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方斑东风螺俗称花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东南亚一带,属海产优质贝类。其肉质优美,营养丰富,是我省近几年新增的贝类养殖新品种。方斑东风螺生活在砂泥质海底,有的地方由于过度采捕,环境恶化,导致资源量急剧下降,产量低,价格不断上升。因此,开展方斑东风螺的人工育苗,对推进增养殖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方斑东风螺在福建俗称"花螺"、"海猪螺"和"南风螺",属腹足纲的爬行贝类。我国主要分布在处于热带、亚热带的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沿海。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酥脆爽口,是近几年国内外新兴的海鲜美食佳肴。  相似文献   

3.
方斑东风螺俗称花螺、香螺,属于腹足纲、蛾螺科。它生活在5~10m深的砂泥质海底。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东南亚以及日本沿海,是热带、亚热带的海洋品种。这个品种很适合人工养殖,抗病力相对强,生活水温在16~33℃,耐阴干,阴干10个小时之内,比较容易运输。方斑东风螺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传统海味。它的经济价值也很高。方斑东风螺市场容量比较大。一般销往我国东南沿海城市、港澳台地区,还有一部分出口到日本、韩国。1kg螺的成本,种苗是25元,饵料是6kg(小杂鱼),大概12元左右,还有水电费、人工费,合计大约是50~60元。方斑东风…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我国海南省东风螺的养殖历史、养殖产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推进海南东风螺产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虾塘养殖东风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风螺,又称花螺、海猪螺、南风螺,为软体动物腹足纲蛾螺科东风螺属。其肉肥味美、酥脆爽口,具有很高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东风螺人工繁育在华南地区,特别是广东、海南两省开展得如火如荼,而螺苗面向的客户不少是从养虾业转过来的养殖户。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开展了水泥池条件下方斑东风螺与光裸方格星虫、文蛤的生态养殖效果比较。结果表明,方斑东风螺单独养殖的平均壳高增长率、平均壳宽增长率及增重率均高于混养,但混养模式较单独养殖的成活率高;在混养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养品种的密度,以获得较高的增重率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东风螺的人工养殖实用技术和产业发展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东风螺的人工养殖主要种类和生物学习性,介绍了东风螺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养殖技术及存在问题。展望了东风螺养殖的产业化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熊谱成 《农技服务》1996,(12):25-27
<正> 天蚕又名山蚕,属鳞翅目大蚕蛾科,是一种珍贵的绢丝昆虫。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贵州、云南、湖南等地均有野生天蚕分布。天蚕以栎树为饲料,其茧丝具有独特的绿色和诱人的光泽,用它织成的纺织品坚韧轻柔,经久耐用,无皱纹,穿着舒  相似文献   

9.
<正> 花面狸,别名白面狸,白鼻狗、青猺。是一种皮肉兼用特种经济动物。其毛绒细密,保暖性极强,是制裘的上等皮毛;其肉味鲜美,是现代宴席上的珍品,收购价60元/公斤。我国华北和长江以南地区均有分布。 花面狸长约55厘米,体重4~  相似文献   

10.
对南美白对虾与方斑东风螺的混养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探索方斑东风螺与南美白对虾协同健康生长的养殖模式。结果表明,在成活率和病害防治方面,水泥池养殖方斑东风螺优于池塘养殖,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较优于水泥池混养;经过对比发现,在水泥池中以养殖方斑东风螺为主,适当投入虾苗的养殖模式较好;可见,在水泥池中适当投放虾苗可以减少病害,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以患肿吻病的方斑东风螺为研究对象,进行致病菌的分离、纯化、DNA测序、人工感染等基础试验,在此基础上,应用1种中草药混合剂对健康东风螺进行肿吻病预防研究。结果表明,方斑东风螺肿吻病病原菌为弗尼斯弧菌(Vibrio furnissii),其96 h半致死浓度为2×10~8~4×10~8CFU/m L;病原菌对于头孢菌素药物高度敏感;连续使用20 mg/L中草药对弗氏弧菌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朱炳全 《农家科技》2009,(10):41-41
<正>白斑狗鱼,属鲑形目,狗鱼亚目,狗鱼科,狗鱼属,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在我国仅产于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白斑狗鱼肉质坚韧少刺、味道鲜美,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优质经济鱼类。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来自福建东山、广东湛江和广西北海的3个群体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的COI基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OI基因片段长度为680 bp,碱基组成显示A+T比例较高,约为62.42%;种群间多态位点数为32,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707±0.092,核苷酸多态性指数为0.001 85±0.000 39,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1.252。以泥东风螺(Babylonia lutosa)和织纹螺(Nassarius)为外群,构建了NJ系统发育树,其拓扑结构显示,3个群体的方斑东风螺首先聚类到一起,然后与泥东风螺聚为一支,与织纹螺形成不同的分支。  相似文献   

14.
竹狸又叫竹鼹、竹鼠、竹根猪、冬芒狸等 ,在我国有一属三种 ,是我国特有的啮齿类动物。主要分布于我国江南山区 ,栖息于灌木、竹、乔木、棕叶芦等混生林中 ,穴居地下 ,洞道深约 30 - 40厘米 ,白天穴居洞内 ,用泥土堵住洞口 ,夜间活动 ,主食竹 (细竹、嫩竹 )、山姜子、芒草等的地下茎、根、嫩枝和部分地上茎。竹狸体长约 30 - 40厘米、头圆、吻钝、眼小、耳短、四肢短粗 ,额、颊及背面毛灰褐色 ,毛基灰色具有较长的白色毛尖 ,宛如体背蒙上一层白霜。其成年体重在 2公斤左右。竹狸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皮毛细嫩、光亮油润、底绒厚 ,是制裘的…  相似文献   

15.
果子狸又名花面狸、青猺、白额灵猫、白鼻猫等,属食肉目、灵猫科,我国有九个亚种,在我国从长江流域到海南,从云南到台湾为其主要分布区。 (一)经济价值及养殖概况 果子狸肉鲜味美,在主食野果的秋冬季,体胖肉肥,肉味尤佳;果子狸作为野味  相似文献   

16.
<正> 1 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优势 牛和其他反刍动物一样,具有特殊的消化机能,能够利用75%不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农业副产物。我国是农业大国,区域性的农业占很大比重,内蒙、西北、西南均有大片草场资源分布,为养牛提供了优质、高粗蛋白、天然、全面平衡饲料。东北大部分地区农业副产物如玉米、大豆、花生  相似文献   

17.
<正> 果子独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名贵的野味佳肴。果子狸的毛皮称为青谣皮,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毛皮之一。人工养殖果子理前景广阔。 1 生活习性。果子狸适应性强,在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大多省区均有分布。果子狸喜居在树林或灌木从中的石洞或树洞中,多在夜间活动,善攀树觅食。果子狸喜食野果,也采食树叶、嫩枝和谷物,或捕食昆虫、蛙、鼠等小动物。果子狸胆小、易惊、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东风螺体内希瓦氏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方法]该试验利用血液琼脂平板从吻肿病东风螺的肝胰脏中分离溶血性细菌,经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病螺体内的优势菌群,并以优势菌株进行了培养特性、生化反应特性和人工感染动物试验。[结果]希瓦氏菌为病螺体内的优势菌群,其中包括海藻希瓦氏菌和鲍鱼希瓦氏菌。海藻希瓦氏菌和鲍鱼希瓦氏菌在营养琼脂、TCBS琼脂和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基本相似;在血液琼脂培养基上,海藻希瓦氏菌β呈溶血、鲍鱼希瓦氏菌呈α溶血;二者的生化反应类型均属非发酵菌群。人工感染动物试验结果显示,海藻希瓦氏菌供试菌株的LD50为10-5.50/0.1 ml,具有较强毒性,能够引起小鼠和雏鸡以败血症死亡,死亡率100%,感染东风螺的死亡率10%,未死亡的感染螺表现为运动和采食行为的长时间丧失,但没有出现吻管肿胀症状;鲍鱼希瓦氏菌感染小鼠和雏鸡无死亡现象,仅见肝脏和脾脏轻微充血、肿大;感染东风螺无死亡,呈现一过性运动性能和采食性能降低。[结论]海藻希瓦氏菌和鲍鱼希瓦氏菌虽然是吻肿病东风螺体内的优势菌,但不是东风螺吻管肿胀病的主要病原菌;海藻希瓦氏菌对小鼠、雏鸡和东风螺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鲍鱼希瓦氏菌对上述试验动物无明显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野生梭鱼分布在我国沿海河口港湾的咸淡水交汇处。该品种对盐度和温度有较强的适应性。通常幼鱼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0‰~38‰,在海水、咸淡水及淡水中均能生活。是一种生长快、适应性强、抗逆性好、养殖投资小、市场走俏的水产养殖新品  相似文献   

20.
<正> 三角鲤俗称黄板鲤、黄鲫,属鲤科鲤亚科类。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省份的江河。三角鲤体型扁而匀称,似鲫鱼,肉质细嫩较厚且味道特别鲜美,商品鱼价稳定在每1kg100元左右。三角鲤人工养殖,具有耐低氧、广温性、杂食性、抗病力强、起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