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以大叶水芹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移栽方式(整株移栽、花茎移栽)对其可食用部位的部分营养保健成分含量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叶水芹不同部位间相比,总体以叶中的黄酮、蛋白质、总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和膨胀力高于茎,而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持水率则低于茎。花茎移栽时大叶水芹叶片和茎中的黄酮、蛋白质、总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于整株移栽;整株移栽时大叶水芹叶和茎的膨胀力高于花茎移栽。花茎移栽时大叶水芹的产量比整株移栽时提高了30.72%。因此,建议在实际生产中大叶水芹以花茎移栽作为主要移栽方式。  相似文献   

2.
以大叶水芹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的移栽密度,测定其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株行距为5 cm时水芹产量明显高于10 cm和15 cm,15 cm时最低;株行距为5 cm时,大叶水芹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而总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最低;株行距为10 cm时,大叶水芹中的总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和黄酮含量最高,15 cm处理时蛋白质和黄酮含量最低。结合产量和品质的结果,认为大叶水芹的适宜移栽密度为10 cm。  相似文献   

3.
水芹作为我国特色水生蔬菜,以其嫩茎和叶柄供食用,其膳食纤维占总干重50%以上,且一半为可溶性成分,几乎不含蔗糖,钾、铁、锌含量也显著高于常见蔬菜,因其产品中含有较多黄酮类和生物碱物质而具有抗肝炎、抗心律失常及降血压、降血脂等保健功能,属于典型的保健蔬菜.  相似文献   

4.
以产自贵州地区的繁缕、灰灰菜和野苋菜野生蔬菜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其部分功能性成分及其理化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野生蔬菜间功能性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灰灰菜中的蔗糖、蛋白质及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繁缕中的淀粉含量较高,野苋菜中黄酮含量较高;野苋菜的持水率和膨胀力显著高于灰灰菜和繁缕;3份野生蔬菜对不饱和脂肪的吸附能力总体在2.00 g/g左右,对饱和脂肪的吸附能力以灰灰菜最低;当3份野生蔬菜材料用量为0.1 g时,其对胆固醇的吸附能力最大,野生蔬菜材料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2份慈姑资源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其球茎和顶芽中部分营养保健成分的含量,同时对其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慈姑不同部位间的营养保健成分含量存在差异,以顶芽中的支链淀粉、黄酮、蛋白质、葡萄糖等成分的含量显著高于球茎.慈姑中膳食纤维含量较高,以不溶性膳食纤维为主.慈姑球茎的持水率显著高于顶芽.慈姑对脂肪的吸附能力总体在1.0 g/g左右.当慈姑用量为0.05 g时,对胆固醇的吸附能力达最大;不同时间处理对慈姑吸附胆固醇能力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橘皮可用于制备优质的膳食纤维,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总黄酮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是决定橘皮膳食纤维品质的重要指标。以建阳桔柚果皮为研究对象,测定比较了不同干燥和粉碎方法对膳食纤维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含量、总黄酮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和粉碎方法均未对桔柚果皮总膳食纤维(TDF)含量产生显著影响;超微粉碎可促进SDF的溶出;冻干粉碎促进黄酮物质的溶出,且极显著提高样品的总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大叶水芹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的有机肥处理,测定了其最终的产量、叶中黄酮含量以及PAL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有机肥处理对水芹的产量及黄酮含量存在一定影响,基肥1 kg、追肥用量为7×4 kg(处理8)时,其产量、黄酮含量和PAL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水芹叶片中的黄酮含量与PAL酶活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产自河南和贵州地区的3份不同产地的辣椒籽为试验材料,测定其营养保健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产自河南地区辣椒籽中的蔗糖、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0.043%和3.448 6 mg/g,高于贵州遵义和花溪地区的辣椒籽。贵州花溪地区辣椒籽中的可溶性糖、葡萄糖含量分别达7.00%和0.863%,高于贵州遵义和河南地区的辣椒籽。贵州遵义地区辣椒籽中总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分别达712.9 mg/g、651.7 mg/g和61.2 mg/g,远远高于贵州花溪和河南地区的辣椒籽。3份辣椒籽材料间的持水力和膨胀率存在显著差异,以贵州花溪地区辣椒籽的持水力最大,达65.73%,河南地区辣椒籽的膨胀力最高,为1.00 mL/g。辣椒籽中的维生素C、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值得进一步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优化麦麸膳食纤维营养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麦麸为营养基质,通过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的生物降解与营养转化代谢,实现对麦麸膳食纤维复合菌粉的硒营养品质优化效果.结果显示,在秀珍菇硒营养代谢安全阈值(单位培养基质的亚硒酸钠添加量=3μg·g-1)水平下,经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的麦麸膳食纤维复合菌粉(富硒组),生物有机硒平均含量可达1.63mg·kg-1,是麦麸原料硒营养含量的56倍之多,硒营养转化平均效率达86%左右.除去硒营养成分含量外,与对照组(CK)比较,富硒组培养产物的膳食纤维与总蛋白、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等营养品质没有显著的差异.试验证实,以麦麸为基质的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转化代谢过程,可有效促进食用菌对基质中无机硒的营养转化代谢,显著提高培养产物中生物有机硒成分含量,达到优化麦麸膳食纤维复合菌粉中有机硒含量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类型大豆籽粒可溶性糖组分含量的差别,采用HPLC-RID法对野生、半野生以及栽培大豆的可溶性糖组分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4种可溶性糖相比,野生大豆中,水苏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可溶性糖;半野生大豆中,蔗糖和水苏糖含量显著高于葡萄糖和棉子糖;栽培大豆中,蔗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可溶性糖。不同类型大豆相比,野生大豆总糖含量最低,栽培大豆总糖含量最高,半野生大豆介于二者之间,蔗糖含量与总糖含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水苏糖含量在栽培大豆中最低,其与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间差异显著;棉子糖含量在野生大豆中最低,其与半野生大豆、栽培大豆间差异显著;葡萄糖含量在3种类型大豆中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蔗糖与总糖在3种类型大豆中相关性均极显著,表明大豆总糖含量主要受蔗糖含量的影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个大豆品种被划分为3类,第1类为2个野生大豆材料,其主要特征为:在3种类型中,葡萄糖、蔗糖、棉子糖含量最低而水苏糖含量最高,总糖含量最低,水苏糖所占比例较高;第2类为2个半野生品种和1个栽培品种;第3类为1个栽培品种,其主要特征为:在3种类型中,葡萄糖、蔗糖、棉子糖含量最高而水苏糖含量最低,总糖含量最高,蔗糖所占比例较高。研究结果可为了解可溶性糖代谢在大豆进化过程中的遗传规律及品质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3种黑木耳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供营养全面、质量安全的桑枝黑木耳,合理利用桑树伐条修剪产生的大量废弃枝条,提高黑木耳产品质量安全,促进食用菌及蚕桑产业的健康多元化发展,参照食用菌等食品国家标准方法对桑枝黑木耳与野生柞树黑木耳和市场普通黑木耳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桑枝黑木耳中粗蛋白、总糖含量均高于野生柞树黑木耳和普通黑木耳;粗脂肪、粗纤维含量低于野生柞树黑木耳和普通黑木耳;桑枝黑木耳中富含17 种氨基酸,包括8 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中的7 种,总氨基酸含量高达10.51%;桑枝黑木耳中硒含量较高,为0.17 mg/kg,符合富硒食用菌的硒含量标准;铅、汞、镉、砷等重金属含量非常低,完全复合食品食用安全规定。桑枝黑木耳具有很好的营养膳食结构组合,是很有开发前景的富硒食用菌;用桑枝屑栽培黑木耳等食用菌,对蚕桑产业的可循环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沅江芦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续第11期第27页)沅江芦笋,沅江市特产,芦苇的嫩芽在洞庭湖区俗称"芦笋",是洞庭湖区一种天然野生绿色食品,与野芹菜、野藜蒿、蓼米被誉为"洞庭四珍"。据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分析检测:沅江芦笋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16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以及丰富的硒、钾、钙、锌、镁和黄酮等成分,特别是有机硒含量高于普通蔬菜10倍以上。芦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生长阶段槭叶草块根中有效成分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宫敬利  赵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08-19309
比较不同生长阶段家栽与野生槭叶草块根中总黄酮、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以期为槭叶草中有效成分的应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生长期与落叶后家栽与野生槭叶草块根中总黄酮、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生长期槭叶草块根中总黄酮、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低于落叶后槭叶草块根;家栽槭叶草块根中总黄酮、蛋白质、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高于野生槭叶草块根。槭叶草的最佳采收期为落叶后。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2004,(3):11
枸杞头,即枸杞的柔嫩茎尖,被誉为宁夏“红宝”因其营养丰富,脆嫩爽口,被誉为天下第一保健蔬菜。据测定,枸杞头中含有19种氨基酸,总量达到26.11mg/100mg,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枸杞头中粗蛋白含量高达26.40%比枸杞子含量高14.24%,粗脂肪2.6%,总糖18.2%,膳食纤维16.4%;枸杞头还含有天然的钾、钠、钙、镁、铁、铜、锰、锌、磷、硒、锂、锗等微量元素,特别是有机锗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救世主”、硒及锂是多种保健菜中所没有的,这二种元素都是抗癌防癌的必需成分。同时,枸杞头中还含有甜菜碱、东莨菪素、芳香甙及非常丰富的维生素。其中维生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闽东、三明、泉州3个地区6个县野生金线莲有效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多糖、氨基酸、黄酮、生物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闽东4个县野生金线莲的多糖、总氨基酸、总黄酮、生物碱含量均高于德化金线莲,多糖高14.0%~26.0%,总氨基酸高10.1%~20.4%,总黄酮高14.1%~28.1%,生物碱高3.7%~19.5%,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周宁、寿宁野生金线莲的黄酮、生物碱含量也高于永安金线莲,黄酮高6.9%~13.9%,生物碱高2.2%~5.4%,差异显著。结论:闽东野生金线莲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具有一定开发和利用优势。本试验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开发利用野生金线莲资源,组织培养材料的选择和大量发展金线莲产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软化栽培对韭菜、蒜苗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韭菜和蒜苗的总糖、粗蛋白、粗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的含量高于韭黄和蒜黄,含水量、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大;韭菜和蒜苗中钙、镁、锌、硒等矿质元素的含量高于韭黄和蒜黄,其他元素的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中硒、钙元素及鲜味和药效氨基酸的含量,为选育和推广富硒、高钙菜用黄麻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食品和蔬菜主要营养成分测定方法,分别测定、分析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鲜嫩茎叶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结果】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VB1、VB2、VB3、VC和VE)、钙和硒等营养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叶菜类蔬菜相应指标的标准含量,其中,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的100 g鲜样中硒含量分别为11.00和15.00μg,达富硒蔬菜的上限要求,为普通蔬菜的7.97~45.45倍;钙含量分别为145.0和182.0 mg,膳食纤维含量分别为3.16和3.17 g,蛋白质含量分别为5.08和5.18 g。此外,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均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43和4.35 g/100 g FW,其中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3.34%和42.30%,药效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6.66%和57.70%,接近鲜样淮山药中鲜味氨基酸(47.66%)和药效氨基酸(52.34%)所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结论】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是富硒、高钙且具有保健功能的蔬菜,生产上可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1)黑豆是重要的新兴食品工业原料。黑色食品具有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改善营养性贫血、增强免疫力、改善性功能、镇静和改善睡眠等保健功能,而黑豆是黑色食品中的佼佼者。黑豆所含黄酮及类黄酮化合物的量,要高于普通大豆5~7倍;膳食纤维含量为12.26%,高出黑大米1倍:黑豆中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也是其他黑色谷物所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19.
测定野生和栽培益母草各部位中总生物碱和黄酮的质量分数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生育期内益母草植株不同部位生物碱和黄酮的质量分数不同.叶柄中生物碱的质量分数最高,叶片其次,根中生物碱质量分数最低;各器官以叶片中黄酮的质量分数最高,叶柄其次,根部最低.野生和栽培益母草植株生物碱和黄酮质量分数存在明显差异.野生益母草中总生物碱的质量分数高于栽培益母草,而黄酮质量分数则是栽培益母草高于野生益母草.  相似文献   

20.
镉硫交互作用对茭白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凯丰  江解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47-10948
[目的]探求镉硫交互作用对茭白产品器官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方法]以茭白(Zizania latifolia Turcz.)的单季茭品种蒋墅茭和双季茭品种葑红早为试材,比较在有机肥、无机肥处理下,镉硫交互处理对2个品种茭白产品器官中膳食纤维及粗纤维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硫处理浓度的增加,2个茭白品种产品器官中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粗纤维的含量呈持续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则持续上升,各浓度硫处理间差异显著。肥料处理闷以无机肥处理时茭白产品器官中的总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粗纤维含量高于有机肥处理,而可溶性膳食纤维则低于有机肥处理。[结论]硫肥的施用能促进茭白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