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喷油器内部瞬态流动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油器的内部流动以及后续的喷雾特性直接影响了柴油机的排放和经济性能,对喷油嘴的内部流动进行三维瞬态数值模拟分析就显得更为重要。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D建立三维动态计算网格并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了喷嘴内部的压力分布和喷孔出口的瞬时速度变化等规律。计算结果可为缸内喷雾研究提供更真实的边界条件,以及对喷嘴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用HYDSIM液力计算软件模拟电控共轨喷油器的喷射特性,探讨了电控共轨喷油器控制室的进油孔、出油孔和控制活塞直径的变化对喷油器喷嘴针阀升程及喷油规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需要选择合适的共轨喷油器控制室进油孔、出油孔及控制活塞直径,以便使柴油机发挥更加良好的工作性能和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3.
一、漏油检验 必须在ST-900喷油器漏油检验仪上,分别对柱塞与喷油器体和柱塞与喷油器喷嘴形座面之间进行漏油检查。具体方法如下: 二.将喷油器夹紧在规定的位置。 2.将塞尺放在滚花手柄与锁紧螺母之间,转动滚花手柄,以获得合适的间隙。 3.安装并拧紧喷油器出油孔的输气管,再拧紧T形手柄。 4.扳动回缩杆,使柱塞卸掉负荷,并使拄塞从喷油器喷嘴锥形座面缩回1.22mm。  相似文献   

4.
一、漏油检验 必须在ST-900喷油器漏油检验仪上,分别对柱塞与喷油器体和柱塞与喷油器喷嘴形座面之间进行漏油检查.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漏油检验 必须在ST-900喷油器漏油检验仪上,分别对柱塞与喷油器体和柱塞与喷油器喷嘴形座面之间进行漏油检查。具体方法如下: 1.将喷油器夹紧在规定的位置。 2.将塞尺放在滚花手柄与锁  相似文献   

6.
直喷汽油机多孔喷油器喷嘴内部流动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双流体法应用线性空化模型对某直喷汽油机多孔喷油器喷嘴内部流动形态进行模拟,分析了喷嘴内空化流动发展规律,总结并比较了几种判断空化流动的方法.模拟结果表明:在喷孔内及针阀开启关闭时与阀座缝隙间均发现有空化现象;空化形态不稳定,随时间变化;空化造成喷嘴流量减小流速增大,各孔流量亦产生差异;临界空化数可以有效预测空化现象;GDI多孔喷嘴仅在喷射压力很小而喷射背压很大的分层燃烧方式下有可能不空化.  相似文献   

7.
多喷嘴冲击式水轮机内部流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冲击式水轮机的出力与比转数,在设计时往往采取增加喷嘴数,但喷嘴数的增加会引起转轮内部流动的相互干涉,降低机组效率.本文采用CFD技术对六喷嘴冲击式水轮机转轮内部流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水斗数与喷嘴数之间的相互流动计算结果,优化出六喷嘴冲击式水轮机在转轮斗叶数为21个时,正好与喷嘴数相匹配,得到单个水斗接受射流全过程的速度、压力分布以及水流迹线,多个喷嘴同时作用时转轮内部流动的干涉情况.  相似文献   

8.
高压共轨喷油器喷嘴内的流动属性,尤其是喷孔出口截面上的湍流参数、射流速度以及液相的体积分数等参数对喷雾初次破碎所形成的油滴大小、速度有着重要影响,从而显著地影响喷雾雾化效果。为此,基于验证的欧拉两相流模型对上下两排喷孔式高压共轨喷嘴内空化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分析研究了针阀升程、喷射压力以及喷孔进口倒角、喷孔锥度等参数对喷嘴内空化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上排喷孔的空化程度要大于下排喷孔,并且适当的进口倒角、收缩型喷孔都能明显地抑制空化过程,但是射流湍动能下降而不利于雾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喷孔空化特性和近孔初始射流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透明的有机玻璃喷嘴头部代替原喷油器的压力室和喷孔,在高压共轨试验台架上搭建了喷油器孔内流动和近孔喷雾可视化试验装置,采用高速可控闪光摄影与长距离显微成像技术相结合方法,获得了喷孔内部空化流动和近孔区域初始射流结构形态的发展过程图像。结果表明,所有试验喷孔内均呈现空化流动,空化强度和空化类型与针阀升程和喷油压力有关,喷油压力越高,对应空化初生的喷油时刻越早,并且空化类型在喷孔内出现的频率和时间也不同;喷油前喷孔内存在初始气泡,初始气泡大小不同导致了近孔区域初始射流结构不同。基于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和界面追踪法(Volume of fluid,VOF)多相流模型,根据喷嘴内部几何形状和试验条件,模拟计算喷孔内初始气泡的演变过程以及初始射流结构形态的形成发展过程,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多喷嘴射流泵设计方法及结构参数对泵性能影响,提出了基于经验系数多喷嘴射流泵的设计方法,并设计了不同喷嘴参数的射流泵。采用试验方法对射流泵进行了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喉管内部速度梯度较大,说明工作流体与被吸流体混合较快,验证了多喷嘴射流泵能够缩短喉管长度。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4喷嘴射流泵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测量,得到射流泵内部流场的速度和湍动能分布,结果表明喉嘴至喉管入口段径向速度梯度较小,轴向速度梯度较大。试验结果为多喷嘴的理论计算和合理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