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学发光是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的一种光辐射现象,通过特殊的检测仪器可以捕捉到这种光强度,从而对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研究。化学发光检测技术最先被应用于人类的免疫学检测领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水产动物机体免疫能力以及水产品安全的关注程度的提高,化学免疫发光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水产动物免疫学研究及微量物质的免疫学定量定性检测上来,  相似文献   

2.
快速检测水产动物疫病的免疫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水产大国,疫病的频频发生使得准确快速的检测技术变得尤为重要,对快速检测水产动物疫病的免疫技术及应用进行了综合评述,希望能对水产动物疫病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养殖业迅猛发展,动物源性食品供给量逐年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激素、抗生素、兽药、添加剂等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做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极为重要。主要探究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并以贵州地区兽药检测实践为例,总结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用措施,旨在为各界提供更加方便、高效且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化学光是化学反应中化学能不经过热直接变为光的发光现象。70年代初期,美国氰胺公司劳赫特(M·M·Rauhut)等科学家,经过近十年的研究,终于找到了“过氧化草酸酯化学发光系统”,这个发光系统有足够的亮度及寿命,可供实用。1972年,美国氰胺公司,以这个发光系统为基础,  相似文献   

5.
符云  叶卫  林群  王琳  梁旭方 《南方水产》2009,5(4):73-76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s)是代谢多种内源或外源毒性物质之解毒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药等毒物终点检测技术(end point test)是基于不同毒物最终均将导致鱼体肝脏去毒酶GSTs基因表达变化,通过固定方法检测GSTs基因表达水平这一个指标即可反映生物体受不同毒物的污染情况.通过采用该检测技术可以简便而可靠检测淡水鱼类体内所含的毒物含量,进而确定了淡水养殖鱼类的食用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6.
《水产科技》2005,(3):43-43
日本厚生劳动省8月4日,决定对所进口的中国产鳗鱼及其加工品全面实施孔雀石绿检测。孔雀石绿是绿色合成色素,在养殖水产动物当中,禁止使用该物质。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6,(8)
目的:综述猪瘟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猪瘟检测及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从猪瘟临床症状与病变、病原鉴定、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面对猪瘟诊断进行讨论。结果:原有的国际贸易所认可的NPLA、FAVN和ELISA一直延续使用同时,而胶体金猪瘟检测技术、ELISA、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不断的优化和创新,更有环介导恒等温扩增试验(LAMP)、数字PCR试验等新的检测技术的建立和应用。结论:猪瘟临床表现多样性,单纯依据临床和病理学资料难以诊断,需要一种或多种实验室检测技术才能确诊。  相似文献   

8.
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检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是指生物体内的一些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并能产生一些可检测变化的大分子物质,这些大分子物质能够反映环境变化对生物体的影响。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将生物大分子标记物的检测应用到环境监测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检测由于其测定指标全面、准确、系统且具有特异性等优点,近十几年来作为污染物暴露和毒性效应的早期预警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评价中。本文对一些主要的生物大分子标记物及其检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状况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旨在为生物大分子标记技术在环境检测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1,(12)
<正>今年,我国台湾出现食品污染情况,起因是在食品中加入了有害健康的塑化剂(DEHP)。6月1日我国卫生部紧急发布公告,将邻苯二甲酸酯(也叫酞酸酯)类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过去,人们对隐藏于饲料原料和产品中的塑化剂束手无策,饲料原料和产品中塑化剂检测技术的问世结束了这一局面。据悉,这一检测技术是由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饲料安全加工与检测技术研究团队利用液  相似文献   

10.
在渔船检测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无损检测技术,就是保障产品的质量优良,特别是渔船无损检测,是防止生产出残次品和避免废品、次品出厂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产动物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分子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疾病诊断上得以广泛应用。根据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动向,对免疫检测技术、核酸检测技术、核酸技术与免疫学相结合方法等进行了综述,洋细阐明了各个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病原体的提纯是应用这些方法的主要困难。  相似文献   

12.
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polymorphism,AFLP)标记技术是一种新的DNA指纹技术主要用于检测DNA多态性。AFLP技术是根据基因组DNA水平的差异进行检测,不受组织和器官、发育阶段、生理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在水产动物中应用AFLP技术具有广阔的前景,可作为水产动物种质鉴定、亲缘关系及种质分类研究的理想标记。  相似文献   

13.
无损检测技术广义来讲是指在不损坏被检对象的前提下,测定其有关参数的技术及其方法。例如:测量温度、压力粘度、流速等都属于无损检测范畴。无损检测作为整个检测分支已成为生产战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内容涉及到保证产品质量而进行的各项检测,如金属构件的应力测定、强度试验表面及内部缺陷的控伤等。随着工业的发展,无损检测技术亦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有效的检测方法,在解决生产关键问题,保证材料、零件和产品质量以及改进产品设计与工艺,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4.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CA)及其在动物检疫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亮  叶曦  江兰 《畜禽业》2004,(1):59-59
动物活体检疫和肉品流通过程的监测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消费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动物检疫的重要内容。而在我国动物检疫的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简单有效的检测手段,动物活体检疫和肉品流通过程的监测大多停留在较为原始的感官检查阶段,这种状况制约了动物检疫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同时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1,(11)
<正>过去,人们对隐藏于饲料原料和产品中的塑化剂束手无策,饲料原料和产品中塑化剂检测技术的问世结束了这一局面。据悉,这一检测技术是由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饲料安全加工与检测技术研究团队利用液质联用技术研发成功的。它可以检测出饲料中的  相似文献   

16.
7月初江苏扬州市宝应、高邮部分乡镇突遭暴雨,涝灾给当地水产养殖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为及时指导渔农灾后复产、防止大灾后可能出现的水产动物疫病流行,扬州市组织了“渔医巡诊服务队”,深入到灾区重点村场,为养殖户开展鱼蟹疾病诊疗、水质检测和技术咨询服务。本次服务队是由市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产》2009,(5):68-68
4月16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完成的“水产动物组织中19种有机氯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项目在武汉通过鉴定。该项目根据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发展的要求,在国内率先建立了采用电子捕获气相色谱(GC—ECD)和气相色谱-离子阱.多级质谱(GC-IT-MS/MS)技术同时检测水产动物组织中19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方法体系。应用该技术,研究了长江中上游多种鱼类体内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水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PCR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水产病原的检测技术不断向着快速、准确的方向发展。文章回顾了PCR技术在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病原检测中应用,并对水产养殖细菌性疾病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鱼类等水产品因消费水平的提升而进入千家万户,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水产品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具有较长的生物半衰期和潜在毒性,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容小觑的风险.因此,研究人员也广泛关注水产品重金属污染检测及去除技术.文章阐述了重金属对水生生物和人类的危害,对现有检测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也对开发快速检...  相似文献   

20.
鱼类寄生虫病的检测与诊断程序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鉴GB18448-2001和GB14922.1-2001,参考国内外实验动物寄生虫学质量控制的有关文献资料,结合实际检测中积累的大量实验数据和相关经验,对鱼类寄生虫病的检测和诊断技术进行了整理归纳,总结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检出率高的检测及诊断程序,为防治和控制鱼类寄生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