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北京境内的明长城依山就势,多位于分水岭或山脊地带,或断层崖顶部。长城本体与其沿线森林景观共同构成长城景观。在不同地形梯度上分析长城森林景观的分布特征,对于掌握森林植被对长城的潜在影响,保护长城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作用。以DEM数据、北京市长城普查数据以及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为数据源,借助GIS技术,分别从高程、坡度、坡向3个地形因子上,在北京明长城沿线两侧设置3000 m缓冲区,定量分析该区域森林景观斑块的分布特征。同时,利用地形位指数综合分析景观斑块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异情况。结果显示:(1)研究区1500 m以下中低山中,混交林和灌木林地受海拔影响较小,适宜性广;阔叶林趋向分布在海拔700 m以上区域,而其余景观则倾向分布在700 m以下区域。(2)在坡度梯度上,经济林、农地和其他用地倾向分布在坡度小于15°区域,阔叶林、疏林地和灌木林地趋向分布在坡度大于15°区域,而其余景观则倾向分布在5~25°区域;(3)各景观斑块空间分布受坡向变化影响显著,表现出不同的坡向选择倾向,其中,半阳坡和半阴坡区域景观多样性较高。(4)地形位指数显示,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灌木林地以及未成林林地...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的亚热带森林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类型最为丰富的亚热带森林。亚热带地区是中国森林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以常绿阔叶林为地带性植被类型,但由于纬度和海拔的变化,又交错分布着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寒温带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针叶林等森林类型,生态系统多样性极高,物种多样性也极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DEM的森林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研究地区1:5万的地形图和1998年的航空影像资料为基础,结合野外调查,建立了以植被优势成分为主要依据的植被分类系统,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e View3.2和矢量化软件R2V的支持下.建立研究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依据植被类型图与数字高程模型对不同植被类型在空闻上的分布与海拔、坡度、坡向等因子之间的关系和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各植被类型在研究区内的分布极不平衡,油松林和落叶松林是区内的优势斑块;随海拔的升高,植被类型变化明显,在1 700 m~2 000 m的海拔梯度内以油松、落叶松为主要植被类型.到2 000 m以上则以杨树、桦树为主;该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10°~25°的坡度范围内;植被类型与坡向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阴坡分布的植被类型明显多于阳坡.  相似文献   

4.
大岭山森林公园植被碳储量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岭山森林公园植被为研究对象,根据森林植被生物量及碳储量估算方法,估测样地的植被碳储量,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模型,得到整个大岭山森林公园植被碳储量分布情况,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坡向、坡度、海拔及优势树种等因素对碳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岭山森林公园植被碳储量随经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在海拔200 m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海拔上升而减少;碳储量随坡度等级的变化近似于正态变化规律,由平坡到斜坡碳储量呈上升趋势,而后由斜坡到急坡逐渐下降;7种优势树种中,速相思、荔枝碳储量含量最高,桉树、硬阔混交林次之,马尾松、灌木、阔叶混交林最少。桉树、速相思在海拔100~200 m、阳坡、斜坡和缓坡的立地条件下,碳储量最大;荔枝在海拔0~200 m、缓坡的立地条件下碳储量最大;硬阔混交林、马尾松、阔叶混交林在海拔100~200 m、缓坡的立地条件下碳储量最大;灌木在海拔200~300 m、斜坡的立地条件下,碳储量最大。  相似文献   

5.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IS技术和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从景观指数方面定量分析了龙门山系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植被状况良好,森林景观以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其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91.65%;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整个区域的基质,与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亚高山针叶林一起构成该保护区的4个主要植被景观要素,其它植被类型镶嵌其间;高山灌丛的分布面积最小,斑块数量最少,异质性最低,景观地位最弱.与其它研究区域相比,该保护区的森林植被景观具有类型丰富、多样性高、优势度大、破碎度低的总体植被景观特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广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6种森林植被类型土壤的养分、贮量及其在海拔、土壤深度的分布格局研究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大小表现为半落叶阔叶林、灌丛草甸>常绿阔叶林、沟谷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人工针叶林;半落叶阔叶林和灌丛草甸的土壤养分含量和贮量较高。大部分养分元素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从海拔100m的低山到900m的中山,植被类型分布逐渐由针叶林向阔叶林转变,土壤肥力即随海拔增高而增加,而在900m以上,植被由半落叶阔叶林向灌丛草甸转变,土壤肥力即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7.
以黄龙山林区为研究对象,以其1986年、1997年、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为数据源,运用GIS空间分析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对该林区三期林地面积变化及水平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运用马尔可夫(Markov)模型对2015年林地类型分布状况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研究区林地类型结构以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1986-1997年间,针叶林、阔叶林、农田等面积增加,荒地剧烈减少,反映出该区域天然更新、人工抚育和植树造林以及垦荒造田的发展过程;1997-2006年间,退耕还工程的实施,使农田和荒地减少,阔叶林和灌木林地,特别是针叶林的大幅增加,主要变化趋势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向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土地利用类型向着更加理想的方向转移。Markov模型模拟结果表明,今后9年内阔叶林面积将会由增加转为减少,针叶林面积和针阔混交林面积有所增加,这一结果将在2015年林地变化调查中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
选取昆明市为研究区域,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对2013年、2014年和2015年植被分类和覆盖度时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13—2015年间,研究区分布较广的植被为针叶林和阔叶林,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高山河谷地带,灌丛和人工植被主要围绕城镇及水域分布,灌丛和草地面积下降12.72%,人工植被和其他用地面积上升12.82%。2)2013—2015年植被覆盖度整体呈上升趋势,NDVI>0.5区域比例上升31.52%,而2014—2015年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下降趋势,NDVI>0.5区域比例下降6.1%。3)植被覆盖度因海拔、坡度差异而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其中:海拔>2500m和坡度>25°区域植被覆盖度相对较高,而海拔<1000m和坡度<5°区域植被覆盖度相对较低,变化较明显的分布在海拔1000~2500m和坡度<5°区域;海拔>2500m和坡度>25°区域人类活动少,植被覆盖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承德塞罕坝地区的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3种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在标准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地形因子对各林分类型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并建立相关模型。结果表明:坡度、海拔对各林分类型叶面积指数的影响不显著(P0.05),坡向对各林分类型叶面积指数具有显著影响(P0.05);就坡度而言,各等级林分LAI均值大小为缓坡斜坡陡坡平坡;就坡向来看,各等级林分LAI均值大小为阴坡半阳坡阳坡半阴坡;从海拔看,各等级林分LAI均值大小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且同一等级各林分类型叶面积指数从大到小均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F值检验表明:坡度、坡向、海拔三大地形因子分别与各林分类型叶面积指数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且R20.7。将各林分类型LAI与地形因子综合分析得出影响林分LAI最大的是坡向,最小的是坡度。通过拟合模型,了解不同林分类型及同一林分类型与地形因子间关系,为塞罕坝地区叶面积指数求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2019年WorldView-3卫星遥感影像与SRTM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通过遥感面向对象提取、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形分析等,研究新疆伊犁吐尔根农场沟流域新疆野杏(Prunus armeniaca)的生长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新疆野杏主要分布于吐尔根农场沟流域上游海拔1 000~1 900 m的山地坡面,分布面积2.57 km2,覆盖率为2.58%;新疆野杏垂直地带性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其分布面积、覆盖率均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海拔1 300~1 400 m出现最大值;新疆野杏分布面积西风迎风阳坡大于背风阴坡、15°~35°坡大于其他更缓和更陡坡,覆盖率西风迎风阴坡高于背风阳坡、陡坡高于缓坡;随海拔升高,同一海拔内不同坡向、坡度上新疆野杏覆盖率的差异均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海拔1 300 m附近各坡向、各坡度间新疆野杏分布差异最小,相对最适宜其生存。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全站仪对地形和植被进行定位,结合CAD技术形成数字化地形图,应用GIS技术开发具有W indows风格用户界面的东莞林科园植被管理系统,系统具有查询、检索、统计和打印等功能,极大地提高植被管理的效率,在东莞林科园植被管理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小流域内土地的合理利用不仅关系到当地生产的发展,也关系到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环境的建设.通过对北京市土门西沟小流域内各树种生长状况和流域内自然条件的调查和研究分析,找出影响林种生长的限制因子,然后利用GIS作辅助手段,将坡向和坡度分别与经济林进行叠加计算,分析流域土地利用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北京市山区小流域内,坡向和坡度是影响各林种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运用GIS叠加计算后的结果划分出土地利用合理性的程度和数量,为小流域内林种、树种的改造和土地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林业生产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以迎春林业局为例,利用GIS软件ArcView、数据库软件Foxpro、图象处理软件Photoshop等工具,阐述了森林资源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录入方法,以及建立迎春林业局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过程,实现了该地区森林资源数据管理的计算机化。  相似文献   

14.
介绍ArcView GIS软件的主要特点,结合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过程,论述ArcView GIS软件在林业专题图制作应用中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步骤.以林相图的编制为例,阐述其在林业专题图编制中的流程以及成果图的输出和打印,并进行应用前景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介绍ArcView 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功能、特性.对其在华宁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宗地区划及宗地图制作等方面的应用方法、步骤作了阐述.认为在林改工作中应用该软件可准确、直观地制作、输出宗地图,方便共享和统计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云南糯扎渡自然保护区植被沿坡向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糯扎渡自然保护区植被沿坡向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植被分布与坡向的相关关系,基于数字地形图,使用Ar-cView和ERDAS软件制作了数字高程模型;基于数字高程模型,使用ArcMap软件提取了植被类型沿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8个坡向的分布图层和植被类型按13个海拔带沿8个坡向分布的图层,并结合植被图制作了植被类型按8个坡向分布的三维立体植被图;用EXCEL软件统计了9个自然植被类型沿8个坡向的分布面积和按13个海拔带沿8个坡向的分布面积;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计算了坡向与植被分布的相关关系。结果为:①9个自然植被类型中除河谷稀树灌木草丛分布在东、东南、南、西南和西5个坡向外,其他8个植被类型在8个坡向均有分布。②8个坡向的优势植被类型均是季风常绿阔叶林。③坡向对季节雨林和河谷稀树灌木草丛的分布影响较大,对落叶季雨林和暖温性针叶林的分布有一定影响,对山地雨林、热性竹林和暖热性稀树灌木草丛的分布影响较小,对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暖热性针叶林的分布无影响。④确定了9个自然植被类型的适生坡向。  相似文献   

17.
ArcViewGIS软件在建立麒麟区林业地理信息系统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ArcViewGIS软件的特点及功能,阐述麒麟区林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方法和过程以及在林业管理中的应用。指出了该系统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森林水文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探讨森林水文模型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理论基础,类型和特点,与传统的集总式模型相比,分布式水文模型考虑了流域内部各地理要素的空间异质性,可以反映流域内部水文过程的时空变化,从而更加准确地预测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为流域的科学管理提供可的决策依据,景观生态学可以作为分布式模型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分为分布式模型的实现技术支持,在  相似文献   

19.
TheApplicationofGIsinSmallWatershedClassificationinLoessPlateauZhuJinzhao,WuBin,BiHuaxing,ZhouChangqingCollegeofSoilandWaterC...  相似文献   

20.
云南糯扎渡自然保护区植被垂直分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被空间分布格局受光、热、水、土等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海拔是影响光、热、水、土等分配的因子之一,进而影响植被分布。为了探索植被沿海拔空间的分布规律,以糯扎渡自然保护区为例,按每100 m为一海拔带把整个保护区划分为13个带,并利用其数字高程模型和植被图,使用ArcView、ArcMap、ERDAS、EXCEL等软件,进行了该保护区植被沿海拔空间分布的研究。通过研究,给出了该保护区13种植被类型的分布规律、适生海拔区间和每一海拔带的优势植被类型,并制作了按海拔带分布的三维立体植被图。该研究成果为开展本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