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县五峰镇张某共饲养雏鹅1500只,日粮以玉米面、豆粕为主并配合部分青饲料。该群鹅7日龄开始发病,病鹅表现排黄白色稀便,采食下降或停食,病  相似文献   

2.
我县梨树乡永合村农民安长福分三批购入康贝尔鸭雏565只(其中半月龄的80只,9日龄245只,4日龄的240只),因喂含盐鱼粉过多,4月20日发病,23日开始陆续死亡,最后只剩下30只。这群鸭雏是用自己配制的混合饲料饲喂,其配合比例为玉米面50%、小米30%、骨粉1%、含盐鱼粉10%,多维素1%、添加剂2%、豆饼6%。鸭舍温度、湿度、卫生条件等均符合科学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3.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雏鸡以排白糊状稀便为特征 ,如治疗不及时 ,往往造成大批死亡。近几年试用大蒜防治雏鸡白痢 ,共预防雏鸡 8360 0只 ,有效保护率达 96%以上 ;治疗病雏 62 2 7只 ,治愈 591 8只 ,收效显著。治疗方法选用当地产紫皮大蒜 ,剥去外皮捣碎拌料喂服 ,每只病雏用 0 5~ 1 g ,拌喂 3次 /日。制成 2 0 %大蒜汁 ,每只鸡滴服 0 5~ 1ml,每日3~ 4次。典型病例介绍2 0 0 0年 3月本县寇坊乡某个体户饲养罗曼褐雏鸡 1 60 0只 ,8日龄开始发现有病鸡 ,3d内出现病雏 96只 ,死亡 1 9只。病雏表现精神不振…  相似文献   

4.
某场饲养雏鸡3700只,喂自行配制的混合料,一直生长正常。到17日龄时,发现病雏十多只,以后发病数和死亡数不断增加。病程20多天,累计病死雏鸡约3000只,死亡率药为81%。经诊断为雏鸡群发性维生素 B_1缺乏病。现将此病的诊断与治疗情况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5.
大部分维生素都含在绿色植物中,而家兔又以青饲料为主,所以较少有维生素缺乏现象,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曾诊疗过一起维生素缺乏症,为了交流兔病防制经验,将发生情况报导如下。1 一般情况 我县长岭镇某养兔户,养比利时兔和哈白兔共109只,其中成兔13只,中兔7只,幼兔89只(45~60日龄)。成兔和中兔每天饲喂两次精料,幼兔三次,晚上给予少量玉米秆和羊草。精料以玉米面为主(占2/3)。其余为葵花饼和豆腐渣,幼兔和中兔每天或隔天喂少  相似文献   

6.
近日,滦县两个肉鸡养殖户饲养的肉雏鸡于10日龄时相继发病. 1 发病经过 雏鸡自1日龄就不断死亡,且日见增多,排稀粪(开始为白色),雏鸡多数打蔫,采食量饮水量都达不到标准.进雏后曾先后投喂了雏德康+阿莫西林、保吉安、吉安I号等药物,但都未能控制病情.4日龄时雏鸡曾用Ma5+CO30免疫.来我处问诊时两养殖户肉雏鸡已分别死亡216只、120只,死亡率分别达8.3%、6.6%.  相似文献   

7.
3日龄雏鸡暴发绿脓杆菌病的诊断■申济丰(湖北省新洲县畜牧局431400)1996年4月19日,我县养鸡专业户陈××新购进的3日龄伊莎雏鸡1000只,18日已注射马立克氏疫苗。当晚突然发生死亡,死雏35只,次日上午又死雏28只。根据本病临床症状、病理变...  相似文献   

8.
本县某鸡场饲养伊莎蛋雏770只,伊莎明星肉雏1850只,分别喂以蛋雏和肉雏配合饲料,采用地面平养。在14日龄时各自用新成疫Ⅱ系疫苗滴鼻免疫。饲养管理正常,雏鸡生长良好。但在27日龄和32日龄时,蛋雏和肉雏先后发病,而且迅速蔓延,发病率分别达100%和17%,死亡率分别为19.6%和4.49%。  相似文献   

9.
鸡对黄曲霉毒素较敏感,中毒时主要损害肝脏,严重时诱发肝癌。发病率高,死亡快,对养鸡业危害较大。1987年我县从外地购进一批发霉花生饼,有的鸡场喂饲后发病死亡。经检验确诊为黄曲霉毒素中毒。一、发病情况A场养鸡1446只(其中艾维茵254只,罗曼589只,AA鸡603只,1987年11月29日购进一批花生饼粉,30日开始喂,饼占饲料的20%。在喂花生饼后鸡群出现异常,11月2日至11日死鸡  相似文献   

10.
某化工厂养鸡场1985年3月中旬由湖北省三湖农场畜禽公司购罗曼雏鸡2200只,其中1日龄雏900只,7日龄雏1300只。饲养7天后,发现14日龄雏开始相继发病。全群病雏461只中死亡224只。一、临床表现:病雏早期食欲、饮水正常,行动呆滞,体积较正常雏大,腹部下垂。腹部发亮,呈明显腹  相似文献   

11.
雏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江益民(河南省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471001995年9月17日,某养鸡户购进2500只罗曼蛋雏。2日龄开始发病、死亡,至6日龄共死雏1029只,死亡率为41.16%。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雏鸡大肠...  相似文献   

12.
我场赵××5月上旬从市场购买的160只雏鸡健康状况良好,从7月20日开始,畜主经常买冻结的小鱼喂雏鸡,每天的喂量是冻鱼5千克,玉米面2千克用搅肉机将冻鱼搅碎,和玉米面拌合均匀饲喂。冻鱼喂量达日粮总量的71.4%。喂鱼5—6天后开始发病死亡,持续喂了20多天,累计死亡106只。治疗:病初用复方敌菌净、喹乙醇和庆大霉素治疗,均无效,后停止喂冻鱼并用土霉素片混饲饲  相似文献   

13.
雏鸡缺硒症的防治孙殿和,孙桂芹(吉林省通榆县畜牧兽医总站)我县一养鸡大户,共育雏970只,在17日龄后,突然发现雏鸡患病。主要以皮下水肿为特征,发病速度快,数量多,三日内病雏增至301只,死亡68只,对病死雏剖检后,其内脏、淋巴结、心血涂片,美兰、姬...  相似文献   

14.
10日龄雏鸡痛风病的诊治鸡痛风病一般认为是饲喂高蛋白饲料以及肾损害引起。笔者诊治了一起因错喂大鸡料而引起10日龄雏鸡发生痛风的病例,报道如下:发病情况:铜山县太山乡柳某购进1日龄罗曼母雏350只,购进之日起即错喂大鸡料。10日龄时有个别鸡只精神不振、...  相似文献   

15.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各种日龄均可发生。雏鸡的发病率较高,常引起雏鸡的早期死亡。现将一例1日龄雏鸡急性大肠杆菌病的诊治做一介绍。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我县四都镇三户养鸡户于2001年3月7号自某种鸡场引进1日龄雏鸡2500羽,运输途中发现死雏95羽,8号开始按常规投药使用恩诺沙星、电解多维饮水,次日早上一户发现死雏123羽,其余两户各发现29羽死雏。当地兽医建议改用甲砜霉素,病情仍未控制,全群雏鸡食欲下降,精神不振,羽毛松乱、翅膀下垂,部分雏鸡昏睡、独居一隅或聚集成堆,拉白色稀粪,全身发…  相似文献   

16.
2005年7月16日,我县城区养禽户李某饲养的600只雏鹅突然发病,经笔者综合诊断为雏鹅传染性法氏囊病和球虫病并发,后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控制了疫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5年7月2日,我县城区养禽户李某饲养有2000羽20日龄雏鸡和600只13日龄雏鹅。鸡与鹅分棚饲养,雏鸡都免疫注射过鸡新城疫疫苗,全群雏鹅用“鹅5联血清”免疫注射过。7月10日~13日,我县城区降大暴雨,两个饲养棚都漏雨,7月14日,雏鸡发病,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7月16日,27日龄的雏鹅有50只突然发病,李某采用抗菌素治疗无效,17日其它鹅只相继发病,共发病126只,死亡56只,死亡率为9.3%。2临床症状病鹅表现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或废绝,渴欲增加,闭眼呆立,畏寒,缩头,两翅下垂,羽毛松乱不洁,有时震颤,步态不稳。泄殖腔上缘突出,并稍硬,拉黄白色稀粪,有的排红色血便。消瘦,严重的虚脱、衰竭而死。病程长短不一,多在1~3天内死亡,个别急性死亡。3剖检变化随机选12只病死雏鹅进行剖检,可见肌肉脱水,胸肌和腿肌有多处点状、斑状和条状出血;嗉囊膨大,内充满稀薄液体或食物;肌胃与腺胃交界处有浅色出血带,盲肠扁桃体出血。法氏囊肿大和出血,部分有...  相似文献   

17.
鸡白痢杆菌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雏鸡以排白色糊状稀粪为特征,如治疗不及时,往往造成大批死亡。我们在近几年试用大蒜防治雏鸡白痢杆菌病,共预防雏鸡83 600只,有效保护率达96%以上;治疗病雏6 227只,治愈5 918只,治愈率达95%,收效显著。一、治疗方法1选用当地产紫皮大蒜,剥去外皮捣碎拌料喂服,每只病雏用05~1克,每日拌喂3次。2制成20%大蒜汁,每只病鸡滴服05~1毫升,每日3~4次。二、典型病例介绍2000年3月本县寇坊乡前屯村李某饲养的罗曼褐雏鸡1 600只,8日龄时开始发现有病鸡,3天内出现…  相似文献   

18.
某种禽场引进AA肉种雏鸡5800羽 ,该雏于13日龄突然大量死亡 ,至19日龄死亡率高达2 93 %。经临床观察和实验室化验 ,确诊为雏鸡痛风。现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及症状种雏采用笼养 ,室内温度及通风状况良好 ,自配饲粮 ,按常规管理及免疫。1~12日龄日均死亡2只 ,自13日龄至19日龄共死亡170只 ,占整个育雏期(28d)总死亡量的81 %,全群发病率3 25 %。病鸡的主要症状 :精神沉郁 ,羽毛蓬乱、无光泽 ,两翼下垂、缩颈、眼半闭 ,呈嗜睡状 ,行动迟缓 ,采食困难 ,多数病鸡下痢 ,排白色颗粒状粪便 ,内含大量尿酸盐。所…  相似文献   

19.
<正> 北京市郊区某乡联营鸡场,存栏鸡14938只,其中蛋鸡9938只,雏鸡5000只。雏鸡从接雏1日龄开始就发现有肿眼、流泪病鸡。至9日龄全群有29只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病鸡主要表现眼角膜炎和结膜炎,严重者角膜下形成黄白色纤维素性结节,造成单  相似文献   

20.
某养鸡场于1985年3月中旬由湖北省三湖农场畜禽公司购得罗曼雏鸡2200只,其中,1日龄雏900只,7日龄雏1300只。饲养7天后,发现14日龄雏相继发病。全群病雏461只中,死亡224只。一、临床表现,病雏早期食欲、饮水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