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解缓步动物群落组成以及随海拔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对地处秦岭北坡的南五台山缓步动物群落进行为期1年的调查研究。共采集缓步动物7947个,隶属缓步动物门2纲3目4科11属25种。其中Macrobiotushufelandi和M.harmsworthi共占总采集量的86.77%,为优势类群。采用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和修正的Hill指数来分析各生境缓步动物群落结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海拔和季节均对缓步动物群落个体数影响显著,对物种数影响不显著;物种数和个体数的顶峰在冬季,二者均随海拔上升而增加。季节对群落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影响显著,4月份群落物种的集中性最高,而物种丰富度最低;11、12、1月份群落物种的优势集中性指数较低,而物种丰富度较高。6月份群落的类群数最少且各类群数量相差不大,因此6月份群落的均匀性指数最高。海拔对群落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海拔大尺度变化条件下土壤跳虫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动态,于2014年7月和9月对贡嘎山东坡1600、2000、2400、2800、3200 m 5个不同海拔梯度土壤跳虫群落进行了调查,共获得土壤跳虫个体2647只,平均密度为6925 ind.m~(-2),分属于4目10科29属,其中符(?)属(Folsomia)为优势类群,占总捕获个体数的59.9%。PCA分析结果表明,海拔3200和1600 m生境土壤跳虫群落结构差异最明显,其余海拔梯度间的群落差异相对较小。土壤跳虫类群数、密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随海拔升高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而优势度指数变化趋势相反,其中Shannon-Wiener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变化具有显著差异。月份的变化仅对海拔3200 m土壤跳虫密度有显著影响。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全钾含量和速效氮含量是影响土壤弹尾虫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广州地区茶园昆虫群落结构年中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广州地区茶园年中1~12月各月昆虫群落变化情况,根据种数、个体数量、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相似系数等特征,采用极点排序(PO)法进行类聚,可将群落季节格局明显地划分为4个序列;各月份昆虫群落沿群落最大变差的展开顺序依次为1月→2月→3月→12月→11月→8月→4月→10月→9月→7月→5月→6月.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分析,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4.
靖远松叶蜂对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的昼夜反应节律发生在白天,反应时间从早晨9:00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16:00结束,反应高峰为11:00-14:00,反应模式为“单峰式-白天型”;对其成虫发生期的监测显示,不末期为7月28日(低海拔林分)和8月26日(高海拔林分),成虫持续期为59d(低海拔林分)和89d(高海拔林分)左右;对分布区域的检测表明,在以前未有靖远松叶蜂分布的山西省太岳山森林公园已有该虫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不同海拔梯度下海南凤仙花可培养根际真菌与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笔者在不同季节采集了高海拔(1 000 m)、中海拔(400 m)、低海拔(190 m)3个梯度的海南凤仙花根际土壤,采用形态结合分子检测技术检测分离培养到的真菌和细菌,并进一步分析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种海拔梯度的生境中,真菌OTU数量、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在干季高于湿季;而细菌的OTU数量、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则表现为湿季高于干季。根际真菌群落中木霉属、篮状霉属、青霉属、曲霉属等优势种,在高海拔旱季出现的频度最高;而根际细菌群落中芽孢杆菌属、伯克霍尔德氏菌属、类芽孢杆菌属等优势种,在低海拔的湿季出现频度最高。海南凤仙花根际微生物群落的主要驱动因子是干湿季,其次是海拔。海南凤仙花生长的石灰岩地区,根际真菌与细菌对季节与海拔梯度的响应呈相反趋势。  相似文献   

6.
扎龙自然保护区湖泊边昆虫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于2005年的7—8月份和2006年的7—9月份,对扎龙自然保护区湖泊边的昆虫区系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区昆虫共104种,分属8目35科,其中优势类群为蜻蜓目、鞘翅目、鳞翅目和半翅目,它们分别占昆虫总数的53.97%、16.55%、13.47%、11.07%。各月中,昆虫的种数和个体数按大小排序为:7月>8月>9月。昆虫的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E)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均为:7月>8月>9月,优势集中性指数(D)的变化则相反。  相似文献   

7.
对熊蜂属(Bombus)胸熊蜂亚属(Thoracobombus) 3个种的外部形态及雄性外生殖器特征进行比较,并采集整体及局部特征图.结果表明:3种熊蜂在体型大小、触角第4节及毛色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如黑足熊蜂(B.atripes)与仿熊蜂(B.imitator)触角第4节长均大于宽,而兴熊蜂(B.impetuosus)宽大于长;阳茎瓣末端、阳茎基腹铗内钩、生殖刺突内钩差异明显,如黑足熊蜂生殖刺突具两内钩,仿熊蜂与兴熊蜂仅具一内钩.进一步对工蜂20个形态指标进行系统测量和分析得出:中单眼与右单眼距离、肘脉指数和跗节指数在3种熊蜂之间差异均不显著;黑足熊蜂中单眼半径(0.161±0.010) mm与仿熊蜂(0.152±0.020) mm差异不显著,但两者均与兴熊蜂(0.127±0.011) mm差异显著;其余16个指标差异均显著,特征大小表现为黑足熊蜂仿熊蜂兴熊蜂.  相似文献   

8.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300~1 900 m的范围内,海拔每升高100 m设置1条水平样带,共计调查了17条样带,样地面积20 400 m2, 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非度量的多维标定法(NMMDS)进行森林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结果表明:(1)双向指示种分析,按照海拔从低到高组合,将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分为3种森林群落类型,聚类结果基本反映出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沿海拔梯度的分布;(2)非度量的多维标定法排序进一步验证了海拔是影响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3)双向指示种分析结果与非度量的多维标定法结果基本一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级间失稳率、群落高度级分享度和Whittaker指数分析戴云山黄山松群落高度级结构随海拔梯度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随高度级增加,群落个体数和物种数均呈下降趋势。沿海拔梯度上升,黄山松群落整体失稳率大致呈上升趋势,且均为正值。黄山松种群的Ⅰ~Ⅱ、Ⅱ~Ⅲ级间失稳率多为负值,而Ⅲ~Ⅳ、Ⅳ~Ⅴ和Ⅴ~Ⅵ为正值,种群优势地位明显。总体上,优势种对第Ⅰ高度级分享度最大,随高度级增加,种对高度级的分享度不断降低。黄山松群落高度级随海拔梯度变化其物种替代速率存在差异,Whittaker指数(β_w)大多分布在0.4左右,高度级间物种变化幅度相对平稳。戴云山黄山松群落在垂直空间上物种分布连续性良好,处于稳定发展阶段,更新能力强。目前黄山松种群优势地位显著,高海拔区域优势地位更明显。黄山松在混交群落竞争中偏向K对策,以较多的成年大树来增强其在群落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了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带岭林区落叶松人工纯林内落叶松红腹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Hartig)〕(膜翅目,叶蜂科)生物学研究。 落叶松红腹叶蜂在带岭林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落叶层下丝茧内越冬。第二年5月上、中旬化蛹。蛹期14—15天。5月中旬到6月上旬成虫羽化交配、产卵。6—7月卵孵化为幼虫并为害落叶松针叶。6月末和7月上旬,老熟幼虫进入落叶层结茧并在茧内越冬。 本文也讨论了落叶松叶蜂的个体生态学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元谋干热河谷不同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样地调查,运用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等指标,研究了元谋干热河谷不同人工林林下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人工林层次单一,林下植物种类较少,主要是禾本科、菊科、蝶形花科的植物,样方中出现最多的物种为扭黄茅、牛毛毡、车桑子等,人工林下的植物种数低于对照(荒山荒地);(2)Shannon-W iener指数的变化值在0~2.172 9之间,指数最大值出现于阴坡的赤桉纯林,阳坡的柠檬桉纯林、大叶相思纯林和马占相思纯林最小;S impson指数变化在0.244 7~1.0之间,该指数变化与Shannon-W iener指数相反;均匀度指数变化在0~1.0之间,该指数变化趋势与Shannon-W iener指数基本一致,而与S impson指数相反。  相似文献   

12.
浙江普陀山主要林型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群落结构是植物群落研究的核心内容,对于指导营林建设、植被恢复与保护、群落结构优化、专题风景林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浙江普陀山主要林型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林、红山茶Camellia longicaudata林、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is林、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林、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林、青冈幼林、台湾蚊母树Distylium gracile林、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林等为研究对象,分析群落结构特征。结果如下:①林分结构上,各林型外貌相对完整,优势种所占比例较大,林分结构相对稳定;②胸径级分布看,枫香林、红山茶林、青冈林、台湾蚊母树林、樟树林呈“L”型;檵木林、青冈幼林为单柱型;罗汉松林为“U”型;③物种多样性上,罗汉松林的物种丰富度最大,青冈幼林的物种丰富度、Pielou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最小,平均密度最大;台湾蚊母树林的平均密度最小,樟树林的Pielou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大。④植物纵横向营养投资上,枫香林在纵向生长上营养投资最大,红山茶林最小;罗汉松林在横向生长上营养投资最大,青冈林最小。青冈林和青冈幼林在纵向生长上营养投资显著大于横向生长(P<0.05),台湾蚊母树林在横向生长上营养投资显著大于纵向生长(P<0.05)。树高与胸径(R2=0.71, P<0.01)和树冠面积(R2=0.51, P<0.01)的关系幂函数拟合较好。总体上,普陀山主要林型林分结构较稳定,胸径级分布较合理,物种多样性较丰富,抗风胁迫能力较强,但还需进一步优化群落结构,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植物对海岛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退化红壤重建森林林下植被恢复及其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地处江西弋阳县和泰和县退化红壤区上不同模式重建的森林为对象,调查分析不同模式重建森林第10年的林下植被状况及土壤物理性状、化学性状及微生物性状指标。结果表明:(1)在严重退化红壤上进行人工重建森林后,林下植物种类和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禾本科草本植物逐渐消退,荫性的蕨类、藓及其它喜林下荫湿环境下的植物种类明显增加,恢复10年后地带性植物种类开始自然更新。(2)在不同模式重建的森林中,其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有一定差异,灌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枫香×马尾松株间混交林模式,最低的是桉树纯林模式;丰富度较高的是晚松纯林和湿地松纯林,较低的是木荷、桉树纯林。(3)林下植被生物量与林分郁闭度、土壤容重、毛管持水量、团聚度、非毛管孔隙度的线性回归关系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林下植被生物量随林分郁闭度、土壤容重的增加而减少,随土壤团聚度、毛管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在对合肥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得出:(1)该地区的天然次生林类型有枫香天然次生林、平基槭天然次生林、麻栎天然次生林、黄檀天然次生林、山合欢天然次生林、麻栎和构树天然次生林;(2)合肥地区天然次生林中树种有73种,隶属36科、61属。其中乔木32种,灌木29种,木质藤本12种;(3)合肥地区天然次生林树种可以开发作为城市行道树的有22种、庭荫树的有28种、观叶树种的有14种、观花树种的有27种、观果树种的有40种,可以用作城市垂直绿化的木质藤本有11种。还对合肥地区观赏乡土树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旨在推动合肥市及其周边县市的城市园林树种规划和野生观赏树种在城市园林中的引种、驯化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乡村风水林树种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福建省88个乡村的风水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福建省乡村风水林树种组成较为丰富,包括35个科、55个属、69个种;(2)风水林主要应用树种有榕树、香樟、枫香、龙眼、木荷、细柄阿丁枫、石楠、蚊母、朴树、锥栗等;(3)种类和数量组成规律:山区型>半山型>平地型>沿海型;(4)风水林分布以单株和片林形式存在,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村口、庙祠、房周、坟墓、山腰、围村、水口和村内其它地方;(5)风水林总体保护状况较好,80.38%的风水林没有遭到破坏,仅有19.62%的风水林遭受了破坏或开始退化,其中10.13%的风水林受到较大程度破坏或开发;(6)风水林主要乔木水平分布以60 cm以上大径级为主,多数平均高度均在10 m以上;(7)风水林树种健康状况总体较优,其中健康树种、正常树种和不健康树种所占比例分别23.13%、72.89%、3.98%。  相似文献   

16.
晋西黄土区不同森林群落类型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揭示晋西黄土区不同森林群落类型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持作用,对晋西黄土区人工油松林、人工刺槐林及天然次生林林下植物组成及土壤化学性质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3种林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晋西黄土区不同森林群落类型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共出现40个植物种,灌木6种,草本34种。3种森林群落类型林下植物种数为人工刺槐林>人工油松林>天然次生林;2)3种森林群落类型林下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人工林>天然林。人工刺槐林林下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小于人工油松林,而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大于人工油松林;3)与2006年相比,2012年研究区内植被种类增加,人工林内植物种的增加要比天然次生林内明显;4)3种森林群落类型林下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联大小为土壤养分>有机质>pH值。   相似文献   

17.
根据26个样方和5个样线的调查资料,将肖坑河小流域的森林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型,8个植物群系,及10个群丛。同时分别描述各群落类型的组成特征、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的序列为乌冈栎群落>青冈群落>甜槠群落>苦槠群落>檫木群落>绵槠群落>枫香群落;壳斗科的常绿树种是本地主要建群种。  相似文献   

18.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测算了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天然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和优势度,并对其生态学意义作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处于中亚热带的广东南岭天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在2.90 ̄5.34之间;物种均匀度在0.56 ̄0.87之间;生态优势度在0.05 ̄0.25之间。南岭天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依群落类型不同而异,其变化表现为由山地针叶林→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山地常绿阔叶林→低山丘陵常绿阔叶林递增。还分析了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永寿县刺槐人工林下植物多样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典型样地调查,对永寿县不同因子影响的刺槐人工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刺槐林下植物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随年龄增大而降低,变化趋势是12 a生>17 a生>24 a生。当密度为1 000株.hm-2时,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样方法,在老县城自然保护区布设63个植被样方,分析其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老县城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的不同植被类型的丰富度指数和物种种数的变化趋势呈现出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寒温性针叶林,均匀度指数在各个群落之间的变化较小,多样性指数Simpson的变化趋势是落叶阔叶林>温性针叶林>寒温性针叶林。不同坡向中丰富度指数和物种种数变化相似,其趋势为东>南>西>北,物种多样性Simpson指数呈现出南>东>北>西的变化规律, 均匀度指数较稳定,变化不大。随着海拔的升高,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趋于平稳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