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从纠纷的结构-制度分析、纠纷主体的行动研究、纠纷主体的伦理与观念研究3个方面对征地纠纷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纳了3种理论维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指出了研究的贡献和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职业农民则是农民中的优秀代表。农民的职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条件。以"职业农民培养"为主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查阅近十年来的文献,分析研究认为,关于职业农民培养研究趋势主要包括其概念界定、培养意义、对策、模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有理论研究内容单一、实证研究较少等,并对未来研究思路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郑州市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采取了包干制补偿方法,为了验证补偿方式的科学性,本研究以完成或正在进行包干制补偿的失地农民为调查对象,运用满意度调查分析法,从农民预期、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农民满意、农民信任5个方面对失地农民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失地农民在进行包干制补偿后普遍满意度较高,证明了包干制补偿方式在实验区具备可行性;与现行实物制补偿相比较,包干制在提高征地效率、规范征地行为、减少征地纠纷等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系统化、全面化的总结归纳现有的气候变化下农业适应性行为的相关文献,理清农业适应性研究脉络,对于减少农业脆弱性风险、提高农户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第一,理解气候变化适应性的概念,强调其重要性,进而引出气候变化适应性分析框架;第二,从行动主体、采用动机、采用形式、实施对象、行为特征等5个方面对气候变化下农业适应性行为进行分类讨论;第三,从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约束条件2个方面讨论农业适应性行为的影响机制;第四,从降低气候风险、保证粮食安全、增加农民福利、改善生态系统等4个方面评估气候变化适应性的有效性。最后,提出未来可能存在的研究方向,以期能够丰富农业适应性行为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演绎法,对江苏省征地补偿与被征地农民安置政策的变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省征地补偿与被征地农民安置政策经历了探索、发展和完善三个时期改革,已经初步形成了科学的征地补偿标准和以社会保障安置为基础的多元化政策体系。但部分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提出以下改进建议:制定征收集体土地专门性法规;对征地补偿机制进行改革;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内容;建立就业扶持机制。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理论分析法梳理国内学者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研究现状及动态。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绩效相关性较强的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国内学者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同时也发现林改过程的权属纠纷、林地流转欠规范、流转市场发展滞后、林权抵押贷款获得困难和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不完善等方面都会对绩效的提升造成影响。从解决林权纠纷、规范林地流转、多角度解决林权抵押贷款问题和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提出下一步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征地拆迁而引发的矛盾纠纷问题,通过文献查阅和实证考察的方法,我们分析了征地拆迁过程中的四个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分别是当地政府、开发商、村委会、被征地农民。并且利用系统理论中的优化模型,提出了两个解决征地冲突的建议,一个是引入市场机制,创建合作模式;另一个是明确自身定位,实现互助共赢。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国家为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一项重要的医疗保障制度,如何保证农民参合率是使新农合制度真正发挥它作用的关键。从研究主体出发,将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文献从农民、政府和新农合政策、定点医保单位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梳理,并且对这些研究做了简要的评述,指出农民参合意愿研究应该坚持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建立标准的评价体系,才能够提出现实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土地征用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其中以基层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博弈最为激烈.基层政府占据制度优势,在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驱动下进行征地;农民受资源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征地博弈中处于劣势地位.从基层政府与农民的行动目标出发,建立动态博弈模型,在博弈论视角下分析了两者在征地中的关系和行为,从土地制度、政府、农民3个角度提出了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以来,"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临时收储政策"在保护农民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政策的实施,粮食价格"天花板"封顶效应开始显现、成本"地板"抬升的挤压越来越明显。本研究从政策实施和政策变化角度出发,对我国粮食价格形成和波动机制的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发现现有文献存在缺乏对分品种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差异的研究,缺少对大豆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政策实施前后对比的研究;对粮食价格调控目标和社会福利变动的研究和评价较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旨在分析农村土地纠纷过程中农民的心理认知状况,并提出调整认知偏差的对策性建议。以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梳理农村土地纠纷中农民的心理状态,探索土地纠纷发生的心理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土地纠纷发生和加剧的原因有:农民的相对剥夺感:与城市居民相比、与其他农民个体相比、与自己过去相比而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官民之间信息不畅导致土地纠纷矛盾升级,包括信息流通方式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官民信息沟通不畅的影响因素及不良后果;农民对土地纠纷事件的归因模式偏差和不良的认知方法。因此,应当在政府宏观引导的基础上加强农民个体心理疏导机制,对农民的认知偏差状况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贸易争端是国际贸易中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农产品贸易争端的原因和对策,在回顾和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揭示其研究的主要结论和不足之处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此领域的相关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高瑞琴 《农学学报》2011,1(8):60-64
旨在分析农村土地纠纷过程中农民的心理认知状况,并提出调整认知偏差的对策性建议。以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梳理农村土地纠纷中农民的心理状态,探索土地纠纷发生的心理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土地纠纷发生和加剧的原因有:农民的相对剥夺感:与城市居民相比、与其他农民个体相比、与自己过去相比而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官民之间信息不畅导致土地纠纷矛盾升级,包括:信息流通方式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官民信息沟通不畅的影响因素及不良后果;农民对土地纠纷事件的归因模式偏差和不良的认知方法。因此,应当在政府宏观引导的基础上加强农民个体心理疏导机制,对农民的认知偏差状况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江苏省D市农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实地调查,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类型、特点、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得出了以下结论:纠纷的主要类型5种;其特点主要是纠纷具有阶段性、纠纷的总体数量大增长速度较快、纠纷具有复杂难解性;形成原因主要是政策的调整、征占用农民承包地增加、流转行为的不规范;仲裁、司法比较困难,基层能力的制约;相应的解决策略是加强对流转行为的管理、完善并登记已发生的流转行为、规范并登记今后的流转行为、建立流转台帐的同时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培育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强化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职能、完善相关法律、强化相关法律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南海争端对我国南海渔业的影响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了南海争端和南海渔业的现状,以及南海争端对我国南海渔业产生的重大影响,主要有南海争端现状复杂,渔民实际捕鱼区域范围未定;渔业资源过度捕捞,渔业资源难以可持续发展;渔业纠纷加剧,渔业监管难度加大;我国渔民安全很难保证;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困难等.提出了创造一个稳定的南海渔业发展环境,共同投资开发南沙渔业资源,加大对南沙渔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南海周边国家对渔业资源保护的理解,降低捕捞强度,加强南沙渔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渔民安全等南沙渔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目前农村土地纠纷基本现状的分析,土地承包纠纷类型的总结,指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和采取的重点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涉农纠纷的现状和涉农纠纷化解机制的现状出发,分析涉农纠纷化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多元主体互动化解涉农纠纷的必要性,优化不同主体在化解涉农纠纷过程中的职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纠纷的形式日益多元化,单纯依靠诉讼来解决所有纠纷已不现实,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已经成为时代需要,ADR在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过程中备受关注。目前,在我国,不是发展ADR以替代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而是在法理之外,建立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机制,明确ADR的法律效力,正确处理ADR诉讼的关系是前提。  相似文献   

19.
李春跃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52-13854,13856
在宝兴县山林权属纠纷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林权纠纷出现的成因有边界认定不严谨、信息记录不规范、调查人员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心不强、历史遗留问题等,指出了林权纠纷调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处林权纠纷的建议和对策,如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学习林业法律法规;提高调处队伍工作素质,改善干群关系;分门别类,妥善处理林改前林权流转遗留问题;严格按照程序立案调处;多种调处方式并举等。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农村社区种子纠纷现状进行考量,发现当前农村社区种子纠纷影响面广、纠纷发生季节性强、纠纷涉及专业性较强以及责任主体多元化。对我国种子纠纷解决方式进行分析,发现纠纷解决中存在种子质量田间现场鉴定门槛高、索赔损失范围难确定、农民的证据不易留存等问题。完善农村社区种子纠纷的解决方式要从强化种子纠纷的矛盾化解,发挥种子协会行业自律作用,建立专业化种子鉴定队伍,强化农民的法律维权意识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