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毛豆的生物学特性,结合龙海市气候资料,分析了龙海市双季毛豆生产的气候条件,各生育期遇到的主要气象灾害,并根据双季毛豆栽培所需的热量条件,对双季毛豆栽培区做出农业气候区划。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光照、温度、水分等气候条件对甜叶菊生育、产量、含糖甙及分布的影响,介绍了各地种植及栽培措施,初步提出中国甜叶菊栽培区域分两大类型、4大产区及8个亚区。为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防御农业气象灾害、合理布局及实现甜叶菊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系统分析热带作物生物学特性和地区生态条件的基础上,选取了与热作关系密切的10个农业气候因子作为区划指标,采用模糊数学方法,首先,将热作对气候条件的适应程度用隶属度来表示;然后,在计算机上通过特定的模糊关系运算,取得了模糊等价系数矩阵;最后,根据这些系数与各中心的亲性关系,建立了模糊中心聚类系统,即热作生态条件的模糊区划系统。试图为海南岛热作生产和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2012年4月12-15日,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12年秘书长会议暨热作产业化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北海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和广西热带作物学会共同主办,由中国农垦经济中心副主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吴金玉同志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学会副理事长王文壮同志主持,学会吕飞杰理事长、农  相似文献   

5.
热带、南亚热带作物是我国农业产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国内生活需求和保障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全国、各省主要热带作物及2012年我国进口最大的2个热带作物的生产、贸易情况,为热作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2011年,我国热作面积排前三的是广西、广东和云南;热作总产值排前三的是广东、广西和云南;热作进出口占农产品进出口的比重偏高,特别是进口比重偏高,容易导致我国物资安全,特别是战略物资安全。2012年,国内天然橡胶市场量增价跌;我国积极推动油棕生产技术研发,努力挖掘油料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6.
为摸清主要热带作物病虫害基本情况和防控现状,海南省农垦科学院文昌试验站(下称文昌站)对所辖区域主要热作荔枝、胡椒的病虫害进行了有组织的监测和防控情况,结合长期以来的生产、工作经验和教训,对热带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控体系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因素进行客观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总结我国植胶20多年有关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各植胶区的自然条件因素与橡胶树生长、产胶等表现型特征之间的关系,并与一些热带植胶国家自然条件的利弊作了对比分析,肯定了我国在北纬17°以北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大面积植胶成功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地理、地貌因素,各种热带作物的生态表现,提出了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划分的依据。强调了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开发我国宝贵的热带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为此,进一步提出了按纬度、海拔高度以及当地自然特征相结合的各种热带作物的合理布局,以及加速建立橡胶、椰子、剑麻等热作生产基地的方案,以适应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广西甘蔗霜冻的气候规律和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9年 12月 2 2日~ 2 8日 ,广西出现一次几十年来较严重的霜冻、冰冻灾害 ,导致广西各地种植的甘蔗、香蕉、龙眼、荔枝、冬菜、水产养殖受严重冻伤、冻死 ,直接经济损失巨大 (广西日报 2 0 0 0 .1.3)。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由于受季风的影响 ,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和冬季低温少雨的农业气候特征。这种气候特征对农业来说 ,一方面为农业多宜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光热水气候资源 ,具有生长季长 ,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发育 ,且产量高 ,品质优的气候优势 ;另一方面也具有农业气候灾害种类多、出现频繁、降水和气温的异常造成旱涝和低温霜冻等不利因…  相似文献   

9.
2012年4月12-15日,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12年秘书长会议暨热作产业化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北海市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总结和深入交流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11年工作,研究如何发挥中国热带作物学会产学研、农科教三结合的优势,确定农业科技促进年拟开展的主要工作,以促进热带农业科技创新与新技术推广,支  相似文献   

10.
湖南麦作期间的农业气候条件,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不利因素的难题而制约麦类生产发展,究竟对麦类生育产量影响程度如何?本文结合我省大麦生育过程和农业气候条件,作如下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系统分析咖啡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适宜性条件的基础上,选取了与咖啡种植关系密切的五个农业气候因子作为依据,应用模糊数学方法,确定了云南热区各地各气候因子以咖啡种植的气候适宜度(录属函数),以及可作为区划指标的清晰度,根据分析结果,得出云南热区咖啡种植气卢条件的适宜性区划,试图探讨一种适用于单项作物区划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湖南栽培大麦的农业气候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麦作期间的农业气候条件,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不利因素的难题而制约麦类生产发展,究竟对麦类生育产量影响程度如何?本文结合我省大麦生育过程和农业气候祭件,作如下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13.
植物线虫是危害热带作物生产的一大重要植物病原。由于适宜热带气候和土壤条件,热作线虫病害具有种类丰富、繁殖世代多和群体大的特点,掌握热作线虫发生规律,控制热作线虫病害发生对保障热作顺利生产必不可少。概述了热带作物线虫病害危害情况、热带作物线虫学研究及服务三农现状,提出提升热带作物线虫学研究水平及服务三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我国热带作物营养诊断研究工作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我国有关专家30年的研究成果,着重论述了橡胶、剑麻、胡椒等热带作物营养诊断的方法及其在指导施肥中的应用,同时对热带作物营养诊断指导施肥作出评价,从而探讨了今后热带作营养诊断的研究方向,并指出了应用营养诊断指导肥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热带作物学报》2019,(5):F0002-F0002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科学技术奖励是中国热带作物学会设立的重要社会科技奖励,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重要补充。该奖励设有科技进步奖、杰出贡献奖、青年科技奖三个子奖项,奖励周期为2年。根据《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科学技术奖励章程》规定,现开展第二届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科学技术奖励的推荐评选工作,欢迎广大热带作物科技工作者积极申报。一、推荐条件和奖励名额推荐候选项目(人选)必须符合《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科学技术奖励章程》要求。  相似文献   

16.
热区的宏观经济环境对热带农业有着直接影响,热带作物产业的发展壮大与其密不可分。对近年来广西热区宏观经济环境进行分析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发展对策,为广西热区的热带农业发展提供思路,进而促进广西热区热带农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福建热作科技》2002,27(Z1):1-13
一、学会成立经过 1、建国后,在党的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为了发展以橡胶、剑麻为主的热带作物生产,从五十年代中期起,就在我省的南亚热带地区漳州、泉州和厦门建立了亚热带作物试种站、试验场(站)和国营农场,还开办了农业院所为热作生产培养人才.六十年初又成立了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省热带作物气象站和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不少高校如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农学院也专门抽出了一定的教学和科研人员从事热带作物科学研究.这种跨行业、跨部门、跨学科共同为福建省热带作物的生产发展作贡献的新局面,为福建省热带作物学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发展生态茶园的关键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新富 《福建茶叶》2009,31(3):22-22
一、选用良种 福建地形复杂,各地气候差异很大,不同茶类对茶叶优良品种的要求更有明显区别。因此,必须根据各地气候特点、自然条件、栽培条件和茶类要求来选择茶树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一个水稻品种在种性确定以后,其产量水平取决于各种产量构成因素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综合效应。为了探索杂交早稻新组合华联2号作早稻栽培的增产潜力,我们在1991年对本市各地种植的17万亩华联2号进行了产量结构的测产验收,共收集了21丘亩产在500kg以上的丘块,对具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株高、结实率、千粒重等6个产量性状,运用生物统计学原理进行了相关、通径和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20.
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本文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9月份干旱与第四轮茶产量的关系。定量地探讨第四轮茶产量与当地降雨量和湿润度等的农业气候条件的基本关系;研究在茶叶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引起第四轮茶产量波动的气候原因,以及气象因子波动对第四轮茶生产影响程度。试图从农业气象的角度为合理评价广东第四轮茶的农业气候资源,采用高产稳产的栽培措施以及进行产量预测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