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漆树黄酮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端粒酶活性及NF-κBp65表达的影响。方法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法(TRAP-ELISA)检测不同浓度漆树黄酮对HepG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RT-PCR法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漆树黄酮对端粒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漆树黄酮组hTERT mRNA和NF-κBp65蛋白表达降低,并且与端粒酶活性下调存在相关性。结论漆树黄酮可能通过下调NF-κBp65蛋白表达而抑制HepG2细胞hTERTmRNA转录,导致端粒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人端粒酶催化亚基是端粒酶活性所必须的组分,通过提取端粒酶活性癌组织的mRNA,反转录获得端粒酶活性中心基因的cDNA片段,PCR扩增获得端粒酶催化亚基活性中心基因,并将扩增产物连入真核表达载体pCR3.1,利用pCR3.1载体的自身特点即具有T7启动子,可在真核细胞内启动基因的转录与表达,为将来获得端粒酶酶活性中心蛋白,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奠定了基础,从而为解决肿瘤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鹿茸生长期端粒酶的表达,为揭示鹿茸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思路。[方法]在鹿茸快速生长阶段,采用改进的TRAP(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法检测鹿茸顶端增殖区的间充质层、前软骨层和软骨层细胞及下端成熟区的端粒酶活性。同时,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各组织细胞中端粒酶催化亚基(TERT)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顶端增生区各组织细胞中均检测到了不同程度的端粒酶活性,间质细胞、前软骨细胞和软骨细胞中的相对端粒酶活力分别为91.2、46.4和13.7,而在成熟区组织中则检测不到端粒酶活性。RT-PCR法检测的各组织细胞中TERTmRNA的表达水平与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在鹿茸快速生长阶段,其增殖区表达端粒酶,并且端粒酶活性随组织层细胞的分化程度的增高而逐渐降低,说明端粒酶可能在鹿茸的生长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体外转录并纯化酵母端粒酶RNA,明确缓冲液中组分对其构型的影响,初步研究四膜虫端粒酶相关蛋白p65与酵母端粒酶RNA的结合情况,为酵母端粒酶活性鉴定及构型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核酶的自剪切功能,通过在3′端引入HDV核酶序列获得完整的酵母端粒酶RNA;并用分子筛SuperDeX-200/16/60凝胶过滤纯化酵母端粒酶R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 Buffer组分中NaCl和MgCl2浓度对酵母端粒酶RNA构型的影响;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四膜虫端粒酶相关蛋白p65与酵母端粒酶RNA的结合情况。【结果】通过基因序列合成,结合PCR扩增方法获得了酵母端粒酶RNA基因,并将其构建到体外转录载体上;体外转录获得大量的酵母端粒酶RNA(Yeast-RNA-239);使用SuperDeX-200/16/60成功分离得到了纯净的Yeast-RNA-239。NaCl、MgCl2浓度对酵母端粒酶RNA构型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没有NaCl或MgCl2时,RNA的构型均一且致密;随NaCl、MgCl2浓度的增大,RNA构型逐渐变得松散;而四膜虫端粒酶相关蛋白p65能与酵母端粒酶RNA有效结合。【结论】在体外成功制备了高纯度的酵母端粒酶RNA,NaCl、MgCl2浓度对其构型有影响,四膜虫端粒酶相关蛋白p65能够帮助端粒酶RNA正确折叠。  相似文献   

5.
对犏牛、牦牛睾丸组织中生长素(Ghrelin)与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基因mRNA表达水平进行研究。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Ghrelin、GHSR基因在犏牛、牦牛睾丸组织中m RNA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显示:在犏牛、牦牛睾丸组织中,Ghrelin基因m RNA相对表达量犏牛显著高于牦牛(分别为0.8177±0.0225、0.4656±0.0222,P0.05);GHSR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也是犏牛显著高于牦牛(分别为0.8622±0.0347、0.4722±0.0761,P0.05)。相对于牦牛睾丸组织,犏牛睾丸组织中Ghrelin与GHSR基因m RNA均高表达可能是犏牛雄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TRAP—ELISA法检测4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和26例癌旁组织以及7例正常肝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4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有38例显示端粒酶活性,其阳性率为84.4%,而26例癌旁组织只有2例具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只为7.6%;7例正常肝组织端粒酶表达均为阴性;结果还显示肝癌组织端粒酶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化程度无关。结论:端粒酶在绝大多数原发性肝细胞癌中表达,其活性可能在HC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希望成为诊断HCC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与人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之间的关系。方法:用TRAP-ELISA检测法,对15例乳腺良性病变和7种乳腺癌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水平检测。结果: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5例端粒酶阳性,而15例乳腺良性疾病中仅2例端粒酶阳性,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此外,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端粒酶的激活在人类乳腺癌的发生过  相似文献   

9.
端粒酶RNA亚基的shRNA对细胞端粒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端粒酶RNA亚基(chTR)的短发RNA(shRNA)shRNA对MDCC-MSB1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chTRshRNA并构建表达载体,转染MDCC-MSB1细胞,应用改良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转染24 h后,各组端粒酶活性变化不明显;转染48 h后,端粒酶活性均显著地下降,且针对模板区设计的干扰载体pSi-chTR-sh1转染后抑制效果最明显。[结论]chTRshRNA表达载体能够有效地抑制MDCC-MSB1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11.
应用RT-PCR技术从植物血凝素(PHA)活化的牛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出牛白细胞介素4(IL-4)特异性目的片段,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pVAX1-IL-4应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转染至293T细胞,经RT-PCR检测IL-4可进行转录表达,且MTT检测其具有生物学活性,表明IL-4在转染细胞中可以成功表达。然后将构建好的pVAX1-IL-4作为基因佐剂来研究其对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毒(BVD)核酸疫苗pVAV1-E0的免疫增强作用。经ELISA和MTT检测结果表明,pVAX1-IL-4同pVAV1-E0联合免疫组小鼠的特异性抗体水平、淋巴细胞增殖水平与pVAV1-E0单疫苗免疫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证明重组质粒pVAX1-IL-4可作为佐剂与核酸疫苗共同作用来提高后者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PFKM基因在伊犁马不同组织部位中的差异表达,为该基因在伊犁马的糖酵解过程中功能提供一定基础。【方法】以伊犁马为试验动物,分别提取心脏、肝脏、夹肌、斜方肌、背阔肌、臀中肌、半腱肌以及腹外斜肌8种组织的总RNA,以伊犁马不同组织的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cDNA,GAPDH为内参基因,运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PFKM基因mRNA在伊犁马不同组织间的相对表达量。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伊犁马不同组织中糖酵解相关酶的含量。【结果】伊犁马PFKM基因在以上8种组织部位中都有表达,在心脏中相对表达量最高,肝脏中相对表达量最低,心脏中PFKM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马匹其他部位(P<0.01)。马匹心脏组织中6-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他部位。【结论】在糖酵解途径中,PFKM基因6-磷酸果糖激酶对心脏组织的糖酵解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克隆桔小实蝇丝氨酸蛋白酶基因(Bactrocera dorsalis serine protease,BdorSer),研究BdorSer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探索其可能参与的生理过程。【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技术克隆BdorSer,对其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信息和进化关系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研究BdorSer mRNA在桔小实蝇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时期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克隆获得了BdorSer,该基因ORF全长1 239 bp。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析表明,BdorSer与拟暗果蝇(Drosophila pseudoobscura)丝氨酸蛋白酶(登录号XP_001352960)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最高,为65.8%。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BdorSer mRNA在桔小实蝇雌雄虫的不同组织中都有表达,且在触角中的表达量最高,分别是雌虫胸部的43.6和26.8倍。BdorSer mRNA在生殖节中表现出较大的性别差异表达特征,雄虫生殖节中的mRNA表达量是雌虫的18.25倍。BdorSer mRNA几乎在昆虫发育的各个时期都有表达,其中在卵及1,2,3龄幼虫中的表达量分别是10 d 蛹的 0.68,1.63,4.31和15.8倍。BdorSer mRNA随蛹的发育其表达量逐渐减低,1,4,7 d蛹中的表达量分别是10 d蛹的325,125和41倍。【结论】克隆获得了BdorSer,其表达的BdorSer蛋白可能在雄虫的生殖生理中发挥了作用,同时也可能参与了桔小实蝇的变态发育过程,尤其是1 d蛹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WWOX基因和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 收集52例鼻咽癌和25例正常鼻咽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检测WWOX mRNA、蛋白表达.结果 鼻咽癌组织中WWOX基因、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鼻咽组织(P<0.05).癌组织中WWOX基因、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 检测WWOX表达可能有助于鼻咽癌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5.
参照GenBank中登录的牛肠道病毒(BEV)全基因组序列,针对其3D基因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提取病毒RNA,逆转录为cDNA,进行PCR扩增,经条件优化,建立了BEV的RT-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从分离的牛肠道病毒中扩增出了732 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且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oV)等相关病毒均无交叉反应;其检出敏感度达10-1TCID50。应用该方法对山东地区84份临床疑似发病牛样品进行检测,21份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25%。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作为核转录因子,对于细胞脂肪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论文旨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研究SREBP1对于SCD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调控作用,为进一步明确SREBP1对于靶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荷斯坦奶牛乳腺组织的c DNA为模板,采用分段克隆的方法获得SREBP1基因的编码序列,通过重组酶与pc DNA3.1载体进行重组环化构建pc DNA3.1-SREBP1表达载体,将构建的载体测序验证后提取质粒,转染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以EIF3K基因为内参基因,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SREBP1基因m RNA的表达差异;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对SREBP1进行标记,以DAPI复染细胞核,激光共聚焦观察SREBP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转染含有不同调控元件的SCD基因启动子,同时转染1.0μg pc DNA3.1-SREBP1作为处理,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分析启动子活性;分别转染0.25、0.5和1μg的pc DNA3.1-SREBP1载体,分析p GL3-SCD 2和p GL3-SCD3启动子活性与SREBP1之间的量效关系。【结果】分段克隆得到的PCR产物分别为1 170、1 116、363和900 bp的片段,经过与pc DNA3.1载体重组后获得pc DNA3.1-SREBP1表达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验证,发现除1个无义突变外,与标准序列完全相同,整个序列长度达到3 510bp;将pc DNA3.1-SREBP1载体转染乳腺上皮细胞后,Real-time PCR检测发现与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组相比,SREBP1基因的m RNA表达倍数增强130.4倍(P0.001);激光共聚焦观察发现,DAPI染色的细胞核呈蓝色,免疫荧光标记的SREBP1呈绿色,二者融合后呈现青色,共定位在乳腺上皮细胞核中;启动子活性检测发现,与p GL3-SCD1、p GL3SCD 2相比,SREBP1处理能够极显著增加p GL3-SCD3、p GL3-CD4启动子的活性(P0.001),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0倍和0.7倍,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用0.25—1μg的pc DNA3.1-SREBP1处理后,与p GL3-SCD2的启动子活性持续下降相比,p GL3-SCD3的启动子活性从59.81上升到108.43(P0.001),二者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合SCD2和SCD 3启动子上主要的结构差异SRE元件(5′-AGCAGATTGCG-3′),推测此序列可能是SREBP1调控SCD基因启动子转录的结合序列。【结论】克隆构建奶牛SREBP1基因表达载体,亚细胞定位SREBP1蛋白主要在乳腺上皮细胞核中,SREBP1可以与SRE调控元件结合促进SCD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猪发育期NPY-Y1和GPR54受体基因的发育性变化。[方法]分别选取初生、60、120、初情期、180日龄的苏姜猪母猪各3头,采集下丘脑、垂体、卵巢组织样品,提取组织RNA,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NPY-Y1、GPR54受体基因的发育性变化。[结果]下丘脑、垂体与卵巢内NPY-Y1 mRNA从初生到初情期表达量逐渐下降,在初情期达到最低,初情期后呈上升趋势。在3种组织内,初情期与其他时期NPY-Y1 mRNA表达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GPR54 mRNA从初生到初情期表达量逐渐上升,在初情期达到最高,初情期后呈下降趋势。在3种组织内,初情期也与其他时期GPR54 mRNA表达量也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猪发育期NPY-Y1基因与GPR54基因表达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克隆鹅雄激素受体基因(Androgen receptor,AR),并了解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狮头鹅为试验材料,采集下丘脑和睾丸组织样品,提取RNA逆转录后进行AR基因克隆,并用RACE扩增其cDNA全长序列,其它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AR基因在各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获得AR基因全长cDNA序列,共得到4个转录本.通过氨基酸序列同源进行分析,发现狮头鹅AR基因在禽类和哺乳类动物中同源性较高,说明该基因在禽类和哺乳类进化保守.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R基因在狮头鹅12个组织中均有表达量,其中在腿肌、胸肌和睾丸表达量较高,表明AR基因可能参与调控狮头鹅公鹅的肌肉生长与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