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常规养殖品种的效益降低,使徐州市水产养殖业改变养殖结构、更新养殖品种、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变得日益迫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观赏休闲渔业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淡水观赏鱼的引进、开发、选育和生产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在广州、天津、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观赏鱼的市场已具备一定规模,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热带观赏鱼的养殖颇为盛行,已成为该国养殖业的一大特点。然而50年代,观赏鱼养殖在新加坡只是一种副业,经过多年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欣欣向荣的产业。新加坡培育的热带观赏鱼畅销世界各地,除本国生产的淡水观赏鱼外,还收购其他亚洲国家部分海水观赏鱼.再出口,成为世界各国观赏鱼的集散地,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观赏鱼的养殖现状与展望蔡友飞(福建省水产干部学校邮编350007)一、发展观赏鱼饲养业的优势和潜力福建发展观赏鱼养殖业,具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和经济技术优势,且发展观赏鱼养殖业,具有占地小、投资省、见效快、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明显,能为国家创汇等...  相似文献   

4.
张先玉  尹静  喻梅 《水产养殖》2009,30(8):34-34
近年来观赏鱼养殖已逐渐成为新时期家庭消费新时尚,观赏鱼养殖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徐州市观赏鱼从1998年开始起步,至2000年三项工程项目的实施,科研所建设基地,示范带动,科技推动,观赏鱼养殖已成为目前徐州市最具特色的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主要途径.养殖规模列江苏省第一位,全国第三位.到目前为止,水泥池养殖观赏鱼面积达232.9万平方米,年产各类观赏鱼2.09亿尾,产值1.13亿元,利润8 850.2万元,折合每667 m2利润达25 346元.2008年徐州市在水产开发中心成功地进行了草金鱼、锦鲤的人工繁殖.现就对繁殖过程中一些心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观赏鱼的出口及其包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热带观赏鱼养殖在新加坡颇为盛行,现已成为该国养殖业的一大特色。上世纪50年代,观赏鱼养殖在新加坡还只是一种副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欣欣向荣的产业。  相似文献   

6.
严晖  杨雄 《海鲜世界》2003,(2):30-32
最近几年来,昆明市观赏鱼家庭养殖发展很快,观赏鱼游进千家万户.美化生活,已经成为家居装饰不可缺少的部分。从而推动了昆明观赏鱼市场的发展,目前昆明已成为西南最大的观赏鱼消费市场,拥有最星、白龙、北大门、马街等专业的化鸟鱼虫市场。同时也促进了昆明本地观赏鱼养殖业的发展。如昆明石锦公司、天一观赏鱼养殖场、上游水库观赏鱼养殖场等专业养殖  相似文献   

7.
目前,热带观赏鱼和金鱼的养殖在新加坡颇为盛行,已成为该国养殖业的一大特色。50年代,观赏鱼养殖在新加坡还只是一种副业,但经过近40年的逐步发展,已经变成一个较为重要的产业。新加坡培育的热带观赏鱼畅销世界各地。而且她还收购并出口世界各地生产的观赏鱼,成了世界各国观赏鱼的集散地,每年可以赚取非常可观的外汇。该国观赏鱼养殖业及观赏鱼进出口贸易的成功,可归诸于如下几个因素:观赏鱼养殖方面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国际海运、航空网络四通八达;更兼饲养的观赏鱼种类繁多,品质优异;养殖者和出口商经验丰富。  相似文献   

8.
徐州市的观赏鱼养殖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目前已初具规模,产品销售到省内外各大中城市,为国内同行所瞩目。尤其是近年来部分农村在产业结构调整时,瞄准市场需求和都市消费时尚,扩大养殖面积,提高养殖水平,成为我市水产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新的亮点。然而,在观赏鱼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如何引导我市观赏鱼产业健康发展,如何把“小鱼”做大做强,使之真正成为我市水产品的又一个“品牌”,本文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世界观赏鱼贸易发展格局及我国观赏鱼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观赏鱼大致分为五大类:金鱼、锦鲤、热带鱼、淡水性其他观赏鱼、海洋性观赏鱼。目前世界上可饲养的观赏鱼约有1100多种,其中养殖淡水观赏鱼大约占观赏鱼养殖总量的85,养殖海水观赏鱼占15%。同时,野生淡水和海水观赏鱼的捕捞业亦有较大发展。当前,随着世界观赏鱼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全球范围的观赏鱼进出口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贸易格局。根据有关统计,200年世界观赏鱼进口总额为2.45亿美元,出口总额达1.82亿美元,大约占世界水产品出口总额53亿美元的O.33(这些数据不包括观赏器材和水草等贸易。目前,世界观赏鱼每年出口数量达10亿尾左右。近几年来,世界观赏鱼市场逐渐从欧美东移新加坡,现正逐渐向中国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调优我市的观赏鱼养殖品种,2010年徐州市水产研究所科技人员在项目实施单位——徐州市田园养殖有限公司成功进行了五彩锦鲫的人工繁殖。现对繁殖过程中一些心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观赏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观赏鱼种类进入民众视野,各种新兴养殖模式,观赏鱼病防治手段也层出不穷。微生态制剂因其无污染,副作用小的特点,逐步成为观赏鱼养殖中的热点话题。目前,虽然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相关生产应用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观赏鱼养殖领域,总体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此,该文介绍了微生态制剂在观赏鱼养殖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正>"十一五"期间,随着天津市沿海都市渔业的定位,各级渔业主管部门积极鼓励农民发展观赏鱼养殖生产,短短几年时间,观赏鱼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品种繁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传统渔业向都市型现代渔业转变。为了解天津地区观赏鱼养殖产业现状,2012年至2013年期间,天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对天津地区观赏鱼养殖产业进行了调查,通过深入基层、实地走访考察、实验分析,掌握了大量观赏鱼养殖及主要疾病的一手材料,总结出本地区观赏鱼养殖产业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为天津市观赏鱼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现将调查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食用鱼价格普遍走低,养殖效益大幅下降。我地许多农户瞄准城镇观赏鱼的要求看好的前景,大力发展金鱼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使之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养殖业,最近笔者对金鱼养殖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如何做大、做强作了初步探讨。一、养殖现状从详细的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潘塘的观赏鱼养殖无论是在面积或效益方面,在全市都应名列前茅,但是声势、品牌却不如铜山大庙镇的响亮。主要问题:一是分布零散,二是宣传力度不够,三是扶持措施不完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经销商的精明,…  相似文献   

14.
目前,石家庄市赵县观赏鱼的养殖业已初具规模.它具有占地面积小、生产周期短、节水高效、可出口创汇、适合农户分散养殖等特点,成为城乡居民致富的新途径.为更好地促进本县观赏鱼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对观赏鱼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观赏鱼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徐州市水泥池养殖金鱼面积达212.46万米2,年产观赏鱼2.7亿尾,产值1.49亿元,观赏金鱼养殖户为3668户,从业人员近万人。徐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的科技人员通过近几年的项目实施,总结出一套适宜在本地区进行水泥池养殖金鱼的高效模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尹静 《科学养鱼》2012,(12):77-78,101
徐州市观赏鱼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徐州市渔业的亮点产业,无论是金鱼还是锦鲤都在国际、国内、省内的各类大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获得过冠军、亚军、季军等奖项。但养殖大型热带鱼在我省还是一项空白,徐州市养殖热带鱼有一定的基础,渔民主要在自己家里养殖的是小型胎生鱼,徐州水族业内人士称为地产鱼。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档热带鱼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相似文献   

17.
渔工 《海鲜世界》2002,(3):40-41
近几年来,我国观赏鱼养殖业迅速发展,由于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提高,带来了养殖生态环境恶化及防治病害措施不利等因素,造成鱼病流行严重,细菌性疾病更为突出,如烂鳃病、竖鳞病、皮肤发炎充血病、蛀鳍烂尾病、白头白嘴病、赤皮病、腐皮病等:本文主要介绍对观赏鱼危害严重的细菌性烂鳃病、竖鳞病、蛀鳍烂尾病及赤皮病.  相似文献   

18.
尹静  丁玉芳  张茜 《水产养殖》2007,28(5):21-22
随着观赏渔业的快速发展,徐州市观赏鱼养殖面积由20世纪90年代的70万m2,迅速扩大到147万m2,成为江苏省规模最大的观赏鱼养殖基  相似文献   

19.
小丑鱼,是喜爱养殖海水观赏鱼消费者的优选,目前在国内和海南进行快速推广及小规模示范养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所也通过建立小丑鱼全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一整套系统体系,为小丑鱼人工养殖产业化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带动了我国及海南海水观赏鱼养殖业的兴起,与其同时,让消费者能够得到品质最佳的小丑鱼,也减少渔民到天然海域去捕捉野生的观赏鱼,从而保护珊瑚礁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观赏鱼是徐州市水产特色产业,产值过2亿元,其中锦鲤是徐州市观赏鱼养殖的主要品种,新品系锦鲤供不应求。为改良提升徐州市养殖锦鲤的品质,解决新品系锦鲤苗种供应问题,徐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与佳顺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申报了《银鳞系锦鲤引种及繁育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佳顺合作社从2019年开始进行银鳞锦鲤的苗种繁育技术研究。为探索银鳞显性性状的遗传性、获得银鳞稳定的表现型后代,项目组2020年做了杂交繁育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