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农产品商场一头连着出产者,一头连着消费者,既事关出产者收入多寡,又关乎消费者承受能力。从"蒜你狠"谢幕到"蒜你贱"上台,无论是"谷贱伤农"还是"菜贵伤民",有些农产品价格暴升暴跌的行情层出不穷,导致的结果终究谁最"受伤"?国家统计局陕西查询总队表明,有些农产品价格的暴升暴跌有百害而无一利,对居民生活、农业出产、经济运转、社会安稳均会造成负面影响。饲养户每出售1头育肥猪亏本约200~300元作为最大的民生论题,农产品价格一旦过度跌落,出产者收入必定遭到影响,给农民增收难题"、三农"疑问  相似文献   

2.
虽然我国农产品流通主体、流通渠道和流通保障体系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但受二元经济结构、畸形城镇化路径、积贫积弱农村经济状况等的影响,农产品流通体系中诸如小农户难以有效面对大市场、长期畅通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少、新问题、新现象常常游离于政策法规范围外等问题大量存在,这些问题所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菜贱伤农(民)、菜贵伤(市)民”现象的频繁出现.为此,需要破除二元经济结构,坚持走城乡协调发展道路,快速推进我国法制化和信息化进程,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早日建成基于民生导向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12,(22)
农民卖菜难、市民买菜贵,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农产品产销的“高物流成本”和“产销信息不对称”是主要原因。如何创新权产品流通方式、破解菜贱伤农?应当如何培育农产品流通主体?产销信息不对称如何改善?共聚微博,热议涨价时代的发展之策,期待关注!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流通一直是我国农业经济的短板。农产品(尤其是蔬菜)流通领域,组织化程度低、流通环节多,不仅增加了产后损耗、推高了城市物价,还恶化了产销对接,导致菜贱伤农、菜贵伤民问题反复出现。因此,中央多次提出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2012年,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不断提高,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卖难"、"菜贱伤农"等新闻进入到公众的视野内,不仅令人痛心,也沉重地打击了部分农民的积极性。而另一边则是令城市消费者屡屡惊呼的"高菜价",甚至有人连连感叹"吃不起"。这种"菜贱伤农"与"高菜价"的矛盾现象的背后所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例如流通环节过多、运输成本高、收购商囤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错综复杂。问题的根  相似文献   

6.
最近,部分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演了"过山车式"涨跌,不少人不禁问农产品价格是"一根扁担抬两头",如何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既不因菜贱伤农,又不过多增加消费者开支?"蒜你狠"再次来袭"最近大蒜价格涨得厉害,大有2009年‘蒜你狠’归来的架势。一位大蒜经纪人说,5月中旬大蒜上市之初,价格低于3.0元/公斤,但是到了6月初,品质较好的大蒜已经飙升至8.5元/公斤,短短十几天价格涨了近3倍。据农业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  相似文献   

7.
文章立足于后小康社会这个宏观背景,以推进湖南省农产品流通创新发展为研究目的,把农产品流通创新发展作为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采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深刻分析了农产品流通创新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阐明农产品流通创新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问题,对后小康社会农产品流通创新发展作一些探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  相似文献   

8.
丁明霞 《河南农业》2019,(3):50-51,62
近年来,各类农产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一次又一次地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海南"毒豇豆"、山东"毒生姜"、湖南"镉大米"事件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不再是满足于"吃饱",而是"吃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从荥阳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时下各地出现的"背时猪"、"伤心菜"等现象进行了初步剖析,并就如何破解"××贱伤农"困局,建立农产品市场预警机制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产品卖难"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我国的9亿农民。农产品缘何难卖,农民为何难以走出"年丰农贫"的困境,究其根源,有农产品营销体系不完善,农产品营销模式与农业市场化进程不相适应等诸多原因。但毫无疑问,农产品营销渠道是农民实现从农产品到货币"惊险跳跃"的关键一环,为此,从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的现状分析入手,剖析了当前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今年农产品市场流通工作重点:进一步推进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强化农产品营销促销,解决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大蒜滞销、土豆烂在地里、香蕉用来喂猪……2011年,国内反复出现农产品"卖难买贵"现象,一方面农民损失惨重,另一方面市民直呼物价上涨过快。如何解决这种窘境?2月14日,在河南郑州召开的农业部定点市场工作会议开出了"药方"——"三个对接",即生产、销售、消费三个环节对接。会议提出今年农产品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流通组织的稳定、健康发展,能更好地协调产销关系、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流通组织作为推动流通模式发展的主体力量,其变革趋势与发展方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演进趋势。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收购—批发—零售"农产品基本流通过程中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食品)零售企业3类流通组织的分析,提出中国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发展主要有两大主线:批发市场的服务拓展、连锁零售企业的农超对接与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于冷 《北京农业》2012,(14):26-27
正近期,关于"10元买两根大葱"的消息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广大居民又开始担忧农产品涨价,又有人开始挖掘流通领域的"暴利",也有人开始担心农产品价格导致的通货膨胀。大葱是很平常的农产品,它的涨价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为什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黑龙江)》2014,(2):I0003-I0003
蔬菜从农民的菜地到市民餐桌,“菜贱伤农“‘菜贵伤民”事件会时有爆发。“所有的根源都是流通环节的问题,流通环节越多,成本就越高。”市农委主任许兴国一语中的,价格波动背后不是农产品供应绝对不足,而是有效供给不足。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近年来,我市探索建立生产与消费有效衔接、灵活多样的农产品产销模式。最广泛的模式“农超对接”,最有效的模式“农社对接”,而最创新模式主要有益民菜市“场企直销“‘菜宅送”蔬菜直通车,以及时尚新潮的“网上卖菜”。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产业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七区二十三带"农业产业化空间布局。在农业产业化空间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南菜北运"、"西果东送"、"北粮南运"及"中粮西运"、"西杂东运"的现代流通格局。农产品供应链的组织模式当前,农产品供应链的组织模式主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要带动行业和个体户的跨越式发展,促进农产品流通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存在,这是行业发展的成果,也是行业发展的方法。需要一场涵盖理论领域和实践领域的"流通革命",创造出农产品流通产业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案,来实现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贵州农村产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地推进中,农村产业扶贫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农产品商贸有效带动了农村经济建设。但受地形、劳动力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农产品商贸依然难以形成稳定的供求关系,好产品没有卖出好价钱的情况依旧存在。贵州农产品商贸需以"大市场"为主导思想,对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实行统一管理,才能更好地推动"黔货出山",进而长久、稳定地带动贵州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底,商务部、农业部联合启动农产品农超对接试点,组织开展农村积极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推进农产品"超市+基地"的供应链模式。2009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迎来了"农超对接"发展的新机遇。"农超对接"让农产品"轻装"进城,这种运作模式,在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期特别就这一模式,向广大读者进行全方位解读。  相似文献   

19.
<正>从"速生鸡"到"猪肉钩虫",从"问题草莓"到"无籽葡萄",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社会神经。谣言不仅引发了消费者的恐慌,由此引起的农产品销量骤降、价格下跌,对相关产业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6月30日,在2017全国食品宣传周农业部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上,农业部对近期农产品质量安全十大谣言进行了曝光。从"速生鸡"到"猪肉钩虫",从"问题草莓"到"无籽葡萄",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社会神经。2015年4月,"草莓残留乙草胺超标"事件造成北京市昌平区观光采摘游客骤降21万人次,损失2683万元;五  相似文献   

20.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我国多地不时出现农产品价低卖难,尤其是蔬菜,"菜贱伤农"深深刺痛着整个行业。我国蔬菜产业经历屡次类似的磨练,无论是从生产、销售、流通环节都已趋于成熟发展,却仍然摆脱不了终端市场一次次的打击。为此,笔者总结了农村蔬菜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希望对于从业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