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继光 《新农村》2004,(3):17-17
养蜂具有投资少、回收快、操作简便、适应性强等特点。我国是养蜂大国,养蜂业已成为许多农户的经济支柱。而选购蜂种是养蜂的关键一环。蜂农在选购蜂种时,不可忽视“三注意”:  相似文献   

2.
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大,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蜂产业的发展。专家预测,今后几年,蜂产业将成为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行业之一,蜂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即将来临。蜂产业优势首先,养蜂“门槛低”,只需一次性投资。目前,一群蜜蜂的市价约为200元左右。其次,养蜂所受限制少,养蜂不受地形约束,农  相似文献   

3.
基于云南省230户蜂农的实地调查,实证分析了农户家庭养蜂的生产行为,并运用模型分析方法中的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养蜂农户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蜂农的养蜂意愿受放蜂收益、技术采用、养蜂方式、市场环境等4大类因素的影响。蜂农的收入水平越高,其养蜂意愿越强。定地+小转地、小转地、大转地放蜂方式与定地相比,对养蜂意愿具有一定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从盈江县蜜蜂养殖现状调查着手,结合实际分析存在养殖方法落后、蜂蜜产量少、效益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同时提出建设科普示范,加强科技培训,探索“养蜂协会+专业合作社+蜂农”的生产经营模式,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养蜂技术,提高蜂农的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打造“地方品牌”等综合性建议,为盈江养蜂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地风采     
养蜂基地——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蜂业协会 拥有会员210人,带动蜂农600户,在全国拥有蜂场200个.蜂群20000多组。生产开发各类蜂蜜、蜂胶、蜂王浆、蜂花粉等系列蜂制品30多个品种,采用“协会+企业+农户”产销模式,以保护价收购蜂农的初级产品进行提炼加工,为蜂农提供信息、技术、购销和资金。  相似文献   

6.
“如今的蜂蜜每千克比往年多卖了1块多钱,多亏了养蜂合作社”,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蜂农张美萍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7.
笔者从近日召开的新罗区养蜂协会会员大会上了解到,去年,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养蜂协会被市科协评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农技协”。该协会履行“服务、沟通、协调、维权”职能:提高蜂农组织化程度、举办养蜂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开展蜂业信息预警预报。协会会员从230人增加到253人,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对蜂农固定观察点的连续跟踪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家庭养蜂的生产行为,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蜂农养蜂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养蜂农户多为从业时间较长的中老年男性,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农户家庭养蜂存在"定地"、"定地+小转地"、"小转地"、"大转地"4种放蜂方式,蜂群饲养规模不大,养蜂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取蜂产品而不重视授粉服务,养蜂比较收益偏低,技术相对落后,机械化和组织化程度偏低;放蜂方式、遭遇灾害事故状况、收益水平、获取养蜂技术情况与组织化程度对蜂农从事养蜂生产的意愿有显著性影响。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大力推广蜜蜂授粉、发展现代养蜂业、尽快出台养蜂业扶持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蜜蜂养殖投资少,见效快,蜂产品受人民群众青睐,蜜蜂养殖热度高涨。目前,平度市养蜂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标准化生产滞后,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蜂农收益较低。需对蜂业规划、扶持、发展、整合,扩大养蜂规模和蜂产品加工业规模,提高蜂农技术水平,把养蜂发展成为一个高效益的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0.
<正>前不久,记者参加了在山东蒙阴县举办的新型蜂农培训班,参加培训的绝大部分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蜂农,这让记者深切感觉到养蜂队伍老龄化的严重性。然而,在众多的蜂农中,一位年轻的养蜂人吸引了记者。养蜂工作非常艰辛,大部分年轻人不爱好这行,是什么吸引他从事养蜂事业呢?这个年轻人叫刘敬平,记者带  相似文献   

11.
<正>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省养蜂研究所)是西北五省区唯一一家集推广、科研、蜂政管理、蜂产品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事业单位,隶属于甘肃省农牧厅,县级建制。"十二五"期间,在蜂蜜大田授粉、设施农业授粉、蜂农培训、养蜂技术引进与推广、蜂产品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完成科技项目  相似文献   

12.
养蜂主要依赖蜜源,我国养蜂方式有两种,各有利弊。一种是转地放蜂,跟着蜜源走:另一种是定地养蜂,或定地结合小转地,转地放蜂可以多产蜜和蜂王浆,但转地放蜂运费太高,几乎占养蜂收入的三分之一:其次是有些地方滥收费严重,雁过拔毛,蜂农难以承受:转地放蜂风险大,易受地痞流氓滋扰,丢蜂和毒蜂事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3.
怎样买蜂     
孙哲贤 《新农业》2006,(7):31-31
近几年养蜂户都获得了较好收益,因此不少农户都跃跃欲试想搞养蜂。养蜂要先买蜂建场。买蜂时要做到“十看”。  相似文献   

14.
中国蜂农的养蜂生产风险与灾害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蜂农在养蜂生产过程中面临着自然灾害、农药中毒、蜂病疫情、偷盗、交通事故等诸多风险,风险发生率较高且损失严重。作为“中国蜜蜂之乡”的浙江省江山市在建立蜂业救助保障机制,提高养蜂业抗御灾害风险能力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通过分析江山市养蜂业积极加入浙江省养蜂业风险救助、办理养蜂综合保险两种灾害补偿模式的具体做法、运行机制及优缺点对比,提出了积极推进风险救助办法的实施、加强政府对经营蜂业险种的保险公司扶持力度与保险立法建设、探索蜂业政策性农业保险以及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浙江省江山市蜂业灾害补偿做法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蜜蜂养殖与气候关系非常密切,研究气候与养蜂之间关系规律,对指导养蜂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统计分析了系列养蜂气象指标,提出相关气象服务,以期为蜂农科学养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冬春季节是蜜蜂养殖淡季,而河北青龙县蜂农张小军围着温室大棚出租蜜蜂,赚来了意想不到的“闲”钱。张小军原来主要在青龙山区流动放蜂,夏秋季节是养蜂的最佳季节,冬春季属淡  相似文献   

17.
在蜂群转地饲养中,由于场地条件的限制,蜂农的生产、生活难以获取现有交流市电的支持,经过实地蜂场调研,目前蜂农多数使用光伏组件收集太阳能作为能提供源。蜂农在户外难免遇到连续阴雨或者多云天气,无法为蓄电池充电,现有装置就无法满足蜂农的要求。针对这种现状,以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作为切入点,针对转地饲养蜂农供电问题进行研究,将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发电结合起来,弥补连续阴雨天供电不可靠的缺陷,同时能够保证用户均衡充足的用电需求,为蜂农野外养蜂作业提供新的技术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饶河是国家级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饶河东北黑蜂是1918年由俄罗斯远东地区引入的黑色蜂种,经过近百年的闭锁繁殖和人工选育而形成的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和蜜源条件的独特蜂种,蜂农在养蜂生产中总结了很多先进、实用的养蜂经验,为高寒地区养蜂生产提供技术保证。蜜蜂越冬管理是养蜂重要一环,管理好坏关系到蜜蜂是否高产。根据对养蜂专业户经验总结,蜜蜂越冬主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场地选择:蜜蜂越冬有室外和室内两种。室外越冬地点选择避风、高燥、向阳和安静的地方。室内越冬,房屋中必须无农药残留、无异味,并适当增加出气孔,要求干燥、通风、安静、黑  相似文献   

19.
以养蜂业为例,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框架对2014—2019年国家蜂产业体系固定观察点的6期336户蜂农面板数据进行技术进步率和要素弹性定量分析,从技术进步的视角剖析蜂农与现代农业的衔接程度。研究发现,2014—2019年中国养蜂业的广义技术进步率仅为0.3%,养蜂业产值的增长主要依赖于要素投入,蜂农与现代农业的衔接水平不高。基于此,提出促进蜂农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政策建议:一是加强新型职业蜂农培训,提升蜂农自身水平;二是大力推进节本增效提质养蜂技术研发;三是规范蜂农与合作社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推进形成蜂蜜市场优质优价机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四川省5个县蜂农的问卷调查,基于社会认知模型(MPPACC)分析框架,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蜂农对天气变化的感知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蜂农对于天气变化的敏感性感知、严重性感知较强,适应功效感知、自我效能感知较弱,感知到的适应成本较高;蜂农对免费天气变化信息的获取、获取渠道的多少、与其他蜂农交流的频率以及养蜂人数等均会影响蜂农对天气变化的感知,其中,免费天气信息的获取对蜂农敏感性感知、适应性功效感知、自我效能感知以及适应成本感知影响最为显著。最后,从拓宽蜂农获取天气信息的渠道、鼓励其加入农民合作组织以及增强蜂农之间的交流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蜂农对天气变化感知能力、增强应对天气变化能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