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新疆特有树上干杏果实为试材,分别于-2、0、5、10 ℃下贮藏,定期测定树上干杏果实的硬度、腐烂率、多酚氧化酶(PPO)、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的变化,研究不同温度对树上干杏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 ℃下贮藏树上干杏15 d后果实开始木质化,细胞损伤大,出现严重的冻害症状,贮藏品质差;5 ℃与10 ℃下贮藏树上干杏的PPO、PG活性及MDA含量高,果实硬度下降快,软化衰老严重;0 ℃下贮藏可有效抑制树上干杏的腐烂变质和软化衰老,贮藏45 d时好果率达86.67%、果实硬度2.0 kg/cm2、MDA含量1.93 μmol/g,综合品质最佳,适合树上干杏贮藏。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品种‘树上干’杏的抗寒特性,为‘树上干’杏抗寒种质创新及抗寒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以伊犁地区杏品种‘树上干’杏6个不同株系的一年生枝条为材料,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环境的方法,以4℃为对照组,设置-15℃、-20℃、-25℃、-30℃、-35℃共5个温度梯度,分析了低温胁迫对一年生枝条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应用隶属函数法分析和评价6个不同株系的抗寒能力。结果表明,6个不同株系的‘树上干’杏抗寒性强弱依次为S6S3S1S5S2S4。本研究通过对‘树上干’杏抗寒性进行研究,并探讨各抗寒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可靠的‘树上干’杏抗寒性评价方法,为‘树上干’杏抗寒性新品种选育及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索树上干杏不同株系的抗旱性及栽培技术,结果显示:树上千杏株系S6的坐果率最高,较适合伊犁河谷区域进行抗寒性栽培研究;防冻液500倍液与700倍液对树上干杏坐过率的影响差别不明显,但防冻效果上明显优于300倍液。在喷施时期的选择上,现蕾期喷施,坐果率明显优于开花期喷施。因此,提高树上千杏花期抗寒能力,应结合品种特性,合理施肥、灌水和病虫害防治,并采取适宜的防冻技术,才能达到树上干杏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东部地区引进优良经济树种树上干杏进行造林取得成功,总结了青海省东部地区高原经济树种树上干杏造林及抚育管理技术,从苗木、整地、造林、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及造林后的栽培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为青海东部地区树上干杏造林和栽培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叙述了伊犁州特色林果树上干杏标准化栽培产业发展,重点阐述了树上干杏的栽培技术,通过栽培前准备、定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手段,希望可以促进伊犁州特色林果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树上干杏是伊犁河谷特有的杏资源,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由于四月下旬的晚霜危害导致产量不稳定,从而给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对树上干杏各物候期两种内源激素(吲哚-3-乙酸(IAA)和细胞分裂素(ZT))含量变化的研究结合物候期的观察,总结出内源激素与物候期的关系,为花期调控,防控果期落果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在花芽膨大期到坐果期期间,花芽中IAA含量经"升-降-升-降"的变化,花期期间整体呈大幅下降-小幅上升的动态变化。ZT总体呈"上升-平稳-下降"的趋势。IAA和ZT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AA含量和ZT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IAA和ZT在树上干杏花果期的生长发育期间起着调控作用。研究表明,树上干花期内高浓度的IAA是促进花芽膨大的诱导因素,同时又是促进显蕾和开花的启动因子,以及低浓度的IAA能促进幼果生长;高浓度的ZT有利于开花,以及花期高浓度的ZT有利于坐果。实验结果分析的正相关表明树上干杏花芽中的IAA和ZT在花期果期有相互增效的作用。前人有针对树上干杏花期抗寒性的研究,但通过延迟花期,避春寒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此,本研究通过对树上干杏各物候期两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研究结合物候期的观察,初步总结出内源激素与花期物候的关系,为后期生产实际中喷施外源激素、调控树上干杏花期从而增加坐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以10年生树上干杏植株为试验材料,分别于树上干杏花芽膨大期到坐果期内采集花芽、花朵、幼果作为试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腐胺(PUT)和精胺(SPM)的含量。结果表明:PUT含量总体呈"上升-平稳-下降"的趋势变化,SPM总体呈"持续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露萼期的PUT和SPM对花芽的发育起促进作用,初花期适中浓度的PUT和高浓度的SPM利于开花以及授粉受精,以及花期高浓度的SPM有利于后期果实发育。坐果期低浓度的PUT和SPM利于幼果生长。PUT/SPM比值说明在花芽膨大期,高含量的SPM和相对低含量的PUT利于花芽的萌发与膨大。较低的PUT/SPM比值有利于树上干杏授粉受精的进行。PUT和SPM相关性分析中的正相关表明树上干杏中的PUT和SPM在花期果期都有相互增效的作用,PUT和SPM的相互作用对于树上干杏花期的生长发育有调控作用。本研究结合花果期的观察,对树上干杏两种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总结出内源多胺含量在花果期的变化规律,为后期实际生产中如何进行树上干杏的花期调控,从而避开春寒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采用热风干燥技术,结合促干剂的使用,可以提高杏的干燥效率,提升杏干的产品品质。研究促干剂质量分数、浸渍处理时间、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对树上干杏干燥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以感官评价及水分为考核指标,确定适宜鲜杏干燥的条件和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促干剂质量分数为2.28%,浸渍时间40 s,干燥温度55℃时,干燥时间32 h时,树上干杏的干燥效果最好,色泽均匀呈黄褐色,口感酸甜。  相似文献   

9.
树上干杏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上干杏,又名吊树干,是农四师六十一团独特的地方良种,主要分布在六十一团团部及附近的霍城县大西沟乡,其树种数量及产量极少.  相似文献   

10.
新疆是我国杏的主产区,生产的鲜杏十分适宜制干,鲜杏制干是沿承杏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国内现有制干设备,针对设备中存在的弊端,提出杏制干设备的发展建议,为杏制干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吊干杏已成为新疆特色经济果树之一,花期易受到冷空气的袭击,造成冻花芽、冻花和冻果现象,轻者减产,重者绝收,因此,低温已成为制约吊干杏产业发展的限制因子。本文在调查一师吊干杏花期冻害的基本情况和症状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吊干杏花期冻害灾害的原因和预防减灾措施,为吊干杏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库买提杏香气成分和含量的影响,采用自然晒干和40 ℃、60 ℃热风干制这3种方式对库买提鲜杏进行干制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鲜杏和3种方式制干过程中的杏干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并结合保留指数法定性。结果表明,干制方式对杏干香气成分和含量影响显著,60 ℃热风干制的杏干共检测到香气成分25种,40 ℃热风干制和晒干的杏干均检测到香气成分29种。影响杏干香气品质的主要香气物质种类为酯类、醛类、醇类和酮类。综合对比3种方式制干,60 ℃热风干制的杏干香气成分的数量和相对含量最低,40 ℃热风干制和晒干比较香气成分接近,且相对含量较高。综合评价认为,40 ℃热风干制为鲜杏较优干制条件。  相似文献   

13.
四团地处天山托木尔峰山脚下,温凉的半山区气候使得这里出产的吊干杏个大皮薄、含糖量高、口感好,鲜食和晾晒制干均有较好市场。2013年该团所种植的300 hm2成年吊干杏林预计生产鲜杏4 700 t。2013年7月初,吊干杏全面进入采摘旺季,良好的品质吸引大批客商纷沓而至,陆续包装的精品果远销北京、上海、深圳  相似文献   

14.
木亚格杏属新疆名优特产,品质上乘,制干、仁用兼备,为喀什地区中晚熟杏的主栽品种。本文作者从该杏的砧木种子采集、苗圃地的选择、播种、砧木苗和嫁接苗的管理到成品苗的出圃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延长杏果实贮藏期,解决杏果实季节性采收和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以"串枝红杏"为原材料,研究了传统热风干燥(AD)、低温真空干燥(VD)、渗透脱水(OD)和冷冻干燥(FD)4种预处理方式对杏果实冻藏融化后的贮藏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脱水冻藏方式均能够缓解杏果实冻融后的质地瘫软及褐变现象,有效提升外观品质.但其中FD、OD和VD三种脱水冻藏方式对冻融后果实褐变的抑制更明显,比直接冻藏处理组有效抑制总色差(△E)达60%以上;脱水冻藏融化后杏果实汁液流失率较直接冻藏处理组下降65.48%以上.VD脱水冻藏后杏果实糖酸比、总酚含量、抗坏血酸含量都是4种方式中最高的组别,且在冻融加工成杏干后VD表现出更好的色泽和质地品质.因此,低温真空干燥是一种适宜杏果实冻藏后食用及加工的脱水方式.  相似文献   

16.
应用同工酶进行杏属植物演化关系和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杏属植物5个种和1个类型(仁用杏)的102个品种的一年生枝皮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杏一年生枝皮的POD同工酶多态、稳定、活性强,适合于杏的分类;谱型分析支持了这种观点,即杏属植物的进化方式是自然的地理隔离,其演化关系是西伯利亚杏、东北杏、藏杏和梅等种均由最原始的种普通杏进化而来;POD同工酶是鉴定杏属内种间杂种的最理想的遗传记。试验结果显  相似文献   

17.
以大接杏为试验材料,研究渗透脱水作为预处理方式与直接冻藏、烫漂预处理、亚硫酸钠预处理相比,对冷冻融化后杏果实的色泽、褐变、硬度、汁液流失、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渗透脱水预处理的杏果实硬度最高,为11.3 N;与直接冻藏相比,渗透脱水预处理的果实汁液流失率减少了6.53个百分点,抗坏血酸含量和总酚含量显著高于烫漂、亚硫酸钠预处理;虽然烫漂、亚硫酸钠预处理比渗透脱水预处理能更有效地抑制果实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但渗透脱水预处理由于减少了果实汁液流失,保护了细胞完整性,减少多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的接触,能够最有效地抑制酶促褐变的发生,最佳地保持了冻融杏果实的色泽。因此,渗透脱水是一种适宜于杏果实冷冻贮藏的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杏树是我国古老的栽培树种之一,根据其主要用途可分为肉用杏、仁用杏、观赏杏三大类。近年来.杏仁的营养及保健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仁用杏的种植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仁用杏树全身都是宝.它不仅是经济效益高的干果林.而且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防护林。在我国的太行山脉地区,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都有大量种植。  相似文献   

19.
杏干加工   1.工艺流程   杏肉→清洗→熏硫→烘干→成品.   2.技术要点   (1)清洗 选择外形整齐、充分成熟、果面无毛、果个小和肉厚的果肉,用清水洗净后沥干水分.……  相似文献   

20.
为了达到对珍珠油杏综合利用的目的,以加工珍珠油杏杏仁蛋白饮料后剩余杏渣为原料研制杏仁饼干。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设计等方法,结合感官评价、质构分析对杏仁饼干的配方进行优化。优化后得到的最佳配方为(以低筋面粉量计)杏仁渣添加量30%,燕麦添加量30%,植物油添加量25%,低筋面粉添加量100%,鸡蛋添加量50%,白砂糖添加量21%,牛奶添加量25%,小苏打添加量0.8%,食盐添加量0.8%。按此配方制得的饼干硬度为17 883.6,硬度较好,风味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