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忠 《科学养鱼》1997,(1):36-36
从1992年起,我县开始进行罗氏沼虾养殖,在养殖初期,对于虾苗投放,先采取直接投放、暂养池暂养后投放,以及目前大家采用的将早繁虾苗经过塑料大棚强化培育后再投放三种方法,我们简称为直放苗、暂养苗和大棚苗。暂养池一般使用养虾池,暂养达到一定规格时放入大面积水中进行饲养,这样便于彻底除害、集中投饵等早期管理,既可确保仔虾有安全的生活环境,又可保证仔虾有适口的饵料来源。在早春时节,水温低于15℃,不\能将虾苗投入池中饲养。塑料大棚利用棚内小面积人工增温的办法,将早繁虾苗进行强化培育,使其达到一定的规格,再进行…  相似文献   

2.
第三讲虾苗中间培育和成虾养殖的主要方式1虾苗中间培育虾苗中间培育是将体长O.8~Icm的虾苗放在较小池内密集培育20天左右,长成3cm左右大规格虾苗的过程。进行虾苗中间培育有如下优点:(1)便于虾苗管理和集中投饵;(2)虾苗体形大,适应环境和躲避敌害的能力增强,放养后成活率高;(3)便于养成阶段精确计算投饵量,做到合理投喂;(4)延长养殖地内基础饵料的培养时间,减少虾在养殖地内的饲养时间,减轻养殖地的压力;(5)加速育苗池的周转,减轻虾苗在育苗池中的自相残杀;(6)调节二茬或多茬虾的养殖时间,使之合理衔接。中间…  相似文献   

3.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池塘养殖罗氏沼虾一般的放苗时间在5月上中旬,这是因为前期水温低且容易受冷空气的影响,在4月初室外水温还不到15℃,虾苗不能直接下池培育。利用简易塑料大棚进行罗氏沼虾苗种的前期强化培育,对提高罗氏沼虾的单位产量及商品虾提前上市,增加经济效益可以起到明显的作用。一、塑料大棚暂养育苗池的建设应用简易塑料大棚暂养苗种,经过25天~30天时间的培育,使罗氏沼虾苗种出池时的规格达到体长3cm以上,从而对低水温影响的适应能力增强,提高了养成成活率。同时,苗种提前25天左右放入大池中养殖,也为二茬养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今年9月初,厦门水产学院海渔系斑节对虾科研课题组,用人工饲养成熟的斑节对虾做为亲虾,培育出虾苗(仔二代).获得全人工育苗成功. 这个课题的研究工作是从1983年开始的.当时他们将从海区捕来的20尾体长10-15厘米的斑节对虾成虾,放在海水试验场的水泥池内饲养,对其进行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饵料需求、防病、诱导性腺成熟产卵及人工育苗等方面的实验研究.至1984年8月有1尾成熟亲虾  相似文献   

5.
暗纹东方鲀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泥池培育暗纹东方鱼屯鱼苗 ,研究不同发育阶段的培育密度、饵料转换、投饵量以及环境因子等对成活率的影响 ,并把土池育苗与水泥池育苗的优点相结合 ,解决了鱼屯苗后期培育易相残的难题 ,提出了一种工厂化育苗的方法。本实验投放仔苗 3万尾 (体长 0 2 8厘米~ 3厘米 ) ,4 0天后 ,出池鱼苗 2万尾 (体长 2 5厘米~ 3厘米 ) ,成活率高达 6 6 7% ,其中前期培育成活率 70 % ,后期培育成活率 95 %。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泥池培育暗纹东方Tun,研究不同发育阶段的培育密度,饵料转,投饵量以及不环境因子等对成活率的影响,并把土池育苗与水泥池育苗的优点相结合,解决了Tun苗后期培育易相残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工厂化育苗的方法,本实验投放仔苗3万尾(体长0.28厘米-3厘米),40天后,出池鱼苗2万尾(体长2.5厘米-3厘米),成活率高达66.7%,其中前期培育成活率70%,后期培育成活率95%。  相似文献   

7.
一、土池生态1.分类及面积土池分为亲本暂养池和虾苗繁育池,亲本暂养池用于对后备亲虾进行隔离养殖、强化培育,虾苗繁育池用于抱仔或抱卵亲虾孵育虾苗及对离开母体的早期稚虾进行人工培育。土池形状呈东西走向的长方形,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1984年进行了对虾幼体粉状微颗粒饵料的研制和小水体育苗试验,发现在对虾糠虾期和仔虾期投喂粉状微颗粒饵料都能顺利变态,并且每立方米水体出仔虾3~4万尾。1985年将这种粉状微颗粒饵料直接用于生产性育苗试验,对虾从糠虾Ⅰ期至仔虾出池,使用该饵料培育,能顺利发育变态,每立方米水体出仔虾7.5万~9.3万尾。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罗氏沼虾刚淡化的沼虾苗体长仅0.8cm,直接放入露天虾池中养殖,因虾苗个体小,觅食活动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都很差,经不起寒流袭击,往往养殖成活率很低,同时因放养时间推迟,严重制约沼虾的出池规格。而进行温室水泥池中间暂养,能提高养殖沼虾的产量,并能提前上市,大大提高养殖沼虾  相似文献   

10.
1.温度选购苗种时要自带温度计查看育苗水温是否低于31℃,准确测量罗氏沼虾育苗池、发苗池与罗氏沼虾养殖塘的水温,根据场家自报的淡化天数和育苗池与发苗池的温差,推算出其每天淡化降温程度,以每天降温不超过2℃为宜。再就是罗氏沼虾发苗池和养殖塘温差也应在2℃左右,适当考虑罗氏沼虾苗种发苗、运输过程中会自然降温1~2℃。2.虾苗投饵罗氏沼虾放养前期或暂养期,池中应培育数量充足的红虫等枝角类供罗氏沼虾苗摄食,因为红虫等枝角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等,可有效增加罗氏沼虾营养,增强罗氏沼虾体质以适应新环境,减少死亡率,避免“…  相似文献   

11.
在南美白对虾育苗过程中,危害较大的病害有蚤状幼体和仔虾(P5以前)的“粘脏病”、大规格仔虾(15毫米以上的仔虾)的“红体病”,其中以大规格仔虾的“红体病”损失最为惨重,小则整池、大则整场绝产,池中死亡的大规格虾苗成堆。育苗的技术人员公认一旦发病之后根本无药可治,1~2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病毒或细菌感染、水质或饵料的变坏等等,造成对虾大面积遭灾,有的甚至全军覆没,其原因有关专家、教授众说纷纭,但是有一条疏忽:即中国对虾幼苗的最适出池时间。 众所周知:虾苗的质与量的好坏,最终直接影响到养成的产量。中国对虾仔虾出池时间,我国一般是在P_(7-14)左右,而此时的对虾育苗池,虾苗损失量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大水体土池内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生态育苗技术,试验利用3个泥沙底质塑料温棚内育苗池(500 m2/池),依靠自然采光升温,共投放无节幼体1.65亿尾,采用天然植物饵料接种培养、活体动物饵料投喂和生物菌团水质调控等措施,育出P5仔虾1.068亿尾,平均出苗率达64.7%。育苗结果表明:放苗密度低,投喂鲜活生物饵料,减少投喂人工饲料,采用生物水质调控技术,既能保持水质良好,还能保证营养需求,育苗成活率稳定在50%以上。通过对育出虾苗进行显微观察,其肝胰腺脂肪粒较常规工厂化育出的虾苗饱满且密度大,表现出良好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4.
王国良 《淡水渔业》2003,33(4):55-56
罗氏沼虾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养殖 ,一般池塘放苗养殖的时间都要在 5月上中旬 ,这是因为前期水温低及易受冷空气的影响 ,在 4月初室外水温还不到 15℃ ,虾苗不能直接下池培育。利用简易塑料大棚进行苗种前期强化培育 ,对提高罗氏沼虾的单位产量及商品提前上市、增加经济效益起到明显的作用。1 大棚育苗利用简易塑料大棚进行加温暂养苗种 ,经过 2 5~ 30天的培育 ,使沼虾苗种出池时规格达到 3cm以上 ,由于苗体大 ,对低水温影响的适应能力增强 ,提高了饲养成活率。同时苗种提前 2 5天左右放入大池中养殖 ,也为二茬养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1 …  相似文献   

15.
<正> 对虾养殖,即在蓄水池、池塘和水槽中饲养海虾,起源于东南亚。数百年来,那里的渔农在潮汐鱼塘中,附带喂养野生对虾。近代对虾养殖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时,日本科学家开始进行日本对虾的人工孵化。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早期,渔民和育苗人员开始将大量虾苗提供给虾农,养虾生产由此得到推广。对虾养殖分孵化、中间暂养和养成三个阶段,暂养期介于孵化期与养成期之间,它有助于提高养成期的成活率,但由于人工孵化虾苗及野生虾苗均可直接放入养成池饲养。中间暂养并非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6.
一、重视虾苗中间培育罗氏沼虾刚淡化的虾苗体长仅0.8厘米,觅食活动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如直接放入露天虾池中,往往成活率都很低;如何提高罗氏沼虾的成活率、产量,并可能提前上市,要重视虾苗的培育方法:①放苗。池水经过滤消毒后,控制水温在23~25℃,水深保持在0.8~1.0米之间,每平方米放苗1000~2000尾。②投饵。坚持少量多次,以减少饵料浪费和污染池水。每天上午、中午、下午各投喂1次,全天投喂量为虾体重的5%~10%。③设置隐蔽物。在培育池中投放水生植物或铺设网片,为幼虾栖息、蜕壳创造…  相似文献   

17.
育苗生产中所用的动物性饵料,多年来一直以卤虫卵为主。但目前卤虫卵资源已日趋枯竭,市场上销售价格也较高。在虾、蟹等育苗中,仅卤虫卵一项费用就占去整个费用的50%以上。尤其是育苗生产受诸多因素影响,丰欠不稳,严重经济亏损现象时有发生。轮虫作为生产苗种的饵料,优点是费用低廉,降低严重经济亏损的风险。近几年来,我们培育东方虾苗从蚤一期到体长0.6cm的仔虾,用轮虫作为饵料,节省了大量卤虫卵的费用支出,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育苗生产应用的轮虫是褶皱臂尾轮虫(简称轮虫),它所含的营养极其丰富,是鱼、虾、蟹等幼苗可口的优质饵料。并…  相似文献   

18.
在江、浙、沪地区,大部分养殖户利用半咸水或低盐度的淡水进行南美白对虾养殖,仔虾培育池的盐度(27‰~32‰)与养殖池的盐度(2‰~15‰)差异很大,因此,从南方育苗场购进的虾苗必须进行淡化标粗,其操作的正确与否对养殖的最终效益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现将南美白对虾虾苗淡化标粗的关键操作技术分析总结如下: 一 、 虾 苗 淡 化 标 粗 的 目 的 所谓淡化标粗,即把体长0.3cm~0.5cm左右的虾苗在温室、塑料大棚、空闲的小池塘或养成池的一角暂养10天~20天,期间投喂专用的虾片饲料,使虾苗规格达到体长1.0cm以上,同时,根据育苗场池水的盐度调配好暂…  相似文献   

19.
漳浦县佛昙镇石埕村虾农总结去年的成功经验,改虾苗一次入池为三期暂养,有效地提高了虾苗的成活率。石村一号虾池面积120亩,去年试养双季对虾,获得丰收。早季养东方对虾,晚季养长毛对虾,由于季节来不及,养殖户辟出30亩作为暂养池,暂养晚季虾苗,40天后等早季虾收获后再将暂养池内的幼虾放入大池,效果很好,去年平均亩产112.5公斤,比单季虾产量提高1倍。今年他们继续养双季  相似文献   

20.
在南美白对虾育苗过程中,危害较大的病害有蚤状幼体和仔虾(P5以前)的“粘脏病”、大规格仔虾(15毫米以上的仔虾)的“红体病”,其中以大规格仔虾的“红体病”损失最为惨重,小则整池、大则整场绝产.池中死亡的大规格虾苗成堆。育苗的技术人员公认一旦发病之后根本无药可治.1~2天之内整池虾苗死绝,而且很快就传染到整场;刚得病的池子因症状明显.虾苗很难卖出,并且影响到整个育苗场的虾苗销售,只有等死。此时育苗场该投入的都投了,到最后马上就要卖钱时却都死光,损失惨重.最可怕的足到现在其病原也没有搞清,以至于育苗场家谈“红体病”色变。笔者在近几年的育苗过程中,针对“红体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