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棉花是深根系作物,生长期长,需肥量大,对土壤肥力有较高的要求,一般棉花施肥要掌握“足、轻、稳、重、补”五字原则。  相似文献   

2.
从足施基肥、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等方面,介绍棉花的合理施肥技术,以期为棉花施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推广棉花平衡施肥是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根据棉花的需肥特性,要夺取高产必须做到施足底肥、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和补施盖顶肥,并注重微量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的施用。  相似文献   

4.
<正>棉田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要攻高产,追肥方法尤为关键。追肥要掌握苗期轻、蕾期稳、花铃期重、后期补的技巧。  相似文献   

5.
棉花生长高峰期需大量营养,包括N、P、K大量元素及各种氨基酸,为检验新型腐植酸冲施肥的效果,在棉花上进行此次试验,结果表明:该种肥料在棉花生长旺期分3次冲喷施,用后植株叶色加深,长势旺盛,果台增多,成桃数和铃重有所增加,增产效果显著,棉花皮棉比清水对照增产10.97kg/亩,增产率达13.63%,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 随着棉花综合管理措施的推广和产出的增加,棉田肥力状况和土壤养分状况也随之变化。为此,改革施肥配方,推广平衡施肥已成为提高棉花产量,改善棉花品质,实现连续增产、稳产,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一、棉田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为摸清棉田养分丰缺状况,我市农业局对不同地区的189块棉田进行  相似文献   

7.
棉花各个生育阶段,对肥料的要求不一样。要保证棉花生育期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的养分,就必须合理施肥,做到"足、轻、稳、重、补",即五字施肥法。 1.足施基肥 有机肥养分丰富、劲稳、效长,又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用有机肥作基肥,可保证棉花从土壤中源源不断地吸收到养分。旱薄棉田用有机肥作基肥,对棉花稳产高产尤为重要。对土壤肥力好的棉田,施基肥要适量,可将大部分有机肥在棉花苗期作当家肥施用,以便掌握主动权,防止雨水过多造成棉株旺长而被动。  相似文献   

8.
2013年9月1日,棉花检验新标准全面实施。新标准继承了原有的检验方法和内容,增加了仪器化检验的标准和方法。现本人结合自己多年在棉花检验工作的实践,就如何做好棉花品级检验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棉检人员必须熟悉棉花各阶段的生理特征 作为一位棉花检验人员,不单单只会检测,而是要了解棉花各阶段的生理特征,才能在感官上了解棉花,进而更好地开展棉花检验工作。如:早期棉花一般在棉纤维生长发育过程中,因气候条件不利,棉纤维生长期没有充足的加厚期,即胞壁加厚期不足,日轮系数过低,成熟度差。光照不足,生长的棉花一般成熟度较差,表明强力差,棉纤维色泽也差,呆白无光泽。一般受旱干的早期或前期棉花,或早期受病虫害的棉花,长度偏短,僵片多,成熟度差,色呆白等。因此,品级以四级以下居多,少数较好的可定为三级。中期棉花因气候条件较好,光照充分,棉纤维又生长在棉株中上部,因而棉纤维胞壁加厚期充分,日轮系数完整,棉纤维生长发育良好,成熟度好。多为中高级花。晚期棉花由于温度骤然下降出现霜冻,造成了霜棉。霜棉可分轻霜棉、重霜棉。轻霜棉色泽呆白,灰暗或染污较重,但大部分纤维成熟尚好,夹有少量的黄点;重霜棉,色泽较淡,底色普遍阴黄、阴红。有的霜棉成熟度、强力、细度、外观形态可达三级,但颜色比四、五级标准棉还黄,霜棉在标准中早有规定,最高为四级。对轻霜棉或稍重的霜棉,内在质量可达三级,但颜色深至上级或接近五级的可定为四级棉;重、特别重的霜棉可定为五级;晚成熟品种的霜棉,成熟度、强力差,有糟绒,受霜较重,特别重的可定为六级以下。  相似文献   

9.
稀土甲壳素是稀土与可溶性甲壳素(CHITOSAN)络合而成的一种有机液剂.棉花盛蕾期和盛花期每亩各喷稀土甲壳素150~400ml,单株结铃数提高11.6~32.9%,铃重增加3.6~19.3%,皮棉产量提高2.8~14.6%.  相似文献   

10.
棉花生产实践证明,重视棉田培肥地力,改进施肥技术对提高棉花产量,促进棉花壮苗早发,增加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团第三期水土综合开发的一万多亩棉田,基本上都属于低肥力棉田,土壤有机质低,供肥能力差,一般缺氮少磷,还缺少一些微量元素,如锌、锰、铜、铁、硼等,很难培育壮苗,棉株成铃率低,铃小而轻,极易早衰.  相似文献   

11.
EDTA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简称,它是一种整合剂。我们于1986年开始在棉花上应用,1988年及1990年进行多点试验。结果表明,EDTA对协调棉花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减少蕾铃脱落,提高成铃率,增加早桃和提高铃重,提高皮棉产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 材料和方法 供试品种为泗棉2号,1990年在唐刘乡农科站试验场进行,苗床前茬是水稻,大田前茬是撒播大麦矮早三。土壤质地为勤泥土,地势平坦,灌排方便。有机质含量为  相似文献   

12.
棉花枯、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危害较大的病害,两种病菌都是侵染为害茎秆内的维管束组织,影响养分和水分向上输送,导致植株枯死。在苗期和现蕾期前后常引起大量死苗,病株结铃少,铃重轻,脱落率高、纤维差,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很大。发病轻的造成减产,发病重的导致绝产,而且十分难治,素有  相似文献   

13.
<正> 棉花生长中期的肥水管理技术 棉花生长中期的肥水管理要做好以下三点工作: 一是搞好追肥。常规品种,直播露地栽培的棉花,一般到7月中旬,重施花铃肥。每667m~2追尿素7.5~13kg。距棉株约10cm处开沟溜施,埋土。地膜棉、沙薄地早熟品种、麦套棉花或红蜘蛛危害棉田,适当早施肥,并增加次数和追肥量。旱地棉应结合雨墒追肥。 二是搞好夏灌。棉花开铃期,每天每667m~2棉田耗水量4000kg左右,干旱炎热天可达5000kg左右。此时应适时浇好花  相似文献   

14.
薛林 《河南农业科学》1989,(12):36-36,15
扶沟县是优质棉基地之一。近年来棉花产量持续增长,但棉田养分处于不平衡状态,影响棉花产量的提高。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和该县科技人员,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制订了棉田优化平衡施肥技术。这项技术主要是:1.重视施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有机肥料是养分较完全的肥料,它的作用不仅仅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使之处于养分平衡,更重要的是改善土壤物理性能,改善根系的营养环境。尤其是深层土壤,这对于深根作物棉花尤为重要。扶沟县全部为两熟棉田,土壤有机质和  相似文献   

15.
生产中我们经常发现:棉花枯萎病发病程度和不同的棉花品种有关。例如棉花苗期发病轻的品种在开花结铃期发病严重,而前期发病重的品种在开花结铃期却发病很轻甚至不发病。这可能与品种生理特性及外界因素有关。笔者工作的地方棉花枯萎病常年发生都较重。据调查,棉农认为棉花品种及施肥情况对棉花枯萎病的发生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施用硼肥,对一些高产植棉区的农民来说,已应用多年,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棉区的农民对棉花施硼缺乏足够的重视。一是认为施不施硼肥对棉花产量关系不大;二是对于棉花缺硼的症状了解不够;三是常把缺硼的表现与药害或者病害混为一谈;四是对硼肥缺乏鉴别能力。因此,在棉花生产中使用硼肥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1重施花铃肥,喷施叶面肥,酌情补施盖顶肥一般生育正常的棉花掌握见花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地力高、长势旺的棉花掌握见桃追肥,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20公斤;地力弱、长势差的棉花掌握盛蕾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2.5~15公斤。除长势旺、迟发晚熟的棉花外,一般应在7月下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棉花的单铃重较往年轻约4.5-4.8克,与理论值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发现棉花铃期管理的好坏可提高棉花单铃重。本文通过自己的生产实践经验,通过肥调、水调、打顶、化调等措施来提高单铃重,从而可以适度的提高棉花单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甲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各处理棉花的株高和叶枝数呈递减的变化规律,第一果枝节何呈增加的变化趋势;棉花的果枝数、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棉和皮棉产量呈减少的变化趋势。在同一移栽密度下,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棉花的果枝数、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棉和皮棉产量呈匕升的变化规律。在洞庭湖棉区,1212~1516株/667m^2为壤佳的种植密度,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籽棉和皮棉产量,从而最终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为害越来越重,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轻的造成减产,发病重的导致绝收,且防治艰难,严重阻碍了棉花生产的发展。为此,近几年,我们对棉花枯、黄萎病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上蔡县朱里镇棉区进行了防治试验,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