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市场新兴的热点。目前,重庆乡村旅游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全面分析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归纳重庆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着产品同质化竞争、自主经营比重高、产业链尚不完整、营销推广力度弱等问题;基于创新视角提出创新乡村旅游产品特色、创新乡村旅游经营形式、创新完整乡村旅游链条和创新多元旅游营销方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创新视角下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创新理论与乡村旅游发展创新的研究,主张创新理论对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成效显著,但依然存在乡村旅游创新理念不科学,产品缺乏整合,产业链发展不完善,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为实现河南省乡村旅游的优化升级,创新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应采取发展理念创新、产品创新、乡村旅游产业结构创新、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创新等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提炼乡村旅游创新的关键要素,包括产品创新、经营创新、市场创新、供应链创新和组织创新.基于系统原则,以乡村旅游创新要素为横轴,以旅游地的生命周期为纵轴,构建乡村旅游创新路径矩阵模型.以重庆作为实证案例,在分析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重庆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路径组合,包括创新乡村旅游品牌,创新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经营体系,创新三级区域市场与多元关联业务市场,创新集团化、连锁化、网络化组织.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郑燕  李庆雷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61-7963
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出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集中体现在旅游产品的老龄化、同质化、初级化,进一步分析了乡村旅游困境的根源,强调了旅游资源的相似性与相对稳定性、开发主体的分散性与非专业性、产业要素的约束性与不可替代性3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破解乡村旅游发展困境的创新战略,指出创新是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关键,而推进农民创新能力建设、培育创新农业和特色村镇、探索乡村旅游合作社运作模式、依托龙头企业与农业园区、推进土地流转和旅游用地改革、引进大型企业开发新型项目是乡村旅游创新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23-13025,13079
分析了浙江省乡村旅游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所经历的产业萌芽发展、产业快速扩张和产业质量提升3个发展阶段,突出了浙江省乡村旅游在拉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经验,主要在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风貌建设、推动农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和保障农村民生、促进区域和城乡统筹发展、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总结了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在领导、制度、产品、标准化和营销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即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推进制度创新和标准化管理、各级地方政府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推动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化战略、强化旅游产品的营销推广。在此基础上,深化了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给其他地区带来的启示,主要在于创新乡村旅游组织领导体制、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加大乡村旅游发展扶持力度、实施乡村旅游强力营销工程、引导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发展5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面临着结构性问题,亟须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原乡规划思想给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原乡规划思想出发,深入剖析原乡规划思想基本内涵,探究了原乡规划思想在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的应用,提出原乡下乡村文化旅游产品需要达成乡村生态性、文化性、体验性,要完成乡土传承、乡村休闲营造、乡村创新三层建设。以江津区乡村旅游为例,在分析江津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基础上,进一步具体探讨了原乡下江津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7.
应用系统分析法研究咸阳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认为咸阳地区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但目前乡村旅游开发处于初级水平,产品创新、经济基础等因素制约其快速发展,未来促进咸阳地区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进而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分析咸阳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多构建咸阳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诸多矛盾和挑战.随着经济发展的转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迫在眉睫,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重要的突破口.该文以栾川县乡村旅游业发展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栾川乡村旅游发展中面临的优势、劣势、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乡村旅游产品、保持旅游乡村性等,以期实现栾川乡村旅游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从乡村旅游营销入手,分析其存在的不足,通过对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播放后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分析,从牢抓乡村特性,设计和拓展产品,重视乡村居民需求和加强政府宏观管理等方面探讨乡村旅游营销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21,(10)
生态农业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地区依托自身的自然资源和农业环境,来实现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升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可以促进农村是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在生态农业旅游的产业经济发展下,农村文化产品的营销也是其中重要的经济模式。文章通过对乡村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原则进行分析,提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下的文创产品创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平潭综合实验区闽台旅游合作机制构建与路径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台旅游合作已成为福建区域旅游发展的显著特征和必然趋势,也是平潭综合实验区探索两岸区域合作的重要突破口。从分析平潭综合实验区闽台旅游合作背景入手,明确了实验区设立的政策优势、旅游发展优势及愿景等各项背景,从目标约束、组织协调、技术保障等方面构建实验区闽台旅游合作的“三维”机制,分析指出实验区闽台旅游合作的路径发展取向,即打造“海峡旅游”品牌产品体系、提升旅游企业竞争力、推进旅游人才无障碍流动,最终将实验区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休闲目的地。  相似文献   

12.
台湾乡村旅游发展历程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930-3932
对乡村旅游内涵及台湾乡村旅游发展历程加以探讨,并提出台湾乡村旅游实践启示,以期对大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重新创造传统价值与保护乡村意象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禹玉环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853-4854,4874
伴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体验型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遵义市的乡村旅游要向品牌化方向发展,必须构建体验型发展模式。笔者从体验经济视角分析了乡村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遵义市乡村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遵义市体验型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以期对遵义乡村旅游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认为旅游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基础和内容。分析了闽台旅游安全管理合作的背景与意义,比较了闽台旅游安全管理合作的环境。结合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和旅游安全管理体系,提出构建"闽台旅游行业协会联盟"等6个安全管理合作平台与建立"闽台旅游安全制度交流"等8个机制。  相似文献   

15.
王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409-13412
在阐明乡村旅游发展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乡村旅游用地对提高土地附加值的贡献,分析了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土地利用模式.总结了我国现行的土地流转政策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旅游饭店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其发展规模相比,旅游饭店的市场绩效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本文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饭店市场绩效的变化情况,从行业特点、行业结构、行业竞争、行业内外部环境等方面,分析我国旅游饭店市场绩效低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农业多功能视角下北京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仍存在着产品创新开发程度不够、产业链条短、乡村文化建设受轻视、乡村生态资源缺少科学规划和保护等问题。乡村旅游的发展扎根农村、依托农业,以农业多功能性的角度提出要开发特色产品,增加北京乡村旅游产品异质性、促进景区间联动、提升文化竞争力和完善生态保护和投入机制等发展路径,以推动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民宿作为一种新型的住宿产品,是发展乡村旅游和丰富住宿业态的重要载体。对皖南民宿网络评价文本分析发现,住客对皖南民宿的消费体验感知主要体现在软件服务、硬件设施、周边环境以及入住体验四个方面,"老板"和"房间"是住客感知最为深刻的具体对象,住客网络评论中积极情感占据绝对地位,大部分要素的表现性得分较高,但民宿的位置、交通、餐饮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消极感知。可以从服务质量、地域文化以及品牌创建与宣传方面进一步提升皖南民宿住客消费体验质量,促进区域业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笪玲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4):544-547
【目的】探索乡村旅游发展广义梯度推进途径,以促进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方法】通过对璧山县旅游资源、交通及企业发展等梯度要素的分析,获得璧山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广义梯度结构,并提出其广义梯度推移途径。【结果】璧山县乡村旅游可以划分为3个梯度,一级梯度包括璧城乡村旅游组团,二级梯度包括璧北乡村旅游组团和璧南乡村旅游组团,三级梯度包括梅江河乡村旅游组团。【建议】优先开发高梯度旅游区,打造区域乡村旅游精品;有效实施广义梯度推移,延缓乡村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加速广义梯度推移,实现乡村产业立体协调整合,以科学地推动璧山县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两岸"大三通"以及ECFA的签订,减少了服务贸易的限制,促进了贸易投资便利化和产业交流与合作,给福建省对台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针对闽台之间的"五缘"等优势及对台旅游的现状,提出进一步发展对台旅游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