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耕地少,粮食产量低而坡大草广的山区,大力发展肉牛生产,是一条很好的脱贫之路,但是从山区发展肉牛生产的实践看,目前尚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山区群众的认识问题,山区农民祖祖辈辈都有养牛习惯,也有一定的饲养经验,但是由“养牛为耕田”向“养...  相似文献   

2.
地处我省东部的各县,都具有明显的山区特点,这对发展畜牧业生产,特别是发展以养牛为主的草食家畜生产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我们过去在黄牛改良方向上对此注意不够,未能充分考虑到山区所特有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饲养条件、生产力水平以及原种牛的基础条件等诸方面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牛种改良方向,只是同全省其他地方一样,先搞“黄改肉”,走了一段弯路;后搞“黄改奶”,主功方向是向黑白花奶牛过渡。我认为,把“黑白花”牛做为东部山区“黄改”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 海南岛有一种小型猪,群众称为“老鼠猪”,猪体型之小为国内之最,被定名为“五指山猪”。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归纳后,作一简要的介绍。 一、产地与品种形成 五指山猪原产海南岛山区,是当地少数民族饲养的一种小型猪,因体型小,头部尖长,臀部不发达,外观呈两头尖,故群众习惯称做“老鼠猪”。解放初期,分布整个海南山区,现数量剧减,分布范围大大缩小,仅白沙县南开乡、东方县公爱、天安、东方  相似文献   

4.
江口县地处武陵山区,草场资源丰富,给养牛业带来了有利条件。但由于传统习惯牛的繁衍多系野交乱配,繁殖率较低,大部分母牛2—3年一胎,多则4—5年一胎,且牛品质下降,群众称谓“狗牛”、“铁蛋牛”,养牛业的经济效益低下。1981年以来,为提高牛的繁殖率,增加养牛业的社会经济效益,我们对应用三合激素促使母牛同期发情,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瓯海区是温州城区畜产品的主要来源之一,是“菜蓝子工程”重点区。饲养山羊环境优越,草山草坡面积广阔。1.山羊生长情况据调查,瓯海区的西部山区素有饲养山羊的习惯,但群众养羊方法陈旧,加上品种不良又长期近亲交配,早配滥配等导致品种退化现象严重,山羊个体小,...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偏远山区,牛养殖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尤其随着市场对牛产品需求量的持续增加,山区养牛的规模持续扩大,但是受到固化饲养模式的影响,牛群生长缓慢、出栏率低,难以实现既定的经济效益。因此,相关部门要加速养牛配套技术在山区的推广,在山区养牛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7.
以何塞·曼努埃尔主任为首的墨西哥国立大学兽医和动物饲养学专业的科研工作者,运用生物遗传原理,以品种优良的巨型瘤牛为母本进行缩微,成功地培养出第一代“微型牛”牛种,引起世界科学界的关注。“微型牛”的基本特征是:身高R有60~100厘米,成年牛体重可达150~200千克,具有对气候环境适应力强、生长快、肉质嫩、产奶量高等特点。一般饲养6个月即可宰杀和食用。饲养“微型牛”的最大优点是投资少、收效快、饲养方法简便,不需要特殊饲料,只要按照饲养普通牛的传统方法即可。这项研究成果将给世界牧业带来一场新的革命。新种“微型…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山区农村山多、地多,饲草资源十分丰富,极适合草食动物产业的发展。草食动物以牛为首,发展肉牛产业大有前途。1996年以来,三明市政府把宁化列为肉牛养殖示范县。目前,该县肉牛养殖专业户有152户,饲养肉牛1400余头。但基于山区农村历来“养牛为耕田”的旧习惯,养殖户对肉牛饲  相似文献   

9.
大额牛(Bosfrontalis)是我国半野生半家养的珍稀牛种,于2000年列入我国《国家级畜禽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同时也是云南省重点保护的“滇产国宝”畜禽品种之一。因其产地是云南高黎贡山的独龙江和怒江流域的山区,加之,大额牛在过去由独龙族所驯养,傈僳语将大额牛叫“曲阿尼”,汉译即为“独龙牛”。因此,大额牛又叫“独龙牛”。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农区群众饲养商品肉牛大多起步较晚,因此,在生产中普遍存在品种差、科技水平低、年龄偏大、周期偏长、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要使肉牛快速生长,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做到以下五点: 一、精心选牛。肉用牛的外观特点是体宽、胸深、臀部浑圆、体躯侧看呈矩形或“砖形”。 1.选良种。良种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肉用牛比  相似文献   

11.
1 牛舍应从“合理设计”考虑旧式牛槽设计大都采用70厘米宽×50厘米深长方形红砖、水泥结构。使用时间一长很容易藏污纳垢,对采食卫生不利。牛槽过高,牛床势必加长,以适应牛体趴卧的需要(牛床长度200~220厘米)。但牛站立采食时,牛床又显得过长,很容易受到粪尿排泄物的污染,影响牛体卫生。新的牛槽设计为慢凹锅底形,牛趴卧时头部可以占据牛槽部位,牛床长度180厘米即可满足站立和趴卧的需要,粪便排泄物直接自然地落入粪尿沟,牛床干净,有利于牛体卫生管理。2 饲养应从“合理日粮”着眼2.1 掌握日粮投入的合理性目前,群众养牛流行的做法是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迭部县坚持“生态迭部,绿色农牧”发展理念,紧紧依托畜牧业发展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全面推动牛产业扩容增量、提质增效,让更多农牧民群众通过发展“牛”产业,过上了“牛”日子。本文就迭部县牦牛养殖业发展现状进行概述,针对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饲养管理方式粗放、育种能力不足、畜产品研发及加工方面存在空白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旨在为迭部县牦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泾源黄牛爬山能力强,群众称“爬山虎”,适合山地放牧和使役。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用短角牛改良黄牛已有大量杂种后代,为了了解在放牧条件下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能,掌握其生活规律,为改善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1年5—6月进行了短角二代杂种牛与泾源黄牛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随着畜牧产业不断发展,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参与到畜牧养殖中。牛养殖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量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近些年随着规模化饲养技术的推广应用,牛饲养规模在不断扩大,在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收入的同时,各种疫病是严重制约牛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牛疫病有很多种,本次研究主要就牛常见的几种病毒性疾病的发病症状和防控方法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积累疫病防控经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西门塔尔牛与湘西黄牛杂交1代牛在湘西丘陵山区,自然放牧条件下的产肉性能及生产潜力,提高商品牛群经济效益。几年来,张家界市永定区进行了18月龄牛的屠宰对比试验,为武陵山区的黄牛改良和加强商品化进程提供了科学依据。1“材料和方法1.1屠宰试验牛的选择在湘西黄牛的主产区永定区三家馆多的农户中挑选健康、体质结实,发育正常的18月龄牛。包括经外貌鉴定具有代表性,中等膘情的西杂1代牛8头,湘西黄牛8头。1.2试验牛饲养管理选择的屠宰试验牛,按永定区传统饲养方式,各个生长期均为粗放的自然放牧,不补充饲料,管理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农区群众饲养商品肉牛大多起步较晚,因此在生产中普遍存在品种差、科技水平低、年龄偏大、周期偏长、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要使肉牛快速生长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做到以下五点。 一、精心选牛 肉用牛的外观特点是体宽、胸深、臀部浑圆、体躯侧看量矩形或“砖形”。  相似文献   

17.
饲养肉狗是一条新的致富门路,不少群众经过摸索试验,已获得可喜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饲养肉狗的经济效益不在养猪、羊、牛等之下.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三堡乡拉马村的禽畜疾病少了,鸡鸭猪牛发展很快,当地群众都说:“应该感谢义务兽医莫魁胜”。天峨县三堡乡拉马村山高林密,交通闭塞,医疗保健相当落后,一旦出现畜禽疫病流行,群众饲养的畜禽十有八九难逃厄运。为此,该村壮族基干民兵莫魁胜很想当一名兽医...  相似文献   

19.
牛养殖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很多群众实现了发家致富的愿望。现在,由于饲养技术的普遍提高,在进行规模化饲养时的数量及密度都在提升,对于进行牛的饲养管理也带来了很多的挑战,如果饲养和管理技术不到位将会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损失,饲养管理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一些疾病的趁机侵入,所以,在饲养牛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平日的有关饲养方面的各种细节和进行疾病的防治。文章结合实际,介绍了牛的不同阶段的养殖分析以及对牛的常见疾病的防治,希望对促进牛的饲养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地区经济不断发展,消费者对高品质牛肉制品和奶制品的要求不断提升,饲养肉牛和奶牛就成为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随着牛饲养数量和饲养规模不断提升,牛养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逐渐凸显出来,这其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牛消化系统疾病。如果牛出现消化系统疾病,将会严重影响到牛的产量,最终给饲养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牛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提升牛的饲养质量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