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嗜热毛壳菌纤维素酶对小尾寒羊瘤胃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不同水平嗜热毛壳菌纤维素酶对小尾寒羊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动物为4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小尾寒羊公羊(平均体重为45 kg),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3%、0.6%和0.9%4个水平酶制剂,采集瘤胃液测pH值、氨氮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各组试羊瘤胃液平均氨氮浓度的变化范围为10.01-12.80 mg/dL,各组之间相同时间点差异不显著(P>0.05)。瘤胃液平均pH值在6.50-6.80范围内变动,试验组pH值低于对照组(P<0.05),以0.6%水平较好。各组试羊瘤胃乙酸、丙酸及总 VFA浓度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即喂料后逐渐上升,其中乙酸和总VFA浓度在2 h后达到最高点,丙酸浓度在4 h 达到最高点,随后平稳下降于饲喂前降至最低点,再次采食后又重复出现此规律。试验组瘤胃乙酸和总VFA浓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以0.6%水平组最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微生物发酵饲料对肉牛瘤胃液微生物(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乳酸杆菌和牛链球菌)数量的影响,将90头育肥肉牛[体重为(373.40±42.53)kg]分为3组,即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牛,对照组饲喂100%基础精料,试验1,2组分别用25%和40%微生物发酵饲料替代基础精料。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选3头牛屠宰后取瘤胃液测定瘤胃液p H值,并用Real-Time PCR方法测定瘤胃内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乳酸菌和牛链球菌数量。结果表明:1)各组瘤胃液p H值差异不显著(p H值为6.24~6.29,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黄色瘤胃球菌数量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组极显著提高(P0.01);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组白色瘤胃球菌、乳酸杆菌、牛链球菌数极显著提高(P0.01)。说明肉牛精料中添加微生物发酵饲料对瘤胃p H值无显著影响,能增加瘤胃内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乳酸杆菌和牛链球菌数量,且随着微生物发酵饲料添加量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山羊为试验动物,以纯淀粉和纤维素为底物,利用人工瘤胃体外培养法,通过产气量、纤维素的降解率、瘤胃液氨氮浓度,瘤胃液pH值,微生物蛋白含量这5个指标的测定,评价日粮碳水化合物结构(NSC/SC,淀粉∶纤维素)为100∶0、70∶30、50∶50、30∶70、0∶100的5种组合对瘤胃发酵及微生物蛋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底物中的碳水化合物随着NSC水平的降低,累积产气量不断降低,瘤胃液pH值不断提高,原虫占瘤胃微生物的比重不断升高。在NSC/SC值为30∶70时,纤维素的降解率和微生物蛋白产量达最高。瘤胃液氨氮浓度随着底物中NSC水平的降低变化不显著,但在培养后2h各组的氨氮浓度都达到最大值,随后便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4.
添加不同水平阴离子盐对人工瘤胃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人工瘤胃模拟装置研究了添加不同水平阴离子盐0、-50mEq/kg、-100mEq/kg和-150mEq/kg的日粮对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通过对瘤胃液pH值、NH3-N、VFA浓度的测定,结果表明,添加阴离子盐水平在-150mEq/kg内,对瘤胃pH值和氨氮浓度有一定影响,但差异不显著(p>0.05);当添加水平在-100mEq/kg和-150mEq/kg时,对乙酸浓度、丙酸浓度及乙酸/丙酸比例影响差异均为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身对照法试验设计,将9只健康的卡拉库尔公羊分为3组,即对照组、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研究在日粮中添加盐穗木对卡拉库尔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100 g盐穗木有降低卡拉库尔羊瘤胃液pH值和氨氮(NH3-N)含量的趋势,但盐穗木添加量为200 g时会提高瘤胃液pH值;添加100 g盐穗木可提高瘤胃中菌体蛋白含量,添加量为200 g时会降低菌体蛋白含量;日粮中添加盐穗木对卡拉库尔羊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无影响,有增大乙酸/丙酸比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4,(11):35-39
选用4只体重(55±2)kg、3岁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阉公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中添加纳米铜(添加量分别为:对照组0 mg Cu/kg、处理A组10 mg Cu/kg、处理B组20 mg Cu/kg、处理C组30 mg Cu/kg)对瘤胃液铜浓度、pH值及日粮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处理C组的瘤胃液铜浓度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B组(P<0.05);(2)瘤胃液铜浓度与瘤胃pH呈高度正相关(P<0.01),纳米铜有提高瘤胃液pH的趋势,处理C组的瘤胃液pH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瘤胃液铜浓度与日粮OM的表观消化率呈高度负相关(P<0.05),处理C组CP、EE的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试验结果推断,添加纳米铜低于30 mg/kg时不会影响日粮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7.
苜蓿皂苷对体外发酵pH值、氨氮及微生物蛋白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体外培养法研究了日粮中添加苜蓿皂苷对山羊瘤胃微生物发酵功能的影响.苜蓿皂苷的添加水平分别为底物基础的0%(对照组)、1%、2%、3%及4%.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苜蓿皂苷未对瘤胃液pH值和原虫蛋白浓度产生显著影响;添加苜蓿皂苷可提高氨氮浓度,但仅4%组增幅达显著水平(P<0.05);4%组细菌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苜蓿皂苷添加量为0%~4%时均不影响瘤胃液pH值和原虫蛋白浓度.添加4%的皂苷是可显著提高NH3-N和细菌蛋白浓度.  相似文献   

8.
选用敖汉细毛羊的育成母羊和成年母羊进行了3年试验.第1年试验在同一饲养水平下设对照组、常规驱虫组和缓释胶囊驱虫组;第2年和第3年又在常规饲养和改进饲养2种饲养方案下进行驱虫试验.所有试验羊在以披碱草、羊草和冰草为主的同类草场上放牧,每年进行3次驱虫处理.试验表明:放牧绵羊瘤胃液中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随季节呈动态变化.其挥发性脂肪酸总量(TVFA)在青草期内较高;在枯草期内较低.放牧绵羊瘤胃发酵水平较低,特别在冬春季节内瘤胃发酵处于最低水平,发酵质量不高.另外,绵羊瘤胃液pH值随季节变动幅度较小.但发现在枯草期内的瘤胃液pH值高于青草期,特别在冬春季节内较高.蠕虫感染严重的时期内,蠕虫会影响绵羊瘤胃发酵水平,使瘤胃液VFA浓度降低;但常规驱虫法与缓释胶囊驱虫法间差异不显著.改进饲养与常规饲养方案对绵羊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总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观察添加刺五加提取物对绵羊瘤胃发酵及养分利用的影响,以揭示其对瘤胃发酵影响的机理。选择6只健康的小尾寒羊,随机分为2组,采用交叉试验设计,分别添加0、50mg/kg刺五加水提取物。不同时间点采集试验羊的瘤胃液,测定pH值、氨态氮(NH,-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收集试验动物粪便,测定日粮中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刺五加的添加可以降低绵羊瘤胃NH,-N浓度,使瘤胃液pH值变化趋势减缓;明显提高日粮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表观消化率(P〈0.05),显著提高瘤胃液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P〈0.05)。该试验为刺五加添加剂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同时对中草药添加剂日粮在反刍动物中的使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旨在探讨绵羊饲粮结构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比例(SC/NSC为1.57(Ⅰ)、1.95(Ⅱ)、2.29(Ⅲ))对瘤胃发酵参数(pH、VFA、总氮、NH3-N、尿素氮、蛋白氮)的影响。选用6只约1.5岁,体质量25~30 kg,装有瘤胃瘘管的甘肃高山细毛羊羯羊,按3×3重复拉丁方设计(预试期10 d,正试期9 d)。结果表明:采食饲粮Ⅰ的绵羊瘤胃液pH平均值显著低于采食饲粮Ⅱ(P<0.01)、Ⅲ(P<0.05)的绵羊;除处理Ⅰ采食后3 h的pH较低(5.86)外,所有pH测值均在6.2~7.0范围内。瘤胃液TVFA平均值(mmol.L-1)呈现Ⅰ、Ⅱ高于Ⅲ的趋势(P=0.09);处理间乙、丙及其他酸的摩尔比和乙酸/丙酸比均值无显著差异(P>0.05),Ⅰ的丁酸摩尔比均值显著高于Ⅲ(P<0.05)。瘤胃液总氮和蛋白氮均值随SC/NSC值增高而显著下降(P<0.01或P<0.05);氨氮与尿素氮均值在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显示,饲粮粗料份额高于60%时,随SC/NSC值增高,绵羊瘤胃液pH上升,TVFA、总氮和蛋白氮平均浓度下降,对氨氮与尿素氮浓度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氨基酸组成的二肽对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以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南江黄羊作为瘤胃液供体,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共5个处理,对照组采用基础培养底物,试验组在基础培养底物中分别添加2%的亮氨酸-色氨酸(LeuTrp)、缬氨酸-蛋氨酸(Val-Met)、酪氨酸-丙氨酸(Tyr-Ala)和苯丙氨酸-缬氨酸(Phe-Val).培养后2、4、8、12、24 h,测定培养液pH、氨态氮(NH3-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以及微生物蛋白质(MCP)产量.结果表明:各时间点Val-Met组培养液pH低于其他各组,除24 h外其他时间点均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和MCP产量均显著提高(P<0.05),NH3-N浓度以及乙酸/丙酸均显著降低(P<0.05);Val-Met 组TVFA浓度和MCP产量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NH3-N浓度在一定程度上(P>0.05)或显著(P<0.05)低于其他试验组,另外2、4和12 h时Val-Met组的乙酸/丙酸也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二肽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的发酵,提高VFA含量和MCP产量,降低NH3-N浓度以及乙酸/丙酸,本试验条件下,以添加2% Val-Met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新型饲料添加剂对稻草对牛瘤胃降解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头装有瘤胃瘘管的湖北本地黄牛为实验动物 ,研究了在以稻草为主的日粮条件下 ,补喂SL添加剂和B(SL)舔块对稻草干物质(DM)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同时测定了瘤胃液的 pH和氨氮浓度。结果表明 :添加SL后 ,加快了稻草的消化速度 ;饲喂B(SL)后 ,显著加快了稻草的消化速度(P<0.01) ,明显提高了稻草DM和NDF降解率(P<0.05) ;添加SL或B(SL)舔块后 ,瘤胃液pH有下降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 ;2种舔加剂均显著降低采食4h内的瘤胃液氨氮浓度(P<0.01) ,并使氨氮浓度曲线趋于平缓 ,说明有效提高了瘤胃微生物对降解氮的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白酒糟(产自贵州美酒河流域)对黔北麻羊瘤胃发酵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6只年龄、体重基本一致的黔北麻羊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将其分成3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以白酒糟分别替代基础饲粮中20%、40%的精料。试验期45 d,分3期,每期15 d,包括10 d预试期和5 d正试期。正试期采集血浆和瘤胃液样品,测定瘤胃液pH、缓冲力、氨态氮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瘤胃液微晶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木聚糖酶活性以及血浆葡萄糖、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肌酐含量。结果显示:1)3组黔北麻羊瘤胃液pH、缓冲力差异不显著(P0.05);氨态氮浓度均处于正常范围,试验1组氨态氮浓度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2)试验1组瘤胃液木聚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瘤胃液微晶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1组瘤胃液乙酸浓度最高,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也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P0.05);3组瘤胃液丙酸和丁酸浓度、乙酸/丙酸差异均不显著(P0.05)。4)各组血浆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白酒糟替代40%以内精料不会对黔北麻羊瘤胃发酵与血浆生化指标产生不良影响,相比较而言,以20%水平较优。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复合添加剂对羊瘤胃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自制中草药复合添加剂对绵羊瘤胃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将60只4月龄健康杜寒杂一代绵羊随机分为4组进行试验,分别为公羊、母羊对照组(常规日粮),公羊、母羊试验组(常规日粮+中草药复合添加剂),试验期为45d。试验结束后取绵羊瘤胃液,分别测定瘤胃蛋白酶、羧甲基纤维素酶、α-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该中草药复合添加剂对绵羊瘤胃蛋白酶、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显著(P<0.05)提高了绵羊瘤胃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性,且上述3种酶活性的变化均与绵羊性别无关。研究结果提示,该中草药复合添加剂能提高绵羊瘤胃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性,可促进饲草料中纤维素在羊瘤胃内的消化代谢。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奶山羊瘤胃液pH值、VFA以及血液中VFA含量的影响。选择8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奶山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精粗比为6∶4和4∶6的日粮,预饲期15 d,采样期3 d。结果表明,高精料组(HC组)瘤胃液pH值显著低于低精料组(HR组)(P<0.05);在采食后3 h,HC组与HR组瘤胃液pH值均下降至最低值,分别为5.71和6.08。除了乙酸含量外,HC组瘤胃液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以及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分别比HR组提高4.99%、5.58%、21.81%、17.95%、18.27%、1.66%。HC组血浆中各种VFA的含量均高于HR组,其中丙酸、丁酸含量两组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HC组瘤胃液以及血浆中乙酸与丙酸比值均低于HR组,但两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HC组瘤胃液乙酸、丙酸、TVFA浓度在采食后2 h达到最大值,HR组在采食后3 h达到最大值,两组日粮血浆中VFA浓度均在采食后2 h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恢复到采食前水平。结论:高精料日粮导致瘤胃液pH值显著降低,瘤胃液和血浆中VFA含量增加;瘤胃液VFA生成速率HC组高于HR组。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复方对日粮营养物质在山羊瘤胃内降解特性的影响。择6头健康的体重相近的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周岁大足黑山羊羯羊,按3×3重复拉丁方试验设计,随机分为3组,1个对照组和2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个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给每头羊日喂15 g复方Ⅰ和复方Ⅱ(由藿香、苍术、黄柏和生石膏等中药按不同比例组成)。采用瘤胃尼龙袋法对日粮精料和粗料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在瘤胃内不同时间点的降解率进行测定,再根据动态降解率计算出降解模型参数及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复方Ⅰ能极显著提高精料DM和ADF及粗料DM、OM、NDF和ADF的有效降解率(P<0.01);复方Ⅱ能极显著提高精料DM及粗料DM、OM和ADF的有效降解率(P<0.01),显著提高精料ADF和粗料NDF的有效降解率(P<0.05)。研究结果提示,中药复方能改善山羊瘤胃降解能力,且复方Ⅰ作用效果优于复方Ⅱ。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探究饲粮添加海南霉素和莫能菌素对奶牛瘤胃发酵特性和氮平衡的影响.选用3头体重为(460.0±20.6)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荷斯坦奶牛,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添加20 mg/d海南霉素和350 mg/d莫能菌素的试验饲粮.结果表明:饲粮添加海南霉素和莫能菌素没有显著影响瘤胃液pH和丁酸含量(P>0.05),但显著降低了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乙酸含量、乙酸/丙酸和氨态氮浓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海南霉素组和莫能菌素组丙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6.26%和15.79%(P <0.01).饲粮添加海南霉素和莫能菌素显著降低了尿囊素排出量、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和微生物氮产量(P<0.05).饲粮添加海南霉素和莫能菌素也降低了粪氮量和尿氮量(P<0.05),提高了沉积氮量(P<0.01).与对照组相比,海南霉素组和莫能菌素组的表观氮消化率分别提高了5.61%和7.05%(P =0.03).总之,与莫能菌素相似,饲粮添加海南霉素可以改变瘤胃发酵模式,使其更趋向于丙酸型发酵,并且能够提高氮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复方对山羊瘤胃内环境参数的影响。选择6头健康的体重相近的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周岁大足黑山羊羯羊,按3×3重复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个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给每头羊日喂15 g复方Ⅰ和复方Ⅱ(由藿香、苍术、黄柏和生石膏等中药按不同比例组成)。结果表明:2种复方对山羊瘤胃pH及氨氮浓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复方Ⅰ能极显著提高山羊瘤胃内丁酸浓度及丁酸占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P<0.01),显著提高山羊瘤胃内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等浓度(P<0.05),而复方Ⅱ仅能显著提高山羊瘤胃内丁酸浓度(P<0.05)。结果提示,2种复方均能改善山羊瘤胃内环境状况,且复方Ⅰ作用效果优于复方Ⅱ。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探讨复合抗菌肽对饲喂不同精料饲粮山羊瘤胃发酵和酶活性的影响。选取18只4月龄雄性山羊,随机分3组,每组6只。对照组(Ⅰ组)、高精料组(Ⅱ组)、高精料抗菌肽组(Ⅲ组)分别饲喂300、600和600 g/(只·d)精料,同时Ⅲ组在精料中添加3.0 g/(只·d)复合抗菌肽。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Ⅱ组瘤胃液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甲烷(CH4)、氨态氮(NH3-N)、尿素氮、微生物蛋白(MCP)浓度与(乙酸+丁酸)/丙酸及木聚糖酶、脂肪酶活性极显著或显著增加(P0.01或P0.05),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β-葡萄糖苷酶和淀粉酶活性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丙酸、丁酸浓度及果胶酶、中性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2)与Ⅱ组相比,Ⅲ组瘤胃液丙酸、丁酸、NH3-N浓度及CMCase、果胶酶、中性蛋白酶及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乙酸、T-VFA、CH4、尿素氮浓度与(乙酸+丁酸)/丙酸及木聚糖酶活性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或P0.05),MCP浓度及β-葡萄糖苷酶、淀粉酶活性极显著或显著增加(P0.01或P0.05)。由此说明,复合抗菌肽可调节山羊瘤胃发酵模式,提高饲料利用率,是理想的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长期饲喂高精料饲粮下添加复合缓冲剂(碳酸氢钠20 g/d、氧化镁12 g/d、丁酸钠20 g/d)对奶山羊乳成分、血浆生化指标及激素含量的影响。选择8头安装门静脉及肝静脉瘘管处于泌乳中期的奶山羊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高精料饲粮组,HG组)和基础饲粮+复合缓冲剂(高精料饲粮+复合缓冲剂组,BG组)。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143 d。结果显示:与HG组相比,复合缓冲剂显著升高采食后010 h瘤胃液p H平均值(P0.05);复合缓冲剂显著降低肝静脉血浆中非酯化脂肪酸的含量(P0.05),对门静脉和肝静脉血浆中葡萄糖、β-羟丁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肝脏组织中甘油三酯和总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复合缓冲剂显著降低门静脉血浆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P0.05),对门静脉和肝静脉血浆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生长激素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复合缓冲剂显著或极显著升高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非脂固形物率(P0.05或P0.01)。综合得出,在长期高精料饲粮饲喂条件下,由碳酸氢钠、氧化镁、丁酸钠组成的复合缓冲剂能通过影响奶山羊血浆生化指标及激素含量,影响体机营养物质代谢,最终有效提高产乳量与改善乳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