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验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硝酸钾(KNO3)、高锰酸钾(KMnO4)、赤霉素(GA3)、聚乙二醇(PEG)对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探讨促进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有效途径,为菘蓝的规模化栽培及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g/L KNO3处理的幼苗根长提高61.35%,10g/L KMnO4处理的幼苗保水力提高81.58%,3种浓度GA3处理幼苗根系活力分别提高17.88%、21.85%、13.82%,0.2g/L GA3处理使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提高38.90%、79.18%,幼苗鲜重和苗长分别提高84.38%、24.24%;3种浓度PEG处理的幼苗根系活力分别提高14.08%、19.32%、13.57%,鲜重分别提高75.00%、106.25%、87.50%,200g/L PEG、300g/L PEG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分别提高68.15%、46.93%。综上所述,以GA3溶液处理效果最好,其中,以0.2g/L GA3处理效果最佳,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2.
以黑果枸杞1年生木质化枝条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及浓度对黑果枸杞硬枝扦插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溶液对硬枝扦插成活率影响差异显著,对地径生长量、分枝数影响差异极显著,对苗高生长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用NAA 300 mg/L处理插穗成活率最高;用NAA 100 mg/L处理的插穗地径生长量最大,与ABT1 300 mg/L和ABT1 100 mg/L处理效果上没有显著差异;用ABT1 100 mg/L处理的插穗分枝数最多。  相似文献   

3.
鸡冠花试管开花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鸡冠花种子为外植体获得无菌苗进行试管开花实验,结果表明:植物激素影响鸡冠花试管花形成发育,以6-BA 1.0mg/L+NAA0.2mg/L为促进试管苗开花的最适激素浓度组合;环境条件影响植物的开花,随着光照强度的提高,试管苗开花率提高,花色更鲜艳;营养水平不同对开花有影响,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减半,NH_4NO_3含量减半,均利于试管开花。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浸泡沙滩黄芩种子,观察比较其发芽率,从而确定出对种子萌发影响效果最佳的赤霉素浓度;同时研究了提前用蒸馏水浸泡与否及赤霉素不同浸泡时间对沙滩黄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浓度在100~600mg/kg对种子发芽率均有明显提高且各处理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以500mg/kg赤霉素处理效果最佳,发芽率最高,达到75%;在最佳浓度500mg/kg下,以处理72h的种子发芽率最高,可达84.7%。试验还表明,直接用赤霉素而不用蒸馏水浸泡处理种子发芽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赤霉素(GA_3)处理对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以紫斑牡丹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浓度水平的赤霉素处理(0、100、200、300、400mg/L),测定分析紫斑牡丹种子首粒生根时间、生根率、主根长度等生根指标和幼苗的枝长、叶片数、叶宽和苗高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赤霉素对紫斑牡丹种子的生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浓度处理首粒种子的生根时间均为35d,赤霉素浓度为300 mg/L时,生根率和主根长度均为最大,分别为83.04%、4.53cm,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紫斑牡丹幼苗的生长也表现出显著地促进作用,其中赤霉素浓度为300mg/L时效果最好,幼苗的枝长为1.6cm,叶片数为3.4片,叶宽达到5.9cm,苗高达到7.3cm。综合分析表明,赤霉素处理对紫斑牡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促进效果最好的浓度为300mg/L。  相似文献   

6.
水分胁迫对椿叶花椒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对椿叶花椒进行浸根处理,探讨其在水分胁迫下抗氧化酶活性及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各种梯度的水分胁迫均导致椿叶花椒SOD活性明显下降,在PEG质量浓度为75 g/L和100 g/L时,SOD活性与对照差异显著;CAT、POD活性在50 g/L的PEG溶液处理时均上升,表明椿叶花椒体内启动抗氧化体系,且两者在75 g/L的PEG溶液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在100 g/L的PEG溶液处理时两者均下降;水分胁迫引起膜脂过氧化加剧,M 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明显上升;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在50 g/L和75 g/L的PEG溶液处理时下降均不显著,在100 g/L的PEG溶液处理时与对照形成显著差异;类胡萝卜素、蛋白质含量在各种梯度水分胁迫下均显著下降;脯氨酸含量较低,在75 g/L和100 g/L的PEG溶液处理时比对照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葶苈种子(Draba nemorosa L.)萌发的最适温度及盐胁迫的响应,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葶苈种子的萌发特点和不同浓度Na_2SO_4胁迫对葶苈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30℃时,种子发芽情况最好,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为96.4%和100.00%,低浓度(100mg/L、200mg/L、300mg/L)Na_2SO_4对葶苈种子萌发有轻微抑制作用,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对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在500mg/L Na_2SO_4处理中,种子发芽率达到最低值50.00%,低于对照47.7%,耐盐指数达到0.54%。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吲哚丁酸在蒙古栎育苗时的使用浓度,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了不同浓度吲哚丁酸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吲哚丁酸处理蒙古栎种子产生显著差异,其中300mg/L浸种12h效果最好,其次为200mg/L。  相似文献   

9.
赤霉素对2个玛咖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色玛咖和黄色玛咖的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0 mg/L、50 mg/L、100 mg/L、200 mg/L、400 mg/L)浸种24 h,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根长等指标,比较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玛咖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均能提高玛咖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等指标,当赤霉素浓度为200 mg/L时,对黄色和黑色玛咖种子发芽效果最佳。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后,黄色玛咖种子萌发的各项指标均大于黑色玛咖种子。  相似文献   

10.
以小麦品种"川育20"为实验材料,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及其生理指标,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处理后小麦种子呼吸速率提高明显;同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烯效唑浓度的升高,小麦幼苗的形态指标明显发生变化,在根系活力中20 mg/L 烯效唑效果最好,40 mg/L、60 mg/L烯效唑都会影响小麦幼苗的根系活力,阻碍其生长.  相似文献   

11.
通过5组不同温度处理和赤霉素(GA3)、聚乙二醇(PEG)、细胞分裂素(6-BA)、磷酸二氢钾(KH_2PO_4)处理,研究不同条件对天人菊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变温25/15℃处理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83.67%、72.83%、6.88。由此可得:变温25/15℃是天人菊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在25℃恒温处理下,分别施用不同的激素,得到天人菊种子最适发芽浓度分别为300mg/L赤霉素(GA3)、10%PEG、100mg/L细胞分裂素(6-BA),但KH_2PO_4对天人菊种子萌发的影响并不显著。由试验可得:100mg/L的细胞分裂素(6-BA)对天人菊种子的萌发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10~1000 mg/L稀土溶液对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浸种24 h后的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稀土溶液可促进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种子内含物的转化,从而促进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但同一稀土溶液对不同树种的适宜浸种浓度不同。马占相思以10 mg/L处理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势并缩短发芽时间;大叶相思10~30 mg/L处理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但没有显著缩短发芽时间。200 mg/L及以上浓度浸种对2种树种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考虑指标多重比较差异及经济因素,10 mg/L处理较利于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幼苗高和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花木扦插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处理方式和处理时间对红花木扦插生根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IBA、IAA、NAA和ABT中,以IBA处理效果最佳。IBA不同处理方式有其对应浓度,IBA浸泡处理以200mg/L扦插效果最佳,速沾浓度以2000mg/L效果最好,而IBA滑石粉稠液蘸沾浓度以100mg/L为宜。IBA处理时间对红花木扦插生根的影响具显著差异,用300mg/L的IBA溶液处理红花木插条,以60min的效果最佳;用1000mg/L的IBA溶液进行速沾,以60s为宜。IBA和NAA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使用对红花木扦插生根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酸枣种子为材料,分别用浓度为0(CK)、50、100、150、200 mg/L的GA_3溶液浸泡酸枣种子(24 h),在光照培养箱内进行种子发芽试验,同时进行盆栽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GA_3溶液对酸枣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当浓度为100 mg/L时效果最好,室内发芽率为77.33%,出苗率为74%,且幼苗高度、真叶数、地上鲜质量和根鲜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的处理对野火球种子萌发的影响,测定了不同赤霉素浓度对野火球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度、胚芽长度以及出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对野火球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从总体上看野火球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及出苗率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赤霉素浓度达到300mg/L时野火球种子的各项平均指标达到最高,与对照相比,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及出苗率分别提高了45.9%、73.3%、90.9%、110.8%、300.0%和53.8%;但当赤霉素溶液浓度高于500mg/L时,野火球种子的各项指标则低于对照,说明赤霉素溶液处理对野火球种子有一个最适浓度,超过此浓度,野火球种子的发芽会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6.
使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浸泡猪屎豆和黄葵种子,研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L的GA3处理对猪屎豆的催芽效果最好,而100 mg/L的GA3处理对黄葵的催芽效果最好;GA3浸种催芽对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有提高,但效果不显著。GA3的浓度过低或者过高,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浓度重金属Pb~(2+)和Cd~(2+)对洋甘菊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分别用不同浓度Pb~(2+)(100、200、300、400和500mmol/L)、Cd~(2+)(20、40、60、80和100mmol/L)及Pb~2和~+Cd~(2+)混合溶液(20+100、40+200、60+300、80+400和100+500mmol/L)处理洋甘菊种子,测定叶绿素的含量。叶绿素含量随着Cd~(2+)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浓度100mmol/L时达到最大值。其中Pb~(2+)300 mmol/L、Pb~(2+)和C~(d2+)混合溶液(60+300)mmol/L时,叶绿素含量会受到一定抑制影响,此时叶绿素含量达到最低值。Pb~(2+)300mmol/L、Pb~(2+)和Cd~(2+)混合溶液浓度为(60+300)mmol/L时会抑制洋甘菊种子的萌发,但会促进幼苗生长,其余浓度Pb~(2+)、Cd~(2+)胁迫对洋甘菊种子与幼苗影响较小,未出现无根苗现象。结果表明:Pb~(2+)处理对洋甘菊幼苗叶绿素含量有先抑制,后促进,又抑制的作用,Cd~(2+)处理对洋甘菊幼苗叶绿素含量有促进作用,Pb~(2+)和Cd~(2+)混合溶液对洋甘菊幼苗叶绿素含量起着先抑制,再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比较分析乌饭树和短尾越橘种子的发芽特性,就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浓度赤霉素GA3溶液浸种处理对乌饭树和短尾越橘种子萌发的影响情况进行了恒温培养试验。结果表明:GA3溶液对打破乌饭树和短尾越橘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有显著的效果,发芽率比未经处理的高出3~5倍;处理后的乌饭树和短尾越橘种子对温度有很高的敏感度,25℃是最佳发芽温度,温度升高发芽率则降低,25℃时的发芽率是27℃时的3~5倍,是30℃时的10至几十倍;GA3溶液的浓度变化对乌饭树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大,在25℃恒温条件下,用浓度分别为200、600、1 000 mg/L的GA3溶液浸种后的种子其最高发芽率分别为60%、65%和64%;而短尾越橘种子的发芽率随GA3溶液浓度不同而有所变化,用浓度为1 000 mg/L的GA3溶液处理后的种子其发芽率始终最高,在25℃时,用浓度分别为200 mg/L、600 mg/L、1 000 mg/L的GA3溶液浸种后的最高发芽率分别为41%、25%和57%。(4)提高温度,对两者的发芽都有抑制作用,30℃时,乌饭树几乎不发芽,而短尾越橘最终发芽率为16%。说明短尾越橘种子休眠更深,这可能与其自身种皮密实、坚硬等物理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以水曲柳种子为材料,探索药剂处理对种子层积催芽萌发的效果。结果表明:水曲柳种子层积处理前应用适当的外源激素处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GA3在100 mg/L浓度时对提高种子萌发率有一定的效果;而BA则在1 mg/L浓度时对种胚的发育和种子萌发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使用GA3处理种子时,在低温或暖温层积前分别使用,可以获得较好的萌发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打破种子休眠、提高萌发率的最适方法,以狭叶薰衣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GA_3、不同浓度NaCl溶液及不同温度对狭叶薰衣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浓度为500mg/L GA_3浸种24h,能快速促进狭叶薰衣草种子萌发,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其值分别为82.22%、61.11%、4.94,且发芽效果最好;盐胁迫处理下,随着NaCl溶液浓度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mg/L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40.00%、30.00%、1.36;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30℃,发芽率达23.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