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沂蒙山区境内野生羊肚菌资源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分布有3种羊肚菌:粗柄羊肚菌、尖顶羊肚菌和普通羊肚菌。依据调查情况,结合室内观察分析,介绍了其生物学特征、生境条件、分布规律并提出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2.
首次对泰山周围400km2内羊肚菌(Morchella spp.)的发生种类、分布范围、生境条件进行调查和研究,并进行了室内种类鉴定,得出该地区野生羊肚菌的种类有10种:粗腿羊肚菌、羊肚菌、普通羊肚菌、小羊肚菌、褐赭色羊肚菌、小球羊肚菌、肋脉羊肚菌、淡褐色羊肚菌、薄楞羊肚菌及尖顶羊肚菌,其中有6种在山东未曾报道过.这对我国羊肚菌这一珍稀食用菌种类的研究及该资源开发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一定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华丽  丁厚强  谭新旺 《食药用菌》2021,(2):131-132,143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羊肚菌富硒后生物活性增强。深度开发富硒羊肚菌功能食品、药品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富硒羊肚菌的培养、生物作用、产品开发三个方面综述目前开展富硒羊肚菌研究的进展情况,并由此提出富硒羊肚菌的应用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羊肚菌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李烨  温鲁 《中国食用菌》2004,23(1):6-7,10
综述了羊肚菌生物学特征、营养成分和保健功效、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特点、菌丝体深层发酵、人工栽培以及开发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今后羊肚菌研究与开发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羊肚菌的液体培养,详尽地了解三种羊肚菌的培养特征,不同提取液对羊肚菌可溶性蛋白的提取率,以及可溶性蛋白的电泳图谱,以求对这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羊肚菌(L.)Pers,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羊肚菌野生资源于19世纪被命名并进行开发,但直到21世纪初才在四川首先实现成熟的人工栽培技术,由于可商业化栽培品种较少及我国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羊肚菌人工栽培在东北地区进行规模化生产进程相对滞后,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羊肚菌人工栽培的数据统计分析,为羊肚菌在东北地区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羊肚菌(Mrchella esculenta L.)又名美味羊肚菌,俗称羊雀菌、包谷菌等,系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羊肚菌属。羊肚菌是世界上最名贵的食用菌之一,其风味独特,味道鲜美,嫩脆可口,营养极为丰富,堪称山珍极品。现代营养学和医学研究表明,羊肚菌具有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的功效,有重要的医疗和保健开发价值。野生羊肚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甘南州野生羊肚菌的资源分布、种类研究、自然生态环境,营养成分及药用成分研究,人工栽培技术、分类分子鉴定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而提出了甘南州野生羊肚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野生羊肚菌种质资源与遗传多样性研究、资源利用和保护、人工驯化和合理开放利用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甘南州野生羊肚菌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富含多糖、氨基酸、三萜等多种活性成分。通过对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液体菌种发酵、主要代谢产物的分离提取、功能成分的开发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羊肚菌产业的发展现状,为其开发利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羊肚菌属子囊菌亚门(Ascomycota)盘菌纲(Pezizomycetes)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是羊肚菌属(Morchella)多种菌类子实体的统称[1]。由于其菌盖是一个布满凹陷和棱脊的网状体,形状似羊肚而得名。羊肚菌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须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具有抗肿瘤、抗氧化、降血脂、护肝等功效[2-3]。国内外对羊肚菌的需求量远远大于供应量,价格居高不下,具有很好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1.
羊肚菌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也是我国近年来发展最迅速的食用菌栽培品种之一,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通过深入分析我国羊肚菌栽培现状、羊肚菌产业市场现状和产业发展趋势,并展望产业发展前景,以期为我国羊肚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新疆野生羊肚菌资源的分布环境、营养成分及利用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了新疆野生羊肚菌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以便新疆野生羊肚菌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产品流通跟踪调查、定点社区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贸易、市场、产品流通3个方面调查了我国主要羊肚菌产区的产业现状,总结了该产业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期有助于正确认识我国羊肚菌业的现状和未来,促进我国羊肚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调查辽宁省的羊肚菌资源,了解其产地环境及种属的关系,探寻羊肚菌在辽宁省发生的适合条件,对辽宁省7市16个羊肚菌发生地开展了资源调查,共采集到羊肚菌样本53份。采用ITS和多基因系谱一致性系统发育种识别法(GCPSR),对采集到的羊肚菌样本进行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采集的羊肚菌样本被鉴定为5种,即Morchella sp.(Mes-6)、Morchella sp.(Mes-8)、Morchella sp.(Mes-9)、Morchella sp.(Mes-20)、Morchella sp.(Mes-21),其中,Mes-20和Mes-21为辽宁省新记录种。辽宁省的野生羊肚菌资源主要集中在朝阳市,以Mes-6为主。采用11条ISSR引物,共检测出多态位点51个。在居群水平上,Nei’s基因多样性为0.1201±0.0466,居群间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60.79%,居群内占39.21%,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间。  相似文献   

15.
云南羊肚菌rDNA的ITS序列与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序列比对技术分析了根据形态挑选的14个羊肚菌子实体(其中11个来自云南,3个来自浙江)。结果表明,云南的11个羊肚菌子实体(M1~M11)可分为4个种:高羊肚菌(Morchella elata),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粗柄羊肚菌(Morchella crassipes)和大孔(宽肋)羊肚菌(Morchella costata)。浙江的3个羊肚菌子实体(M12~M14)经鉴定为未知羊肚菌种。14个羊肚菌子实体样品和GenBank中黑脉(小顶)羊肚菌[Morchella angusticeps(AJ698476)]、美味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AJ698475)]以及羊肚菌科常见属钟菌属Verpa conica(AJ544206)的ITS序列聚类,以钟菌(AJ544206)作为外类群,可分为三大聚类群:高羊肚菌、大孔(宽肋)羊肚菌和黑脉(小顶)羊肚菌为第1类群(Group1);美味羊肚菌和尖顶羊肚菌为第2类群(Group2);粗柄羊肚菌和浙江的3个羊肚菌为第3类群(Group3)。  相似文献   

16.
Fourteen Morchella samples (eleven from Yunnan and three from Zhejiang Provinces) were selected on the basis of differences in fruit body morphology. Ribosomal 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 (ITS) were amplified in each case using the universal primer pair, ITS-1 and ITS-4, and the amplification products were purified and sequenced. Comparisons with sequence data in GenBank revealed that the 11 Morchella isolates collected from Yunnan belonged to four species: Morchella elata, Morchella conica, Morchella crassipes and Morchella costata. The three isolates collected from Zhejiang Province (M12, M13 and M14) were designated as unknown Morchella species. When Verpa conica (AJ544206) (from the genus Verpa belonging to the same family as Morchella) was taken as the outgroup, the 14 isolates formed three groups, M. elata, M. costata (Group 1); Morchella esculenta, M. conica (Group 2); and M. crassipes, M12, M13 and M14 (Group 3).  相似文献   

17.
露地栽培羊肚菌受自然气候影响极大,为了探索适宜室内栽培的菌株与光照条件,在设施大棚内利用周转筐栽培羊肚菌,研究六妹羊肚菌、梯棱羊肚菌、羊肚菌分离1号、羊肚菌分离2号的出菇情况以及不同遮阴处理对六妹羊肚菌出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六妹羊肚菌的产量最高,每筐子实体朵数为13.4朵,每筐鲜菇质量为150.1 g,鲜菇商品性状较好,菌盖呈塔尖顶形,子实体呈灰黑色、大小适中,单朵鲜质量为11.2 g,菇柄最短,菌盖最长,菌盖最宽位置位于菌盖与菇柄连接处;梯棱羊肚菌的综合表现次于六妹羊肚菌,但优于羊肚菌分离1号和羊肚菌分离2号;盖1层遮阳网的六妹羊肚菌处理可以正常出菇,而不盖遮阳网和盖2层遮阳网的处理均无法正常出菇;因此,利用设施大棚栽培羊肚菌时,可以选择栽培六妹羊肚菌,在棚内加盖1层遮阳网,以保证出菇、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对野外茅草林下采集到的一株野生羊肚菌(菌株命名为Y1)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经典分类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品种鉴定,并基于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密度及菌核数量从9种不同培养基配方中筛选最佳原种培养基。结果为:Y1的子实体菌盖呈黄色,上有凹凸不平的网格,菌柄呈白色、中空,形似羊肚菌;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体呈黄色,菌丝粗壮,菌丝结构明显,与羊肚菌属形态特征相似;ITS序列比对显示Y1与羊肚菌属中的黄色羊肚菌类群同源性高达99%,初步鉴定该野生菌株为羊肚菌Mes-19;筛选出的最优原种培养基配方为麦粒75%、土壤23%、石灰1%、过磷酸钙1%。  相似文献   

19.
闫永兰 《中国食用菌》2020,(1):42-45,60
以羊肚菌子实体为研究材料,研究了酶提羊肚菌子实体多糖的抗氧化和抗衰老活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羊肚菌多糖对小白鼠SOD、GSH-Px、MDA等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对ALT、AST、BUN等血清生化指标也有影响,并且不同剂量的影响效果也有差别,但总体上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小白鼠的抗氧化和抗衰老能力,是一种理想的抗衰老保健产品,可以为羊肚菌多糖抗衰老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羊肚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综述了近年来羊肚菌营养成分、有效成分,培养技术,以及细胞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