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驯化养鲤作为一种集约化程度较高的池塘高产养鱼方式,在北方地区被普遍推广。近年来,随着饲料原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驯化养鱼成本不断增加,利润日益下降,甚至亏损。为了挖掘池塘生产潜力,提高驯化养鲤高产池塘鱼产量,并增加其经济效益。我们于1998年4月~9月进行了在驯化养鲤高产池塘中增加鳙鱼放养量的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池塘驯化养鱼投饲技术饲料是北方地区池塘驯化养鱼高产、稳产的重要物质基础,而投饲技术则是提高饲料利用效率,降低饲料系数,发挥池塘潜力,提高池塘鱼产量的主要因素。我们经多年实践,认为池塘驯化养殖商品鱼的投饲应注意以下四点:1.质量目前国产饲料机械设备加工...  相似文献   

3.
马旭洲  常顺 《内陆水产》1997,22(9):11-12
磷在生物体内可以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据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在高产池塘中增施磷肥,不仅可以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改善池塘水质,而且可以促进各种养殖鱼的生长发育、改善代谢状况和提高鱼产量。但关于在集约化程度较高的驯化养鱼高产池塘中增施磷肥的试验还未见报道。为了改善驯化养鱼高产池塘的水质,挖掘池塘生产潜力,为驯化养鱼寻找新的增产途径,我们于1993年5—9月进行了驯化养鲤高产池塘增施磷肥的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亚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与放养量1.1.l试验池为东西走向的长方形池塘,面积1…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饲料原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驯化养鱼成本不断增加,利润日益下降,甚至亏损。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水产养殖科研和生产的实践经验,在进行高产池塘的驯化饲养时,采取以下措施,不仅提高了池塘鱼产量,而且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润,提高了驯化养鱼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1增加养殖品种与我国传统养鱼相比,驯化养鱼有养殖品种较少的缺点,导致以下两方面的不足:在池塘水体空间利用方面,鲤鱼栖息于池塘水体底部,鲢、鳙鱼栖息于池塘水体上层,缺少栖息手池塘水体中层的鱼,便池塘水体空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5.
于鄱阳湖水系采集橄榄蛏蚌(Solenaia oleivora)660块,模拟其生活环境进行池塘驯化养殖。试验结果显示,橄榄蛏蚌养殖成活率达86﹪;试验结果表明,橄榄蛏蚌可在池塘中驯化养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牡丹江市池塘驯化养鱼为例,详细地阐述了驯化养鱼技术普及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驯化养鱼走出窘境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池塘驯化养鱼是我省主要的养鱼方式之一,为渔民增产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近些年来驯化养鱼池塘特别是高产池塘水质恶化问题严重,引发因泛塘和疾病等因素死鱼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养鱼户造成了很大损失。这说明我们驯化养鱼生产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去认真解决。  相似文献   

8.
驯化养鱼是一种以吃食性鱼为主体鱼,利用鱼的条件反射,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的池塘养鱼形式。驯化养鱼因其技术简单实用,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目前,驯化养鱼已成为北方地区池塘高产养鱼的主要形式。由于吃食性鱼排出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铵氮,而我国池塘大多缺磷。因此,池水的氮磷比例不适宜,出现氮多磷少的状态,磷成为制约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因子,进而限制滤食性鱼的生长;同时,铵氮含量过高会恶化水质,影响各种养殖鱼的生长。为了改善水质,挖掘池塘生产潜力,为驯化养鱼池塘寻找新的增产途径,我们进行了…  相似文献   

9.
长吻鮠驯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吻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肉质鲜美的水产品,是目前全国重要的养殖对象。我们于1997年在县鱼种场选择6670池塘、1998年在县水产科技公司5336池塘,进行驯化养殖试验,通过对长吻池塘驯化养殖,了解了长吻的生物学特性、生活及生态习性,获得养殖...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我们利用全价配合饲料并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进行了建鲤鱼种池塘中套养驯化草鱼鱼种的试验,8亩池塘共产大规格鱼种13830kg,其中草鱼鱼种2900kg,鲤鱼鱼种8600kg,花白鲢鱼种2330kg,饵料系数分别为2.0和1.8,草鱼鱼种成活率为75%,实现亩利润4625.25元,初步探索出建鲤鱼种池塘中套养驯化草鱼鱼种的养殖模式,解决了草鱼鱼种  相似文献   

11.
驯化养鱼做为一种池塘高产养鱼方式,在北方地区被普遍推广。但目前推广的以鲤为主体鱼的驯化养鱼模式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养殖品种较单调,不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与饵料资源。我国传统养鱼特点为立体养鱼,即根据鱼类的栖息习性,不同水层饲养不同种类鱼,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空间和天然饵料资源。但由于北方人喜食鲤鱼,这就使传统养鱼在北方地区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把传统养鱼与驯化养鱼相结合,进行以鲤为主体鱼,多品种混合搭配的驯化养鱼试验。通过分析多品种混合搭配对驯化养鲤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确定驯化养鲤的适宜放养模式,进一步提高驯化养鱼产量,并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利用颗粒饲料驯化养鱼是近年来我省普遍推广应用的一项新技术,在池塘驯养鲤鱼过程中,如何以最低饵料系数获取养殖鱼最大增重,这是当今养鱼生产者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根据我省气温低、池塘大等特点详细评述池塘驯化饲养成鱼及鱼种的投饵技术,主要包括影响鲤鱼的摄食因素、最适投饵量、投饵方式和投饵次数以及投饵点的搭设等,以供探讨。 一、影响鲤鱼的摄食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同一口低标准池塘进行驯化养鲤鱼和人工养殖河蟹取得的不同效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根据池塘条件,进行养殖品种的调整,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驯化养鱼这项新技术,在全省已经普遍推广,收到良好的效果。但由于驯化养鱼,特别是高密度的驯化养鱼,要求的条件很高,生产单位难于大面积推广。为了大力发展驯化养鱼,又能达到高产、高效、优质的目的。我们在省八五二农场蛤蟆通水库鱼种场,利用两个越冬池,进行了无增氧设施池塘驯化培育鲤鱼种的高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无增氧设施的试验池(1号越冬池)获亩产415.7kg的较高产量,鱼种平均个体重86.6g,亩盈利1164.00元。与有增氧设施的对照池(2号越冬池)对比,产量、效益都是可观的。试验结果表明:无增氧设施池塘驯化培育鲤鱼种,可以因地制宜推广。  相似文献   

15.
德国镜鲤是池塘驯化养殖的优良品种,它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容易驯化,商品性好等特点,现已在方正县大面积推广。德国镜鲤驯化养殖的面积占全县驯化养鱼总面积的65%,是我县驯化养鱼的主养品种。为了加快渔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渔民收入,推广德国镜鲤高密度驯化养殖技术,成为加快我县渔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德国镜鲤高密度驯化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4年4月至2006年7月在金城江区高功村进行倒刺鲃池塘驯化养殖,倒刺鲃经过720-810d养殖,平均产量871.4kg/667m^2,产值3.36万元/667m^2,纯利1.6427万元/667m^2。试验结果表明,池塘驯化养殖倒刺把技术可行,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驯化养鱼技术在我市得到大面积应用推广,池塘养殖产量不断上升,但经济效益稳中有降,投入产出比一般在1:3左右。驯化养鱼由于饲料的大量投入,水体中鲤鱼吃剩的饵料残渣不断增多,造成池水的污染和饵料的浪费,在池塘中套养澎泽鲫鱼种,利用其食性广,抗病力强,市场上价高畅销等优点,达到降低养鱼成本和增产增效的目的。1999年试验养殖面积50亩,产澎泽鲫鱼1 340.5kg,总增加效益6 036元,经试验结果看,池塘驯化养鱼套养澎泽鲫的效果较好。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鱼池:试验池塘三口,1号池面积20亩,2号池面积15亩,3号池面积15亩,底质平坦,池底淤泥厚度15cm,  相似文献   

18.
孙瑞林  曹艳 《黑龙江水产》2007,(3):23-24,31
为提高穆棱市池塘养鱼单产和经济效益,2006年穆棱市马桥河镇水产站利用镇鱼种场一口10亩池塘,进行了颗粒饲料驯化主养鲤鱼高产试验,经过135天饲养,10亩池塘共产商品鱼3600kg,平均亩产360kg,创穆棱市池塘养鱼单产最高水平。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1、池塘。池塘1口,面积1  相似文献   

19.
翘嘴红鱼白人工繁殖及其夏花鱼种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翘嘴红Ba亲鱼的池塘驯化培育和人工繁殖技术以及夏花鱼种的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池塘对亲鱼进行人工培育,使其性腺发育达到成熟,经催产繁殖鱼苗获得成功,再对鱼苗进行池塘培育后获得夏花鱼种21.5万尾。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我市池塘养鱼单产和经济效益,2005年我站利用市鱼种场1口10亩池塘,进行了颗粒饲料驯化主养鲤鱼高产试验,经过133天饲养,10亩池塘共产商品鱼7500kg.平均亩产750kg,创我市池塘养鱼单产最高水平。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