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稻米》2006,(6):56-56
日前,农业部公布了经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的198个农作物品种。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作为第一选育单位选育的中早25、内2优6号(国稻6号)、中浙优634(中浙优2号)、中百优1号(中丰1号)和中旱221等5个新品种(组合)榜上有名。现将该5个品种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旱地小麦新品种——晋麦47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晋麦47号系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旱地小麦育种组1985年以12057作母本,(522×K37-20)为父本,经杂交,采用改进F2后裔育种法选育而成。1989年出圃,1990年经过新品系比较试验,1991~1995年完成国家及山西省旱地预区试,1995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晋麦47号,1998年又分别通过国家及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获农业部“九五”重点推广品种二等后补助和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现为国家黄淮旱地、山西省旱地、陕西省旱地区试的对照品种。 1 主要特征(1)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生长繁茂稳健。(2)穗长粒多粒重高。平均…  相似文献   

3.
中86—76由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经多年“双胁迫”旱病圃筛选培育而成,2003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在湖南省山区和丘陵区的天水田、山谷荫蔽田及25度以下缓坡旱土作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4.
皖旱优1号是由N422S与恢复系R8272配组育成的粳型杂交旱稻组合.该组合分蘖力强,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抗旱性强,中抗稻瘟病和胡麻斑病,米质较好.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皖旱优1号的选育过程、主要特性、旱作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早熟丰产小麦新品种早麦5号简介早麦5号由贵州省农科院旱粮所小麦遗传育种课题组用浙江的“早熟908”与自育的“75(3)2—2”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1995年7月通过贵州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早麦5号属半冬性品种,早熟、抗病是其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新品种晋麦86号(原名汾4858)是以晋麦62号为母本、97水320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2008年6月由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有关小麦专家进行了田间考察验收.同年9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晋麦86号,审定编号为2008006。  相似文献   

7.
沪优2号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用旱稻不育系沪旱1A与恢复系旱恢2号配组而成的高产优质杂交节水抗旱稻,具有株叶型好、抗倒性强、米质优、抗旱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6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审定。根据多年对亲本的观察和制种实践,总结了该品种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8.
1991年3月,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22个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的水稻品种有:湘早籼10号(原名85-151)和湘旱籼11号(原名7-81),系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两个中熟早籼;中156,系湘潭市农科所引进的中熟早籼;浙733,系益阳地区农科所引进的迟熟早籼;威优辐  相似文献   

9.
临旱1号(98-2-3)是临沂市水稻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培育出的高产、优质、多抗,适合黄淮麦茬稻区种植的旱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10054。  相似文献   

10.
抗旱小麦新品种—晋麦98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晋麦98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旱地小麦育种室于2004年利用超优67为母本、临旱6326为父本,采用系谱远缘杂交育种法,通过异地鉴定、生态选择等手段选育而成的抗旱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综合农艺性状好,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广。其于2014年11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三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14009。1生物学特性晋麦98号为冬性,早熟、抗寒、抗旱、抗干热  相似文献   

11.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宝麦3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麦3号优质小麦[原名秦优3号,系谱号为91(36)6-8-1-3-5-6]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由昌农921/晋农192的杂交后代选育而成。该品种1998年出圃,2003年9月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12.
宁春50号(原代号H5366)是由宁夏农林科学院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培育的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2010年通过宁夏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宁麦审2010001号)。该品种采用宁夏主栽品种宁春4号为母本,法国硬粒小麦卡姆(ChamI)为父本人工杂交,杂交后代又选株再与农艺亲本宁春4号回交2次,其回交后代又经花药培养,再以系谱法选择,经过北育南繁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育成的甜研305、甜研306两个雄性不育多倍体品种,经国家“七五”攻关甜菜品种区域试验鉴定验收,并于1993年6月由轻工业部甜菜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推广良种。甜研305与甜研306在黑龙江(对照品种双丰8号)、吉林(对照品种范育1号)两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分别较当地对照种块根产量提  相似文献   

14.
沪旱5A是以沪旱1B与川香29B杂交,在F_4代选择优良单株与沪旱1A测交并经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节水抗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于2013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沪旱5A保持了沪旱1A抗旱性好、米质优良的特点,柱头外露率、异交结实率显著提高,与旱恢49、旱恢840配制的组合沪优549、旱优540于2019年分别通过湖北省和上海市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一)蜀杂一号(原代号85—117) 该品种是四川大学生物工程系和什邡县农业局共同选育,为甘蓝型低芥酸核不育两用系杂交油菜。1990年2月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母本S45AB(两用系)是由奥罗品种自然突变产生的不育株经转育、回交、半粒法低芥酸选择与多代选  相似文献   

16.
1992年1月20日,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在长沙又审(认)定了一批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合格的品种有:水稻品种(组合)共计8个,其中旱稻3个:中86-44,湘旱籼12号,威优438;中稻1个:湘中籼3号;晚稻4个:湘晚籼3号,湘晚籼4号,汕优36辐,湘粳1号;玉米品种1个:湘玉5号;甜玉米品种1个:湘甜玉1号;大豆品种1个:湘春豆  相似文献   

17.
玉优柳旱1号是广西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玉林市农科所育成的不育系玉A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旱1号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水旱两用三系感温型早籼中熟杂交稻新组合,于2011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具有优质、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旱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郑旱10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旱稻新品种,具有高产、耐旱、适应性强等特点,201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总结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正>豫农4023是河南农业大学以新旱1号为母本、周麦16为父本,采用系谱法在水地、旱地同时选择,历经10年选育出的半冬性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11年通过河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1029。1特征特性豫农4023生育期232d,与洛旱2号的生育期基本相同;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冬季具有较强的抗寒性;春季发育进程较快,两极分化期不能成穗的小分孽枯死速率快,叶色  相似文献   

20.
浙江茶情(1)     
金晶  陆德彪  刁学刚 《茶叶》2015,41(1):61-63
<正>1我省审定通过两个茶树新品种近日,省农业厅发出第3号公告,公布了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结果,"景白1号"和"景白2号"两个新品种名列其中,并公布了审定通过的两个茶树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审定意见。通过审定新品种的编号分别是浙(非)审茶2014001和浙(非)审茶2014002,其品种选育来源是惠明茶树品种变异,经多年多点试验,‘景白1号’品种平均亩产鲜叶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