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宁油16号油菜摘薹对产量、经济效益、生育进程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次摘薹后生育期推迟,一次分枝数和一次分枝角果数减少,二次分枝数和二次分枝角果数增加,三次分枝数和三次分枝角果少量出现。油菜籽产量略有减少,但总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次摘薹后此现象更为明显。种植密度则以9.00万株/hm2最优。  相似文献   

2.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宁油16号油菜摘薹对产量、经济效益、生育进程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次摘薹后生育期推迟,一次分枝数和一次分枝角果数减少,二次分枝数和二次分枝角果数增加,三次分枝数和三次分枝角果少量出现。油菜籽产量略有减少,但总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次摘薹后此现象更为明显。种植密度则以9.00万株/hm2最优。  相似文献   

3.
油蔬兼用型油菜品种宁油16号密度与摘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蔬兼用型油菜品种宁油16号为材料,对不同密度下采摘主薹、分枝薹的多种组合进行效益比较。结果表明,种植油蔬兼用型油菜,既产菜薹又收菜籽一举两得,摘薹后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以密度9 000株/亩、摘主薹、摘分枝薹的组合最优。  相似文献   

4.
采用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摘薹对双低油菜宁杂11号、宁油16号的菜薹产量、菜籽产量及净收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宁杂11号各处理的菜籽产量和净收益均显著高于宁油16号,但菜薹产量略低于宁油16号。随着种植密度提高,宁杂11号的净收益显著增加,但摘薹后净收益增加不大。宁油16号摘薹后净收益大幅度增加。摘薹后油菜生育期推迟、株高降低、总角果数减少、千粒重下降,但角果长度和每角粒数能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
开展不同播种、摘薹方式对菜油两用型油菜‘国豪油5号’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研究,为四川菜用型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提供理论依据。笔者研究了2种播种方式、4种摘薹方式对菜油两用型油菜‘国豪油5号’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随着摘薹分枝的增加,菜薹产量增加而菜籽的产量减少,蕾期摘主序和一次分枝的方式收益最大。移栽油菜纯收入高于直播油菜。因此,‘国豪油5号’作为菜油两用型油菜使用,最佳的播种方式为移栽,最佳的采摘方式为蕾期摘主序和一次分枝。  相似文献   

6.
密度与摘薹方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蔬兼用型油菜品种宁油16号为材料,对不同密度下采摘主薹、分枝薹的多种组合进行效益比较,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相同时,二次摘薹的产值、效益明显高于一次摘薹,不同的栽植密度,以13.50万株/hm2表现最优,11.25万株/hm2次之,9.00万株/hm2密度偏稀。密度较高的处理主薹数最多,产值高,净效益高。  相似文献   

7.
适宜“油蔬两用”的油菜品种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湖北地区应用推广的"油蔬两用"油菜品种,对9个"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摘薹与未摘薹的产量、产值及主要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油菜摘薹后菜子产量比未摘薹平均增12.52%,总产值比未摘薹平均增124.08%,初步分析油菜摘薹后二次分枝及每角粒数普遍增加是菜子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供试品种中,中油112菜薹、菜子产量高,菜薹口感甜脆爽口,可作为高产型"油蔬两用"品种推广应用;天下农3号菜薹产量及总产值高,浙油28菜薹口感及主要经济性状表现突出,菜子增产潜力大,二者可以作为"油蔬两用"配套品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本地主栽油菜品种为研究对象,研究摘薹对不同品种油菜的油菜籽产量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表明,供试品种油菜薹养分丰富,具有良好的菜用品质。摘薹处理对有效分枝部位、分枝数有显著影响,对角果数和千粒重影响不显著。摘薹处理对菜籽产量影响极显著,摘薹和品种互作对产量没有显著影响。本试验中各品种油菜菜用+油用平均经济效益较单收菜籽增加8 542元·hm-2,其中浙大635净收益为16 527元·hm-2,较单收菜籽增加11 332元·hm-2,综合净收益最高。  相似文献   

9.
油蔬两用油菜新品种宁油16号摘薹试验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油16号是由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培育的油蔬两用型油菜新品种,2008~2009年笔者在姜堰市河横村,对该品种进行了在不同移栽密度下摘薹与不摘薹两个处理试验研究,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德恒油900是南充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油蔬兼用型早熟双低油菜品种,为进一步完善德恒油900配套栽培技术,为油蔬兼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开展了不同采薹次数对德恒油900农艺性状、菜薹、菜籽产量及经济效益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采薹处理使德恒油900初花期、终花期推迟,生育期延长;株高、有效分枝高度、二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及菌核病危害程度均不同程度降低,一次分枝数增加。只采1次薹对菜籽产量影响不大,甚至还可增产。随着采薹次数增加,菜薹产量、总收入、纯收益不断增加而菜籽产量不断下降。蕾薹期不采薹纯收益最低,每667 m2仅62.66元,而采3次薹纯收益是不采薹的39.1倍,但菜籽产量最低。因此,种植者可根据茬口衔接与自身需求选择最佳的采薹方式。  相似文献   

11.
摘薹次数对油菜浙双72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结果表明,油菜浙双72通过摘薹进行油蔬两用开发,可以有效地提高种植综合效益.不同摘薹次数对菜籽、菜薹产量影响明显,摘薹次数越多,油菜生育期延长,菜籽产量降低,但菜薹产量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较好.各摘薹处理可比不摘薹对照增收0.336万~0.458万元/hm2,增收幅度38.8%~52.9%.考虑到生产季节安排等因素,以摘2次薹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赣油杂1号”菜油两用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赣油杂1号在免耕直播栽培条件下,分析了不同的薹肥施用时间、摘薹时期和采摘长度的处理对菜薹、菜籽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抽薹前施尿素120kg/hm2,薹高30cm,摘薹20cm,菜薹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高,菜籽产量略有下降,但不显著,产值可达18610.2元/hm2。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宁杂1号恢复系宁R1为材料,研究了宁R1分期播种的生物学效应和盛薹期摘薹对植株开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迟播种能有效地延迟宁R1的初花期和终花期,但随着播期推迟花期缩短,株高、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下降,植株开花量大幅度减少。而盛薹期摘薹处理不仅能有效地推迟油菜的初花期和终花期,对开花期天数影响较小,且打薹植株的单株开花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因此,盛薹期摘薹是调节油菜花期的一个有效方法,其效果优于分期播种法。研究还表明打薹油菜分化形成的大量二次分枝是植株增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开展不同摘薹方式对菜用型油菜菜薹、籽粒产量及经济效应研究,为桂北地区菜用型油菜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与示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开展两次跨年度的田间定位试验,以不同摘薹方式设5个处理:Y:蕾薹期不摘薹;S1+Y:蕾薹期只摘主序;S2+Y:蕾薹期采摘主序和一级分枝;S3+Y:蕾薹期摘主序、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S:蕾薹期摘全部分枝;分析比较不同摘薹处理对菜薹产量动态、籽粒产量、产量构成因子以及经济效应的影响。【结果】随着摘薹的分枝级数增加,菜薹产量逐渐增加,处理S菜薹产量两次试验期内均为最高,分别达到10 934和16 379 kg/hm~2;而随着摘薹的分枝级数增加,籽粒产量逐渐减少,处理Y籽粒产量两次试验期内均为最高,分别为2088和1446 kg/hm~2;处理S的人工总投入两年均最高,分别为13 650和16 800元/hm~2;处理S1+Y第1次试验期内纯收入最高,处理S2+Y次之,分别为16 352和14 139元/hm~2,处理S2+Y第2次试验期内纯收入最高,处理S1+Y次之,分别为10 598和16 340元/hm~2。【结论】随着采摘的分枝级数增加,菜薹产量增加而籽粒产量减少,只摘主薹处理和只摘主序、一级分枝处理的综合经济效应较好,两者均为广西桂北地区合理的油菜摘薹方式。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油、蔬兼用双低油菜新品种--宁油16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蓝型油菜除作为油料作物种植外,还可作为饲料、蔬菜加以利用。油、蔬兼用,即在油菜生长的薹期摘取主茎薹作蔬菜食用,摘薹后植株继续生长收菜籽供榨油用。近年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产量、品质和食味作为育种目标,选育出了油、蔬兼用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宁油16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宁杂1号恢复系宁R1为材料,研究了宁R1分期播种的这效应和盛薹期搞薹对植株开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迟播种能有效地延迟宁R1的初花期的终花期,但随着播期推迟花期缩短,株高、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下降,植株开花量大幅度减少。而盛薹期摘处理不仅能有效地推迟油菜的初花期和终花期,对开花期天数影响较小,且打薹植株的单株开花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因此,盛薹期摘薹是调节油菜花期的一个有  相似文献   

17.
菜油两用油菜品种云油杂2号适宜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适宜菜油两用油菜品种(Brassica napus L.)云油杂2号的栽培技术。[方法]选用云油杂2号杂交品种进行育苗移栽,进行不同密度、播种期、打薹时期正交试验。[结果]密度在12万株/hm2,9月26日播种,现蕾期摘薹综合经济效益最高,产值19 056.75元/hm2;其次是密度在9万株/hm2,9月26日播种,现蕾期摘薹综合经济效益好,产值16 545.90元/hm2;第3是密度在15万株/hm2,9月26日播种,现蕾期摘薹综合经济效益好,15 190.80元/hm2;最低是密度在12万株/hm2,10月16日播种,抽薹后12~15 cm摘薹综合经济效益最低,5 450.85元/hm2。[结论]云油杂2号最佳栽培技术是密度12万株/hm2,9月中下旬播种,现蕾期摘薹综合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8.
朱红文 《农家致富》2009,(17):27-27
油蔬两用即在油菜生长的薤期摘取主茎薹作为食用.植株其余分枝生产的菜籽供榨油用。近年来.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产量、品质和食味作为育种目标.选育出了油蔬两用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宁油16号.2004年8月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油200404).适合江苏省及长江下游油菜主产区种植。该品种目前由江苏丰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独占经营.  相似文献   

19.
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黄山市推广种植的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中双11、浙双72、沪油15为材料,设计油蔬两用栽培与单收菜籽栽培处理(ck)试验,研究了3个品种摘薹对菜薹产量、菜籽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双11菜薹、菜籽产量均最高,综合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底至2005年初,对起薹的油研10号植株进行不同时间去薹处理的生产性试验,得出了如下结果:去薹没有增加植株的分枝,随着时间的推迟,分枝数减少;去薹处理使生殖生长延缓;去薹越早产量越低;起薹越早,冻害越严重。针对油菜新品种油研10号早薹处理的研究和大面积生产的调查,提出了早薹的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