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日益成熟的今天,对居住区必须做到规划、建筑、景观同步进行,并根据居住对象、择居动机来规划设计现代的居住区。一、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1.贯穿绿地景观生态网络的思想规划设计绿地景观生态型居住区时,应做到住宅和环境的和谐、功能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阐述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的关系,介绍了生态水利规划的基本原则:工程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生态系统自设计与自我恢复原则;景观尺度与整体修复原则;反馈和调整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3.
喀斯特环境移民区适应性景观生态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广西喀斯特环境移民迁出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以设计适应西南喀斯特峰丛洼地特点的土地生态结构与景观优化方案为目标,通过案例研究,在评价典型样区的生态适宜性与土壤肥力条件的基础上,结合IKNOS高分辨率卫星图像、历‘史航空影像,综合集成景观格局研究、农户参与设计与结构优化分析3种设计途径,提出了适应性景观生态设计的初步框架.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适应性、参与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符合适应性生态系统管理的需求,为实现小尺度景观安全格局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如何减少城市街道污染对城市居民的生态危害已成为建设生态城市,构建城市和谐人居环境的重要议题。道路绿地系统建设作为应对道路污染的重要生态措施,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作者在剖析现有城市道路污染危害现状和特征的基础上,对全球城市道路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和技术创新的进展进行了历史性的分析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创新城市道路绿地规划理论和方法提出建议。强调要加强对城市道路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的定量化研究,并结合生态城市的环境建设指标逐步构建城市道路绿地生态控制性设计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以由防护绿地改建的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设计为基础,分析了防护绿地改为公园绿地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在防护林改建为公园绿地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和以地形和植物为核心的生态设计方法在解决低成本、快速成型、整体建设的可实施性等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关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6.
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市污染。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底—廊道—斑块"理论,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生态设计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阐述了城市绿化的规划设计,必需以生态原理为基础,运用生态设计工艺来建设城市绿地,美化城市景观的同时,又促进城市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镇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却在不断地下降,城市生态绿地在改善城市环境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城市绿地系统由之前单纯的游览观赏和城市点缀,逐步向改善生活环境,加强生态平衡,防止城市污染方面转变。本文通过对我国生态绿地的环境进展分析,提出了城市绿地生态规划系统中应遵循的生态目标。  相似文献   

8.
园林绿化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太仓城市结构的调整和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必然要对作为改善城市环境重要手段的园林绿化提出更高的要求.谋求城市绿色植被生态效益及其改善环境作用的有效发挥,同时美化城市,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在城市特定的条件下,建立生态与景观相协调的人工植物群落,使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达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最佳结合是提高绿地质量的关键所在.城市绿化是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从开始的环境美化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人们对城市绿化认识也在逐步提高.随生态城市理论的提出,对城市绿化评价的指标也由原来的二维指标升级到三维,即绿量(三维绿色生物量)的概念.如何利用好有限的绿地,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基于这一问题笔者对不同绿地类型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调查,旨在为城市绿地建设探求合理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园林植物造景中的生态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生态形势日益严峻,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正实现从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的提升,传统的植物造景概念与内涵已经不能适应生态时代的要求,如何将生态的内涵赋予到植物造景中,如何构建绿地生态效益的生态园林成为园林工作者又一挑战。  相似文献   

10.
生态设计与景现设计的结合,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本文从城市绿地景观设计的要素和手法等方面,即植物群落和绿地空间营造等方面入手,从实践的角度具体介绍了生态设计思想和方法在城市绿地景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室内设计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十一世纪的整体环境设计是全方位的设计。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生态作为整体环境设计的一个主题,已越来越来越被人们所共识,但是作为研究策略生态还不具备应有的导人性条件,尤其是在室内设计方面更是一个盲点。本文从环境分析着手,揭示工业革命以来所带来的危害性,以及室内导人生态设计的必要性,提出了可行性的室内生态设计方法和依据原则。  相似文献   

12.
张涵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604-8604,8607
在对上海、北京、哈尔滨三地滨水区绿地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借鉴生态学理论以及相关的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围绕自然空间、亲水空间、交通空间、情节空间4个方面阐述了城市滨水区绿地生态空间的构成,初步提出了城市滨水区绿地生态空间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3.
张桂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47-4748
研究合理的植物群落空间比例分配,不仅可为绿量计算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而且还能为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介绍植物群落生态设计中的关键性问题,包括群落生态关系设计、植物序列选择、垂直结构设计、栖息地设计与保护和生态功能设计.在此基础上,指出合适的空间比例分配主要由当地的气候条件及植物群落的功能来确定,但植物群落空间比例分配还随树种的生态习性、季相和平面结构等的变化而变化.最后,从当地的气候条件及植物群落的功能出发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总结出景观群落适宜的乔木、灌木、地被(草坪)、绿地的比例应该在1:2 ~6:20 ~25:25 ~35,而功能群落可依据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调整某一层的比例.  相似文献   

14.
紫椴在不同城市生境中的生态功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了哈尔滨市区3种不同类型绿地与野外紫椴的叶面积指数、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杀菌滞尘、吸收SO2及重金属量,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环境下紫椴的生态功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野外和公园绿地的紫椴生态功能指标比较接近,某些指标例如固碳、释氧明显高于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公园绿地杀菌率明显高于其他环境,防护绿地对SO2的吸收最高。各种绿地单位面积的各指标值变化规律与单株指标值并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这主要是由叶面积指数、冠幅等的较大差异造成。对生态功能的综合评价显示,单株生态功能野外最强,公园绿地稍差,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功能指数明显较小。单位叶面积生态功能几乎相反,防护绿地最强,附属绿地稍差,公园绿地和野外明显较小。这说明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的紫椴生态功能相对低主要由于叶面积较小造成,如果通过加强栽培管理等措施,提高生活力,增大叶面积,紫椴在此2种城市环境中的生态功能还有巨大的提高空间。  相似文献   

15.
关伟锋  高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642-14644
在城市化进程下,城市扩张速度加快,从生态设计的角度诠释城市近郊绿地景观建设,旨在构建更为合理的、符合自然规律的城市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6.
校园绿地景观生态设计简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以校园绿地的生态设计为实例,探讨如何合理运用生态设计原理,以实现设计美与生态调节功能的全面融合。  相似文献   

17.
景观生态学是传统生态学向宏观与空间方向发展的自然延伸。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有景观生态评价和规划,景观格局、生态过程和尺度,景观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三部分;从研究层次来分,从生态系统、景观和区域深入到了城市园林绿地的范畴,并将其理论直接应用在园林绿地规划中。其中生态评价对绿地现状的分析、优化景观格局以增加绿地的异质性和稳定性、斑块和廊道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理论为园林绿地规划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方法,使园林绿地规划不仅是形式和功能的结合,而且更能发挥其生态效益,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环境热、环保热和对"生态学"的再认识,中国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也越来越强,出现了很多不同概念。对这些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对近年来"生态的设计"的实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弹性理念与道路绿地设计规范,从工程弹性、生态弹性、社会弹性三个方面建构道路绿地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框架,提出道路绿地弹性设计的胚芽模式。以呼和浩特市东二环路为研究对象,按照"序参量触媒-多稳态分形-适应性支配"三个步骤,组织片段式、层级式、功能式三种植物配置弹性空间,提出道路绿地动态优化与适应性营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论述了风景园林生态设计需要考虑的5种生态关系,即景观与外部系统的生态关系,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景观元素内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生态关系,景观生命体与其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讨论了风景园林生态设计的一般步骤;设计了一种风景园林生态设计的调查因子及其分类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