旬,在宁夏银北盐碱地区选取样地,调查不同盐碱化程度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上代表性植被的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分析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上代表性植被类型(白刺和芦苇)以及中度盐碱化程度土壤上15种植被(向日葵、芦苇、花花柴、白茎盐生草、西伯利亚滨藜、藜、稗、紫苜蓿、柳枝稷、水稻、砂引草、白刺、槐、赖草、芨芨草)的冠层光谱特征及红边参数变化,研究植被冠层红边参数与土壤pH值、全盐含量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上代表性植被的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有明显差异。随着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增加,在可见光波段(350~760 nm),白刺冠层光谱反射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芦苇冠层光谱反射率总体上先降低后升高;在760~1 400 nm波段,白刺冠层光谱反射率逐渐降低,芦苇冠层反射率先升高后降低;在1 400~2 500 nm波段,白刺冠层反射率分别是先升高后降低(1 400~1 900 nm)和持续增加(1 900~2 500 nm),芦苇冠层反射率先降低后升高。随着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增加,白刺冠层光谱红边位置、红边斜率、红边峰值面积以及红边斜率与最小振幅的比值均减小;芦苇冠层光谱以上红边参数均先增加后减小。中度盐碱化土壤上,15种植被冠层光谱特征曲线变化趋势相似,但光谱反射率大小存在不同程度差异;除了最小振幅之外,15种植被冠层光谱的红边位置、红边斜率、红边峰值面积以及红边斜率与最小振幅的比值差异较大,故根据光谱特征在野外能够区分典型植被类型。土壤pH值与红边位置、红边斜率和红边峰值面积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红边斜率与最小振幅的比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全盐含量与红边参数均不相关;叶片叶绿素含量与红边位置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红边斜率和红边峰值面积之间为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在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上,不同植被冠层光谱特征变化趋势有差异,根据典型植被冠层光谱特征可以估测宁夏银北地区植被生长状况和土壤pH。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Cd在不同盐碱化土壤中的解吸特性,通过批量平衡解吸试验,探究重金属Cd在3种盐碱化土壤中的解吸行为及不同环境因素对Cd解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在3种土壤中的解吸过程分为快速解吸阶段、慢速解吸阶段和解吸平衡阶段,且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对其拟合效果较好;Cd在3种土壤上的解吸能力顺序为重度盐碱化土壤>中度盐碱化土壤>轻度盐碱化土壤;在试验pH范围内(3~11),3种土壤对Cd的解吸量呈先降低后略有增加的趋势;Al3+、Ca2+和Na+浓度的增加均使3种土壤对Cd的解吸量增加;添加生物质炭的3种土壤对Cd的解吸量减少。  相似文献   

18.
何宜璇  刘克思 《乡村科技》2023,(13):126-130
受气候和人为不合理扰动等因素的影响,草原土壤出现了大面积的盐碱化,严重威胁畜牧业生产和生态安全。以重度退化的草地盐碱土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类型生物炭对草地盐碱土盐碱化特征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改性生物炭的添加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盐碱土的盐碱化特征指标(pH值、土壤总碱度、可溶性钠离子质量摩尔浓度、交换性钠离子质量摩尔浓度、土壤碱化度),且降低幅度与添加比例成正比;不同类型生物炭的添加对盐碱土的养分影响较小。总的来说,施用氯化钙改性生物炭可通过缓解土壤盐碱化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从而起到刺激土壤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对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土壤的改良效果,分析比较了混播草地与盐碱化草地的土壤含水量、容重、pH、土壤全盐量和主要养分等的变化.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可显著降低盐碱化草地土壤0~30 cm土层的含水量、容重、pH和全盐含量(P<0.05),4个指标分别比盐碱化草地降低9.88%、14.37%、10.56%和24.80%;种植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后土壤主要养分均增加,0~30 cm土层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和速效磷分别是盐碱化草地的1.41、1.29、1.09、1.15和1.39倍,种植年限越长增量越多.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改良盐碱化土壤效果明显,土壤环境向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20.
改良剂对盐碱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不可或缺的有限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到2050年,全球农业生产必须增长60%,发展中国家需增长近100%才能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受人为不合理耕作方式的影响,土壤板结、沙化、盐碱化、排水与通风性差、保水保肥能力低、侵蚀、水渗透性过强或过弱、钠交换程度高和贫瘠等现象逐渐普遍,造成土壤退化,加大半干旱地区土壤的水分蒸发量,土壤与作物抵御灾害风险能力减弱,农业生产产出率偏低。作为土壤退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土壤盐碱化早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并围绕土壤盐碱化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涵盖了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和机理,土壤盐碱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盐碱地得到了有效利用。盐碱地的地形平坦,土层深厚,适于机耕,具有潜在的肥力。因此,开发利用盐碱地不仅可以扩大耕地种植面积,提高作物总产量,还可以扩大绿化面积,改良生态环境。随着盐碱地改良技术的快速发展,土壤盐碱地的改良技术多种多样。笔者对近年来利用土壤改良剂改良土壤盐碱化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