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梨小食心虫是果树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化学防治使其抗药性发展很快,且防治困难。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可作为大面积害虫治理的防治技术,通过干扰雌雄虫正常交配达到害虫防治的作用。综述了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发现、结构鉴定及梨小食心虫迷向技术原理、迷向散发器的种类和技术研究应用进展,以期为梨小食心虫的防治和迷向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秋红蜜桃树蛀果害虫主要有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和桃蛀螟等,搞好蛀果害虫的防治对农民增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河北省行唐县枣园桃小食心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遵循果品生产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对害虫防治提出的新要求,按照安全、高效的防治原则,结合当地生产上桃小食心虫防治的实际情况,找出当前桃小食心虫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效安全防控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保苹果优质丰产,增加果园农药新品种,提高对山楂叶螨和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我们于1985—1986年应用英国卜内门公司生产的2.5%PP821(功夫菊酯)对山楂叶螨进行了田间杀虫、杀卵试验,对桃小食心虫进行了室内杀卵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证明,功夫菊酯对山楂叶螨的成虫和卵均有高效,对桃小食心虫初孵幼虫及保果有高效,并具有一定的杀卵作用,非常适用于防治螨类及桃小食心虫。  相似文献   

5.
梨小食心虫 Grapholitha molesta(Busck)是一种钻蛀性果树害虫,我们采用的一切害虫管理手段,只有在入梢、蛀果前完成,方能奏效,因此卵和初孵幼虫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在现行的防治方法中,无论人工释放寄生蜂,还是以卵果率0.5—1%为指标的化学防治,都以卵的消长为其重要依据。为此,我们于1979~1982年,对卵及蛀果的田间消长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指导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资料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郑桃树虫害的调查,分析了新郑为害桃树的主要害虫梨小食心虫、桃蛀螟、桃小食心虫、桃蚜和桃红颈天牛,摸清了这5种主要害虫在新郑桃园的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并结合防治试验,总结了一套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桃小食心虫是山楂的主要蛀果害虫之一。我场在1977至1979年期间,好果率仅40-60%.从1980年开始,我们对桃小食心虫,采取了药剂人工相结合的防治方法,降低了虫口密度,使好果率逐年上升,今年达96%以上。具体做法是: 一、树下防治:根据我们观察的桃小食心虫越冬习性,于5月上中旬在树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灭幼脲对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的直接致死效果及对后续各虫态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浸渍法,用3种杀虫剂分别处理2种食心虫的卵和老熟幼虫。【结果】氟虫双酰胺200 mg·kg-1和氯虫苯甲酰胺50 mg·kg-1、25 mg·kg-1虽能显著降低梨小食心虫卵孵化率,但幅度较小。各药剂浓度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初孵幼虫死亡率。3种药剂基本不影响桃小食心虫卵孵化,但灭幼脲和氟虫双酰胺各浓度处理可显著提高初孵幼虫死亡率。氯虫苯甲酰胺降低了梨小食心虫的化蛹率、成虫羽化率,对F1代卵的孵化也有抑制作用。灭幼脲只影响处理当代虫的发育变态,对F1代卵孵化没有影响。除氯虫苯甲酰胺25 mg·kg-1处理外,其他药剂处理均可抑制桃小食心虫幼虫化蛹。所有试验药剂处理均显著抑制桃小食心虫的成虫羽化和产卵,其中氟虫双酰胺200 mg·kg-1、灭幼脲200mg·kg-1和100 mg·kg-1处理的桃小食心虫均不能产卵。【结论】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认为氟虫双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和灭幼脲对2种食心虫的初孵幼虫具有高杀虫活性;虽然对老熟幼虫直接致死效果低,但可以抑制其发育变态及繁殖,缓慢降低种群数量,起到控制害虫的效果。因此,在生产上使用上述3种杀虫剂防治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时,建议在卵期和幼虫脱果期喷药,便于及时控制食心虫危害。  相似文献   

9.
梨小食心虫是梨树主要害虫之一,梨园放置梨小食心虫诱捕器一是做虫情测报用,为喷药放置找出关键期,减少喷药次数;二是果园放置数量较多的诱捕器,直接诱杀梨小食心虫雄虫,达到零农药绿色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任志 《落叶果树》2013,(6):56-56
危害杏树的主要害虫有蚜虫、红蜘蛛、桃小食心虫、球坚蚧、杏仁蜂等。应根据害虫的发生规律,在科学管理、培养健壮树势的基础上,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控制和减少其危害。  相似文献   

11.
梨小食心虫是果树中常见的一种害虫,对于果实的保鲜性和质量具有不良的影响。近年来,人们在食用水果时遇到梨小食心虫的现象极为普遍,其中以杏中的梨小食心虫发生较为普遍。为此,开展了对杏树梨小食心虫的调查防治研究,通过调查梨小食心虫发生情况分析当前大量发生的原因,针对其发规律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为杏树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2.
梨小食心虫在我们地区多年来一直为三种小食心虫中的主要害虫,不仅发生代数多,发生期长,而且寄主杂,因而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历来,我们防治梨小食心虫都以化学药剂为主,但一九七八年,梨小食心虫虫果率仍达3.8~8.6%,占三种小食心虫的25.8~32.8%。为此,  相似文献   

13.
王克 《北方果树》2006,(4):49-52
虽然果树害虫的天敌昆虫种类较多,但在一般情况下,有些害虫只靠自然天敌昆虫是难以绝对控制的,可以用人工繁殖天敌昆虫向果园中释放,以补充天敌昆虫的数量,方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我国自1972年以来,利用赤眼卵蜂大面积防治苹果小卷叶蛾和梨小食心虫,已获得了成功。同时,还可寄生舟形毛虫、刺蛾、桃天蛾、苹果枯叶蛾的卵,这些害虫也得到了兼治。  相似文献   

14.
(续上期24页) 胶东地区包括烟台市、威海市及青岛、莱西县等,十余年来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果树小卷叶虫、褐卷叶虫、苹果大卷叶虫、黄斑卷叶虫,梨小食心虫、苹小食心虫,各种刺蛾、苹果舟蛾、各种枯叶蛾、天蛾、毒蛾、夜蛾等30余种害虫,面积160万亩以上,基本达到消灭。由于1年放蜂,10年有效,节约防治费用1.2亿元以上,并且减轻了果品和环境的污染,大大提高了好果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一、松毛虫赤眼蜂人工繁殖 和释放效果 要防治各种卷叶虫,必须用足够的赤眼蜂来寄生这些害虫的卵,因此光靠自然界赤眼蜂是不够的,必须进行人工繁殖。一般各县山…  相似文献   

15.
桃小食心虫是危害我区苹果的主要蛀果害虫,常造成果农丰产不丰收。以往防治桃小食心虫主要依靠化学农药树上防治,但  相似文献   

16.
梨小食心虫是一种以危害苹果、桃、梨、杏等蔷薇科果树为主的害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果树种植区。在我国,除西藏自治区外各地均有发生,严重影响水果产业的发展。果实套袋、性信息素诱杀及化学防治是生产上常用的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方法,但各有不足之处。随着可持续现代农业发展与绿色产品要求的不断提高,生物防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天敌昆虫应用被认为是具有开发潜力的可持续控制梨小食心虫的一种替代或补充策略。综述了国内外梨小食心虫天敌资源的研究进展以及影响天敌防治效果的因素,旨在为梨小食心虫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桃小食心虫是我国果树上主要的蛀果害虫,文章主要综述桃小食心虫发生、发育特点和综合防控技术,寻求桃小食心虫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和探讨新的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防治桃小食心虫,烟台市京蓬农药厂,应我们课题组要求,生产了桃小灵乳油.该剂型是由杀灭菊酯和马拉硫磷混配而成,综合了杀灭菊酯药效期长久和马拉硫磷杀桃小卵的优点.经两年小区试验和8—10万亩大面积生产应用,取得了较理想进展.该制剂对人畜安全,不会造成急性中毒事故,同时能兼治蚜虫、卷叶虫、梨木虱、棉铃虫、粘虫、松毛虫、菜青虫、虫蝉等60多种害虫,这是目前国内市场上能取代1605乳油防治桃小食心虫最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19.
以枣树为试材,以30%乙酰甲胺磷、10%吡虫啉和1.8%阿维菌素乳油为供试药剂,采用树干注射法,研究了3种药剂对枣树害虫的防治效果,以期为枣树害虫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枣树的主要害虫有枣尺蠖、枣瘿蚊、桃小食心虫、绿盲蝽蟓、红蜘蛛等;10倍液乙酰甲胺磷或吡虫啉注射防治枣尺蠖、枣瘿蚊的效果较好,5倍的吡虫啉防治桃小食心虫效果最好,3种药剂对绿盲蝽蟓均有极好的防治效果,1.8%阿维菌素防治红蜘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正食心虫是苹果主要果实害虫之一,常见种类有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和苹小食心虫。在渭北苹果产区,食心虫危害较为广泛,易成灾。现将渭北苹果园主要食心虫种类及防治技术整理如下。1主要种类1.1桃小食心虫(简称桃小)1)危害症状。桃小幼虫蛀果后,在果面上留有针尖状蛀孔,孔口有白色果胶,数日后干成白色蜡粉。幼虫蛀入果实后纵横串食,最终到达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