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壳聚糖复合物固定化脂肪酶用于催化合成手性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壳聚糖(CS)负载在(MCM-41)介孔分子筛表面得到有机-无机复合物(CS-MCM-41),用于制备固定化假单胞脂肪酶,研究了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H值、酶量、固定化时间和温度等条件对固定化脂肪酶(PSL/CS-MCM-41)催化活性的影响,得到适宜的固定化条件:缓冲溶液pH=6.5,酶与载体质量比为1:10,固定化时间和温度分别为1 h和30℃.固定化脂肪酶用于苯乙酮一锅法还原转酯化拆分反应中,外消旋苯乙醇转化率为7.1%,(R)-乙酸苯乙酯的ee值为99%,(S)-1-苯乙醇的ee值为7.6%,对映选择性参数E=214.  相似文献   

2.
以酶反应速率受温度影响为理论基础,研究用于监测环境温度的时间-温度指示卡(time-temperature indicator,TTI) .试验选择了适合碱性脂肪酶的反应体系,最终确定了碱性脂肪酶型TTI反应体系中的参数:1 g·L-1碱性脂肪酶0.1 mL,三乙酸甘油酯0.5 mL为反应底物,20 g·L-1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 9.5 ml,作为乳化剂,pH 10.6的0.05 mol·L-1Gly-NaOH缓冲液39 mL,1 mol·L-1氯化钙溶液0.7 mL,酚红-酚酞-百里酚酞混合指示剂0.2 mL.通过测定反应体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反应速率,最终确定反应体系的活化能为44.85 kJ·mol-1,该反应体系可以应用于检测以酶促反应、脂肪氧化等为主要引起食品变质因素的食品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S)-乙酸苏合香酯是手性药物合成的关键手性砌块,其在多种手性化合物的合成及医药、香料的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化学合成手性化合物的方法需要有毒有机溶剂及重金属的参与,对环境及人类具有严重的危害,同时得到的手性化合物的光学纯度较低.与传统的化学合成相比,酶法选择性拆分消旋体化合物,具有高立体专一性和区域选择性、副反应少、产率高、产物光学纯度好以及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拆分方法.实验表明,Bacillus sp.DL-2胞内蛋白游离酶可拆分制备(S)-乙酸苏合香酯,然而游离酶不易回收且稳定性差,将Bacillus sp.DL-2胞内蛋白游离酶制备成固定化制剂,克服了游离酶对环境敏感,稳定性不高的缺点,为工业化生产(S)-乙酸苏合香酯奠定了基础.[方法]酶的固定化方法主要有物理吸附法、离子结合法、共价结合法、交联法和包埋法.以吸附法固定酶,酶的构象很少改变,因此,酶的催化活力损失较少;且吸附法固定化操作过程简单,因此吸附法在经济上是最具吸引力的固定化方法.硅藻土由硅藻的细胞壁沉积而成,硅藻土表面的多孔性与负电性使其呈现明显表面吸附性,因而被常用做吸附载体.以硅藻土作为固定化载体,对Bacillus sp.DL-2胞内蛋白酶进行固定化,用以拆分制备高光学纯的(S)-乙酸苏合香酯.利用单因素实验优化,确定制备固定化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及制备(S)-乙酸苏合香酯的最佳拆分条件,并测定了制备的固定化酶对金属离子的敏感度及储存稳定性.[结果]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温度40℃,pH为7,固定化时间10 h,载体添加量100 g/L.在最佳固定化条件下制备了固定化酶,优化确定了制备(S)-乙酸苏合香酯的最佳拆分条件为:固定化酶用量为160 mg/mL,拆分时间7 h,拆分温度30℃,缓冲液pH为7.[结论]在最佳固定化及拆分条件下,制备的(S)-乙酸苏合香酯e.e.值可达到96.8%,转化率为73.9%,且固定化酶对金属离子敏感度较低,对反应环境要求较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固定化酶在4℃条件下储存,随保存周数的增加,e.e.值及转化率均逐渐降低,但4周后e.e.值仍能达到90.1%,转化率保持在66.6%左右,具备较高的储存稳定性,为工业化生产(S)-乙酸苏合香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郭锐  范永仙  陈小龙 《浙江农业科学》2012,(8):1197-1200,1203
对脂肪酶不对称水解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进行研究,确立了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酶促不对称水解的最适条件。微水有机溶剂体系为叔丁醇,脂肪酶为Novzyme 435。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了最适的催化拆分条件:底物浓度为2.5 mg·mL-1,酶添加量为2.0 mg·mL-1,摇床转速为160 r·min-1,反应介质水含量为0.2%,微水相pH值为8.0,反应温度为30℃。Zn2+的加入能加快底物的转化率,但同时严重影响E值。在最适条件下反应192 h,DL-苏式-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的底物对映体过量百分数由最初的35.13%上升到了92.54%,所对应的底物转化率为68.62%。  相似文献   

5.
rac-甲霜灵及R-甲霜灵对斑马鱼急性毒性和ATP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农药的"手性"特征对非靶生物的毒性,采用急性毒性试验和生化测定方法,研究了手性农药rac-霜灵及R-甲霜灵对模式生物斑马鱼的致死和亚致死(ATP酶活性)效应.rac-甲霜灵对斑马鱼的24 h和96 h的LC50分别为258.47、241.98 mg·L-1,R-甲霜灵对斑马鱼的24 h和96 h的LC50分别为237.67、227.38 mg·L-1,都属于低毒农药.rac-霜灵和R-甲霜灵对斑马鱼Ca2+-ATP酶的活性,在96 h的测定时间范围内都只表现出诱导效应,但R-甲霜灵对其的诱导效应更为显著,诱导时间也较长;相同浓度下R-甲霜灵比rac-甲霜灵对Na+,K+-ATP酶的活性诱导时间长,并且在高浓度诱导效应开始的早.结果表明R-甲霜灵比rac-甲霜灵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稍大,但两者在亚致死效应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表明斑马鱼体内可能存在对映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酶法拆分(±)-N-(2,6-二甲苯基)-丙氨酸甲酯,其反应体系为:在含1 mmol (±)-N-(2,6-二甲苯基)-丙氨酸甲酯的100 mL 0.2 mol·L-1磷酸缓冲液(PBS)中,添加2 g 聚乙二醇(PEG-6000),并用皱落假丝酵母脂肪酶(Candida rugosa lipases,CRL)拆分,反应后分离得到R-( )-N-(2,6-二甲苯基)-丙氨酸甲酯.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酶促反应的转化率,采用250 mm× 4.6 mm,5 μHypersilODS色谱柱,以甲醇与水混合液(体积比为80: 20)为流动相, 230 nm为检测波长,外标法峰面积定量.(±)-N-(2,6-二甲苯基)-丙氨酸和其甲酯的回收率在91.5%~96.1%之间.  相似文献   

7.
以麦芽糖为原料,一步法合成了中间体——(S)-3-羟基-γ-丁内酯,产率为31%;再经开环、手性转化制备了L-肉碱,产率为54%。同时考察了底物、浓度、温度及时间等影响反应的因素。该合成路线避免使用剧毒物质氰化钠、外消旋体的拆分等难题,缩短了反应步骤。  相似文献   

8.
草莓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草莓幼叶为试材,进行RAPD反应扩增体系的优化.对模板、dNTP、引物、MgCl2和Taq DNA聚合酶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20 μL的反应体系中,以DNA模板用量25 ng,引物用量为0.15 μmol·L-1,dNTP用量为120μmol·L-1,Mg2+用量为2.5 mmol·L-1,Tap DNA聚合...  相似文献   

9.
从油脂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了1株高效产脂肪酶的细菌S31,经鉴定为Burkholderia cepacia(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cepacia S31所产脂肪酶具有活性高、耐高温、耐有机溶剂和位置非特异性水解甘油三酯等优良特性。为了进一步提高S31菌株的产酶量,对该菌产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子试验筛选出最佳碳源为麸皮,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佳诱导物为Tween-80。通过对培养基各组分及外部培养条件因素的正交试验,确定S31菌产脂肪酶的摇瓶发酵最优条件为:以20 g.L-1麸皮、10 g.L-1蛋白胨、40 g.L-1Tween-80、0.5 g.L-1MgSO4和2 g.L-1K2HPO4为培养基(pH 7.0),250 mL三角瓶装40 mL培养基,3%接种量,30℃、180 r.min-1培养66 h可获得最理想的酶产量,达283.6 U.mL-1,比优化前提高2.73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酒石酸-酒石酸钾钠-K2S2O8体系中福美双的极谱催化波,拟定了测定福美双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0.2 mol·L-1酒石酸-酒石酸钾钠(pH 5.5) 1.5×10-3 mol·L-1 K2S2O8底液中,极谱催化波峰电位Ep=-0.5 V(vs.SCE);二阶导数峰峰电流Ip″与福美双浓度在5.0×10-8~3.0×10-6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8 mol·L-1,相对标准偏差为1.27%(n=11).福美双催化波灵敏度比相应的福美双还原波高25倍,对样品的平均检测回收率为90.29%~96.10%,该方法灵敏、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11.
以L-氨基酸为手性源,合成了多种具有C2-对称的手性双-S-2-(咪唑-1-基)脂肪酰二胺并且进行了结构表征。在碱性条件下,L-氨基酸和乙二醛、甲醛经过缩合反应生成了(S)-2-(咪唑-1-基)羧酸钠,与甲醇作用转化为甲酯后继与二胺进行胺解反应制得目标分子。这些化合物可进一步合成新型手性咪唑鎓环蕃或进行配位络合、分子识别等研究。  相似文献   

12.
减蛋综合征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登录的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六邻体基因的保守区,设计了3对环介导等温基因扩增(LAMP)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并对其灵敏性、特异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LAMP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为外引物浓度0.1μm01·L-1,内引物浓度0.8 μmol·L-1,环引物浓度0.4μmol·L-1,Mg2+浓度8.0 ...  相似文献   

13.
以芜萎基因组DNA为模板,对RAPD扩增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以期建立适合芜荽的RAPD的最优反应体系,结果表明:PCR扩增体系(总体积20μL)为:模板DNA1.0 ng·μL-1,dNTP 0.45 mmol·L-1,随机引物1.3μmol·L-1,Taq酶0.6 U,Mg2+2.0 mmol·L-1,退火温度39℃,...  相似文献   

14.
马桂娟 《吉林农业》2011,(12):68-70
文章以自合成的5.0μm单分散亲水性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双酯(PGMA/EDMA)树脂[3]为载体,以L-脯氨酸为手性配体,制备了一种性能稳定,立体识别能力强的新型L-脯氨酸聚合物键合高效手性配体交换固定相。详细考察了各种色谱条件对手性化合物的保留行为及分离度的影响。制备的L-脯氨酸聚合物键合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Ⅰ对15种衍生和非衍生的DL-氨基酸、α-羟基酸手性拆分和2种氨基醇类药物进行了直接光学拆分。且对DL-氨基酸的拆分具有较高的拆分因子,最好的分离因子α=2.53。重要的是该固定相在较高pH的条件下,对两种氨基醇类药物进了直接光学拆分,而这种色谱条件是硅胶基质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无法满足的。  相似文献   

15.
乌药ISSR扩增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确保ISSR分析的可靠性和重复性,有必要进行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以浙江省天台山乌药(Lindera aggregata)自然种群随机个体的基因组DNA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反应体系中的Mg2 浓度、dNTP浓度、模板DNA用量、Taq DNA聚合酶用量、BSA浓度、引物用量进行筛选和优化,得出了适用于乌药ISSR分析的扩增条件:10μL PCR反应体积,1×Taq酶配套缓冲液(200 mmol·L-1 Tris·HCl,PH 8.8,100 mmol·L-1 KCl,1%Triton X-100,100 mmol·L-1(NH4)42S04,20 mmol.L-1MgCl2),0.5U Taq DNA聚合酶,10 ng模板DNA,10 pmol引物,0.4mmol.L-1dNTP.利用优化反应体系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2个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的引物对20个乌药个体的DNA进行扩增,共得到142个位点,其中,102个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1.83%,Nei指数为0.284 3,Shannon信息指数为0.415 3,乌药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
酶法拆分(±)-N-(2,6-二甲苯基)-丙氨酸甲酯,其反应体系为:在含1 mmol(±)-N-(2,6-二甲苯基)-丙氨酸甲酯的100 mL 0.2 mol.L-1磷酸缓冲液(PBS)中,添加2 g聚乙二醇(PEG-6000),并用皱落假丝酵母脂肪酶(Candida rugosalipases,CRL)拆分,反应后分离得到R-(+)-N-(2,6-二甲苯基)-丙氨酸甲酯。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酶促反应的转化率,采用250 mm×4.6 mm,5μHypersil(ODS色谱柱,以甲醇与水混合液(体积比为80∶20)为流动相,230 nm为检测波长,外标法峰面积定量。(±)-N-(2,6-二甲苯基)-丙氨酸和其甲酯的回收率在91.5%-96.1%之间。  相似文献   

17.
对桉树(Eucalyptus spp.)叶片蛋白质的提取方法、溶解方法、溶解条件和上样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TCA/丙酮沉淀/苯酚抽提法是桉树叶片蛋白质样品制备的最优方法;裂解缓冲液Ⅰ(7 mol·L-1尿素+2 mol·L-1硫脲+0.04 g·m L-1CHAPS+60 mmol·L-1DTT+0.5%(体积分数)IPG Buffer)可保证蛋白质样品的溶解,较适用于桉树叶片蛋白裂解;对于18 cm、p H 4-7的线性胶条,当每根胶条上样量为50μg时,采用银染可得到质量较高的2-DE图谱.  相似文献   

18.
爬山虎内生菌的鉴定及其谷氨酸脱羧酶酶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爬山虎茎中分离到5株内生菌,其中菌株EJC-1具有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当湿菌体与10 g·L-1谷氨酸钠溶液比例为1∶10(W∶V)时,在30 ℃和120 r·min-1下振荡反应24 h,细胞转化液中γ-氨基丁酸浓度为(3.07±0.23)mmol·L-1.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EJC-1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同时基于16S rDNA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并对EJC-1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B.megaterium EJC-1 GAD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50 ℃和5.6.低于40 ℃,GAD在pH 5~6范围内较稳定.2.5 mmol·L-1 Mg2 对GAD活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活力提高了13.85%.  相似文献   

19.
本文合成了荧光探针香草醛缩苯胺,该探针的荧光可被羟基自由基(·OH)猝灭,藕合Fenton反应,建立了一种荧光猝灭法测定羟基自由基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检测线性范围为2.00 ×10-6 -2.00 ×10-5 mol·L-1·检出限为8.00×10-7mol·L-1.利用该方法测定了几种大豆提取液对羟基自由基清除作用,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以灰黄霉素产生菌ji-2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线与氯化锂诱变处理,选育出灰黄霉素效价高且发酵周期较短的菌株UL 100-80,其效价为91 304μg·mL-1,比出发菌株ji-2提高了47.8%,通过连续传代培养,其遗传稳定性良好。对UL 100-80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液体发酵培养基:大米粉150g·L-1,NaCl 8.0g·L-1,CaCO38.0g·L-1,黄豆饼粉1.0g·L-1,KH2PO46.0g·L-1,KCl 7.0g·L-1,NaNO31.0g·L-1,FeSO41.0g·L-1,pH自然;优化后的培养条件:培养40h的种子液以12%的接种量接种,28℃下培养12d,灰黄霉素的效价从未优化前的91 304μg·mL-1提高到124 965μg·mL-1,提高了36.9%,与出发菌株ji-2相比,UL 100-80产灰黄霉素的效价提高了1.02倍,发酵时间上缩短了48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