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气候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发挥林业碳汇减缓气候变化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林业碳汇的必要性,总结了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临沂地区实行林业碳汇的可行性,以期为促进临沂地区林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森林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与此同时,林业碳汇项目在国内外也得到了较快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笔者在总结近年来浙江省林业碳汇发展的优势条件和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浙江省林业碳汇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应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林业碳汇宣传力度、进一步做好林业碳汇发展规划、大力挖掘林业碳汇潜力、重点加强碳汇森林经营建设、制定健全相关政策制度与技术标准、探索林业碳汇交易与抵扣减排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梁冬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296-4297,4355
为了加强对于内蒙古荒漠区林业碳汇研究现状的理解,进一步了解荒漠林业碳汇功能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碳循环中的作用,该文对内蒙古荒漠区林业碳汇功能发展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评价,探讨了荒漠林业在林业碳汇中的重要作用,以期进一步发挥荒漠林业碳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林业碳汇是现在有效处理气候变化问题的方式之一。本文主要针对林业碳汇市场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认为林业碳汇市场是一种政策引导性、需求拉动型的市场体系,需要深入研究碳汇林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推动森林碳汇外部效应的发展,促进林业碳汇的金融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CDM林业碳汇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就如何评价CDM林业碳汇项目确立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3大类指标,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CDM林业碳汇项目实施保障措施,以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缓解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6.
林业碳汇的发展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或渠道,也对林业投融资具有重要作用。林业资源是有限的,发展林业碳汇需要逐步规划。利用随机微分博弈模型分析省域间在碳汇试点情况下的非合作博弈情况,利用HJB方程解出反馈那什均衡解,然后利用数值仿真模型分析四种因素变化对林业碳汇量的影响,最后认为:对林业碳汇需要长期规划分阶段实施,要加强林业碳汇的管理及风险防范措施,立足当前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7.
唐钊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3):103-106
林业碳汇具有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功能,促进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林农增收等非碳利益也日益受到重视。中国正积极开展资产收益扶持,并借助林业碳汇开拓林业生态服务市场,林业碳汇和资产收益扶持的融合发展已具备基础。考虑到一些贫困人口主要在少数民族聚集的生态脆弱地区,林业碳汇收益扶持具有明显的多重效益。中国需要从林业碳汇产权明晰、金融支持、制度保障和纠纷解决等方面来完善林业碳汇收益扶持机制。  相似文献   

8.
发展林业碳汇不仅对林业投融资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或渠道。因为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发展林业碳汇需要逐步规划。采用随机微分博弈模型分析省域间在碳汇试点情况下的合作博弈情况,利用HJB方程解出反馈那什均衡解,然后利用数值仿真模型分析5种因素变化对林业碳汇量的影响,最后认为,对林业碳汇的发展需要立足当前做好工作,需要长期规划分阶段实施,需要提高管理能力及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温室效应引发的气候变化正使人类遭受越来越严重的损失,这是人类有史以来从未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世界各国都在寻找应对之策,而碳汇林业以其低成本、高固碳能力赢得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青睐。本文主要从碳汇的概念、背景及林业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贡献入手,重点分析新形势下,鸡东县发展碳汇林业应解决的一些问题和方面。  相似文献   

10.
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发展的响应机制是指市场内各要素通过理性决策,积极互动,共同推动市场不断走向扩张和繁荣的过程,也是反映市场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浙江省为案例,结合广泛深入的实地调研,对浙江省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发展的响应机制与程序因素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浙江省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各主体要素对市场发展响应积极,其中:需求主体(企业和公众)对林业碳汇的支付意愿达76.2%,供给主体(农户和村集体)对林业碳汇交易的参与意愿达82.6%,政府积极推进市场发展的意愿达89.3%,这些有利因素无疑为浙江省林业碳汇交易市场不断走向扩张和繁荣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内在条件,同时也将为浙江省政府通过林业碳汇来减缓碳释放,以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坚实的生态基础。同时,对浙江省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发展的响应机制与程序因素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培育云南森林碳汇市场的国际和国内背景,分析了培育云南森林碳汇市场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为培育云南森林碳汇市场所需要的制度及其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2.
林业活动在吸收大气CO2与减缓全球变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 ,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的贡献。介绍了吸收大气CO2 和减缓全球变暖的林业活动的主要形式 ,即保存现有碳、固定大气碳和替代碳排放 ,论述了全球和我国森林碳保存及其固定潜力 ,同时为这些林业活动的有效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NbS的北京市乔木林固碳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乔木林生物质碳汇是影响森林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森林的固碳潜力一直被广泛关注,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不同的林业活动对乔木碳储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北京市森林资源设计调查数据,利用IPCC材积源—生物量法估算北京市乔木林碳储量,分析了2009—2014年北京市在森林转化、造林以及森林经营3种自然方案下碳储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  (1)2009—2014年北京市森林面积净增长8.35 × 104 hm2,碳储量净增量约1.45 × 109 kg,年均碳固持量为0.29 × 109 kg/a。(2)2014年北京市人工林总碳储量高于天然林,且碳密度高于天然林。当前北京市森林龄级结构偏低龄化,随着森林的自然生长,仍有较大的碳固持潜力。在各个优势树种(组)中,人工杨树林的固碳效率尤为突出,远远高于其他优势树种。(3)山地森林活动强度较小,森林经营区域占比较大,城市森林变化剧烈,受造林与森林转化等措施影响较大。2009—2014年北京市由于森林转化为其他土地造成了1.06 × 109 kg的碳损失,造林带来了2.10 × 109 kg的碳固持,森林经营过程中有1.62 × 109 kg的碳固持与1.21 × 109 kg的碳损失,森林经营活动的总碳储量净增量0.41 × 109 kg,避免森林转化可以带来1.17 × 109 kg的碳汇。  结论  增加乔木林的固碳能力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避免森林转化可以凭借较小的森林面积贡献较大的碳汇,是一种低成本且效果显著的增汇方案。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气候变化和国际谈判进程的推进,林业碳汇问题进一步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现有研究的薄弱环节.分析了中国基于社区的林业碳汇和生态服务管理具有极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①实现生态服务市场化,促进社区农民可持续增收:②改善集体林地经营管理,强化集体林权改革的长效机制;③提高社区居民环境意识,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社区的碳汇和生态服务管理的内涵,给出了其研究内容框架,并从社会科学角度提出碳汇和生态服务管理的优先研究领域.包括:①碳汇市场研究,②社区引进林业碳汇项目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SWOT)分析,③社区决策模式分析,④碳汇活动对农户和社区的影响分析,⑤相关政策分析等领域。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初步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图1参25  相似文献   

15.
Managing forests fo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orests currently absorb billions of tons of CO2 globally every year, an economic subsidy worth hundreds of billions of dollars if an equivalent sink had to be created in other ways. Concerns about the permanency of forest carbon stocks, difficulties in quantifying stock changes, and the threat of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 impacts of large-scale reforestation programs have limited the uptake of forestry activities in climate policies. With political will and the involvement of tropical regions, forests can contribute to climate change protection through carbon sequestration as well as offering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ocultural benefits. A key opportunity in tropical regions is the reduc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degradation.  相似文献   

16.
清洁发展机制下开展我国林业碳汇项目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洁发展机制是我国能够参与国际气候交易的唯一方式,此机制下的碳汇项目是林业部门利用外资发展我国林业的机遇.对我国林业碳汇项目的现状加以分析,提出我国开展林业碳汇项目有利有弊,应调整相关政策,加强研究,提高认识,以促进林业碳汇项目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森林碳汇项目的SWOT分析和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SWOT分析法,分别对云南森林碳汇项目的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在经济环境和实践经验方面有优势,在社会参与程度、项目规模和碳汇人才等方面存在劣势,在国际气候环境、国内政策等方面存在机遇,在项目计入期和森林资源保护等方面存在威胁。进一步提出,云南可以通过改变开展森林碳汇项目的参与模式、采用合适的交易方式、熟悉森林碳汇项目的有关规则、加强对森林碳汇理论的宣传和研究、加强对碳汇林的管理和扩大森林碳汇项目的规模等措施,提升云南森林碳汇项目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森林碳汇价值核算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更好地评估我国森林碳汇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促进碳汇市场的发展,采用国民经济 核算(SNA)的方法,根据最新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对2003—2008 年的森林碳汇进行了核算研究。结果表明, 2003—2008 年,我国森林碳储量、碳汇量是增加的,二者年均增长3.55% 左右。在价值核算上,2003 年我国森林碳 储量价值为7 291.85 亿元,2008 年为7 286.30 亿元,年均减少约0.015%。2003、2008 年森林碳汇价值量分别为 258.67 亿和258.51 亿元,年均减少0.034%,这主要是由于森林碳汇价格下降引起的。另外,2003 年我国森林碳汇 总产值约占林业总产值的4.41%,2008 年约占林业总产值的1郾79%。2003—2008 年,森林碳汇的eaGDP (environment adjusted GDP)增长速度为17.21%,超过了同期GDP 的平均增长速度(9.5%),但在此期间,森林碳存 量价值、流量价值均有所下降。研究也表明,我国森林碳汇对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GDP 的影响大约在0.1% ~ 0.2%之间,其经济潜力并不是十分巨大。研究建议,需要对森林碳汇市场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一味地强调森林碳 汇的市场作用和空间并不利于解决森林生态、气候变化等问题,更不利于林业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春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207-7208,7211
在构建林业低碳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对西南地区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西南地区林业低碳竞争力综合排名是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进而提出了增强西南地区林业低碳竞争力的建议: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重视林业科技工作,努力提升林业科技水平;重视林业分类经营,充分挖掘林业固碳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