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碧螺春茶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碧螺春原产于江苏省苏州太湖洞庭山。该地气候湿润温和、常年云雾弥漫,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的茶树品种和精细的加工工艺,成就了碧螺春茶的独特品质,其外形条索纤细、色绿隐翠、茸毫披覆、卷曲似螺,具“蜜蜂腿”特征;内质汤色嫩绿,香气鲜雅、兰韵突出,滋味鲜醇、回味绵长,叶底柔嫩,是我国十大历史名茶。为了使碧螺春茶能满足新时期市场的需求,本文从适制品种、栽培、加工和包装等技术层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碧螺春茶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2.
洞庭碧螺春茶区茶树种质资源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碧螺春茶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品质风格和悠久的历史享誉海内外。2002年12月,洞庭碧螺春茶列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当前洞庭碧螺春茶产业存在良种普及率低、茶园单产低、茶叶产品品质参差、加工技术传统、假冒产品泛滥等诸多问题,影响碧螺春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茶树品种缺乏特色,茶园良种普及率低是最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茶树良种选育和推广更新上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叶》2011,(1):F0004-F0004
“6CBL4连续扁茶机”是在单锅扁茶机的成熟技术基础上改进创新、设计而成的,它彻底改变了传统扁茶加工“手不离茶、茶不离锅”的状况,所制茶叶色泽一致、扁度一致,并获得国家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00920199619.4外观设计专利200930199126.6)。  相似文献   

4.
1碧螺春生产的现状洞庭东、西山种茶、制茶,已有千年历史。说起碧螺春的来历,民间有两大动人传说的版本。其中共性是生长在太湖洞庭山石缝中奇香型的野生本地茶,被当地百姓采食,主要因其香气被世人所知,  相似文献   

5.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自古好地方!来到苏州,扑面而来的是融汇现代文明与典雅历史的城市文化,苏州园林、吴越软语、洞庭碧螺春茶都广为人知,作者以茶为职,对洞庭碧螺春茶更多了一分的关切和了解。洞庭碧螺春茶传世脍炙人口的美丽  相似文献   

6.
无锡毫茶产于江苏省无锡市。1973年开始立项,历经6年创制成功。确立了包括适用品种、加工工艺、品质风格等在内的系列技术,并通过科技鉴定。相继获得了省、市重大科技成果奖,优质名茶称号,1986年被商业部定为全国名茶之一,1989年在西安农牧渔业部优质农产品评比会上,又荣获全国名茶称号。无锡毫茶在碧螺春加工工艺上进行改进,主要工序为摊青、杀青、揉捻、  相似文献   

7.
吴县太湖洞庭山区生产的碧螺春茶,是载誉中外的绿茶。碧螺春茶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据太湖备考记载“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山人朱元正采制其香异常,名吓煞人。宋商邱抚员始进,上题曰‘碧螺春’”。太湖洞庭山区是一个茶果间作的茶区。茶树和枇杷,杨梅,枣子,桔子等十多种果树交错其间。湖、山、田、茶、果、林蔚成一幅天然的美丽蓝图。茶树生长在这优越的自然屏障里,培育着有“花香果味”的碧螺春茶的自然品质。  相似文献   

8.
<正>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以芽多、嫩香、汤清、味醇"四绝"闻名于世,为清代著名贡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洞庭碧螺春产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茶吸果香,花融茶味,二者相得益彰,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加之太湖周边气候温和湿润,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孕育了碧螺春的良好品质。洞庭碧螺春茶区位于太湖之滨,空气湿润,气候  相似文献   

9.
邢湘臣 《茶报》2004,(3):46-46
自古至今盛名不衰的“碧螺春”茶。清代词人李菁客盛赞日:“谁摘碧天色?点入小龙团.太湖万顷云水,渲染几经年。……龙井洁、武夷润、齐山鲜,瓷瓯银碗同涤,三美一齐兼”。在古人心目中,“碧螺春”茶兼有三美,在西湖龙井、武夷岩茶之上。由此可想品位之高,故今被列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以芽多、嫩香、汤清、味醇"四绝"闻名于世。洞庭碧螺春产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茶吸果香,花融茶味,二者相得益彰,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加之太湖周边气候温和湿润,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孕育了碧螺春的良好品质。洞庭碧螺春茶区位于太湖之滨,空气湿润,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1.
《茶世界》2010,(2)
随着春节的临近,市场成交活跃度大大提高,各类产品全面畅销,某些产品如碧螺春、松阳香茶、湖南平江针行茶都出现脱销局面。碧螺春、铁观音、安吉白茶是节前的主流消费品种。尤其是铁观音,市场占有量明显上升,今后仍然是主流茶叶。碧螺春、安吉白茶属绿茶类茶叶,铁观音属青茶类茶叶,是半发酵茶。市场价格上升了10%-15%。  相似文献   

12.
碧螺春茶是我国各茶之一。经过数十年来,劳动人民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不断承前启后,丰富提高,形成了现在的采制方法。碧螺春茶的采制可分采摘、拣剔。和初制三个过程。初制中又可  相似文献   

13.
正碧螺春茶产于苏州太湖之滨的吴中区洞庭东、西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悠久历史享誉海内外。特别是洞庭山的茶园面积有限,地处于太湖水源保护区,必须采取无公害管理技术,防止农业面源污染,提高碧螺春茶的质量和档次,故加强碧螺春茶园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洞庭碧螺春原产地太湖洞庭东山镇和金庭镇(原西山镇),主要采取茶果间作的形式,茶树+果树的立体种植,茶香、果香、花香相互融合,长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下,形成独特的具有天然果味的茶叶。本文通过对苏州东山镇和金庭镇(原西山镇)的碧螺春种植者基本情况、企业产品基本情况和种植技术等现状进行调查,以期为苏州碧螺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茶世界》2009,(2)
古文献告诉我们,从两晋南北朝开始,太湖洞庭就产好茶,宋代的时候,碧螺春的茶名虽然还没出现,但是也是宋朝皇室的贡茶。清代的时候,因为康熙的激赏,将这种当时被人叫做"吓煞人香"的好茶赐名为碧螺春,从此成为世世代代的名茶。  相似文献   

16.
对相同鲜叶(1芽1叶初展)加工成8种名优绿茶(自然形茶、扁形条、龙井、供青、毛峰、碧螺春、眉茶、绿针),其茶多酚、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分析结果表明,名优茶间差异较大。未经揉捻名茶(8种名茶中前3种未经揉捻)茶多酚含量高于经过揉捻的名茶;扁形茶中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高于其他名茶。叶绿素分析表明,名茶间Chla、Pya的差异较大,其次是Chlb,而Cda、Cdb、Pyb的差异较小。凡经揉格的名茶Chla的含量低于未经探捻的名茶(龙井制法的扁形茶除外),而Pya的含量则相反。加工工艺对名优绿茶主要品质化学成分的影响(文摘)@倪德江…  相似文献   

17.
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原产于苏州东山、西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地方都打“碧螺春”的招牌,致使苏州正宗的碧螺春受到了严重冲击。 为更好地保护洞庭(山)碧螺春这个品牌,今年苏州东、西山碧螺春的生产、销售全过程采用统一的防伪标识。经过对东、西山1.7万户茶农的普查,估计今年受保护的碧螺春产量在210吨左右,他们正在准备为  相似文献   

18.
天顺曲毫绿茶的制作工艺及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碧螺春是我国名优绿茶之一,尤以江苏吴县洞庭山所产的碧螺春最闻名。其外形纤细,卷曲如螺,风格独特迥异。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省掀起明前名优绿茶开发热潮。利用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的优势,引进江苏传统碧螺春绿茶加工工艺并在加工制作方面进行一些创新,形成各具特色的曲毫绿茶,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取得良好经济效益。近年,尤溪县大面积推广栽培福云6号品种,目前全县拥有近7万多亩茶园,生产的明前绿茶、毛尖、毛峰等已有相当规模,  相似文献   

19.
《茶世界》2009,(2)
苏州市洞庭山碧螺春茶业有限公司是苏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是江苏吴中集团控股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下属子公司,公司主要产品以"玉品牌"高档洞庭山碧螺春茶,(特级一等、特级二等、一级)为主。公司坚持以洞庭山碧螺春茶叶的品牌化为中心与方向,采取基地加农户的生产模式。先后在  相似文献   

20.
以苏州碧螺春茶为原料,设计了16种不同保鲜剂,经过一定条件贮藏老化后,考察它们对碧螺春茶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处理9(硅胶和抗坏血酸钠系列)及处理11(焦亚硫酸钠和抗坏血酸钠系列)保鲜效果最好;处理1(铁粉和氯化钠系列)、处理6(铁粉、氯化亚铁、碳酸氢钠、反丁烯二酸和沸石系列)、处理12(细孔硅胶)、处理14(活性干燥剂)保鲜效果较好,并对感官品质各特点与生化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做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