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体内的一类高度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绵羊MHC又称为绵羊淋巴细胞表面抗原(ovine lymphocyte antigen,OLA),位于绵羊20号染色体上,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区域,其中MHCⅡ类基因具有高度的基因多态性.文章综述了绵羊MHCⅡ类基因的分子结构及遗传多态性,重点总结了近十年来国内外不同绵羊品种MHCⅡ类基因遗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并对绵羊MHCⅡ类基因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正>绵羊肺腺瘤病(Ovine pulmonary adenomatosis,OPA)是绵羊的一种慢性、进行性、接触性传染的肺脏肿瘤性疾病,山羊也发生此病。该病是以患羊咳嗽、呼吸困难、消瘦、大量浆液性鼻漏、Ⅱ型肺泡上皮细胞(type Ⅱ pneumocytes)和无纤毛细支气管上皮  相似文献   

3.
12只2~(?)岁健康绵羊被分为Ⅰ组(3只)、Ⅱ组(?)只)和Ⅲ组(3只),分别按2.5,5.0,10.0g/kg瘤胃内注入50%D-L消旋体乳酸溶液.Ⅱ组羊在恢复期因过度代偿而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各实验绵羊血液pH值与HCO3-、BEB、TCO2、BEECF和SB成正相关,可作为绵羊乳酸酸中毒的可靠诊断依据。计算AG能反映绵羊酸中毒的程度。绵羊瘤胃内注入乳酸10.0g/kg体重,AG升高到35mmol/L时,绵羊处于休克状态,AG35mmol/L可作为乳酸酸中毒预后不良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中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对绵羊采食量、日增重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4只3月龄、体重(23.1±0.62) kg的德国肉用美利奴杂交一代绵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精料补充料十玉米(Zea mays)青贮,处理Ⅰ,Ⅱ和Ⅲ组在对照日粮基础上分别以中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和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替代1/3,2/3和3/3玉米青贮,每只羊精料补充料日喂600 g,粗饲料自由采食.结果表明:处理Ⅰ,Ⅱ和Ⅲ组的有机物、干物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Ⅰ和Ⅱ组的日增重虽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处理Ⅱ和Ⅲ组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处理组绵羊屠宰体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出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均较对照显著提高(P<0.05).因此,中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替代玉米青贮可以增加绵羊的采食量,提高绵羊的屠宰性能,并以处理Ⅰ和Ⅱ组的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5.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体内的一类高度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区域。绵羊MHCⅡ类分子由于具有高度的基因多态性,使其在遗传、进化以及抗病育种等方面备受青睐。论文总结了近十年来国内外不同绵羊品种MHCⅡ类基因与疾病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绵羊MHCⅡ类基因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补喂瘤胃保护性精氨酸对绵羊血浆中氨基酸浓度、激素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12月龄的新疆美利奴羊母羊24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只羊,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并分别补喂含0、0.25、0.50、0.75 g/kg BW的瘤胃保护性精氨酸,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必需氨基酸方面,试验Ⅲ组绵羊血浆中赖氨酸浓度升高了24.02%(P 0.05),但试验组绵羊血浆中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浓度显著降低(P 0.05);在非必需氨基酸方面,试验Ⅰ、Ⅱ、Ⅲ组绵羊血浆中精氨酸浓度分别升高了36.33%(P 0.05)、60.68%(P 0.05)、107.09%(P 0.01),鸟氨酸浓度分别升高了83.88%(P 0.05)、250.22%(P 0.01)、264.15%(P 0.01),而试验组绵羊血浆中酪氨酸、丙氨酸、脯氨酸浓度显著降低(P 0.05),试验Ⅲ组绵羊血浆中尿素浓度降低了22.93%(P 0.05);试验Ⅰ、Ⅱ、Ⅲ组绵羊血浆中胰岛素浓度分别升高了13.59%(P 0.05)、16.62%(P 0.05)、28.74%(P 0.01),生长激素浓度分别升高了54.90%(P 0.01)、49.02%(P 0.05)、41.67%(P 0.05)。试验Ⅰ、Ⅱ、Ⅲ组绵羊血浆中总抗氧化能力浓度分别升高了31.76%(P 0.01)、23.05%(P 0.01)、15.95%(P 0.01);试验Ⅰ组绵羊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浓度分别升高了24.64%(P 0.01)、35.34%(P 0.01)、11.48%(P 0.05),丙二醛浓度降低了18.80%(P 0.05),试验Ⅰ、Ⅱ、Ⅲ组绵羊血浆中一氧化氮浓度没有显著变化(P 0.05);因此,补喂不同水平(0.25、0.50、0.75 g/kg BW)瘤胃保护性精氨酸可以提高绵羊血浆中精氨酸和鸟氨酸浓度,并可以提高绵羊血浆中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水平。此外,补喂不同水平瘤胃保护性精氨酸对绵羊血浆中抗氧化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适宜的补喂水平建议为0.25 g/kg BW。  相似文献   

7.
为了合理利用桑叶资源,探索发酵桑叶饲喂绵羊的效果,将发酵桑叶按不同比例添加于饲料中,即添加0(Ⅰ组)、10%(Ⅱ组)、17.5%(Ⅲ组)、25%(Ⅳ组)、35%(V组)的发酵桑叶于饲料中,测定发酵桑叶对绵羊饲料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桑叶比例的增加,绵羊对饲料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有机物...  相似文献   

8.
饲养模式对绵羊冷季生产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选择草场类型一致,绵羊(Ovisaries sp.)体况相近的3个牧户分别采取暖棚全舍饲(试验组Ⅰ),放牧+补饲(试验组Ⅱ)以及全放牧(对照组)3种饲养方式,通过测定整个繁殖周期绵羊体质量变化、母羊繁殖率和羔羊成活率指标,比较不同饲养模式对绵羊生产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饲养模式下越冬母羊体质量损失...  相似文献   

9.
绵羊同步发情和超数排卵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国产激素于发情季节对90只东北细毛羊和半细毛羊进行超数排卵和同步发情,研究了不同激素、不同超排和同步发情方案、不同品种及重复超排对绵羊超排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方法Ⅰ用提纯FSH、PGF_(2α)和hCG与方法Ⅱ用孕酮、PMSG、FSH超排绵羊的排卵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前者的获卵率明显高于后者的(p<0.05)。比较方法Ⅰ与方法Ⅱ发情26~48小时和66~90小时输卵管冲卵(胚)率说明,用方法Ⅱ超排时,卵(胚)进入子宫的速度明显快于方法Ⅰ;用方法Ⅱ超排时,排卵15个以上与排卵少于15个的绵羊其获卵率差异不显著(p>0.05);间隔2个情期再次超排的绵羊排卵数接近于初次超排绵羊的排卵数,但明显高于间隔、1个情期再次超排绵羊的排卵数;用方法Ⅱ超排的东北细毛羊与半细毛羊的排卵数无明显差异(p>0.05);用孕酮同步处理的绵羊超排后,绝大多数于最后1次注射孕酮后42~51小时开始发情,而经PGF_(2α)处理的超排绵羊发情时间很不集中,从注射PG的后18到42小时之间几乎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0.
在通辽市高林屯种畜场对40只科尔沁育成母羊,用英制剂(英国研制)和我们自己研制的Ⅰ、Ⅱ两种型号硒皮下注射剂(中制剂)进行对比测定,观察三种制剂临床效果,测试绵羊的血液、毛、粪便中硒含量变化曲线,以及对绵羊放牧的牧草、土质、饮水和补喂的饲料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是:英制剂与中制剂Ⅰ、Ⅱ型硒制剂同样有效,有效期长达7个月之久,补硒组与对照组全血硒差异显著(P<0.05),全血GSHpx的活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甘草茎叶替代苜蓿干草对绵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绵羊分别用0%、25%、50%甘草茎叶替代饲粮中苜蓿干草。结果表明: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1),且随着甘草茎叶的替代苜蓿水平的增加,绵羊的日增重反而呈现出降低的趋势。试验第55 d,试验Ⅰ、Ⅱ组绵羊血清中白细胞、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试验Ⅱ组绵羊血液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组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血清中磷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组绵羊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球蛋白、碱性磷酸酶、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肌酐、钙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甘草茎叶替代苜蓿干草的比例应低于25%,甘草茎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动物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基因内含子Ⅱ的多态性及其对绵羊生长性状的影响,筛选对绵羊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分子标记,以期为绵羊的分子育种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大尾寒羊、小尾寒羊、豫西脂尾羊、湖羊、杜泊羊5种绵羊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技术对MyoG基因内含子Ⅱ(Eco72 Ⅰ)进行基因分型,利用PopGene32软件计算绵羊MyoG基因内含子Ⅱ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利用SPSS 17.0软件对不同基因型与绵羊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小尾寒羊、杜泊羊、湖羊群体中MyoG基因内含子Ⅱ均存在3种基因型:AA(368/540 bp)、AB(908/368/540 bp)和BB(908 bp);大尾寒羊和豫西脂尾羊群体中仅检测到2种基因型:AB(908/368/540 bp)和BB(908 bp)。大尾寒羊、小尾寒羊、豫西脂尾羊、湖羊、杜泊羊的A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45、0.633、0.917、0.706和0.811,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55、0.033、0.083、0.176和0.054,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333、0、0.118和0.135。小尾寒羊的杂合度最低(0.455),杜泊羊的杂合度最高(0.497),表明杜泊羊的遗传多样性要高于其他群体;5个群体多态信息含量(PIC)均为中度多态(0.25<PIC<0.5)。关联分析发现,小尾寒羊MyoG基因内含子Ⅱ BB基因型个体胸围、胸宽、头长、颈长均显著低于AA、AB基因型(P<0.05)。【结论】 MyoG基因内含子Ⅱ Eco72 Ⅰ位点可作为影响绵羊生长性状的分子标记,结果可为今后绵羊生长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舒泰与速眠新Ⅱ对绵羊进行复合麻醉的麻醉效果,试验以绵羊为试验动物,按体重1 mg/kg静脉注射舒泰同时按体重0.5,1,2 mg/kg肌肉注射速眠新Ⅱ,记录试验绵羊麻醉前后呼吸频率、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及诱导、镇痛、麻醉时长,对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并进行临床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按照舒泰1 mg/kg静脉注射、速眠新Ⅱ1 mg/kg肌肉注射的剂量进行麻醉时,可以达到(52.67±1.53) min的完全麻醉时间,说明舒泰与速眠新Ⅱ复合应用于绵羊麻醉效果良好,可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色氨酸(RPTrp)对绵羊血浆色氨酸(Trp)及相关代谢物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年龄(3.0±0.5)岁、平均体重(53.49±2.41)kg、健康的萨福克绵羊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精料饲喂量为10 g/(kg BW·d),玉米青贮为1.8 kg/d,混合干草自由采食,在此基础上,试验Ⅰ、Ⅱ组绵羊分别添喂150 mg/(kg BW·d)Trp和333 mg/(kg BW·d)RPTrp,进行25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上午和下午饲喂后2 h,试验Ⅰ组血浆总色氨酸(T-Trp)、游离色氨酸(F-Trp)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犬尿氨酸(Ky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午饲喂后6 h,试验Ⅱ组血浆T-Trp、F-T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下午饲喂后4 h,试验组血浆F-T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上午饲喂后10 h、下午饲喂后8 h,试验Ⅱ组血浆5-羟色胺(5-H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午饲喂后6、8 h,试验组血浆褪黑素(M L)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下午饲喂后4、8 h,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下午饲喂后2 h,试验组血浆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各时间点各组间血浆白蛋白(ALB)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可以极显著提高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并极显著降低血浆丙二醛(MDA)含量(P0.01),试验Ⅱ组还可极显著提高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1)。因此,补喂Trp可使绵羊采食后血浆T-Trp、F-Trp和Kyn含量迅速升高,而补喂RPTrp时上述作用则较平缓。补喂Trp、RPTrp对绵羊血浆ALB、FFA、5-HT含量影响较小,仅有个别时间点作用显著。补喂Trp、RPTrp使绵羊白天血浆中ML含量升高,补喂Trp对夜间绵羊血浆中ML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补喂RPTrp可使绵羊夜间血浆ML含量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补喂Trp、RPTrp可提高绵羊血浆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确定新疆南部地区绵羊中绵羊无形体基因型种类,共采集240份绵羊血液样本,其中成羊和羔羊各120份样本。样本进行DNA提取,并应用绵羊无形体msp4基因种特异性引物对总DNA进行PCR扩增。测序结果应用DNAstar软件进行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并应用MEGA 7.0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绵羊无形体在绵羊中总检出率为22.5%(54/240),其中成年雌性绵羊和羔羊无形体的检出率分别为37.5%(45/120)和7.5%(9/120)。所得序列经比对发现,其同源性为99.7%~100.0%,存在多个核苷酸位点发生改变,并获得3种基因型,分别为基因型Ⅱ型、Ⅲ型、GB3型,各基因型在绵羊中总流行率为5.4%(13/240)、15.0%(36/240)、2.1%(5/240)。研究表明,我国新疆南部地区绵羊中存在3种绵羊无形体基因型,其中基因Ⅲ型是新疆南部地区绵羊中普遍存在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选用24只3月龄、体重(23.1±0.62)kg的德国肉用美利奴杂交一代绵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精料补充料+玉米青贮,处理Ⅰ、Ⅱ和Ⅲ组在对照日粮基础上分别以轻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披碱草、碱茅和沙打旺)替代1/3、2/3和3/3玉米青贮,每只羊精料补充料平均日喂600 g,粗饲料自由采食,研究轻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对绵羊采食量、日增重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Ⅱ组的有机物、粗蛋白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Ⅱ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处理Ⅲ组(P<0.05);处理Ⅱ、Ⅲ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Ⅰ组(P<0.05);不同处理组较对照组绵羊屠宰体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出肉率显著提高(P<0.05),但是对照组和不同处理组的骨重和净肉重之间差异不显著;处理Ⅲ组的屠宰率、净肉率显著高于处理Ⅰ、Ⅱ组(P<0.05);但是处理Ⅲ组的屠宰体重、眼肌面积显著低于处理Ⅰ、Ⅱ组(P<0.05);肉骨比随着轻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比例的增大而增大(P<0.05)。以上结果说明轻度盐碱化混播牧草和玉米青贮混合饲喂可以提高采食量和日增重,提高绵羊的屠宰性能,改善绵羊的...  相似文献   

17.
旨在探讨绵羊饲粮结构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比例(SC/NSC为1.57(Ⅰ)、1.95(Ⅱ)、2.29(Ⅲ))对瘤胃发酵参数(pH、VFA、总氮、NH3-N、尿素氮、蛋白氮)的影响。选用6只约1.5岁,体质量25~30 kg,装有瘤胃瘘管的甘肃高山细毛羊羯羊,按3×3重复拉丁方设计(预试期10 d,正试期9 d)。结果表明:采食饲粮Ⅰ的绵羊瘤胃液pH平均值显著低于采食饲粮Ⅱ(P<0.01)、Ⅲ(P<0.05)的绵羊;除处理Ⅰ采食后3 h的pH较低(5.86)外,所有pH测值均在6.2~7.0范围内。瘤胃液TVFA平均值(mmol.L-1)呈现Ⅰ、Ⅱ高于Ⅲ的趋势(P=0.09);处理间乙、丙及其他酸的摩尔比和乙酸/丙酸比均值无显著差异(P>0.05),Ⅰ的丁酸摩尔比均值显著高于Ⅲ(P<0.05)。瘤胃液总氮和蛋白氮均值随SC/NSC值增高而显著下降(P<0.01或P<0.05);氨氮与尿素氮均值在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显示,饲粮粗料份额高于60%时,随SC/NSC值增高,绵羊瘤胃液pH上升,TVFA、总氮和蛋白氮平均浓度下降,对氨氮与尿素氮浓度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绵羊肺腺瘤病毒囊膜蛋白(OPAV-Env)引起肺泡Ⅱ型上皮恶变的机理,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env用体内转染试剂经尾静脉转染到幼龄大鼠体内,用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绵羊肺腺瘤病毒囊膜蛋白在大鼠体内的表达,并采用SSCP法及基因克隆法结合序列分析检测H-ras基因是否发生突变.结果显示,绵羊肺腺瘤病...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绵羊胃肠道内容物中褪黑素的分布特点,探究瘤胃保护性5-羟基色氨酸对绵羊胃肠道内容物和血浆中5-羟基色氨酸、褪黑素含量的影响,探讨通过5-羟基色氨酸调节绵羊肠道中褪黑素合成的可能性。试验选取健康、平均体重为(47.79±3.70) kg的3岁哈萨克母羊15只,按体重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每天每只羊的粉状精料饲喂量为体重的1.2%,玉米青贮饲喂量为0.9 kg,混合干草自由采食,在此基础上,试验Ⅰ、Ⅱ组羊只分别饲喂111、222 mg/kg BW瘤胃保护性5-羟基色氨酸,进行15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绵羊胃肠道内容物中5-羟基色氨酸含量的分布特点是盲肠空肠、结肠瘤胃液、十二指肠、回肠;褪黑素含量分布特点是十二指肠瘤胃液、空肠回肠、盲肠结肠。除盲肠和结肠外,试验Ⅰ、Ⅱ组绵羊胃肠道内容物中5-羟基色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十二指肠内容物中5-羟色胺、N-乙酰-5-羟色胺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肠内容物中5-羟色胺、N-乙酰-5-羟色胺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空肠、回肠内容物中5-羟色胺、N-乙酰-5-羟色胺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Ⅱ组(P 0.01)。试验Ⅰ、Ⅱ组结肠内容物中褪黑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Ⅱ组十二指肠、空肠内容物中5-羟基吲哚乙酸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试验Ⅱ组盲肠、结肠内容物中5-羟基吲哚乙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血浆中5-羟基色氨酸、5-羟色胺、褪黑素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绵羊胃肠道内容物中5-羟基色氨酸含量的分布特点是:盲肠空肠、结肠瘤胃液、十二指肠、回肠;褪黑素含量分布特点是:十二指肠瘤胃液、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瘤胃保护性5-羟基色氨酸补喂量为222 mg/kg BW时能提高胃肠道内容物中5-羟基色氨酸含量,但对5-羟色胺、褪黑素含量的影响在各胃肠段表现不同。瘤胃保护性5-羟基色氨酸补喂量为111、222 mg/kg BW时均能提高绵羊血浆中5-羟基色氨酸、5-羟色胺、褪黑素含量。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水平单宁对绵羊瘤胃细菌、产甲烷菌数量和古菌多样性的影响。试验选取45 kg左右、体况良好的绵羊15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Ⅰ组(对照组,不含单宁)、Ⅱ组(含2%单宁)和Ⅲ组(含4%单宁),每组5只羊。预试期14 d,正试期60 d。于正试期晨饲后6 h使用瘤胃液口腔采样器采集瘤胃液,提取微生物DNA,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瘤胃细菌和产甲烷菌数量,采用Illumina Miseq PE300平台测定瘤胃古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1)Ⅱ组和Ⅲ组总细菌、白色瘤胃球菌、溶纤维丁酸弧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数量显著低于Ⅰ组(P 0.05);Ⅱ组黄色瘤胃球菌数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产甲烷菌和甲烷短杆菌数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2)Ⅱ组和Ⅲ组Ace指数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香农指数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辛普森指数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而Ⅱ组辛普森指数显著高于Ⅰ组(P0.05)。综上得出,饲粮中含2%和4%的单宁降低了绵羊瘤胃中总细菌和产甲烷菌的数量,也降低了绵羊瘤胃古菌菌群丰度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